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评价现有云冷杉林的质量,给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本文在延边州范围内搜集省级样地80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样地10块,县局级样地375块。分析了云冷杉林的树种组成结构、林分密度、各径阶间的株数变化和林分生长过程等情况,并据此提出了合理经营现有云冷杉林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笔者共布设了30块固定样地,对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固定样地监测。结果表明,2016年固定样地监测结果与2015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新发现的种所占比例较高,包括的生境类型更加全面、合理,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明显增加。说明随着固定样地的选择、监测年份和季节的不同,监测结果会发生变化。建议对保护区资源进行季节性监测或连续监测,摸清保护区重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3.
飞子成林     
<正> 我于1984年在安徽省宣城县林业用地上共测设样地(3×3公里)54块(亩),而马尾松样地有16块(亩),其中林冠下天然下种就有15块(亩),占马尾松总样地的93.8%。现调查这15块天然下种的马尾松幼树,6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抚育间伐目前存在较少利用垂直空间结构参数的问题,以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系统为基础,加入森林结构功能模块,研究一种以林分垂直空间结构参数A_Pvi为依据,对森林经营方案原定的抚育强度进行改进的方法。[方法 ]利用林分三维场景可视化模拟系统中的森林结构功能模块,通过读取杉木样地调查表中的每木数据,在虚拟场景中模拟样地的真实情况,分析样地的各空间结构参数。[结果 ]经过考虑林分垂直结构的间伐强度间伐后的4块样地与原定间伐强度相比,平均A_Pvi更加趋近于0,样地内林木竞争状况更加均匀,1号样地的平均A_Pvi由0.46降到了-0.24,2号样地由0.46降为0,3号样地由-0.19提升到了-0.04,4号样地由0.40降到了0.04;平均角尺度无大幅度变化,4块样地都呈随机分布状态;4块样地中,除了3号样地外,平均大小比数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结论 ]考虑林分垂直结构的间伐强度与原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既定的间伐强度相比,改善了林分的竞争状况,使林分内的竞争状况趋近均势。林分三维场景可视化模拟系统可以精确模拟采用不同间伐强度进行间伐后的林分拟真场景及其空间结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选取青石冈林场木荷次生林4块样地,计算出样地内各林木的间伐指数,并根据间伐指数值对4块样地进行弱度、中度以及强度间伐模拟来调整林分空间结构。基于不同的间伐强度,根据林分空间结构相关指标(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等)和间伐指数对间伐前后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确定了基于中度间伐的方案可以优化该林场木荷次生林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6.
2013年在黑龙江省内朗乡、友好、大海林以及东方红林业局中布设24块大小为20m×30m的矩形样地。其中:12块样地不采取抚育措施、保持自然生长,作为对照样地组;另外12块样地为抚育样地,采取相应的森林抚育措施作为抚育样地组。2016年对2组样地进行复测。分别采取时间序列横向对比法及组内纵向对比法,分析评价森林抚育措施对森林综合成效监测的影响及相同抚育措施对不同立地类型下森林综合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抚育样地的林分材积生长量、年均固碳释氧量、生物量年均增长量以及生物多样性增长值均大各对照样地;2)不同立地类型的林分在相同抚育措施下,抚育成效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美国波克纳山区增连续发生卷叶蛾,为弄清其危害程度,在该地区设置了130块样地,并从1970—1979年进行了详细的观查,现将其林分变化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黎贡山南段2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设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5块样地和季风常绿阔叶林3块样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种森林类型主要有黄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4种土壤。样地土壤的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而土壤盐基饱和度较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明显高于季风常绿阔叶林。2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样地的土壤总孔隙度大于50%,通透性尚好,其余样地土壤通透性稍差,样地土壤的交换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衡阳市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林为研究对象,设立了30块样地,其中包括12块研究样地,18块对比样地,得出公众对于植物群落的喜好规律,筛选出美景度最高的典型植物群落,并提出了改造经营技术,以期为提高公园植物群落美景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4块5000m2的植物群落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的季节雨林、山地雨林优势树种胸径结构及群落时间格局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的季节雨林目前处于恢复期。季节雨林的两块样地年龄比较接近,在内禀多样性上样地1略高于样地2,这是由二者所处的小地形差异引起的。而山地雨林目前处于近成熟阶段,其两块样地的年龄结构差异较大,在内禀多样性上样地4明显低于样地3,这是由其群落本身处于恢复期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森林火灾对马尾松次生林土壤斥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马尾松林火烧迹地建立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火烧样地各12块(共36块),9块火烧迹地附近的未烧样地,利用酒精溶液入渗法于2005年火灾后短期、灾后3个月和灾后12个月重复测定0~18 cm层土壤斥水性.结果表明:高强度和中强度火烧样地土壤表面土壤斥水性较强,土壤斥水性随着火强度的降低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火灾后3个月内土壤斥水性有一个明显减弱的过程,火灾12个月后不同火强度火烧样地和未烧样地各土层深度土壤斥水性差异不显著,当土壤含水量达到一定值时无土壤斥水性;未烧样地、低强度火烧样地和中强度火烧样地土壤水分阈分别为10%,13%和28%.  相似文献   

12.
<正> 瑞士首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正在进行之中。在全国110万公顷森林中布设了约11000块样地。第一批样地于1983年3月进行了调查。这次清查将于1986年完成。对这项工作已安排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市山区选取20块油松标准样地,按照多边形样地布设的原理,在其中布设100块多边形样地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所得的样地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密度以及蓄积量与标准样地每木检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多边形样地的调查精度。结果表明,多边形样地法调查数据在人工林中精度高于天然林中,人工林中蓄积量精度可以达到92.8%,而在天然林中,蓄积量精度可以达到89.2%。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研究区,基于200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样地(清查样地)数据和 Landsat TM 影像,用序列高斯协同仿真方法模拟全县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在此基础上,用总体估计值一致性( OEC)、仿真变动系数均值( ACV)和相对均方根误差( RRMSE)指标分析仿真精度;用设置于清查样地周围的临时样地(验证样地)数据与 LandsatTM 数据进行森林碳序列高斯块协同仿真,分析清查样地的空间代表性和森林碳分布空间仿真的尺度上推方法。结果表明:仙居县2008年森林总碳储量仿真估计值为2667878 Mg,大部分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山区,中部东西向条带状低海拔区域分布较少;区域碳密度仿真估计值为0~65.66 Mg·hm -2,无论是全部样地还是减少一半样地,仿真结果总体均值均在抽样估计置信区间以内;基于清查样地与基于加密的验证样地森林碳仿真结果表明30 m ×30 m水平样地位置碳密度相关系数达0.95,以清查样地为中心1 km ×1 km 块的碳密度相关系数为0.85,说明1 km ×1 km样地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块仿真效果满意;以(1-RRMSE)/n定义成本效益,则使用一半样地得到的成本效益优于使用全部样地的结果,用此指标有望找到满足给定精度的最经济的样地数量。  相似文献   

15.
在宁乡县青羊湖国家森林公园选取不同林分的标准样地,从系统活力、结构能力、土壤特性、抵抗外力4个方面进行研究,并运用(FEHI)评价模型进行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健康分值排序为马尾松×青冈栎针阔混交林青冈栎阔叶林马尾松纯林;健康样地有1块,占总体的11.11%;较健康样地有5块,占总体的55.56%;亚健康样地有3块,占总体的33.33%;不健康样地无。表明青羊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健康状况较为乐观。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对林口林业局西北楞林场几块监测样地的调查分析,提出了监测样地对应林分的主要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7.
暖温带石灰岩山地森林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空间占据的角度入手,计算了研究区域内4种主要林分共6块样地的计盒维数。计算结果表明6块样地均存在贯穿于研究尺度的自相似规律,其中赤松林样地的计盒维数最大,而刺槐林样地的计盒维数差异较大。计盒维数的大小和不同植被的生态学特性和立地条件有关。最后从空间占据的角度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维持和生态恢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结构调查最小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4块100m×100m的天然林样地材料,分别利用角尺度和双相关函数分析4块大样地中不同面积的窗口(小样地)对应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小样地面积不同其对应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也不同,随着样地面积逐渐变大,对应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趋于稳定,这意味着森林结构分析必须在一定大小的样地上进行。根据本研究资料,样地面积最小应为2500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湖南省马尾松次生林单木断面积与材积生长模型,为林木的生长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2014年一类清查样地中的20块马尾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生长方程,建立马尾松断面积和材积随年龄变化的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以样地为随机效应的随机参数,构建基于混合效应的湖南马尾松次生林单木断...  相似文献   

20.
1982—1983年在新晃县调查了油桐尺蠖越冬蛹X(39块样地),卵块(30块样地)及小幼虫(30块样地)的分布型资料,用聚集度指标法及频次分布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除少数低密度的蛹样地符合泊松(随机)分布外,其余皆符合聚集分布。根据有蛹(卵块)株率与百株蛹(卵块)量的关系,导出了根据有蛹(卵株率查百株蛹(卵块)数的公式,可在实践中试用。对蛹期防治指标亦作了讨论。 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是油桐、油茶及茶叶的重要害虫。1982—1983年作者在湖南新晃县波洲公社红岩油桐林场及大湾罗公社毛溪大队(两地相距50多公里)研究了1982年越冬蛹,1983年第一代卵、2—3龄幼虫的空间分布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