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仿野生中华鳖养殖,就是改工厂化增温养鳖为池塘常温生态养鳖;改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以天然活饵料为主;改全程依靠药物防治疾病为生态调节控制鳖病发生,改当年上市的快速养殖法为2~3年养成的自然养鳖法,从而恢复中华鳖传统的外形、口感、品质和滋补功效,其价格也由20~30元/kg提高到160~240元/kg,而且商品鳖在市场上日渐受宠,养殖者可以取得不菲的投资回报。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80年代末,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利用地热水养鳖技术”和杭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工厂化快速养鳖技术”的研究成功,打破了鳖冬眠的习性,使人工控温养鳖技术得到突破,随后养鳖业异军突起,成为水产养殖中品种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  相似文献   

3.
鳖的加温养殖,虽然投资较大,但见效快,风险小,利润大,效益可观。 所谓加温养殖,是一种用12~15个月把鳖养成商品鳖(700~800克)的速成养殖法。一般人工养成商品鳖需要4~5年时间,主要障碍是每年6  相似文献   

4.
所谓鳖的加温养殖,是一种在12~15个月时间内把鳖养成商品(700~800克)的速成养殖。一般人工养成商品鳖需要4~5年时间,主要障碍是每年6个月的“冬眠期”。而加温养殖,可以打破鳖冬眠习性,做到全年高速生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养鳖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都是模拟自然方式养殖,鳖从孵化到养成商品鳖,一般需3~5年,效益不甚理想。如何缩短鳖的养殖周期?实践证明,应用以下技术,可使养鳖周期缩短为一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6.
鳖的新法培育─—加温养殖加温养殖,是采用短期内(12-15个月)把鳖养成商品鳖(700~800克)的速成养殖法。一般人工养成商品鳖需要4~5年时间,生长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是每年6个月“冬眠期”。而加温养殖,可以改变鳖冬眠习性,使其高速生长。据湖南省汉寿...  相似文献   

7.
人工养鳖是一项高效益养殖项目。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地面养鳖很有开发价值。为此特提供庭院快速高效养鳖方法供参考。该方法是根据湖南省水产所3年的试验成果,并综合洞庭湖沿岸群众养鳖的先进经验而成。它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在每年5月至11月的几个月内,可将50~100克的幼鳖育成400克以上的商品鳖,100平方米水面产鳖200公斤;总投入3万元左右,总收入5~5.5万元;除种菌外,其它各项成本投入比常规养殖要节省70%以上,具有占地少,投资省,时间短,效益高等特点,很适合一家一户小型养殖。  相似文献   

8.
几乎在短短一二年间,曾经被视为佳肴珍馐的中华鳖居然身价大跌,一下子沦入与大鱼大肉为伍的境地。各地养鳖人不由担忧:养鳖业出路到底在哪里?“养鳖热”失控量增价跌长期以来,由于中华鳖的驯养和人工孵化技术不过关,野生鳖的资源稀少,鳖价一直居高不下。90年代初,杭州市的科技工作者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工厂化育鳖技术,并实现了中华鳖的人工繁育。随后,工厂化养鳖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开,华夏大地的“养鳖热”一浪高过一浪。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的人工养鳖数量为700多万吨;而到1995年竟然增加了22倍,达到1-7万…  相似文献   

9.
塑料大棚温室无沙(泥)培育幼鳖技术江苏省金湖县水产局李明锋利用温室培育幼鳖,是指人为取消鳖的冬眠,将当年繁殖的3~5g的稚鳖饲养至翌年5~6月份,培育成规格150~200g的幼鳖的过程。温室培育出的幼鳖放入池塘至10月份养成商品鳖,从而将商品鳖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1养鳖历程和现状膨胀期:1995~1996年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快速膨胀期的巅峰,种鳖达到1360元/千克、稚鳖36元/只、商品鳖500元/千克。巨额利润驱使各地区、各行业都先后发展养鳖业。稳定期:1996年6月是高峰期的拐点,下半年鳖价快速回落。经历了由外行到内行,疯狂到理智的过程,交纳了足够“学费”之后,1997年养殖规模和产量的增幅达到稳定,稚鳖价回落至5元/只,商品鳖80~100元/千克。这一时期随着养殖技术和单产水平的提高,生产成本下降至60~80元/千克,生产进入了微利的稳定期。养殖形式也从耗资大的封闭式加温室转为投资省的采光塑料膜…  相似文献   

11.
杨景峰 《中国饲料》2001,(21):16-17
工厂化养鳖是在人工控温情况下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进行集约化养殖模式。工厂化的养鳖方式 ,可使长达几年的常规养殖周期缩短为十几个月 ,大大提高资金的周转率。现就工厂化养鳖谈一下关键技术。1 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 1 养殖车间及配套设施 关于养殖车间过去常采用砖瓦混凝土结构或塑料大棚 ,两者各有利弊。前者坚固耐用 ,保温效果好 ,但一次性投入大 ,而且采光效果差 ,不利于水中生物繁殖 ;后者前期投入较小 ,对阳光也能利用充分 ,但耐用性差 ,保温效果也不好。目前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养殖车间 ,采用砖石围墙、钢筋支架 ,棚顶使用单…  相似文献   

12.
加温养殖,是在12~15个月内把鳖养成商品(0.7~0.8公斤)的速成养殖。一般人工养成商品鳖需要4~5年时间,主要障碍是每年6个月的“冬眠期”。而加温养殖,可克服鳖的冬眠习性,做到全年高速生长。据中华鳖集中产地和集散地──湖南省汉寿县所属的珍稀动植物研究所试验表明:当年出壳稚鳖,一年可长至0.75~1公斤。据报道,日本全国采用加温养鳖法产量已达250~300吨,除了少数专业户外,没有再用自然养殖法的了。加温养殖法虽然加热费用大,但养殖周期缩短3/4以上,加快了资金周转,尤其对冬季低温地区是值得…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临沭县大哨北村农家妇女郭新兰,几年来精心钻研养鳖技术,掌握了一套快速养鳖法,1994年靠此项收入11.2万元。 郭新兰今年45岁。1991年她在报上看到人工快速养鳖可致富的信息后,就投资4万多元,在自家庭院内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14.
养龟潜力大     
目前,鳖的人工养殖热潮已慢慢退去,有些地区已转向养龟,那么养龟的前途又会如何呢?我们不妨以养鳖的历程来对比一下。以养鳖来说,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1995年达到顶峰(每只小鳖售价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400~600元),前后经过15~16年稳步的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工厂化快速养鳖发展迅速,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工厂化养鳖一般都采用温室饲养,密度大、群体大,再加上水质控制难于把握,因而很容易发生一些疾病,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传染快,控制难,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养殖的失败。总结近年来控  相似文献   

16.
江苏盐城市郊区农家大兴土法快速养鳖,现拥有养鳖户1000余个,年产鳖4万公斤,创利200余万元。实践证明,用土法快速养鳖,可使鳖的生长周期由5年缩短至1.5~2年,见效快,收入多。笔者现综合盐城地区的生产实践,总结土法快速养鳖主要技术措施是把好“七关”。  相似文献   

17.
开发中草药甲鱼饲料添加剂系列配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中草药甲鱼饲料添加剂系列配方机理的研究江阴市沪澄特种养殖研究所张兆华随着全国各地养鳖业的迅猛发展,甲鱼从野生自然环境转为人工繁殖饲养,生态环境突变,养殖者追求高效益,一般人工饲养都采取工厂化高密度快速养殖新技术,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除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方法饲养中华鳖,一般要经3年左右方能养成商品鳖。采用控温法饲养中华鳖,给中华鳖提供适宜的水温,只需14~16个月便可将稚鳖养成商品鳖,每只体重达500克左右,可获纯利70~80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于下:1.控温饲养中华鳖原理:控温养鳖是在鳖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增温、保温,在越冬前后期推迟鳖的冬眠和提早结束冬眠,从而达到延长有效生长期的目的。通常在8月上中旬投放推鳖,9月中旬水温低于27℃时开始控温饲养,鳖他顶部加盖双层薄膜,保持水温为25℃~30℃。10月以后地内水温不低于22℃。待12月外…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龟就被当作长寿的吉祥物;作为古代“四灵”(虎、凤、龟、龙)动物之一,素为民间所钟爱。龟肉是高蛋白质肉类,一向被誉为高级佳肴,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及观赏价值。随着人们对其价值的不断认识,对龟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养龟前景看好。 我国人工养鳖热潮,始于1980年前后,至1995年达到顶峰逐渐走向稳步发展,前后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与养鳖相比,养龟作为产业才只有2~3年,相去甚远。另外,龟类品种繁多,一些珍稀龟种如鳄龟、金钱龟等,今后几年内仍面临扩群繁殖的任务,更说不上出售商品龟了。业内人士认为,要普及人工养龟,时间估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养鳖业的迅猛发展,甲鱼从野生的自然环境转为人工繁殖饲养,生态环境的突变,加之养殖者追求高效益采用工厂化高密度快速养殖技术,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添加防病、促长的营养性添加剂,都应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和激素,饲料厂家还要添加防霉剂。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提高甲鱼的营养效率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