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期嘉宾:湖北倍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焕超嘉宾观点:由于秋季市场缺乏活力,复合肥市场的未来表现将延续上半年的市场行情,市场以平淡持稳为主;由于尿素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只有当农用市场增加、工厂采购增加、出口转好这三种利好同时出现才可能拉动尿素市场上扬。  相似文献   

2.
正本期嘉宾:邦力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强嘉宾观点:现在去产能节奏已经开始加速,企业现在都开始做产品和投资方向的调整,一些长期亏损的企业已经逐步开始关停或者减产,预计明年这个时候市场会相对好转,只有产能达到相对平稳和平衡状态,整个行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化肥行业产能过剩持续"由于目前肥料市场产能严重过剩,以至于今年上半年几乎全肥种低迷,氮肥已经达到了近  相似文献   

3.
<正>本期嘉宾: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上海公司销售经理朱龙飞嘉宾语录需求不旺与产能过剩两大矛盾共同造成了目前市场不温不火的状态。春耕备肥"旺季不旺",很多厂家跟经销商都意识到产能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呈逐渐扩大化。春耕过后,很多企业把重点放在出口上,但是今年行情尤为艰难,出口相对被动。受国际低价位以及各国产能  相似文献   

4.
<正>本期嘉宾:河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海嘉宾观点:目前农资流通行业正处于一个深刻的变化期,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产能过剩、部分地区假冒伪劣化肥横行、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兴起等等,整个行业也随之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变化,整合速度加快、新型品牌快速成长等等。"变化"应该成为农资行业近期的关键词,对市场和行业有清醒而又深层次的了解,随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本期嘉宾: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嘉宾观点:面对产能所带来的问题,我们不能用传统的营销观点看待当前的市场,必须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哪怕是亏,少亏一点也是赚,如果说今天亏一点舍不得出手,明天亏得就会更多,这是一种心态。《中国农资》记者:今年国内化肥市场在产能过剩的影响下略显低迷,中盐红四方恰逢新厂扩产,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本期嘉宾:宁夏中农金合农业生产资料责任公司营销部副部长罗文嘉宾语录综合上半年的销售量来看,宁夏地区的销量还可以,但是从价格而言则并不乐观。今年整体形势不稳,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产能过剩导致市场饱和,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下游方面,经销商在目前价格变动、市场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多持观望态度,走货量很少。国际方面,今年出口形势很严峻,企业压力很大。若后市国际市场需求不反弹,国内二铵秋季市场将难有利好支撑。目前短期内二铵市场弱势局面难改,价格下滑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嘉宾: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雅民嘉宾观点:在当今全面产能过剩的消极形势下,化肥生产企业寻求逆袭突围,其关键要素在于调整企业自身的产品结构,突出高科技含量产品以重新占领市场。而作为化肥流通企业,则是要靠加强为农服务来稳定自身市场,达到稳中求发展,从而再度占领市场阵地。  相似文献   

8.
<正>本期嘉宾: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雅民嘉宾观点:现阶段氮肥磷肥的产能过剩形势直接导致肥料市场的景气度降低,目前各肥料产品价格在触底的基础之上小幅度徘徊。纵观国内市场氮、磷、钾传统肥料的产能过剩总和,庞大的数据对于市场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各级经销商的风险加大,对于进货能否顺利卖出存在一定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正本期嘉宾: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庆金嘉宾观点:2016年的氮肥行业不盈反亏,竞争激烈,行情悲观。影响农资市场的主要原因仍是供求关系,虽然出口是解决国内供需矛盾的一个途径,但是根本上解决不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府应该对落后产能采取强制执行制度,只有落后产能退出,行业才可能有转好。  相似文献   

10.
<正>本期嘉宾: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汉卿嘉宾观点:目前国内有个说法,叫做"新常态",用这个词语来形容现在的农资界非常切合。未来几年,我国的化肥产能仍将过剩,明年的化肥市场,甚至未来的两三年内,寄托于行情的起伏赚大钱的可能性非常小,产能过剩和市场的平稳运行将会是今后化肥市场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1.
<正>本期嘉宾:天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光彪嘉宾观点:国际经济形势不乐观以及国内供需矛盾可能会是影响明年春季化肥市场的重要变数,而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成本问题也会给未来的销售增加难度。尽管影响复合肥后市的变数增多,但是所有不确定因素都是利弊兼有的,只要企业因势利导,采取得当的营销措施,那么明年春季仍然可以取得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12.
正本期嘉宾: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旭初嘉宾观点:在化肥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农资企业举步维艰已成为常态,液体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形成了难得的倒逼机制,那些高耗能、高成本的化肥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而一些产品创新、节能环保、低成本的优势企业将逐步登上市场舞台,农资企业将会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正>本期嘉宾: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王秀清嘉宾观点:当前的市场销售情况相对不佳,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在市场上都在艰难前行。有些品种的肥料产量持续下降,其根本原因依然是产能过剩。现在基层销售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不正当促销正在加剧。后期市场会经历阵痛,高品质肥料产品会面临无利润的困境。发展经济作物专用肥,提高化肥品质是企业的必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嘉宾观点:化肥市场产能过剩带来的后遗症是需要企业来慢慢消化,同时这也是一个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不断寻求供需平衡也将成为2016年发展的主旋律,而对流通企业来说,打造多元化的为农服务综合销售平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本期嘉宾: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主任苏建英嘉宾观点:2014年尿素产量同比减少115万吨,出口量增加535万吨,全年供应量同比减少636万吨,导致结转到2015年的量大幅减少。预计2015年1—4月的供应量同比小幅减少。产能过剩依然困扰行业发展回顾我国2014年的氮肥产业,由于市场极度低迷,国内生产企业大面积亏损,行业经济运行极其困难。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增尿素产能490万吨,但是产能退出的速度加快,全年退出尿素总产能  相似文献   

16.
<正>本期嘉宾:广东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剑嘉宾观点:1总体来看,原料价格的波动短期对复合肥市场影响不大。就全国市场来看,目前复合肥企业的开工率维持低位,这主要是由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所影响。随着施肥水平及化肥效果的提升,化肥利用率的逐步提高,施肥量会逐步降低;由于我国的化肥复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复合率的提高,产能供应还将加剧,这就决定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复合肥的价格难以走高。  相似文献   

17.
<正>本期嘉宾:中国磷肥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学东嘉宾观点:当前,我国化肥行业发展存在四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产能严重过剩和经济效益下滑的压力加大,经初步核实,截至2012年底,全国磷肥总产能已达到1900万吨,其中磷酸一铵1600万吨、磷酸二铵1800万吨,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的问题已日渐显现;二是行业创新能力不足,推动力不强;三是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问题更加突出;四是国际化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相似文献   

18.
<正>本期嘉宾:广西倍丰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敬德嘉宾观点:当前农资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低迷,不仅是农资厂家的日子不好过,就连农资流通企业的日子也很难挨。新的竞争形势下,不仅意味着洗牌加速,而且还意味着对分销商的一次生死考验。进入7、8月用肥淡季时市场迎来"空窗期",当肥料的价格跌至"成本线"附近时流通企业应多关注价格走势,寻求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19.
<正>嘉宾观点:当前化肥行业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的粮食产量没有过关。二是化肥产能过剩已经困扰企业的发展。三是我国土壤质量在下降。进入2012年以来,经济危机进一步显现,因此建议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应加大对区域内计划新建项目的调研和指导,防止企业盲目投资新建、扩建项目,再一次造成产能过剩;企业应该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作并重视新  相似文献   

20.
<正>嘉宾观点:2014年,磷复肥行业受产能过剩的影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多数磷肥企业在产量增长、销售收入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原燃料、劳动力等成本不断攀升,利润却呈现下降趋势。虽然2015年化肥出口关税全面放开,但由于行业发展依然存在问题,所以对明年的市场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