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它作为农村与城市在生产、交换、生活方式之间的纽带,起着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作用.作为河北省重要城市的秦皇岛,城镇化水平低下,生态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实际分析了秦皇岛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加快秦皇岛市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增强生态建设的对策,对秦皇岛市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它作为农村与城市在生产、交换、生活方式之间的纽带,起着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作用。作为河北省重要城市的秦皇岛,城镇化水平低下,生态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实际分析了秦皇岛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加快秦皇岛市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增强生态建设的对策,对秦皇岛市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农村向城市社区演变的重要战略途径。对和谐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分析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和谐发展视域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对构建和谐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的发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部分农民对种地失去了积极性,这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条件。本文分析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够大力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城镇化的本质来看,城镇化是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农民可以通过进入城市,融入城市而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城镇化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传统农村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首先介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然后对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180-182
近30年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发展为2012年的52.57%。但城镇化质量却没有同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半城市化状况突出,进城居民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城市GDP增长了,但居民收入却不见增长;城市规模扩张而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外延扩张与城市内涵提升不同步;人口增加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却没有提高;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脱节,没有实现城乡统筹等等。要实现城镇化质量与速度同步发展,要把城镇化的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城镇化要坚持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城镇化要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步前行;强化城市发展对农村起带动与幅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森林发展对于秦皇岛市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秦皇岛创建森林城市的意义及优势,结合秦皇岛区域发展,提出秦皇岛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考与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果只把城镇化作为提振经济的工具来看待,很容易忽略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偏离城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提高城镇化比例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农村变成城镇,把所有的农民都变成城市人。城市不是越大越好,城市太大,不仅资源难以承受,也会降低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看到,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被拉大,农村人均收入和城市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大力推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了更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应该更加密切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为此,有必要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作用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农村事业的发展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余皓 《北京农业》2013,(27):207
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具有促进商品交换的市场功能,城市文化向农村传播的功能。基于此,主要阐述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途径。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走向低碳、环保、先进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出城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都在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发展进步,城市化建设水平也在日益提升,与此同时,也在进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农村是各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农村发展视域下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使农村逐渐向城镇化进行转变。本文主要针对新农村发展视域下农村城镇化的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而使农村向城镇转变,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开拓当前农村市场、拉动内需的首要问题。推进农村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为依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上层次、上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990—2010年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宅基地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互动关系研究,并得到了估计的二次曲线模型。结果表明:农村宅基地与城镇化水平互相促进的关系存在转折点,在城镇化水平低于24.67%的城市扩张模式阶段,城镇化水平对农村宅基地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后期随着农村城镇化模式不断推进,农村宅基地不减反增。建议从适度抑制后期农村宅基地与城镇化之间的促进机制,适当弱化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中的货币补偿机制,重点从完善新增宅基地的准入制度等方面实现农村宅基地与城镇化的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5.
张本飞 《甘肃农业》2014,(11):60-62
"一镇一品"运动的广泛开展推动了川内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四川城镇化发展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且相对于工业化发展滞后。作者对四川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生产要素与供求两方面提出扩大城镇化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能力,防止其盲目进城导致的城市病;另一方面,要逐步放开小城镇的户籍管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防止地区间同质化竞争,提高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省陕南地区汉中市的城镇化发展为例,调查分析大量人口失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农业耕地面积锐减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各种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农村问题。认为,政府应当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保证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调节各种矛盾,力保降低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与农村问题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产业结构和资源不断向城市转移、不断流转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通过回顾不同阶段政治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进一步梳理城镇化发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主要矛盾问题,之后再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两个角度,对国家城镇化建设发展路径决策转变进行探析,最后对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天津农业科学》2016,(1):42-46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三门峡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出发,指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针对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城市品牌、县域纽带、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四种发展战略,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前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大量的人员集中流向城市,从而促使农村城镇化建设又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一项必然的趋势。被称作"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也在不停的扩大,形式多种多样。本文表述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城镇化之间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积极建议和对策,更深入探析了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活动之间的关联,希望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的城镇化既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而在中国国情中最不应该被忽略的就是乡村价值及其深远的影响力。还原其历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乡村价值的时代功能成为中国城镇化道路不走偏的重要保证。城镇化的过程不是用城市取代农村,而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并行发展的过程,二元共存的城镇化才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