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生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动物体内产生大量耐药菌。本文综述了奶牛源常见耐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旨在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表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琼脂两倍稀释法和改良的双纸片法 ,测定了兽医临床分离的 4 0株猪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的体外最小浓度及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实验结果显示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及替米考星的耐药率分别达 72 5 % (2 9/ 4 0 )、 6 7 5 % (2 7/ 4 0 )、 72 5 % (2 9/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 6 5 % (2 6 /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青霉素耐药率为 4 0 % (16 / 4 0 ) ;青霉素耐药菌株对其他药物的交叉耐药率显著地高于青霉素敏感株 (P <0 0 5 )。在红霉素耐药菌株中 ,以内在型耐药表型为主 ,占 5 8 6 % (17/2 9) ,诱导型及M型耐药表型各占 2 4 1% (7/ 2 9)和 17 2 % (5 / 2 9) ,而 4 0 % (2 / 5 )的M型耐药菌、 5 8 8% (10 / 17)的内在型耐药菌及 5 7 1% (4/ 7)的诱导型耐药菌同时对青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3.
沙门氏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也是导致食物中毒的最常见致病菌,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本文从沙门氏菌靶位基因突变、酶解作用、药物外排作用、膜通透性、生物被膜、质粒介导、转座子介导、整合子介导等方面对沙门氏菌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志贺菌多重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志贺菌产生耐药性与抗菌药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关,并通过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扩散耐药性,同类结构药物或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具有部分或全部交叉耐药性。然而,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的不断应用,人们开始从更多层面来认识志贺菌的耐药性。细菌对不同结构类别或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菌药物都能产生耐药性,即多重耐药(multi drug resistance)。本文就志贺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2份饲料样品中80种抗生素的残留情况,用抗性培养基筛选法对6类耐药细菌进行分离、计数,并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7个耐药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仅食槽样品中发现磺胺氯吡嗪、强力霉素、氟苯尼考3种抗生素的残留,残留量分别为0.082 mg/kg、0.005 mg/kg、0.014 mg...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鸡源性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持续应用,导致大肠杆菌出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对养殖行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从山西省各地采集到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筛选出30株具备多重耐药性的菌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药敏结果的分析,再结合相关耐药基因Acr A,qnr A及TEM,对近年来山西省大肠杆菌病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流行病学分析,可为今后生产实践中更好的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肠杆菌产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全国临床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鉴定,以Nifrocefin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三维试验法与K-B法进行酶型分析与药敏试验.结果:本组197株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54株,阳性率27.4%,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占88.9%, 头孢菌素酶(AmpC)占9.3%,同时产ESBLS和AmpC(即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占1.8%,金属β-内酰胺酶未检出.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服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9.8%、17.3%、10.2%,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6.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0.8%,而对亚胺培南敏感未检出产酶耐药株.结论:肠杆菌的耐药菌株以产ESBLS为主,对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应选用头孢吡肟以及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必要时可选用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8.
9.
为研究堆肥过程中高温持续时间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其携带的接合型质粒和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s)消减规律的影响,本研究在鸡粪堆肥初始物料中外源添加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菌液,并设置延长高温时间组(CT组)和常规堆肥组(NT组)两种堆肥条件处理,利用选择性培养及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检测多重耐药菌群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数字PCR定量检测大肠杆菌16S rRNA基因、接合型质粒转移酶基因(MOBP)、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Ib]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和Ⅰ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l1)等污染物相对丰度变化,对比获得了延长高温时间对多重耐药菌及其ARGs消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堆肥能够明显抑制堆肥中多重耐药菌的生长,并且CT组对其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NT组。堆肥结束后,五种基因在CT组的相对丰度消减率为79.82%~99.99%,但NT组中腐熟期结束后APH(3)-Ib、sul2、intl1等基因相对丰度均高于初始物料。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型质粒的消减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但APH(3)-Ib、sul2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某规模化猪场猪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相关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分析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鉴定的443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猪场常用6大类13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采用PCR方法,检测13种抗菌药物相应的4大类10种耐药基因。【结果】 该猪场猪源大肠杆菌对被检的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70.0%,其中对恩诺沙星、链霉素、大观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0.0%以上,对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头孢噻呋、多黏菌素E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未超过25.0%;多药耐药结果以7~9耐为主,占63.6%。除tetK外,对被检的其他9种耐药基因均有检出,以携带floR(66.4%)和ant(3″)-Ia(66.4%)耐药基因为主。【结论】 新疆阿克苏地区某规模化猪场猪源大肠杆菌至少对被检的1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且多药耐药情况严重,耐药谱广,耐药基因携带率高,应从基因水平对耐药大肠杆菌进行传播机制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