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不同采收期对烟台苹果果实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三个成熟期中优质且具有特色的苹果品种,即早熟品种嘎啦、中熟品种红将军和晚熟品种烟富3号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三种烟台苹果的外观指标、营养指标和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苹果果实品质差异,研究了采收期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苹果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逐渐增加,硬度、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采收期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采收期对苹果风味成分的组成有较大影响。因此,适当延长采收期有助于苹果糖类物质的积累,使糖酸比增加,也有利于苹果香气成分的积累,起到提高苹果感官品质的作用,但采收期对不同品种苹果品质的影响有所差异,应该针对不同品种苹果在采收期的选取上有所调整,才能使苹果感官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收期对‘北国蓝’果实性状及酿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葡萄新品种‘北国蓝’果实为试材,对各采收期的果实及其原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及其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对‘北国蓝’的果实品质有明显影响,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果粒直径、平均粒重、平均穗重、出酒率、总糖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果实总酚、单宁含量持续增加,较第一次采收分别增加了27.94%和92.50%;滴定酸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但10月5日含量最低(18.27g/L),各不同采收期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期果实酿造的葡萄酒滴定酸含量与果实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葡萄酒总酚和单宁含量与果实总酚和单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果实品质和酿酒特性分析表明,‘北国蓝’在当地最佳采收时期为9月30日至10月5日。  相似文献   

3.
肥料种类对不同采收期‘黄金梨’糖酸含量和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优化肥料类型组合和用量、确定果实品质最佳的采收期,【方法】以5年生‘黄金梨’为材料,应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5种肥料类型对不同采收期‘黄金梨’果实糖、有机酸组分含量和风味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施用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可显著提高果实总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总酸及苹果酸、酒石酸含量,而施用鸡粪+草炭或堆肥+生物菌肥与单施农家堆肥相比效果不明显。采样期间(9月14日—10月10日),不同肥料类型处理‘黄金梨’果实总糖和果糖、蔗糖、葡萄糖含量及风味指数均先增加后降低,总酸和苹果酸、酒石酸含量则先降低后增加,9月28日采样时总糖及各糖分含量最高,总酸及有机酸组分含量最低,糖酸比和风味指数最大,且以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两个处理效果最好。【结论】综合分析,‘黄金梨’施用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或腐熟动物废弃料有利于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和风味;9月28日左右是北京地区黄金梨果实采收的最适时期。  相似文献   

4.
采用白色纸袋、黄色纸袋、花色纸袋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4种纸袋,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纸袋对温室‘火焰无核’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设施‘火焰无核’葡萄套袋的纸袋。测定其果实单粒重、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调查其颜色、采收期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白色纸袋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均有利于提高设施‘火焰无核’葡萄的平均单粒重和平均单穗重。在葡萄果实品质方面,白色纸袋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有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总糖量和糖/酸的增加;白色塑料薄膜纸袋对果实滴定酸含量无影响;白色纸袋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有利于果实着色,颜色均一,同时可以提前采收期。白色纸袋处理的‘火焰无核’葡萄没有病虫害发生,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病虫害发生最为严重。经综合分析,白色纸袋最有利于提高设施‘火焰无核’葡萄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是适宜吐鲁番地区‘设施火焰’无核葡萄套袋的纸袋。  相似文献   

5.
以‘北玫’葡萄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葡萄果实中单体酚类物质的含量,研究了成熟期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果实品质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降低土壤含水量处理可以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50%~60%相对土壤含水量处理极显著提高了采收期果实中甲基花青素、花翠素葡萄糖苷的含量,显著提高了二甲花翠素的含量;总花色苷和单宁含量极显著高于CK,总酚含量也显著高于CK。对采收期果实中酚类物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50%~60%相对土壤含水量处理综合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6.
避雨栽培对‘东魁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魁杨梅'为试材,在果实采收期采用避雨伞对杨梅进行避雨栽培,通过测定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果实的色差、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各糖成分积累差异,来探讨避雨伞栽培在杨梅果实采收期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避雨伞栽培的果实单果重与对照差异并不明显,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各糖成分积累以及果实着色均优于对照果实。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以番茄为供试作物,以沼肥(沼液、沼渣)、猪粪和化肥为肥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番茄果实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沼液番茄果实硝酸盐及Vc含量降低,总糖、总酸含量提高,糖/酸比均较适宜,番茄产量略有降低;与施用猪粪相比,施用沼渣降低了番茄果实硝酸盐及总酸含量,提高了Vc及总糖含量,糖/酸比值增大,番茄产量提高20.8%;与沼渣和化肥配合施用相比,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其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Vc、总糖、总酸含量和糖/酸比值均提高,而且番茄产量增加;和猪粪与沼液配合施用相比,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番茄果实硝酸盐、Vc、总糖、总酸含量和糖/酸比值均提高,番茄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和酸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酸是影响果实风味的重要品质,为研究火龙果果实糖酸物质在发育过程中含量变化和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以紫红龙果实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期酸和糖含量,并检测3种酸和3种糖积累相关酶的酶活性。结果表明,第一采收期(S1)和第二采收期(S2)中成熟期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大,S1中酸含量低于S2。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1中顺乌头酸酶和柠檬酸合酶活性与酸含量相关性较高,而S2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酸含量相关性较高。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与糖含量相关性较高,但蔗糖磷酸合成酶与糖含量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时期采收的金帅苹果的果实大小、品质、耐藏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帅苹果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果实不断增大,9月27日后增长率明显变小;果实硬度、总酸量、淀粉含量逐渐降低;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10月4日达最高值;果实呼吸强度逐渐降低,9月27日达最低值;果实贮藏性明显提高。据此可断定,烟台地区金帅苹果的适宜采收期在9月底10月初(9月27日~10月4日)前后。  相似文献   

10.
翠冠与玉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糖、酸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皮色梨品种果实色素、内在品质成分的变化特性,以褐皮梨新品系玉冠与绿皮梨品种翠冠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进程中纵横径、果皮与果肉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在成熟至采收期间,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糖含量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2品种果实发育均呈"S"型曲线动态变化,果皮与果肉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在测定期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亦无显著差异。在成熟前14d至采收,果实生长趋缓,糖、酸含量急剧变化,2品种表现出各自特点,生产上应针对不同品种的内在品质形成特性,适期采收。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鸭梨果实内含物变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辛贺明  张喜焕 《果树学报》2003,20(3):233-235
试验测定了套袋和未套袋鸭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变化及IAA、GA3在果实发育不同阶段的含量。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和未套袋果实淀粉、糖、酸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果实整个发育时期,套袋果实糖和酸的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实,采收前糖的快速增长时期,套袋果晚于未套袋果。盛花后130d这段期间,套袋果淀粉含量低于未套袋果,采收时稍高于未套袋果。套袋果肉中IAA、GA3的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各阶段均低于未套袋果。  相似文献   

12.
以初果期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点粉、液体授粉和干粉喷粉3种人工辅助授粉方式,研究了不同授粉技术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坐果率、果实品质以及授粉用工情况的影响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及最终确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优配方,以期为库尔勒香梨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对果形指数、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等4个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坐果率和产量,其中液体授粉效果最佳,从经济效益来看,液体授粉的花粉用量和人工成本显著低于人工点粉、干粉喷粉。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和产量,而配方处理2、处理7、处理8、处理9对库尔勒香梨的脱萼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处理8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75.83%、152.22g、15.00%、10.97%。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肥料种类对黄金梨果实内在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对黄金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不同种类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和腐熟动物废弃料处理当年和第2年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一施用堆肥(对照);不同类型肥料施用后,显著提高了当年果实总糖、果糖含量,堆肥+叶片喷施氨基酸肥和腐熟动物废弃料处理还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5个主要南果梨产区的南果梨进行试验,重点测果实糖分组成.结果表明:南果梨果实的糖分组成以果糖为主,占总糖的50%以上;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总糖、可滴定酸、Vc及糖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阜新地区南果梨总糖及果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90.27、99.65mg/mL,海城地区南果梨总糖及果糖含量最低,分别为97.74、60.24mg/mL,虽然鞍山地区是南果梨的优势产区,但鞍山地区的南果梨总糖及果糖含量却不是最高的,这个结果与生产中反映的鞍山南果梨果实品质近年来有所下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钾肥对黄冠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坐果后套袋前同一栽培管理的黄冠梨树进行施钾和不施钾肥处理.于采果期,对果实单果重、Vc、果胶质、含水量、比重、粗纤维、总酸、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钾肥提高黄冠梨的单果重、维生素C、果胶质、比重、总酸、总糖、葡萄糖、果糖;降低含水量、粗纤维、蔗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以10 a生龙冈茌梨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微生物叶面肥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喷施处理对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叶面肥能显著地提高龙冈茌梨的单果重,减小果皮厚度;但是低浓度处理对其果皮色泽和光洁度、果锈数量以及口感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只有在高浓度时才稍有改善.微生物叶面肥能显著提高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显著地降低龙冈茌梨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石细胞含量,但是对果实硬度的改善并不明显.综合不同浓度微生物叶面肥对龙冈茌梨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认为较高浓度有助于提高龙冈茌梨的品质,以1∶600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苹果梨为研究对象,采用4个河北梨、5个延边当地梨为授粉品种,比较了不同授粉品种在苹果梨上产生的果实直感效应.结果表明:各组合的坐果率几乎都达到了100%.不同授粉树对苹果梨果实性状的影响差异很大,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考虑,可用蜜梨、京白梨作授粉树,生产上结合喷施膨大剂以提高单果重,也可用鸭梨、雪花梨做授粉树,同时结合喷施增糖剂提高果实含糖量.以期为提高苹果梨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梨园残次果循环再利用的效果。作者以残次果、糖蜜及清水为原料,以质量比6∶1∶10制作梨残次果发酵液,利用高效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以1000倍残次果发酵稀释液,采取树盘浇灌方式处理梨园土壤,以清水对照,研究残次果发酵液的氨基酸组分及其对‘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残次果发酵液中氨基酸种类多,含量丰富。其中丙氨酸、甘氨酸含量分别占氨基酸总含量17.6%、14.8%,显著高于BMC液体肥和红茶菌液体肥处理的。残次果发酵液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另两种液体肥,依次达到12.58%和11.83%;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抗坏血酸含量较对照提高34.3%。梨园残次果所含养分丰富,经发酵处理土壤可提升果实品质,使残次果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