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茶叶氟含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元素,它广泛分布于矿物、土壤、空气、水和植物中。植物界中存在着高氟类、中氟类、低氟类植物,山茶科属于高氟类,茶树中的氟含量嫩叶达40~72ppm,老叶高达250~1600ppm。茶叶饮料以茶鲜叶为原料,其氟含量高低也引起关注,尤其在龋齿发病率高达60~95%的今天,开发和利用茶叶氟得到重视,因为 相似文献
4.
5.
茶叶中氟的氟电极测定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树是一种富集氟的植物,尤其是芽叶含氟量较高。人们通过饮茶,如摄入过量的氟则会引起氟中毒病,如氟斑牙、氟骨病等。而如摄入适量的氟,则有益于健康,如可预防龋齿等。因受茶树品种、茶树种植的立地条件,以及茶叶采摘的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各种茶叶中的含氟量差异较大。因而,需要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精度较高的测定方法,才能解决大批量、多种茶叶样品或土壤样品中氟的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7.
8.
茶叶中氟的安全性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中氟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色谱法,其中根据前处理的不同又有所细分。前处理对于氟含量测定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于测定方法的前处理上,学者对现有方法也进行了多种的改良。氟元素对于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科学饮茶有利于控制氟日摄入量。 相似文献
9.
基因工程目前在各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茶学领域中起步较晚,但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基因工程技术和茶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功能。简述了在茶树育种中应用基因工程改良茶树品种或提高茶叶品质的情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利用基因工程降低茶叶中咖啡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茶树EST-SNP分布特征及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CBI网上公开的12757条茶树ESTs序列进行聚类,成功构建了茶树的独立基因(Unigene)数据库,发现茶树的EST序列冗余率约为68.2%。初步建立了茶树EST-SNP标记开发体系,明确了茶树EST中SNP的分布规律,茶树编码区的SNP发生频率约为0.58%,平均200bp就有1个SNP位点,并进一步推算出茶树基因组DNA序列的杂合率约为0.38%,平均300个碱基就可能出现1个杂合位点。从237个多基因聚类簇中发现了818个SNP候选位点,设计了25对SNP引物进行DNA重测序验证,发现EST-SNP候选位点的多态检出率为75%。 相似文献
15.
16.
茶是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作物之一。然而,由于茶园长期依赖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使得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隐患,同时化学农药的使用还带来了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昆虫性信息素作为上世纪60年代化学生态学的重要发现,因其具有高效、环保、专一性强等优点,受到各国科学家的肯定,被认为是生物合理农药。在过去的研究中,茶园许多昆虫的性信息素被相继鉴定和应用,如茶小卷叶蛾的性信息素防治已经成为昆虫性信息素应用的典范。本文将从茶树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性信息素微量成分的作用、性信息素手性异构、性信息素多态性、性信息素抗性、性信息素生物合成路径及调控机制,以及性信息素的其他生态学功能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茶树优质资源花粉的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 4份优质茶树资源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 )及其扦插繁殖后代的花粉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 :4份资源与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大小、形状、平均轴径及P/E值均无显著差异。对蓝标 1、汝城白毛茶及其扦插后代花粉外壁纹饰的三维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凹穴数量、密度、两凹穴间的最小距离或凹穴最小面积均较相似 ;对日铸茶、云桂大叶及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外壁纹饰平面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长脊长度、粗脊粗度、大穴及小穴长径均基本接近。花粉外壁超微结构所显示的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外壁内层的形状或厚度 ,4份优质资源与其扦插后代均无明显变化。因此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的无性后代 ,其花粉遗传性是基本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以铁观音芽叶为材料,验证从茶树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的1条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DPS)的编码全长序列c DNA。该c DNA全长1 661 bp,含有1个1 137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命名为Cs GGDPS。该基因编码37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具有类异戊二烯合成酶家族的5个保守域和2个特征功能域;序列分析显示,该c DNA与其他植物GGDPS高度保守,与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亲缘关系最近。Cs GGDPS属于不稳定、亲水蛋白,可能定位到叶绿体中,不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发生磷酸化的位点可能有20个;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三级结构与拟南芥GGPPS11匹配度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茶树发育过程和不同叶位Cs GGDPS的表达量随芽叶成熟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做青过程的进行,Cs GGDPS的表达量逐渐升高;Cs GGDPS在父本黄旦、母本铁观音和子一代金观音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茶树冷驯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mRNA差别显示的方法对茶树冷驯化过程中基因差异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从58条差异片段得到稳定扩增的差异片段23条,用RT-PCR的方法鉴定其假阳性,得到5个阳性片段,其中3个片段在冷驯化过程中表达量增加,另外2个片段的表达量降低。经过BLAST比对分析,其中一个片段序列与高粱反式玉米素-O-葡糖基转移酶同源性较高;一个与黄瓜叶绿体合成相关蛋白基因同源性较高;一个为茶树核酮糖-1,5-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小亚基基因片段;一个与细胞色素b亚基有较高同源性;还有两个片段序列比对没有同源序列,可能为新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