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业大省建设的预测和对策姜会明,苗齐自1984年吉林省提出粮食转化、“畜牧年”和“奔马工程”以来,牧业取得喜人的成效,但在全国尚处于中等水平。1995年,全省每一农业劳动力肉蛋奶生产量分别为250.3公斤、91公斤和18.9公斤,在全国处于第6位、...  相似文献   

2.
在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代表们谈到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实现农业与食品工业最佳结合,北方农业大省与南方农业大省的做法略有不同。 吉林省全国人大代表刘淑莹认为,由于该省处于黄金玉米带上,其玉米产量在国内居于前列,因此在结构调整上应突出重视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她说,我国目前粮食品质的检测手段古老,在收粮入库工作时实用性不强。因此建议国家有关方面考虑制定这方面的规定。 海南省全国人大代表陈志荣认为,海南发展畜牧业前景广阔。他说,海南建省以来,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禽》2005,27(9):1-3
吉林省地处东北腹地,饲草饲料资源极其丰富,并以世界上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而闻名中外,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吉林省不仅是粮食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省外向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业增效的主力军、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4.
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也是畜牧大省。畜牧业综合产值位居全国第l位。去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为我省畜牧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但河南人均资源少.发展畜牧业存在粮畜争地、人畜争粮的矛盾。畜禽养殖添加物和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治理与畜牧业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建设中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畜牧之路.是摆在畜牧管理部门和畜牧工作者面前一个非常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稻谷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料工业是以利用粮食及其副产品等为基础原料的综合性工业,是促进粮食综合利用、节约粮食主要而有效的途径。过去20年,我国饲料工业过分依赖玉米和豆粕,日粮模式绝大多数为“玉米—豆粕(鱼粉)”型日粮,而对我国饲料作物、各类其它饲料资源的研究开发不够。而我国畜牧业主产区的主要饲料原料(玉米)短缺问题日趋严重,粮食主产区却又存在“卖粮(南方水稻、北方高水分玉米)难”问题,造成国家粮食储备压力越来越大,也限制了部分省区的饲料工业的发展。本文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初步探讨了在大力提倡开发饲料资源的前提下,稻谷这…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吉林省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畜牧业大省建设步伐.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于1997年9月23日就有关问题作出决定.现将其主要内容摘录如下:1.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牧业既是吉林省的一大优势.又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建设畜牧业大省不仅可以对粮食大省的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同时又可以对农产品加工业大省的建设提供有效保障。无论是强省富民.还是提高产业化层次、加快农村经济结构升级.都有赖于牧业发挥更大的牵动作用。建设畜牧业大省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00年建成畜牧业大省基本框架。具体任…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3):118-119
从2007年起,吉林省将全面启动畜牧业“6118”行动计划。“十一五”期间,吉林省畜牧业将全力向现代牧业大产业的目标冲刺。到“十一五”末期,畜牧业产值将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畜产品精深加工量达到20%以上,农民牧业人均收入将达到1500元,为实现上述目标,吉林省启动了“6118”行动,即深入实施“粮变肉”、畜产品精深加工、乳品跃升、特种经济动物振兴、饲料兽药保障、动物卫生安全6大工程,建设100个大项目,到“十一五”末期,将实现畜产品加工业产值1000亿元、养殖业产值800亿元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记者:近几年来,吉林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不断调整发展对策,使全省牧业日新月异,既有许多宝贵经验,又有不少可行办法,请您谈谈这方面情况?杨庆才:吉林省位于东北玉米带中部,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以盛产玉米闻名全国。但是,长期以来吉林人守着粮仓缺肉吃,平均每年要从南方省份调入30万头生猪供应市场。直到1987年和1988年,还调入生猪48.9万头,财政补贴高达1.54亿元。解决猪肉自给,改变长期“粮多肉少”、“出粮进肉”的不协调局面,成为全省上下关注的热点。1989年1月,在全省牧业工作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按照全省优先发展畜牧业、建设牧业大省的战略部署,洮南市畜牧业管理局从实际出发,组织实施了“草变奶”、“草变肉”、“粮变奶”、“粮变肉”等工程,通过引进大企业,实施大项目,实现了重点产业突破和畜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推进洮南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到2013年末,全市建设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87个,成功引进雏鹰集团、东阿阿胶集团,实现了与蒙牛、伊利、香港五丰行等大企业的合作,畜牧业产值实现2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今后将大力发展畜牧业,将畜牧业作为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以及该省农业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措施。据省畜牧部门介绍,吉林省畜牧业近几年发展非常快,1999年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40%,人均肉类占有量居全国前两位。但从总量上看,吉林省的畜牧业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仍然比较小,发展层次还不高,良种率和深加工产品,“名特优”产品还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滞后于粮食生产。据业内人士分析,吉林省粮食产量已稳定在225亿公斤以上,人均占有粮食已达到865公斤,每年有大量的粮…  相似文献   

11.
1990年10月,以山西农业大学冀一伦教授为主的14位畜牧专家,联名上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建议发展秸秆畜牧业。主题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项重要战略措施-发展“秸秆畜牧业”的建议》,得到了中央肯定。但长期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一直采取“以粮换肉、以粮换蛋、以粮换奶”的传统方式,致使部分畜牧工作者和有关领导对发展秸秆畜牧业大惑不解,甚至提出质疑。为此,笔者立足蒙城县发展秸秆养牛业的实际,对该县秸秆养牛业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开发秸秆资源,发展秸秆畜牧业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共吉林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确定了一个跨世纪的宏伟目标,经过15年的努力,把吉林省建设成为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强省。这一目标的提出,为吉林省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建设畜牧业大省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但是,由于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尚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产粮大省吉林,困扰农村20年的"卖粮难"目前己得到彻底解决。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吉林省粮食加工业以及畜牧业、粮食流通业等的崛起,是卖不了、储不下、运不走、补不起的"卖粮难"得到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以往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也随之成为历史。吉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全省粮食人均占有量、商品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始终居于全国首位,每个农民提供商品粮为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的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总产先后跃上了150亿公斤、200亿公斤、250亿公斤三个大台阶,尤其是近4年连续获得大丰收,3  相似文献   

14.
省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农村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无疑是给吉林省广大农民一个致富的绝好政策和机会。强省的标志是我省将成为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和农产品加工业大省,畜牧业是“三大一强”中轴和关键环节。根据国情和对我省农村综合实力的调查研究,省领导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在“九五”期间至21世纪初,在我省实施“肉牛工程”。这一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必将使我省相对滞后的畜牧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必将促进和带动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大发展。 本刊从今年第3期始决定开设“建设畜牧业大省”专栏,意在为建设畜牧业大省及其关键工程开展服务、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大力宣传,为我省早日成为畜牧业大省,农村经济强省做出贡献! 望各级领导同志、专业工作者、广大农民和读者支持本刊,支持本栏目!  相似文献   

15.
受旱灾和压缩玉米种植面积的双重影响,今年东北地区玉米大幅减产已成定局。此间专家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在全国秋粮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地区玉米大幅减产,可能造成全国玉米市场价格阶段性抬高、秋后农民惜售、粮食收储企业促销“热情”降温、用粮企业紧急征购等“连锁反应”,并对世界玉米贸易产生一定影响。 首先,今年秋后,农民可能“喜储惜卖”。随着粮食生产的连年丰收,农民自留粮数量逐年减少。据吉林省粮食厅副厅长杨润田介绍,去年吉林省农民人均自留粮已由过去的400公斤以上降至250公斤,600万吨的传统农民…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既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农牧资源十分丰富,是确保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战略基地。近年来,黑龙江省全面贯彻实施省委提出的“粮牧主辅换位”战略,在产业发展和产业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实现了连续4年未发生疫情,其他动物疫病也得到了稳定控制的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至2010年.是吉林省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为实现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建设”三大一强”的战略目标.加快强省富民的步伐.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根据国家农业部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规划.按照B吉林省1996~2010年农村发展纲要》要求.结合吉林省牧业科技发展实际.吉林省牧业管理局制定了《吉林省畜牧业科技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对吉林省牧业科技发展目标和具体科技发展项目作出要求。一、科技发展目标吉林省牧业科技发展要围绕建设畜牧业大省.加速牧业产业化.实行科研、推广、开…  相似文献   

18.
作为吉林省养殖业十大系列项目之一的蛋鸡,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饲养效益波动很大,波动周期大约为1年,严重挫伤了农民的饲养积极性,也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建设畜牧业大省的总体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原因所在,探索解决办法。一、波动原因饲养蛋鸡出现周期性发展,甚至徘徊;导致的因素很多,但我认为下面几点不容忽视。1.吉林省是产粮大省,省委、省政府号召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使粮食就地转化,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强省富民的英明决策。饲养蛋鸡是耗粮最多的养殖业之一,但是省内市场鸡蛋消…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畜牧业在吉林省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畜牧业主体产业之一是养猪业,随着规模化养猪业迅速的发展,断奶仔猪腹泻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断奶仔猪产生腹泻的原因,提出完善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环境和科学化配制日粮等多方面措施,综合性防治断奶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强调“畜牧业是入世后我省农业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尽快使粮食大省变成畜牧大省,使畜牧业由副业变为主业,实现粮食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是在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我省经济综合分析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