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辽宁省农业生产实际和玉米产业现状出发,讨论了玉米在辽宁省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未来发展趋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产业调整、科研、企业、种业和栽培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波  王晓琪  刘颖  刘娜 《杂粮作物》2007,27(1):58-60
简要介绍了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及玉米分布区域等生产情况,分析了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品种选育、栽培措施及市场需求等方面提出了辽宁省玉米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辽宁省玉米杂交种选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辽宁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杂交种的不断更新对辽宁省玉米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1969年起辽宁省开始玉米单交种的选育.第一批推广了丹玉6号、沈单3号、中单2号、铁单4号、辽单2号等.20世纪80年代,上述杂交种逐渐被育成的第二批单交种代替,主要有丹玉13号、沈单7号、铁单8号等.  相似文献   

4.
辽宁西部地区玉米密植潜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以当地主栽的30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4个密度处理,在辽西地区进行增密试验。结果表明:所试品种的适宜密度比当地生产上的实际密度(37 500株/hm2,对照密度)高出20%~40%,多数品种比对照密度产量增产20%~30%,说明辽西地区玉米生产的密植潜力还很大。有11个品种的最高产量比郑单958和先玉335显著增产或与其相当,其中有8个品种增产幅度为5.9%~17.4%,高产品种的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也相对较高。增加密度后,株高对密度的响应因品种而异,在密度增加到45 000株/hm2或52 500株/hm2时株高明显增加,继续增加密度时株高不再增加的品种增产幅度大;株高随着密度增加而持续上升的品种增产的幅度明显下降;密度增加而株高不变的品种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增密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隋国民 《杂粮作物》2003,23(6):367-36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这些精辟的论述,足以说明种业对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种子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关系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种业也成为当今世界极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辽宁曾是全国种子行业的排头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全国种子行业的龙头老大,可以说辽宁的种业为全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由于科研、生产以及市场等多方面原因,辽宁在全国种子行业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玉米育种的现状、发展方向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阐述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现状,包括种质基础、杂种优势模式、审定品种应用情况和玉米育种的基础研究等,提出了辽宁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和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平均年种植面积约133万hm^2。辽宁省的玉米与国外相比主要差距在于生产成本高,不具备价格优势,品种单一。加入WTO后将有利于玉米品种资源和育种技术的引进,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加速辽宁省玉米种子产业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玉米深加工利用,实现产品增值。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手段单一、品种选育与市场开发脱节等,并根据辽宁省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努力创造新种质、引进新种质、增加早代自交系种植密度以及改变观念把市场机制引入育种业,以适应国内外玉米育种形势,尤其是加入WTO以后能跟上或引领世界玉米育种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玉米自交系选育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目标的确立,包括高抗倒折、抗多种病害、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优质专用、生产技术简易、生产成本低、种子商品性好、适宜农机收获等多种指标。在育种工作中要加强基础材料的研究工作,对自交系的配合力要早代测定、严格筛选,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等手段,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0.
韩春凤  孔菲 《杂粮作物》2006,26(6):416-417
种子生产是商品种子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制种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辽宁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种子生产管理体系,妥善处理好种子基地、种子企业和种农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源头上净化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