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歙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茶产业作为歙县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开展名优茶开发与产品结构、茶叶加工设备改造与加工体系调整、茶树品种更新与无性系良种推广、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茶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与品牌宣传以及茶叶税收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针对性工作,歙县茶产业得到了较陕发展,先后被农业部等单位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农业标准化(茶叶)示范县”、“2012年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安徽省茶产业十强县”。  相似文献   

2.
歙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出口茶生产基地,1988年与1984年对比,全县茶叶产量达1206.6万公斤,增长37.2%;茶叶总产值达9242.4万元,增长144.97%;全县共征茶叶特产税616.2万元,增长139%。短短5年间,充分显示了改革的威力。然而,在茶叶生产和销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宏观失控,微观受阻。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黄山茶,祖辈留下的传统产业,凝聚着黄山人的心血和汗水,在漫长的风雨旅途上曾有过多少辉煌的荣耀。二十世纪初,“祁红”和“屯绿”就夺得国际大奖、蜚声海外。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产于黄山南麓歙县的“黄山毛峰”和“顶谷大方”同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6年又双双入选为国家礼茶。黄山作为全国的生态优质茶基地,解放后茶叶发展高歌猛进,销售顺畅。到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东欧等出口渠道的打开,茶叶外销火爆起来,经营茶叶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茶业经济成为黄山县乡财政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支柱。写下了当地茶业史的新辉…  相似文献   

4.
外销绿茶史考──歙县洋庄茶经销情况考查报告胡武林(歙县地方志办公室)封建时代,茶叶皆为私人经营。经营内销茶的称本庄,经营外销茶的称洋庄。外销茶包装讲究,茶叶贮于锡罐,铝罐外套木箱,木箱外再套包竹篓,因此外销茶又叫箱茶。清至民国,歙县茶叶以外销为大宗,...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一)全区茶叶生产及初制机具使用情况:徽州地区是安徽省的重点产茶区,茶叶历来是该区的传统和“拳头”产品,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1983年,全区茶叶收购总值占全区农业总值的17%;精茶加工总值占全区工业总值的25%;出口总值占全区外贸出口总值的65%;茶叶税收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3%。而绿茶、特别是炒青绿茶1983年,占茶叶总收购量的77%;其中歙县和休宁两县的绿茶产量分别列全区第一、第二位;茶叶年产量占全国首位的歙县,产品则全部为绿茶。  相似文献   

6.
歙县无公害茶叶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茂贵 《茶业通报》2004,26(3):131-133
歙县总面积2122km2,辖41个乡镇436个行政村,人口50.23万,其中农业人口44.43万,是一个盛产茶、桑、果、菊等农产品的山区县。1茶叶生产基本情况歙县产茶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以年产26万担茶被誉为全国第一产茶大县。全县现有茶园19066.7hm2,年产茶8000t左右,茶叶总产值超亿元。长期以来,茶业是歙县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之一,更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区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进入新世纪,在重农稳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歙县加快无公害茶园建设、龙头企业的培育和良种良法推广,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总体看来歙…  相似文献   

7.
一、歙县茶叶生产概况地处皖南丘陵山区的歙县,黄山山脉由县西北走向东南,绵延数百里。因山高雾多,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又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壤和黄壤,被称为茶树生长的“最适宜区”。歙县生产茶叶至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唐代茶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茶叶高产优质,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1986年歙县科委与上海农科院土肥所共同协作,从分析茶叶的内含营养元素入手,并对歙县茶区十一个点的茶园土壤肥力进行测定,研制了一种茶树专用的叶面营养液——茶叶素。茶叶素是根据茶树的营养生理特性和茶园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状况,以相应的多种微量元素为主辅之以必要的N、P、K等营养元素配制而成。为了探讨茶叶素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歙县科委于当年分别在本县设立了十几个茶叶素应用试点,今年在增加试点和试验内容的同时,又扩大示范面积3.5万亩,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将两年试验情况汇集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田智仁  徐雪云 《茶业通报》2007,29(3):103-103
鹤峰县是国家农业部首批授予的"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近年来,鹤峰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实际,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高起点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霍山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茶叶生产重点县,秦汉时期开始茶叶的种植。“霍山黄芽”起源于唐朝,是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笔者针对霍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强基地生产提升质量安全,培育壮大茶叶龙头企业,加强茶叶品牌宣传,发展茶业新业态等思路,以期促进霍山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顾公新 《茶业通报》2006,28(1):29-32
近年来,我公司为稳定和扩大我省茶叶出口,积极探索新的茶业经济发展模式,以解决跨越“绿色壁垒”和茶业发展中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从源头抓起,建立基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茶厂(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取得了一定实效,给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目前,我公司在我省茶区的金寨县齐山村、石台县红桃村、歙县蜈蚣岭村、休宁新安源分别建立了四个有机茶示范基地;投资参股或控股建立了出口茶加工示范基地,共有茶园面积1.33万hm2(其中列为有机茶示范基地的茶园面积为413.3hm2)。示范茶…  相似文献   

12.
歙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出口茶主产基地。国务院1984年75号文件下达后”我县率先放开经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打破了独家经营的旧格局,搞活了流通,促进了生产。一九八七年,全县茶叶产量达到12507吨,比一九八四年增长24.4%,产值达到8616万元,增长137.7%。近年,由于深挖茶叶深加工增值潜力,商品销售额陡增。据不完全统计,一九八七年达到1.56亿元,比一九八四年增长192.2%。去年创汇约800万美元,税利比一九八四年增长101%。放开仅仅三年,成果如此之大,显示了改革的威力。可是也引发了新的问题。今后如何发扬光大,笔者认为,深化茶叶企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我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与兄弟省市相比具有数量、质量、品种、技术上的优势,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茶叶大战”,不仅给我省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也给我省茶叶持续稳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笔者试就“茶叶大战”问题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其解决途径。“茶叶大战”形成的外因 1.省内多方抢购。改革深化,人民生活日渐好转,消费热膨胀,近几年茶叶内外市场均好,外贸、供销、农垦及其他农业主管部门一齐进入流通,争夺货源。如歙县、休宁等茶基地县公开提出市场要“千杆枰”,仅黄山市有近2500家参与茶叶收购,相互哄抬,争  相似文献   

14.
王清平 《茶业通报》1996,18(1):18-20
对茶叶贸易中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王清平(安徽农业大学230036)1995年8月合肥市西市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合肥某食品厂与歙县某茶厂茶叶购销纠纷案。笔者作为一方代理人参与了该案的审理。对这场纠纷,笔者感触颇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  相似文献   

15.
湄潭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又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西部茶乡”,盛产优质烤烟、大米、茶叶、中药材等,先后被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全国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基地县”及“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等一系“金字”招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为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面对世界茶叶消费趋势如何使霍山茶叶再土新台阶为主题,介绍了霍山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县的要求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省茶业学会常务理事会经过充分的准备,于1985年12月27日起在安徽歙县召开了,以“茶叶高产优质提高经济效益”为题的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50余人,发表论文25篇。讨论会由理事长王镇恒同志主持,徽州地委农工部程灶富部长,歙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王德祺同志,歙县科协主席牛中品同志,徽州专署农牧局汪明辉、吴立华局长到会并讲了话,程灶富在会上介绍了徽州地区茶叶生产的大好形势,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经验和问  相似文献   

18.
南岳区茶叶产业发展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走过半个多世纪漫长风雨和坎坷。目前发展到拥有上规模的万亩高山茶园,并已跻身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有机茶出口基地项目县,且拥有多家上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南岳茶叶产业发展一路走来,不只为当地茶农脱贫致富,更为南岳旅游业带来蓬勃生机,创造了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建德 《茶业通报》2012,(4):166-168
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平均海拔600m。岳西是全国名优茶商品生产基地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标准茶园创建示范点。该县茶叶资源得天独厚,茶产业是岳西最具特色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田智仁  周斌  张具权 《茶业通报》2005,27(4):173-174
1有机茶开发现状2001年鹤峰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创建县之一,通过2a的创建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的认可,2003年1月,鹤峰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先进县”,5月又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之一。到2004年10月,全县茶园总面积7333hm2,年产量6400t,年产值1.2亿元,为农民提供直接现金收入4500万元以上。2003年,我县白果民族茶厂、世为茶业有限公司、翠泉茶业有限公司、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骑龙茶业有限公司、猴王茶厂6家企业获湖北省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认定面积4667hm2。这些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