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健 《麦类作物》1998,18(4):59-62
作物残茬量太大会对小麦产量有负效应,因而那些有效控制土壤侵蚀的保持耕作措施运用较慢。本研究旨在测定高留茬和施肥免对免耕小麦产量的效应。取自1984-1988年生长在同一块地的冬、春小麦资料,土壤为为粉壤,缺N、P和S,一年一作。残茬设全部烧掉与高留茬对照;肥料处理为无肥区、低肥区、中肥区、和高肥区,条施于5cm种区下,收获时测定籽粒产量、秸秆产量、籽粒蛋白、穗粒数和粒重。与全部残茬烧掉的处理相比,  相似文献   

2.
利用矮败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败小麦具有Ta(即MS2)显性核不育基因与Rht1。显性矮秆基因紧密连锁遗传的特点,与高秆亲本杂交,后代高秆株可育,矮秆株不育,故可用植株高度作为育性的标记性状鉴别不育株和可育株,在轮回选择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1989年秋引入矮败小麦,采取边研究这育种的策略,经8年9代的选育,获得一批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及具特殊优点的料科,积累了轮回选择育种的经验,为改进小麦育种提出了新方法和新经验。现将轮回选择育种的几个问题初步总结分析如下。一、轮选亲本的选配效果引进矮败小麦的第一年用本省代表性品种晋麦2148控制授粉…  相似文献   

3.
杂种小麦与常规小麦产量性状改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1991-2000年,把每年参加产量鉴定的杂种小麦和常规小麦新品种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种小麦产量的平均超标优势为8.4%,变幅为3.0%-14.0%,年平均递增率为2.4%,而常规小麦的平均超标率为3.0%,变幅为1.1%-5.1%,年平均递增率仅为0.75%,就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杂种小麦的千粒重在不同年份均比常规品种的高,粒重优势显著,杂种小麦的穗粒数高于常规小麦,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群体条件下,杂种小麦的有效穗与常规小麦的变化基本一致;杂种小麦的株高改良已达到半矮秆水平,抗倒伏能力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4.
生长在旱地条件下的小麦在籽粒灌浆期间,环境胁迫可加大其对贮藏同化物的依赖性,本研究之目的是确定开花后遮荫小麦叶片与茎秆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损失量和籽粒干物质增加量。1991-1992年,在德克萨斯州的Temple于田间条件下,用Mit小麦品种在花后10-11d开始实施遮荫处理。遮萌期间,带穗植株的茎干物质减少量1991年为290g/kg,1992年为140g/kg。叶干物质减少量1991年为24  相似文献   

5.
张根贤 《麦类作物》1997,17(1):58-60
多年试验研究表明,开化肥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为:(1)稳定穗数,提高粒重;(2)减少基本苗,控制年后群体发展,提高分蘖成穗率;(3)改进施肥方法,防止倒伏早衰。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高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两系杂交小麦较大面积制种存在花期不遇、公顷有效穗数少、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经过1994-1996年对制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调节花期全遇,增加父母本有效穗数、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由于进行了制种改革,使三年制种单产大幅度提高 。  相似文献   

7.
莆小麦7号是福建省莆田市农科所用优质抗病地方品种白壳麦为母本,引进材料84-28为父本,采用系谱法经多代选择,于1992年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鲁远源  任天举 《再生稻》1995,(1):97-101,53
本文通过对小麦为前作的中稻-再生稻耕制的四年定位试验结果,分析了小麦,中稻,再生稻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物质和能量转化效益,揭示了在不同小春前作下中稻,再生稻的表现,为认识和发展稻田新耕制,促进稻田生产向“两高一优”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为了探讨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12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及加工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缺氮或缺磷处理(CK、N、NK、PK)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年均产量1059~1291kg/hm^2,变异系数40.46%~62.11%;氮磷、氮磷钾配施或氮磷钾与有机物配施(NP、NPK、SNPK、M(N)NPK、M(H)NPK)能持续高产,年均产量5237~5646kg/hm^2,变异系数为23.11%~34.23%。(2)CK、N、NK处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沉淀值均高于NP、NPK、SNPK、M(N)NPK、M(H)NPK处理,说明小麦优质和高产所要求的养分平衡点不同。(3)要兼顾冬小麦产量和品质,须平衡施肥,重视氮、磷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大麦籽粒生长及麦芽品质对短期高温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籽粒灌浆期间的环境条件是导致大麦麦芽品质下降的一个因素,但有关不同环境条件对大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特定影响却知道得很少。本研究试图利用便携式气候室在田间评价短期高温(〉35℃)对大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连续两年(1993和1994)内进行了两套试验,两年的供试品种分别为啤酒大麦栽培品种Schooner(1993年)和Parwan(1994年)试验处理为:(1)全灌浆期对照(不置气  相似文献   

11.
小麦温光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圆荣  尹钧 《麦类作物》1997,17(3):51-56
本文对小麦温光反应特性,春化机理及温光反应的遗传学特性以及小麦生态型和区划等方面近二十年国内外的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为小麦研究和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旗堡镇麦套花生、玉米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马桂贞,赵鸣石,徐培新(山东省潍坊市农业局,潍坊261041)安丘市黄旗堡镇属精种高产地区,人均占有耕地逐年减少,目前只有0.07hm2。粮油争地矛盾极为突出。为了保粮增油,该镇从1990年开始进行了小麦田里...  相似文献   

13.
一、常规育种杂交育种是小麦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在“七·五”末与“八·五”期间,全国小麦常规育种共审(认)定品种112个,良种推广面积累计59917.8万亩。1991~1994年全国小麦平均种植面积为4.49亿亩,平均亩产为226.5kg,此间全国又育成了审(认)定品种73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品种有12个,50~100万亩的有17个,50万亩以下的有44个。根据区试产量分析,平均亩产500kg以上的品种有1个,亩产400~500kg的有11个,400kg以下的有61个。当前在国内推广面积达千万亩以上的新品种,有陕西省农科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推广的陕229,…  相似文献   

14.
以墨西哥西北部雅魁盆地的小麦为例,对承报模型估计产量增长的方法进行了效验研究。该盆地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小麦温带春灌区环境的条件的代表,也是过去30年中进行小麦研究的主要高投资目标区。1968-1990年研究期间,小麦产量每年以57.2kgm^-2或1.27%的直线增长;然而,产量和生长季节的平均气温都有着显著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安溪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和甘茹。长期以来,由于播种偏迟,抽穗灌浆期雨量多,湿度大,赤霉病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导致种麦效益低。目前小麦当家品种仍以福繁16、福繁17、泉麦1号等中熟品种为主,为充分利用冬季温光资源,搞好冬种农业生产开发,提高小麦单产,现以“福繁16”为例(根据1982~1987年观察记载资料整理),对安溪县小麦生育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历年小麦高产示范片的实践,提出配套栽培技术。一、生育特性(一)生育期与积温福繁16播(播种期11月16日至12月5日)播种至出苗历期(X)7d,全…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衡4041是我所以抗旱节水、抗倒、抗病、适应性强为育种主攻目标,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经多年选择培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97002。同年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1998年获国家“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1999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到2000年累计推广面积1760万亩,成为河北省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河南麦套花生增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河南省花生播种面积约67万公顷,年产荚果160万吨。80年代初期以来,麦套花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花生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麦套花生的产量,在品种和栽培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过去10年中,先后选育和推广了7个适应不同农业生态条件和市场要求的中、早熟花生品种,这些品种的生产潜力一般为每公顷6~8t.根据各地的农业生产水平,经过广泛试验,制定了适宜的套种方式、播期、密度、施肥及田间管理技术。通过上述增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显著地提高了河南的花生生产水平,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麦套花生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套种困难、播种质量差和机械化程度低,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绵阳26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于1984年用绵阳20作母本,川育9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6年选择培育稳定成系。莆田县1992年引进试种获得成功,1995年大面积示范种植,取得好收成。该品种从株型、抗性、产量和品质方面均比当家品种晋麦2148和绵阳19强,尤其产量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一、特征特性绵阳26属弱者性,全生育期151~1554,比晋麦2148迟4~6d,比绵阳19迟2~3d,幼苗长势较强,半直立生长,分案力中等偏上,叶片大小适中,叶片清秀,落黄转色好,穗微身,长芒、白壳、白粒,株高85~90cm,植株与穗层整齐,抗倒伏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村劳力向工副业生产转移,稻作劳力逐渐减少,稻田逐渐向生产能手集中,出现稻麦规模种粮大户;同时,种粮效益相对地降低,为了提高效益,稻麦规模机械化省力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见迫切。为服务农村生产形势的发展,1987年稻麦研究所承担了福建省科委下达的《水稻高产低耗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课题。本文将研究的初步结果报导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试点设于经济发展的乡镇:①1987年设在工副业生产蓬勃发展的亿元乡——福州市效区鼓山乡远东、洋里村,试验田的来源是承包14家经营工副41’.生产的农户的连片稻田,共…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种子大小对繁殖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万代  段舜山 《作物研究》1998,12(4):18-19,22
为揭示冬小麦种子大小与繁殖体的关系,1996-1997年进行大小粒种子单种和混合种植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种子大小影响繁殖体等级,大粒种子形成的繁殖体较大,等级差异较小;小粒种子形成的繁殖体较小,等级差异较大,大小粒种子混植的繁植体其大小和等级差异变化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