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甘蓝型油菜 97TZ1 92的单株无性系试管苗为材料 ,探讨了油菜茎段培养中腋芽生理学下端茎切段长度对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培养 2 4h后 ,有 80 .7%的茎段从叶腋露出幼小生长点 ;5 d后已有93 .2 %茎段出芽。但培养过程中 ,随着茎切段长度的减小 ,幼芽生长发育明显减慢 ,正常率和成活率降低。培养 3 0 d后统计 ,幼苗平均苗高和生根率降低 ,平均每株幼苗的根数、根长以及叶片数也出现减少的趋势 ,其中茎段长度以 1 mm≤ x<4mm的变化较明显。因此认为 ,茎切段培养中叶腋生理学下端茎切段长度至少应大于 4~ 6mm。  相似文献   

2.
刘静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10):43-45
以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外植体的取材时间、外植体的放置方式、不同浓度激素对茶树腋芽诱导的影响,为建立茶树高效组织培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的取材时间在5月上旬时,茶树腋芽诱导效果较好,相对于将茎段插入培养基中培养,茎段水平放置培养更有利于茶树腋芽的诱导。诱导腋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2.0 mg·L-1+NAA0.2 mg·L-1,诱导率为92%。  相似文献   

3.
大叶相思茎段腋芽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4年生大叶相思枝条茎段作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试管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效果,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大叶相思枝条茎段腋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 6 BA 0.8mg/L NAA0.2 mg/L,增殖率达3倍;生根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 Ms IBA 0.2~0.4 mg/L NAA 0.4 mg/L,生根率达90%,试管苗移植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4.
5.
张小单  赵恒田  李晶  张晓亮  穆立蔷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94-12897,12932
[目的]建立更有效的钻天柳组培快繁技术,以期为其保护及资源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温室内钻天柳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用正交试验k(3。)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和基本培养基对腋芽萌发的影响。[结果]最佳消毒灭菌方法为:先用70%的酒精消毒10s,然后用0.1%的氯化汞消毒8min,此时腋芽污染率最低、腋芽萌发率最高,分别为20.00%、87.50%。极差分析结果表明,酒精处理时间对萌发率影响较大,是诱导腋芽萌发的主要因素;而氯化汞处理时间对污染率影响较大,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所试验的5种基本培养基中,腋芽萌发率存在差异,以WPM和ACM培养基效果较佳,萌发率分别达到85.93%和82.59%,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就腋芽的生长状况而言,WPM培养基中芽生长状况最好,叶片呈现深绿色、嫩茎粗壮。[结论]采用70%酒精灭菌10s,再用0.1%氯化汞消毒8min后,转入WPM培养基中培养最适宜温室内钻天柳茎段腋芽萌发。  相似文献   

6.
灰木相思茎段腋芽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灰木相思茎段腋芽为外植体,采用在木本植物茎叶组培材料上经常采用的3种消毒方法及前人已在相思类植物营养器官组培上取得成功的3种萌芽培养基、芽增殖培养基和根诱导培养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1/800灭菌净10min 75%酒精50S 0.1%HgCl2 5min的消毒效果最好,以改良MS 6-BA1.0 NAA0.2的萌芽效果最好,以MS 6-BA2.0 IBA0.2的增殖效果最好,以改良MS IBA1.5 NAA0.4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黄芩茎段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植物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对腋芽的诱导和再生植株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S+6-BA1.5mg/L+IBA 0.2mg/L培养基有利于促进腋芽萌发和生长;最有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IBA 0.5mg/L,幼芽的增殖系数高达11.9;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mg/L,生根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石刁柏、珍珠梅柳叶绣线菊的腋芽茎组织培养为成株的方法,得出在主要含有BA的MS的培养基中,离体茎段的每个腋芽都形成1~3个无根苗,且可以重复繁殖;苗植入附加生长素的1/2MS培养基中可以生根,继而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棉属茎尖腋芽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10.
用灰木相思茎段腋芽为外植体,采用在木本植物茎叶组培材料上经常采用的3种消毒方法及前人已在相思类植物营养器官组培上取得成功的3种萌芽培养基、芽增殖培养基和根诱导培养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1/800灭菌净10 min+75%酒精50 s+0.1%HgCl2 5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以改良MS+6-BA 1.0+NAA 0.2的萌芽效果最好,以MS+6-BA 2.0+IBA 0.2的增殖效果最好,以改良MS+IBA 1.5+NAA 0.4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两组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无限花序近等基因系及4份不同背景的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品系为材料,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比较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在各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 表明,相对于无限花序,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能提前终花和成熟、缩短主花序长度、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性、增加分枝数,但对初花期、全株有效角果数、千粒质量、每角粒数、单株产...  相似文献   

12.
以8份不同株高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考察其株高等株型性状、抗倒性,观察其茎秆显微结构,测定茎秆生化成分。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甘蓝型油菜的株高等株型性状、茎杆显微结构和生化成分等与倒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顶枝角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影响倒伏的株型性状分为3大类:茎秆长度因子、角度因子、分枝数相关因子。茎杆显微结构分析发现,株高越高,其茎杆皮层层数越多、皮层厚度越大,相邻维管束之间间隙越大、维管束个数越多,但是矮杆材料比高杆材料细胞排列更整齐紧密,且细胞相对较小;研究也发现横截面积、髓面积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倒伏指数、株高、皮层层数、维管束个数在聚类分析中聚为一类。茎秆生化成分分析表明,终花期茎秆各生化成分与株高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株高与木质素和粗纤维的负相关系数较大;通径分析表明,对倒伏指数直接贡献最大的是木质素,间接效应最大的生化成分为相对含水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植物杂种后代减数分裂异常与花粉败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甘蓝型油菜与黑芥种间杂交和基因组加倍,获得芸薹属三基因组双倍体,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三基因组双倍体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规律。【结果】与单倍体相比,双倍体花粉育性得到一定恢复,但可育花粉的比例较低,只有10%~20%。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双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以形成同源二价体为主,但也有部分染色体形成四价体或六价体。四价体有3种形式:B基因组染色体形成的四价体、AC基因组染色体形成的四价体及B与AC基因组之间形成的异配四价体。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均等分离的细胞占总数的70%左右,在第2次减数分裂期也观察到非正常分裂如非四分孢子、微核等现象。【结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异常行为可能是导致花粉育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虽然不正常的减数分裂导致花粉育性下降,但双亲染色体的异源联会可为双亲遗传物质的交换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脯氨酸积累过程的分子机制,以耐旱性较强的甘蓝型油菜holiday为材料,应用酸性茚三酮染色法和RT-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分别检测在干旱胁迫0d(对照组)、1d、3d、5d、7d油菜根、茎、叶、花和青荚中脯氨酸含量以及控制其合成的关键基因P5CSb和OAT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各器官中脯氨酸的含量和干旱胁迫时间成正比,不同器官中脯氨酸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P5CSb基因和OAT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器官中呈现表达特异性,P5CSb基因在青荚中随着干旱时间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在叶中逐渐上升,在其他器官中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OAT基因的表达量在茎中无明显变化,在叶和花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根和青荚中表现为上升趋势;三者对比结果显示,P5CSb基因和OAT基因共同控制脯氨酸的合成,且不同胁迫时间,2个基因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P5CSb基因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1)是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三酰甘油积累主要的贡献者。甘蓝型油菜为异源四倍体,存在多个DGAT1重复基因,目前还缺乏对这些基因的系统研究。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根据TAIR已公布的拟南芥DGAT1基因序列在BRAD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根据比对得到的2个白菜型油菜与2个甘蓝的DGAT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获得4个甘蓝型油菜DGAT1包含完整编码区的基因片段,并对所得到片段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基因片段分别为BnDGAT1-1,1 509bp;BnDGAT1-2,1 533bp;BnDGAT1-3,1 515bp;BnDGAT1-4,1 506bp。这4个基因具有极高的相似性,BnDGAT1-1与BnDGAT1-2、BnDGAT1-3与BnDGAT1-4的2个基因相似度均高达97%以上。跨膜结构分析表明BnDGAT1-1与BnDGAT1-2这1对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含有9个跨膜结构域,而BnDGAT1-3与BnDGAT1-4这对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含有8个跨膜结构域。包含有BnDGAT1-1与BnDGAT1-3的基因对BnDGAT1-a与包含有BnDGAT1-2与BnDGAT1-4的基因对BnDGAT1-b在含油量不同的各种甘蓝型油菜种子中表达无明显差异,表明这2对DGAT1基因的表达差异并不是影响所选材料种子含油量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青海不同品种春油菜对硒的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青海省不同品种春油菜对硒的吸收、累积及分配规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青海省普遍种植的3种不同品种春油菜为材料,测定春油菜主要生育期各器官硒含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春油菜对硒的累积能力不同,依次为青杂2号>青杂5号>青油14号;各品种春油菜根、茎、叶、籽粒、角果壳硒含量均在角果期—成熟期(第120天)达到最大值;根、茎、角果壳、单株硒累积量在角果期—成熟期(第120天)达到最大值;春油菜吸收的硒主要分配于生殖器官(籽粒和角果壳),尤以角果壳中分配的最多。可见,青杂2号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角果期-成熟期(第120天)是春油菜吸收硒的关键时期,吸收的硒主要分配于生殖器官。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为中国油菜主产区,生产上频发的渍害已成为影响当地直播油菜成苗的主要障碍。为筛选耐渍材料,对26份优质油菜品种及104个自交系进行渍性鉴定。建立稳定的砂培、淹水、排水培养鉴定方法,根据结果将植物材料划分耐渍等级,并选取高抗、敏感材料进行生理特征比较。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材料活苗率总体在50%以上,主要集中在60%~90%。渍水处理后,材料间反应分化较为明显,表明受试油菜材料普遍具有对渍害的一般耐受性,在耐渍性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阳光2009’耐渍性优异,而高油品种‘中双11’‘浙油50’等耐渍性并不十分突出,这对于直播油菜育种而言不是很有利的因素。Ning1038、ZS11carinata、D-yellow、Arm-Z11、FuC、Z18782、11293AF、Arm11等自交系耐渍性较强,对渍害极为敏感的材料有Jade、D615、Z532AF等。生理特征比较结果表明,渍害发生后,材料间的耐渍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与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有关。结果为后续油菜耐渍定向改良,培育耐渍高产油菜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在临床样本能够同时检测猪种、牛种、羊种、绵羊种布鲁菌的多重PCR方法,根据NCBI已收录的布鲁菌全基因,设计并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的反应条件,建立能够同时检测4种布鲁菌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可以从4种布鲁菌以及4种细菌混合物中扩增出大小分别为276、494、733和976bp的特异性条带,对照组的检测结果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对4种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检出量为猪种32.2pg、牛种21.3pg、羊种27.5pg、绵羊种43.2pg;人工模拟感染样本检测结果表明,能从混合感染的病料中特异地检测出4种病原菌。应用该方法对200份临床奶山羊乳样进行检测,结果检出4份阳性。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检测4种布鲁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下胚轴侵染法和花序浸染法将玉米C4pepc光合基因导入到甘蓝型油菜中,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鉴定并测定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及其相关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2种转基因方法均能将玉米C4pepc基因导入油菜中。转pepc基因油菜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平均活性比原种提高17倍左右,净光合速率(Pn)比原种提高15.5%,胞间CO2摩尔分数(Ci)比原种降低35%。表明pepc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得到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