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明确适宜番茄生长的优质转光棚膜,以番茄品种‘金棚荣耀’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添加不同转光剂棚膜覆盖下,日光温室光环境及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转光剂的对照棚膜相比,覆盖转光棚膜明显改善了日光温室内的光照环境,且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各生长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棚膜覆盖下植株,果实产量和品质也有大幅提升。其中,52号棚膜对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品质效果尤为显著。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优质棚膜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甜椒品种"红罗丹"为试材,以传统内添加型EVA膜为对照,研究了涂覆膜和试验型内添加EVA膜的透光保温性及其对甜椒生长、环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膜和试验型内添加EVA膜的透光性及保温性均高于传统内添加EVA膜;试验型内添加EVA膜的月平均气温、地温均最高,保温增温效果最好;涂覆膜的透光性能最好,气温日变化剧烈;涂覆膜和试验型内添加EVA膜分别比对照增产23.3%和10.2%。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棚膜对草莓早熟丰产的影响,本文比较了5种不同材质、不同品牌棚膜覆盖下的温室气温、地温和相对湿度。结果显示,在温度采集的全时段均是尼奥科特PO膜温度最高,同一时间段,尼奥科特PO膜处理的温室平均气温、地温分别高出其他处理2.48、2℃,同时尼奥科特PO膜处理的温室平均相对湿度最低,鑫丰PO膜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两者相差2.96个百分点。结果表明,尼奥科特PO膜昼夜温度优于其它处理,累计积温效果好,有利于草莓生长;同时棚内相对湿度也较低,可减少病害发生,有利于草莓的早熟丰产。 相似文献
5.
环境条件对脐橙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两个不同的环境条件对脐橙产量,品质,耐贮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年均温19.6℃的条件下,脐橙品质上等,但丰产性受到裂果和落果的影响,不耐贮藏,以鲜销为主,在年均温16.2℃的条件下,脐橙品质略低于适宜区,但丰产,耐贮藏,贮藏90d之后风味仍佳。 相似文献
6.
番荔枝(Anona spp.)是番荔枝科的著名果树,其果形美观,肉质聚合,风味独特,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极具经济开发价值[1].番荔枝温度、水分和矿质生理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都相当活跃,其成果有助于人们对番荔枝生长发育规律的了解,从而促进番荔枝栽培管理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8.
不同昼夜温差对设施番茄果实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设施番茄"金冠5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控制试验,设计2个平均温度(18℃,25℃),昼夜温差(DIF)设计12℃(白天24℃/晚上12℃,白天31℃/晚上19℃)、6℃(白天21℃/晚上15℃,白天28℃/晚上22℃)、0℃(白天18℃/晚上18℃,白天25℃/晚上25℃)共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设施番茄幼果坐果率、果实大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及单果重、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利用果实形态指标与平均温度、昼夜温差、最低温度、最高温度进行相关分析,以揭示不同昼夜温差对番茄果实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8℃平均温度处理时,坐果率、果实横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均以12℃昼夜温差(24℃/12℃)最高,6℃昼夜温差次之,0℃昼夜温差最低;果实纵径以6℃最高;在日均温度25℃时,幼果坐果率、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量和单株产量则以6℃昼夜温差处理最高,12℃昼夜温差次之,0℃昼夜温差最低;坐果至开花的天数以6℃温差处理最短。坐果率、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单果重,与昼夜温差呈正相关,与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关不显著,坐果率、果实纵径与日最高温度呈正相关。研究认为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温差越大、果实发育越快、生长量越大、产量越高,有利于果实坐果。 相似文献
9.
通风遮光对大棚越夏番茄温光环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和谐"为试材,研究了通风量(通风口开度分别为100%、75%、50%)和遮光率(遮光率分别为0、50%、75%)2个因素组合处理对青岛地区夏季高温期大棚环境及番茄生长的影响,通过温光环境和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筛选大棚番茄越夏栽培的适宜温光环境调控技术。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随通风量的增大温度随之降低,番茄果实单果重和总产量增加,但通风处理对番茄品质无显著影响;相同通风条件下,降低遮光率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但适当的遮光更利于番茄总产量的形成。青岛地区越夏茬大棚番茄栽培的最佳温光环境调控技术是覆盖一层遮阳网和风口全开,即遮光率50%,通风口开度100%。 相似文献
10.
以充分腐熟的羊粪及尿素和二铵为试材,以最佳尿素和二铵使用量与不同羊粪使用量作为基肥进行温室番茄栽培比较,以期得出最优羊粪使用量。结果表明:处理A(尿素0.15t/hm2+二铵0.45t/hm2)的番茄株高最高(113cm),茎粗也最粗(1.220 4cm);产量也较高,达到103.96t/hm2;但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74mg/g)和可溶性总糖(1.48%)含量最低,且亚硝酸盐含量(1.86mg/kg)最高,分别显著性低于和高于其它各处理番茄的品质。处理D(羊粪75t/hm2)的番茄株高较高(106cm),茎粗也较粗(1.206 8cm),叶长最长(15.9cm),单株果数最多,达到17.71个,果实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达到(100.18t/hm2)。综合考虑番茄产量、品质、种植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在夏季温室栽培番茄时,推荐使用羊粪做为基肥,最佳使用量为75t/h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肥料配施对设施番茄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是长期定位施肥的继续,在保持原有的几个偏施氮肥处理的基础上,于1997年增加了配施磷、钾肥的处理.研究表明:长季节番茄的干物质积累期主要在盛果期,根、叶茎、果的平均干重,分别占总干物重的2.44%、43.97%、53.20%.适量的增施无机N肥仍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施有机肥的同时配施P肥的处理未见增产作用,甚至可能出现减产.在无机肥条件配施K肥具有很强的增产作用,尤其是N、K配施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灌水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宁夏中东部干旱地区设施番茄需水规律,在宁夏盐池进行了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番茄的耗水量不同,平均耗水量为1.31~3.73 mm/d;开花坐果期耗水量最大,达到7.31 mm/d;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番茄的茎叶、根的生物量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 mm时产量达138 108 kg/hm2,比对照(灌水75 mm)增产75%,达到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达到1.60 kg/m3,并初步制定了适合该地区设施番茄栽培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3.
1985年我们在东北农学院农化组培养室内进行了番茄施用不同肥料对产量影响的盆栽试验。在有效养分同等的基础上设计了四个处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配合、单施有机和单施无机肥料。经过数理统计,方差分析结果:概率为1%的F值为23.83|F值|> F_(0.01)5.95,达到了极显著水平。1986年田间试验进一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土壤氮及磷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施番茄种植中研究了传统施肥、包膜缓释肥(SCZ)、优化处理(YH)3种施肥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氮磷含量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肥处理易引起0~120 cm土层土壤NO3--N含量的显著提高,SCZ处理和YH处理在追氮量分别减少1/3、1/2的情况下,SCZ处理在表层(0~30 cm)NO3--N含量显著高于YH处理,在30~90 cm的土层中差异不显著,而在90~120 cm的土层中则显著降低.SCZ处理的用磷量最高,所以其在土壤中的残留也最高,复合肥(FHF)与YH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P的含量,而在30~120 cm的土层则差异不显著.传统处理番茄的硝酸盐含量最高,较其它施肥处理高出10.9%~17.7%,较CK高出35.1%.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的产量,不同施肥方式中SCZ、YH与农民的传统处理相比,产量分别降低了0.8%、15.8%,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丰收128"番茄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更适合于宁夏大跨度塑料大棚番茄栽培的最佳模式,为番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A3B3处理有利于植株冠层内光能的捕获及利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植株根系活力的增强,667 m2产量为21 447.31 kg,相比A1B3处理产量增幅达48.48%;其有机酸含量最低为0.27%,可溶性糖最高为2.35%。因此,A3B3处理为适宜于机械化操作的大跨度塑料大棚较理想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寻不同整枝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番茄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金鹏冬春如意番茄为试验品种,设置3个整枝方式和种植密度组合,对3个处理的番茄长势、品质、产量效益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处理(双秆整枝、密度3 300株/667 m^(2))的产量高、效益好,推荐在盐城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20.
氮肥不同用量对保护地番茄生育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运用肥料效应函数法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番茄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能够促进番茄根系的发育,增加干物质一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降低脐腐病发生率和增加产量;而过量施用氮肥则使番茄根系生育受阻,生育期延迟,脐腐病发生率提高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