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导读:兰州百合味道甘甜鲜美,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对其主要繁殖方式——鳞片扦插技术进行了要点总结,以利于扩大繁殖量,有效降低种球的成本,提高种植收入。兰州百合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道甘甜鲜美,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兰州百合种球的大量生产主要采用鳞片扦插繁殖技术,而国内有关百合鳞片扦插的研究虽较多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百合鳞茎不同部位为试材,在相同的培养基质中,研究了不同NAA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扦插深度对鳞片扦插效果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层鳞片能够获得更多的小子球,但是获得小子球的根数显著少于内层鳞片,外源激素NAA的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及鳞片的包埋深度都影响鳞片生成小球的成活率和品质.百合鳞茎各层鳞片能表现出不同的繁殖效率,NAA浓度为0.5 g/L、浸泡2 min、扦插深度为5 cm,更有利于兰州百合的鳞片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兰州百合的标准化、规模化、高效繁育,以兰州百合鳞片为试材,研究不同消毒剂及其处理时间、基质配比和扦插方法对鳞片扦插的小籽球发生率、小籽球直径、生根数、根长和平均繁殖系数等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多菌灵1000倍液处理10 m i n为最佳消毒方法,其小籽球发生率最高,达93.3%,小籽球直径、生根数、根长和平...  相似文献   

4.
以兰州百合、细叶百合、丹东布朗百合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百合种类、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处理时间在百合鳞片扦插过程中,对扦插成活率、平均根数、平均根粗、平均根长、平均繁殖小鳞茎数、小鳞茎平均球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百合鳞片扦插成活的主要因素是百合种类,用浓度为100mg/L的GA3处理0.5h,兰州百合鳞片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细叶百合扦插成活率也较高,约为63%,而丹东布朗百合在各试验处理中成活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6-BA和NAA处理淡黄花百合不同层次的鳞片,研究不同层次、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淡黄花百合鳞片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层鳞片产仔球数较多,繁殖系数也高;未经激素处理的鳞片腐烂数少、仔球多;用NAA处理和6-BA处理效果差不多;NAA促进百合鳞片产仔球的最适浓度为0.2g/L,一个鳞片可产生1~3个仔球。通过对比分析,淡黄花百合鳞片扦插最佳的处理方式是用外层鳞片,不用任何激素处理,直接插于素沙中,繁殖系数最高,仔球直径最大。  相似文献   

6.
用混合基质、砂、田土3种基质对豫西山区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都具有较强的扦插繁殖能力,同时证明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在不同基质中的扦插成活与成球情况不同,混合基质最适宜野生百合中层鳞片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兰州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正交设计,研究了NAA、IAA、IBA、6-BA、2,4-D、GA3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6-BA、NAA、2,4-D不同浓度配合对其鳞片扦插繁殖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兰州百合鳞片扦插繁殖小鳞茎。180d后,200mg/L IBA处理的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系数最高,达到5.50,比对照高153.46%。综合分析,在激素配合处理中,6-BA 20mg/L+NAA 200mg/L+2,4-D 30mg/L处理,繁殖系数最高,平均为2.20;6-BA10mg/L+NAA 100mg/L+2,4-D 20mg/L处理,生成的小鳞茎重量最大,平均为1.83g/瓣,生产量最高,为3.16g/个。  相似文献   

8.
以东方百合甜梦、粉色天使、粉色印迹和亚洲百合进口种球迷恋为试材,研究基质对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基质均能显著提高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生长势、提高繁殖系数.其中以亚洲百合迷恋表现最好,用泥炭作扦插基质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以东方系百合A1、A2、A3、A4、A5、A6、A7、A8、A9、A10 10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基培、扦插和气培3种催培方式下不同层次的鳞片对平均结球数、平均根数、籽球重量(g/100粒)、发根率和结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系百合各品种采用不同繁殖方式的5项指标差异显著,综合表现为:基培最好,扦插次之,而气培较差;鳞片繁殖的最佳位置依次是外部、中部和内部.  相似文献   

10.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为试材,用3种营养液y1(N∶P∶K=15∶1∶6)、y2(N∶P∶K=8∶2∶8)和y3(N∶P∶K=10∶6∶10)浸泡待扦插鳞片催芽8周后无土栽培,观察比较鳞片小子球分化、新根产生情况.结果表明:3种营养液对小子球的产生数量均有明显效果,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而各营养液间无显著差异,对新根的影响也如此.改良营养液(y2、y3)与对照营养液(y0)的效果差异显著,但改良营养液y2、y3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对新根生长的影响却显著优于y1.为了提高东方百合鳞片无土扦插的繁殖系数和小子球的整齐度,可以考虑使用y2、y3作为东方百合鳞片无土扦插的专用营养液.  相似文献   

11.
以4种食用百合为试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研究了层出镰刀菌处理对食用百合保护酶相关基因(POD、CAT)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研究食用百合抵抗逆境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OD在“龙牙×兰州”(R6-2、6)杂交百合、“铁炮×兰州”杂交百合、“兰州”百合被处理后的第1天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处理后的其它时间段,分别约为对照组的18.57、63.81、51.41、37.42倍,然而“铁炮”百合则是被处理后的第3天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处理后的其它时间段,约为对照组的113.19倍;CAT在“龙牙×兰州”(6)杂交百合、“铁炮×兰州”杂交百合均是被处理后的第1天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其显著高于处理后的其它时间段,分别约为对照组的68.02、19.77倍,在“龙牙×兰州”(R6-2)杂交百合、“兰州”百合则是被处理后的第3天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处理后的其它时间段,分别约为对照组的30.69、25.19倍,铁炮百合是被处理后的第5天基因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段,约为对照组的71.83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深绿木霉T2蛋白质激发子TraT2A对百合叶片气孔及光响应和荧光特性的影响,揭示TraT2A诱导百合抗灰霉病的生理作用机理,以兰州百合和深绿木霉T2蛋白质TraT2A为试验材料,测定TraT2A诱导处理后,兰州百合叶片气孔开度及光响应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raT2A + IB(灰霉菌)处理后百合叶片的气孔开度减小;试验中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强,TraT2A + IB处理的净光合速率(ETR)明显高于对照、接种IB和TraT2A处理,叶绿素荧光特性中PSⅡ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ΦPSⅡ和qP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NPQ值则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表明TraT2A + IB处理的PSⅡ反应中心能把捕获的光能更有效地用于光合作用;同时TraT2A + IB处理后5 d和7 d时百合抗灰霉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均在96%以上。说明TraT2A诱导处理可以提高百合光合效率,进而提高对灰霉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湖北省食用百合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介绍了湖北省食用百合产业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培育食用百合知名品牌、依托科技支撑、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食用百合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稳定市场价格等建议,以促进湖北食用百合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百合组培中鳞片处理及其颜色变化与鳞茎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百合鳞片发育程度、切割段数、形态及生理变化、培养基的P 和K含量与鳞茎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取中层鳞片、每片横切6 段的繁殖系数最高, 基部鳞片结鳞茎数最多, 且鳞茎发生最早。鳞片由基部向顶部繁殖系数递减。培养过程中鳞片颜色和形态变化依次为乳白色、浅黄、浅紫色、绿紫、鳞片干枯、鳞茎增大, 鳞片由浅黄变为绿紫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增加, 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适当增加培养基中P、K的含量可提高鳞茎形成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姚霞珍  琼达 《北方园艺》2008,(1):136-138
对从兰州引进的里昂、布鲁拉诺、普莱托3个百合品种在西藏农牧学院温室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同时与当地品种卷丹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卷丹种鳞萌芽期最早,布鲁拉诺和普莱托稍晚,里昂最晚.种鳞萌芽率:卷丹=里昂(100%)>布鲁拉诺(86.7%)>普莱托(80%).4种百合的高生长进程表明,从出土至始花期是百合的高生长期,一般为49~50 d,高生长高峰期为5月中旬~6月初.4种百合的现蕾期依次是:普莱托最早,里昂稍晚,布鲁拉诺晚于里昂,卷丹最晚.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三种切花百合钾素吸收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与不施肥(对照)条件下东方百合、麝香百合和亚洲百合3个切花百合品种的钾素吸收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进展,各品种的切花百合地上部各器官含钾量均逐渐降低,地下部器官根和鳞茎则依品种和施肥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鳞茎中的钾素支撑切花百合的前期地上部生长的钾素需求,经历的时间3个品种基本一致,均为47 d.钾素快速吸收期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东方百合由花芽分化至切花,历时81 d;麝香百合由花芽分化至切花,历时50 d;由亚洲百合10月6日至切花,历时25 d.施肥均提高了3个品种后期整株的钾积累量,但出现时期因品种而不同,东方百合最早、麝香百合次之、亚洲百合最迟.  相似文献   

17.
对百合鳞片各部位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百合鳞片各部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冷藏的第4周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内部鳞片>中部鳞片>外部鳞片。各部位鳞片以精氨酸的含量最高、变化最大,其次是谷氨酸、苏氨酸等,精氨酸、谷氨酸等谷氨酸族在百合鳞茎休眠解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百合新品种兰州百合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百合2号是从兰州百合栽培群体中优选出的一批自然变异单株,经过复选、组培快繁、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植株生长势强,鳞茎口杯形,商品百合单个鳞茎质量200~280g。鳞片长,包合紧实,色泽洁白,肉质肥厚、细腻,味极甜美,纤维少,蔗糖8.75%,淀粉11.44%,蛋白质3.26%,脂肪0.14%,钾0.36%,锌0.39%,VB2含量1000mg·kg-1。每667m2产量1800~2500kg。抗灰霉病、疫病和枯萎病,适应性较广,在兰州及周边海拔1500~3000m的山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9.
百合鳞片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王俊 《北方园艺》2008,(2):212-214
以'布鲁拉诺'、'提伯'和'索蚌'3个百合品种的鳞片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的消毒方法、不同品种、不同取材部位及接种方法对百合鳞片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消毒方法是0.1%升汞消毒8 min,污染率较低,成活率最高,可达90.9%,且采用小鳞茎整体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率.不同百合品种分化小鳞茎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分化能力依次为'布鲁拉诺'>'索蚌'>'提伯'.百合鳞片不同部位分化小鳞茎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近轴面向上接种的鳞片分化能力强于远轴面向上,小鳞茎再生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