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设计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1%百部·楝·烟乳油800倍液、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个施药处理,在商洛茶园开展茶蚜防治试验.喷药后3 d,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为92.71%;喷药后7d,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  相似文献   

2.
非洲菊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腐病是非洲菊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世界各地普遍发生。腐皮镰孢菌、长蠕孢菌、尖镰孢菌、立枯丝核菌为主要致病菌。4~8月份是病害的高发期。带菌土壤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植株根部的伤口和高温高湿的环境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改进栽培管理方式对病害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切欣特等药剂稀释后灌根处理对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8种杀菌剂对春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  张芸  郭延平  邵扬  杨彧红 《植物保护》2019,45(3):245-248
蚕豆赤斑病是甘肃临夏州春蚕豆生产中的主要真菌病害,该病害的发生流行直接导致蚕豆产量下降、商品性降低,严重时可使蚕豆绝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对25%咪鲜胺乳油、微生物制剂(全关)粉剂、30%甲霜·噁霉灵乳油、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5%氟环唑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8种杀菌剂对春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在3次药后7、14、21 d的平均防效为81.44%、90.41%、86.85%,并能增加蚕豆产量、种子百粒重,可在甘肃省春蚕豆种植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油茶根腐病在恩施从6月上旬开始发生,7—8月发生严重,9月下旬发病基本停止,9—10月苗木出现立枯。油茶根腐病的病原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病害发生与气候、土壤有关,夏季高温,土壤湿度大,土壤贫瘠、黏重板结,发病重。可用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相似文献   

5.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 Neovossia indica(Mitra)Mund Kur 是我国尚未发现的危险性病害(1986年订为对外植物检疫对象)。它由种子远距离传播,还可经土传及气传,适应性强,难于防治,是为害麦类的一种危险性病害。自1983年以来,从墨西哥进口的小麦种子试验材料中不断发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的冬孢子及菌瘿。1984年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研究中心对麦种进行每公斤用75%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2g、7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5g、7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g、80%可湿性西维因粉剂1g、代森锰锌5g等5种杀菌剂进行拌种。麦种处理后继续向我国出口。我们从墨西哥经过药剂处理过的小麦种子中,挑出菌瘿进行了冬孢子萌发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布朗李叶枯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布朗李叶枯病在湖南布朗李树上一般株发病率为20%~35%,叶发病率10%~25%,病情指数10~25;严重地区株发病率达100%,叶发病率50%~70%,病情指数25~35。病原菌为Macrophoma kawatsakai Hara。病菌从叶尖或叶缘侵入,形成叶枯或半圆形的病斑。实验室药剂筛选证实,抑制该菌菌丝生长效果良好的化学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克星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5%疫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等;抑制孢子萌发效果良好的化学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5%疫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5%石硫合剂可湿性粉剂等。  相似文献   

7.
大叶黄杨叶斑病在恩施地区5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7月上旬病害发生较重,6月中旬为第一个发病高峰,10月上旬为第二个发病高峰。该病由坏损尾孢Cercospora destructive Ravo引起,病菌分生孢子在10-30℃、相对湿度70%以上和酸性条件下均能萌发,以25℃、相对湿度100%、pH值为5时萌发最好。病害发生与温度、光照、湿度等有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相似文献   

8.
陈进 《植物保护》1989,15(3):49-49
近年来,地膜覆盖田黄瓜枯萎病在我市发生严重,1986年用多菌灵进行防治试验,简报如下: 农药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无锡农药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苏江阴农药厂)2种,试验地为地膜覆盖田,黄瓜品种津研2号,种子用38%甲醛100倍液浸种20—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小区面积0.85亩,随机排列重复3次。土壤处理按每亩药量兑细土30—40公斤拌匀,播种前  相似文献   

9.
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与对照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进行药效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该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影响.建议使用时,用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360g/hm2于稻飞虱若虫发生盛期兑水600L对水稻粗水喷雾.  相似文献   

10.
柑桔溃疡病是柑桔的重要病害之一,感病以后树势衰弱,引起落叶、落果、减少产量降低品质,影响出口外销。柑桔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一但发生,则难以防治。1986年我们引进了加收米酮等药剂进行防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诚验材料1.供试药剂 2%加收米药剂,5%加收米酮可湿性粉剂,20%叶麦双可湿性粉剂,2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25%多菌灵粉剂。2.供试品种南桔。二、试验方法1.田间设计采取对比法,设6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在柑桔溃疡病发生较重的10年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棉花苗期病害发生越来越重,越来越广泛。但近年来,防治棉苗病害的药剂品种比较单一,效果也不很理想。1993年我们进行了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摘要如下: 试验在湖北省农科院农场棉田进行。每1kg棉籽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g、10g、20g和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g,并设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每  相似文献   

12.
霜霉病是油菜的常发必病害,严重危害油菜的生产,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筛选出有效的农药品种,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70%乙锰防治油菜霜霉病的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l材料与方法1.l供试农药:70%乙锰可湿性粉剂(四川双流农药厂生产),对照农药为25%甲霸灵可湿性粉剂(江苏南通农药厂生产》和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江南化工厂生产)。1.2试验方法:试验于12月份油菜苗期进行。设如下几个处理:①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②70%乙锰可湿性粉剂800倍;③70%乙标可湿性粉剂1500倍;④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⑤90%乙…  相似文献   

13.
甜菜霜霉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霜霉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卵孢子或菌丝在窖藏母根上越冬,翌年卵孢子萌发或母根中菌丝生长产生孢子囊作为初侵染源。该菌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菌种子或母根。潮湿冷凉环境下易发生甜菜霜霉病,过量施用氮肥,栽培密度过大,造成田间郁蔽有利病害发生。应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和40%增效瑞毒霉粉剂,采用叶面喷雾或喷雾与拌种相结合对该病均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4.
新线虫对药剂敏感性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自1978年从国外引进新线虫Neoaplecatana carpocapsae Weiser(即DD—136)后,便开始了对这种线虫利用的研究。1980年,我所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引种后,做了一些试验研究工作,现就其对药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一、供试药剂与试验方法:①杀虫剂:25%杀虫脒水剂、25%DDT乳剂、甲基1605乳剂、40%水胺硫磷乳剂。②杀菌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③消毒剂:福尔马林(化学纯)、石碳酸(分析纯)、来苏尔(医用)。④除草剂: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⑤农药助剂:650乳化剂(沙布石  相似文献   

15.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除草剂在桑园的使用将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由单一的茎叶处理向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1988~1990年间,我们在对几种地壤持效性除草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的同时,还进行了对蚕桑安全性及茧质、丝质影响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除草剂品种:(1)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2)50%乙草胺乳油;(3)10%甲黄隆可湿性粉剂;(4)25%绿黄隆可湿性粉剂;(5)72%杜尔乳油。桑树品种为湖桑32,家蚕品种为苏5×苏6。  相似文献   

16.
红麻炭疽病是红麻生产上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我区历年种植红麻近百万亩,种子均从广东、浙江等省调入,必须进行种子消毒。作者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粉剂,均以0.5%药液浸种12和24小时,捞出沥干贮藏  相似文献   

17.
二刀薄荷生长期在7—10月,此时期雨水充沛、温度高、杂草蘖主较快,第一批杂草20%种子萌发80%是头刀1号残留下来的杂草,根落蘖生的杂草如马唐,一般需除草3—4次,亩用工10—15个工,对产量、质量影响极大。为了摸索二刀薄荷田化学除草的安全有效的除草剂及剂量,1984年进行了试验,现初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供试品种:73—8薄荷。供试药剂: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8.
黑痘病和霜霉病均是葡萄上常见病害,在我国葡萄栽培区普遍发生,而且日趋加重。一般减产20%~30%,重者达509/6以上,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上农民一般采用甲霜灵、杀毒矾、乙磷铝等药剂防治,因长期单独使用,病害已对这些药剂产生了抗药性,而药剂造成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因此必须选择新的高效、低毒药剂予以替代。作者于2003年先后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8%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分别对葡萄黑痘病、霜霉病进行了田间小区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9.
经试验表明,43%好力克乳油3000倍、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2000倍,对桑树白粉病防治效果,分别达81.79%和83.61%,可推荐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调查表明,茶饼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10月发生,发病高峰期在5—6月和9—10月。高湿、寡照、荫蔽、偏施氮肥,有利于发病。试验表明,深修剪对病害的控制效果达90%以上。发病初期,喷施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