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86-1990年对湖南省4615份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筛选出457份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材料,其中籼稻抗病375份、粳稻46份、糯稻36份。通过对上述材料主要性状的综合分析,评选出一批具有多抗性的种质资源,可作为育种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3.
国际水稻白叶枯病圃品种抗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白叶枯病菌优势致病型Ⅳ型菌和强毒菌系V型菌鉴定14 ̄16期国际水稻白叶枯病圃稻和资源332份次,结果筛选出抗Ⅳ型菌的品种(系)123个、抗V型菌的品种(系)46个;同时发现抗V型菌品种兼抗Ⅳ型菌,对2套近等基因系品种的抗性分析表明,有些抗性基因的表达受遗传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长江中下游区试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水平及抗性基因聚合对稻瘟病抗性的效应,为新品种的审定及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鉴定2018—2020年长江中下游区试252个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并利用2组多重PCR体系(Pi1与Pikh、Pi9与Pik)检测供试水稻品种携带抗性基因Pi9、Pik、Pi1和Pikh的情况,分析抗性基因聚合方式与稻瘟病抗病率的关系。【结果】2018—2020年供试材料的穗瘟抗病率分别为47.0%、38.3%和35.2%,穗瘟抗病率逐年下降。252份供试材料含有抗性基因数为0~4个,其中含0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14份,占5.6%,穗瘟抗病率为14.3%;含1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63份,占25.0%,穗瘟抗病率为11.1%;含2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81份,占32.1%,穗瘟抗病率为42.0%;含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81份,占32.1%,穗瘟抗病率为65.4%;含4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13份,占5.2%,穗瘟抗病率为53.8%。总体来看,供试材料的穗瘟抗病率随携带的抗性基因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抗性基因组合Pi9+Pikh、Pi9+Pik+Pikh和Pi9+Pik+Pi1+Pikh是适合安徽地区的抗性基因组合。【结论】2018—2020年长江中下游区试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一般。多基因聚合能提高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但应选择合适的抗性基因组合,不能简单叠加。  相似文献   

5.
白叶枯病是世界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且已成为研究植物和病原菌互作的模式,对该病的研究对其它病害有借鉴意义。目前已鉴定出29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其中17个基因被定位到染色体上,4个基因已被克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已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方法育成了一些抗病新品系,展示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育种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嘉兴市不同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稳定性,对当地主栽品种及一批新育成品种(系)秧田期、本田期条纹叶枯病发病率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年份间一系列品种(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的高低。结果表明,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秧田期表现抗性的品种,本田期发病率也较低,如HZ586、春江051、嘉禾218和嘉禾优555秧田期和本田期发病均较轻,水稻品种在秧田期、本田期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高低保持一致。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有差异,但从总体趋势看,抗性强弱保持一致,其中浙粳18 2a发病均最轻,2010年和2011年发病率分别仅为0.87%、0.36%。可见,水稻品种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年份间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叶枯病最近几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呈现突发和爆发态势。明确当地病原菌毒性和品种抗病情况,是防治白叶枯病的有效措施。选择东北稻区2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进行了IS-PCR扩增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0.83遗传距离水平,23个菌株可划分为5个簇。利用分离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与粳稻品种接种互作,"通禾855"等部分品种表现较强抗谱。用9个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标准菌株对15份北方粳稻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结果显示除品种"通系929"表现中抗外,其他品种的抗性综合表现感病。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较复杂,筛选、引进广谱抗水稻白叶枯病种质资源材料非常必要,而且,利用当地菌株筛选抗源材料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8.
苗期用人工剪叶接种法筛选鉴定160个糯稻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再从中选择中抗以的抗病品种(系)24个,用白叶枯病菌的9个菌群(每个菌群选一个菌株)接种鉴定灯白叶枯病的抗谱。抗白叶枯病的品种(系)有IR_29和82-66两个,中抗白叶枯病的品种(系)有IR_20选1,滇瑞302-2等30个,对白叶枯病抗谱广(抗8个菌株)的品种(系)只有滇瑞302-2,抗谱较广(抗7个菌株)的品种(系)有82-66、滇瑞303-3、滇瑞306、滇瑞308和粟秆糯等5个。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与其抗谱有联系,但有关别,在育种工作中抗病种质的选用应建立在广谱抗性的基础之上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9.
<正> 白叶枯病是我省水稻主要病害。种植抗病高产的水稻良种是防御白叶枯病的经济有效措施。近年来,我省推广以抗病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危害已显著减轻,增产效果明显。但部分地区因感病品种栽培面积大,常因温湿度适宜发病以及暴风雨袭击等导致暴发流行,严重影响水稻生产。为加速水稻高产、优质、多抗良种的选育和推广,1980—1987年我们开展了水稻品种(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和利用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4个白叶枯病致病菌系KS-6-6、浙173、JS49-6和PX079,利用人工剪叶接种方法,鉴定了圣稻13、圣稻14、T022、C418、武21621等18个水稻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结果表明,武21621对4个菌系表现高抗甚至免疫,徐稻3号、武优34表现中抗或抗病,圣稻13和圣稻14对浙173表现中感,而对其余3个菌系表现出中抗或高抗,大粮203对4个菌系表现中感,C418对3个菌系表现高感,对PX079表现中感,其余品种对4个菌系表现出不同的抗性。4个白叶枯病致病菌系的致病力存在差异。武21621表现高抗白叶枯病,可以用于抗白叶枯病育种。  相似文献   

11.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病害。目前已有30多个水稻白叶枯抗性基因被鉴定。简述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克隆与定位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几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抗性基因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与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水稻品种IR20、IR22和品系IR152g-680-3、IR1545—284、和RP291—7由Xanthomonas Oryzae(Uyeda and Ishiyama)Dowson引起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对抗病亲本和感病品种TN1(台中本地1号)杂交种的F_1、F_2、F_3及正反交回交群体的研究,表明这些品种和选系的抗病性由单基因控制。IR20、IR22和IR1529-680-3的抗性是不完全显性,而IR1545—284和RP291—7是隐性,等位测定明显的指出IR20、IR22和IR1529-680-3有相同的显性抗病基因,这个基因定名为Xa4,IR1545—284和RP291—7有相同的隐性抗病基因,定名为Xa5,Xa4和Xa5相互独立。由Xanthomonas Oryzae(Uyeda and Ishiyama)Doxvson引起的白叶枯病是水稻(Oryzae sative L)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损害可能在苗期出现,此时称之为急性萎凋‘Kresck’,或在生长后期发病。损失是由于被侵染的分蘖完全凋萎或叶片的局部到全部枯萎和秕粒数增加。白叶枯病于十九世纪末已在日本报导。大多数种植水稻的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现也有了报导,最近由于农业集约措施,如大量施用N肥、密植高产、感光性不敏感、半矮生性的栽培种等而使这种病害得以增加。为了防治该病,曾试验了许多农药,包括几种抗生菌复合物,虽然有些已在日本应用,但在热带没有一种是高效而经济的。况且细菌对某些药剂能产生抗性。因此,采用抗病的品种似乎是最有效而经济的防治措施。日本早在十九世纪末已注意到栽培种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差异,1946年该国推荐种植了第一个抗白叶枯病的品种农林27。1946年以来又培育了几个抗病品种并鉴定了他们的抗病品质。日本鉴别了Xanthomonas Oryzea的三个菌系,几位工作者研究了对这些菌系的抗性遗传。发现品种黄玉、农林27、Kele、和Chinsurah BoroⅡ(钦苏拉、保罗Ⅱ)的抗性来自一个显性基因,坂口报导两个抗病基因相连锁。金杂群品种带有抗病基因Xa1,它传递对白叶枯病菌系Ⅰ群的抗性。伦太艾玛斯(Rantaj.Emas)品种群带有Xa1,Xa2,Xa2传递对菌系Ⅱ群的抗性。Xal和Xa2密切连锁,并位于第11染色体上。另外一群品种是早生爱国群,对日本所有茵系都有抗性。根据乌山和铃木等认为,早生爱国3号群品种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Xa—W控制,该基因与Xal和Xa2无关,独立一类。但是Xa—W仅在成熟期具有抗性。国际水稻研究所在1963年开始系统研究热带白叶枯病并鉴定了几个抗病品种,这些品种已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其它地方用于育种工作中,并已推荐了几个抗病品种,并已研究了少数品种的抗性遗传。本试验是确定热带育种工作中用做抗沅的品种及品系的抗性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国外引进的六个抗病材料Zenith,Pelita I/1、DV-86、DZ-78、DV-85和BJ1对白叶枯病强菌株KS-8-4的抗病性遗传,试算了和育种有关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Zenith和BJ1对KS-8-4的抗性是由一个隐性主效基因控制的,Pelita I/1的抗性是由一个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的,而DV-86、DZ-78和DV-85的抗性均是由一个显性上位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抗病性狭义遗传力多数在70%以上,预期抗病性早代选择较易收效。  相似文献   

15.
16.
云南稻种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0~2001年鉴定了近300份水稻品种(包括云南省主栽品种、近等基因系材料、基因聚合品种等育种材料)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其中对测试的白叶枯病菌系表现抗病的有51个,占供试品种的17%,云南省主栽品种如合系等粳稻品种及籼型杂交稻高度感病,说明云南省主栽品种多数对白叶枯病系表现感病,近等基因系材料抗感表现不一,基因聚合品种高抗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17.
王春林  王文相  陈雨  杨雪  张爱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87-13887,13960
2012 ~2013年对安徽省256份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明确了近年来新品种(组合)抗性的基本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安徽省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一般,杂交籼稻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较差,中粳稻、单季晚粳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相对较好.抗性较好的品种有两优807、两优160、两优560、两优831、扬育粳2号、丰糯1246、皖垦糯1号、明粳1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8.
对河南省信阳市13个水稻主栽品种的纹枯病和白叶枯病抗性通过田间人工接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的总体抗性较弱,但是可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有效减轻白叶枯病,纹枯病则迫切需要培育或引进高抗的水稻抗原。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水稻抗白叶枯病的机制及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育种等.  相似文献   

20.
以高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 Acc8558和高感品种 H359为亲本 ,采用单粒传方法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 ,利用该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 2 2 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 .1996、1997年对该群体连续 2 a进行了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并对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进行了定位分析 .结果表明 ,白叶枯病的抗性由 1对主效基因控制 ,且存在一些微效的修饰基因 .该主效基因位于第 5号染色体的 R830与 P2 2 / M17- 4两标记之间 ,距 R830和 P2 2 / M17- 4的距离分别约为 4 .8c M和 6 .1c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