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Study o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Plant Defense to Pathoge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对外来病原体侵害的免疫应答进化出相关的防御机制。形成复杂的抗病信号转导途径。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植物通过水杨酸SA、茉莉酸,乙烯JA/ET及油菜素类脂BR等介导进行免疫应答,从而表现出对病原菌一定程度的抗性水平。笔者对上述3种抗病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行介绍,以期为植物抗病信号转导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干旱、低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近年来对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机理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本文概述了应答非生物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重点介绍脱落酸(ABA)信号转导途径、钙离子(Ca2+)信号转导途径、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信号途径及其相互关系,并推测出一条调节气孔关闭的Ca2+和MAPK介导的ABA信号转导途径,以期理清其复杂的信号交叉关系,为植物抗逆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氢、水杨酸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介绍了植物抗病反应、抗病信号主其信号转导途径,以及过氧化氢和水杨酸在植物抗病反应及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在面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时,植物用2类先天性免疫系统对侵染做出免疫应答,第一类内免疫系统能识别很多种类微生物的共有分子并对其做出应答,第二类是对病原体分泌的毒力效应因子产生应答反应。该文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对植物免疫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定义、类型、形成机制以及信号转导途径,并对植物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抗病育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引起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RACK1可与多种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并影响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参与了植物在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多种应答。【方法】为研究羽衣甘蓝RACK1对抗病性中的功能,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转化植株,并对3个独立转基因株系进行抗逆性分析。【结果】接种后转基因植株表现明显的抗病表型,抗病防御相关基因和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结论】RACK1基因在羽衣甘蓝抗病过程中具有正调控作用,通过上调逆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8.
AP2/ERF蛋白是植物所特有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调控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研究表明,AP2/ERF蛋白不仅与其它类型转录因子共同形成复杂的转录调控网络,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调控功能基因的表达,而且可以作为外界信号的感应因子调控植物的非生物胁迫应答。主要从AP2/ERF蛋白在植物激素合成、蜡质合成、低氧胁迫应答、ROS清除以及蛋白质修饰等方面综述了AP2/ERF蛋白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植物抗病抗逆机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对病原物的防御途径、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防御信号途径间形成的网络、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性。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植物在受到环境中生物及非生物因子的胁迫后,会产生抗性反应,以保护自身免受损害,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诱导抗性。现代研究表明,在植物的诱导防御中,Ca2+以细胞第二信使的身份,在植物免疫应答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前人的研究,介绍了植物的诱导防御体系,阐述了环境胁迫下,植物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分析了Ca2+在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最后,强调了钙素在植物诱导防御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增强植物抵抗力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植物抗病反应及系统获得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植物在与病原菌长期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复杂而有效的防御机制。植物的抗病反应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木质素、植保素、活性氧、水杨酸等在植物抗病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系统获得抗性是植物抵抗病原菌侵袭的相当复杂的防御机制之一,其信号转导途径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抗病反应及其系统获得抗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发展具有广谱抗性的作物和利用激活系统获得抗性的化学物质来保护植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摘要:本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牛乳铁蛋白基因(LF)编码产物的理化特性、结构功能、信号肽、N 糖基化位点及其同源进化关系,以期为牛的抗病分子育种和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牛LF基因编码708个氨基酸,产物为一种不稳定的水溶性蛋白,二级结构以α 螺旋为主,还有6个糖基化位点。蛋白功能以信号转导、胁迫应答和免疫应答的概率相对较高,这表明LF基因可能在牛免疫应答和生长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对牛的抗病力和生产性能起作用。同源进化关系来看,牛LF基因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LF基因可作为荷斯坦牛抗病育种的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受体和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超  黄世文  王菡  赵露 《特产研究》2011,33(2):71-75
细胞分裂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促进细胞分裂、芽分生组织的生长、形成次生代谢组织、延缓叶片衰老、抑制根的生长和分枝、在种子萌发和逆境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10年,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在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受体、信号转导等以及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主要通过AMP、ATP/ADP途径;细胞分裂素的受体主要有CRE1/WOL/AHK4、AHK2和AHK3。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通过组氨酸到天冬氨酸的磷酸传递,包括磷酸传递、应答调节蛋白和二元组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进化出大量细胞表面和胞内免疫受体以感知病原体侵染相关的各种信号。细胞表面模式受体PRR可以感知病原物模式分子以激活基础免疫,引起活性氧(ROS)快速产生、Ca2+内流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的启动等,从而限制其致病性。病原物为了克服植物的这种免疫反应,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干扰PRR蛋白的功能及其免疫相关过程,促进病菌致病性。为了应对效应蛋白的致病效应并阻止病害发生,植物进一步进化出胞内核苷酸结合富亮氨酸重复序列受体(NLRs),以感知病原体效应物并启动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长期以来,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激发的免疫反应(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PTI)和效应蛋白激发的免疫反应(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ETI)在识别机制及早期信号转导上存在较大差异,被认为是相对独立的2类系统。但是随着植物免疫学研究的广泛和深入,PTI和ETI从相对独立变得交叉模糊,而研究PTI和ETI如何相互作用以抵抗病原体也成为植物免疫学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以PRRs和NLRs介导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对植物抗病机理及信号转导途径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及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新的抗病基因和病原菌无毒基因不断被克隆,科研人员对于植物三型信号分泌系统中抗病(R)基因和无毒(Avr)基因的结构、功能,作用模式及作用机制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深入研究病原菌—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制定更为有效的植物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该文通过对三型信号分泌系统中植物病原识别受体的组成部分,抗病基因的结构域及种类,抗病基因与无毒基因及相互作用的两种模式及具体机制的总结,从植物抗病基因角度探讨了三型信号分泌系统下植物的抗病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周琼 《福建农业学报》2007,22(4):448-452
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免疫系统,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组成。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昆虫具有复杂的免疫系统,在病原体识别、信号转导途径及效应机制等方面与哺乳动物均高度相似,这些防御机制有着共同的进化起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昆虫的免疫具有特异性,不仅有免疫记忆,还能改变自身的免疫细胞去对付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2C类蛋白磷酸酶(PP2C)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以单体酶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参与多种信号途径。大量研究表明,植物PP2C负调控ABA信号转导途径及多种逆境胁迫转导途径。本文对高等植物PP2C的分类及其对多种逆境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为喜温性蔬菜作物。冷害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逆境因子,严重影响辣椒的生长发育。遭受冷害胁迫时,包括辣椒在内的众多植物通过多个信号转导途径调节耐冷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的耐冷性。本文从冷信号感知、冷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转录因子、耐冷基因表达等方面,综述了辣椒应答冷信号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辣椒耐冷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类重要的无脊椎动物,由于缺少基于“抗体-抗原识别”的特异性免疫机制,虾、蟹等无脊椎动物仅依赖种系基因编码的“模式识别受体”以及相关的免疫调控系统来抵御病原侵袭。以虾、蟹为模型,研究甲壳动物的先天免疫应答机制,不仅可以增补先天免疫知识体系,同时可以为虾蟹病害防控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虾类先天免疫的研究成果,从免疫识别、信号转导、效应分子三个方面简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湖北省名特水产品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的抗病机制和免疫应答反应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导抗病性作为一种主动的防卫反应,是在激发子的诱发下产生的,以此区别于植物固有抗病性,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归结于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以动物免疫体系的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为基础,系统阐述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信号转导过程,即在激发子诱发产生胞间信号经跨膜信号转换,形成胞内第二信使,最后导致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完成整个信号的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