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验应用气相色谱技术,以抗寒能力不同的园林树木华北和金山绣线菊为材料,通过低温与脱锻炼处理,研究低温诱导时其膜脂肪酸种类与含量的变化,探讨绣线菊细胞膜膜脂肪酸变化与抗寒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和金山绣线菊膜脂肪酸主要由豆蔻酸(14∶0)、棕榈酸(16∶0)、油酸(18∶1)、亚油酸(18∶2)、亚麻酸(18∶3)等组成,约占膜脂总脂肪酸的90%以上;饱和膜脂肪酸以棕榈酸(16∶0)为主,不饱和膜脂肪酸以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为主;低温处理下金山绣线菊不饱和膜脂肪酸含量变化显著,华北绣线菊不饱和膜脂肪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其较高的抗寒能力可能与低温下较稳定的膜脂不饱和度(IUFA)水平有关,维持华北绣线菊较稳定的膜脂不饱和度水平,需要一定的低温水平;低温处理对华北和金山绣线菊饱和膜脂肪酸含量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2种常绿的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Kom.)和圆柏(Sabina chinensis(Lin)Ant.)为材料,测定叶绿体膜脂脂肪酸组分及膜功能蛋白活力的季节变化,比较分析2种植物的种间差异.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和圆柏叶绿体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18∶2)、亚麻酸(18∶3)与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而饱和脂肪酸棕榈酸(16∶0)和硬脂酸(18∶0)与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K~+Na~+-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也与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抗寒性强的祁连圆柏叶绿体膜脂中亚麻酸含量显著低于抗寒性弱的圆柏,而其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圆柏.可见,季节性变化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提高有利于圆柏属植物抗寒性增强,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并不是物种间抗寒性强弱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桉树抗寒性研究——膜脂脂肪酸定量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桉树是优质速生丰产树种,在我省已广泛引种栽培,但低温成为限制其北移的主要因素,利用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桉树叶片中细胞膜脂肪酸的成分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桉树叶片中的脂肪酸组分主要有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低温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和IUFA值的提高;抗寒力强的种类本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IUFA值也较高,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
油松针叶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程  董文倩  郑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03-10305
[目的]探究油松针叶细胞膜脂肪酸组成随季节变化的规律,进一步研究油松针叶耐严寒酷暑生理特性的机制。[方法]以1年生油松针叶为试材,分别在春、夏、秋、冬季节采样,并结合温度胁迫处理,定量分析针叶细胞膜脂肪酸的组成,测定油松针叶细胞膜透性。[结果]①油松针叶细胞膜脂肪酸的种类有:硬脂酸(18∶0)、棕榈酸(16∶0)、十四烷酸(14∶0)、油酸(18∶1)、亚油酸(18∶2)、亚麻酸(18∶3),其中,棕榈酸占饱和脂肪酸的71.00%,亚麻酸占不饱和脂肪酸的75.40%;②油松针叶细胞膜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冬季最高,为61.19%,春季开始减少,夏季最低,仅51.78%;③与对照相比,-18℃处理条件下,膜透性上升了27.60%,细胞膜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上升了26.35;30℃处理条件下,膜透性上升了20.8%,IUFA下降了8.39。[结论]油松针叶细胞膜IUFA与温度有明显的线性负相关性,R2=0.9889。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下钙对草莓叶片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盆栽条件下用150mmol/LNaCl溶液处理达塞莱克特草莓植株,研究了10mmol/LCaCl2对叶片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5d时,缺钙和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FP)处理减少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棕榈烯酸和亚麻酸)的积累量,阻碍棕榈酸和硬脂酸的脱饱和反应,抑制膜脂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加钙处理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表明钙提高植株的耐盐性。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缓解盐害的效应大于其他脂肪酸。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3份杂交水稻不同组合及其亲本干胚膜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度的比较,表明了其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值存在着差异。威优系统与汕优系统IUFA差异性的原因主要与恢复系有关。影响IUFA值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麻酸(18:3)。从两个不同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幼苗经低、高温处理的试验表明,经低温(5℃)处理的材料,杂交组合的亚麻酸和IUFA值均较对照(室温)高。经高温(38℃)处理的材料,其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较在5℃时下降了,其IUFA值一般也相应地有所下降。这可能预示杂交水稻抗低温主要是通过亚麻酸(18:3)的提高,而抗高温则是通过棕榈酸(16:0)、硬脂酸(18:0)在整个脂肪酸组分中比值提高所致。  相似文献   

7.
苹果膜脂脂肪酸与冻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枝条皮部所含膜脂脂肪酸的种类相同,主要有亚油酸(18∶2)、亚麻酸(18∶3)和软脂酸(16∶0),其次是油酸(18∶1)和硬脂酸(18∶0);但不同品种脂肪酸种类配比各异.各种脂肪酸的克分子百分比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饱和度高的脂肪酸(18∶2和18∶3)在冷凉和寒冷的季节中明显高于温暖季节,而饱和脂肪酸(16∶0和18∶0)和饱和度低的脂肪酸(18∶1)则与此完全相反.另外,不饱和脂肪酸的克分子百分含量与苹果的冻害级别(抗寒力)显著相关,因此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的克分子百分比含量可以作为抗寒力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瓜种子脂肪酸含量、种类与耐低温性的关系。[方法]对15份不同来源的黄瓜材料进行白天12℃,晚上8℃的低温处理,每天光照7.5 h,处理14 d,对黄瓜的耐寒性进行分级,并计算耐寒指数,测定供试黄瓜种子的含油量、脂肪酸成分及含量。[结果]黄瓜种子的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16∶0)、棕榈烯酸(16∶1)、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与其耐寒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耐寒指数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种子含油量I、UFA(不饱和度)达显著正相关,与棕榈酸含量、棕榈烯酸含量、硬脂酸含量相关系数很小,各材料的油酸含量基本相同。[结论]黄瓜的亚油酸、亚麻酸、种子含油量I、UFA与黄瓜的耐低温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超早熟大豆脂肪酸的形成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早熟大豆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酸各组分的变化各异。开花后16~20d时,硬脂酸(18∶0)、亚麻酸(18∶3)相对含量下降,棕榈酸(16∶0)、油酸(18∶1)及亚油酸(18∶2)相对含量上升。开花后20~23d时,亚麻酸(18∶3)相对含量又增加,棕榈酸(16∶0)相对含量下降,以后随种子的发育,棕榈酸(16∶0)、硬脂酸(18∶0)和亚麻酸(18∶3)相对含量下降,亚油酸(18∶2)相对含量上升,油酸(18∶1)介于其间。开花后天数与棕榈酸(16∶0)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亚油酸(18∶2)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亚油酸与棕榈酸(16∶0)及硬脂酸(18∶0)呈显著、极显著的负相关,亚麻酸(18∶3)与硬脂酸(18∶0)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油酸(18∶1)、亚油酸(18∶2)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平均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与硬脂酸(18∶0)、亚麻酸(18∶3)、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呈极显著、显著的正相关,与亚油酸(18∶2)及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呈显著的负相关;平均最低气温与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及饱和脂肪酸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亚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细胞膜脂组分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膜质脂肪酸的影响,以强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冷敏感品种济麦22为材料,三叶期叶面喷施适宜浓度ABA,大田自然降温条件下,分别于10 d最低温平均4、0、-10、-25℃时取样叶片和分蘖节,测定膜质脂肪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两种小麦不饱和指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东农冬麦1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济麦22;分蘖节中,东农冬麦1号亚麻酸含量在降温过程中逐渐升高,而棕榈酸含量始终低于济麦22,说明亚麻酸和棕榈酸与冬小麦抗寒性关系密切。外源ABA处理后,两种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未处理高,且东农冬麦1号叶片不饱和指数在零上温度时均大于济麦22,叶片和分蘖节分别于4℃、-25℃达到最大值,其中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不饱和脂肪酸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不饱和指数均高于济麦22,达到差异极显著。外源ABA使两品种小麦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东农冬麦1号MDA降幅大于济麦22,且达到差异显著,表明ABA对强抗寒品种膜脂抗寒性的促进作用大于冷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热空气处理对冷藏橄榄果实抗冷性的影响及其与脂氧合酶(LOX)活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后‘檀香’橄榄[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 cv. Tanxiang]果实38℃热空气处理30 min,采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2?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橄榄果实冷害指数和细胞膜透性,果皮LOX活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结果】与对照果实比,38℃热空气处理30 min降低冷藏橄榄果实冷害指数、细胞膜透性和果皮LOX活性,提高果皮棕榈油酸(C16: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等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抑制果皮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脂肪酸不饱和度下降。【结论】热空气处理通过降低冷藏橄榄果实果皮LOX活性而减少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解,维持较高的膜脂脂肪酸不饱和程度,从而增强橄榄果实抗冷性、减轻冷藏橄榄果实冷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巨桉12个种源8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细胞膜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巨桉茎叶中膜脂肪酸的组成主要是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油酸(18:1)、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能较好地反映巨桉家系抗寒性的相对强弱,生长性状和IUFA值在种源和家系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IUFA值与纬度相关性显著,与其它因素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3.
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研究了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各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成熟过程中,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芥酸含量、含油率、油酸含量是逐渐增加的,且含油率的增加达到显著水平;硫苷含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廿碳烯酸含量是逐渐减少的。成熟后种子蛋白质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与施钾量间呈负相关;芥酸、油酸、棕榈酸、硬脂肪酸、廿碳烯酸与施钾量间均呈正相关,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脂蛋总量与施钾量间呈负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18碳脂肪酸总量与施钾量间均呈正相关。因此,增施钾肥可降低种子蛋白质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增加芥酸含量、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硬脂肪酸含量、廿碳烯酸含量。增施钾肥降低脂蛋总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18碳脂肪酸总量,增加油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油菜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采用正交旋转设计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结果表明:1)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均以芥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且2个品种的芥酸含量均低于2%,三北98为0.90,油研599为1.24%;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2)不同产量水平的品质性状,三北98廿碳烯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油研599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2个油菜品种各品质组合性状间均无显著差异.3)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为芥酸、含油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硫苷、棕榈酸、硬脂酸、廿碳烯酸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小;产量与品质组合性状间的相关为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产量呈正相关,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与产量呈负相关.4)同一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时,芥酸、含油量及芥酸链脂肪酸总量呈下降趋势,而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总量、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组培生根苗为试材,研究了50、100和150 mmol/L NaCl胁迫对质膜总固醇、质膜微囊脂肪酸组成及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和100 mmol/L NaCl处理导致叶片中质膜总固醇摩尔质量浓度升高,150 mmol/L NaCl处理后固醇摩尔质量浓度与对照组无差异,而根中质膜总固醇摩尔质量浓度变化不显著。构树幼苗根部质膜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棕榈酸(C16:0)摩尔分数最高,占52.75%;其次为硬脂酸(C18:0)、山萮酸(C22:0)等。不饱和脂肪酸有棕榈油酸(C16:1)、反油酸(C18:1n9t)、油酸(C18:1n9c)、花生四烯酸(C20:4n6)等。与根中不同,叶片质膜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如棕榈油酸(C16:1)、反油酸(C18:1n9t)、油酸(C18:1n9c)和花生四烯酸(C20:4n6),饱和脂肪酸仅有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两种。NaCl处理后,根部和叶片脂肪酸各组分配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根中饱和脂肪酸摩尔分数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摩尔分数降低。而叶中反油酸(C18:1n9t)和硬脂酸(C18:0)摩尔分数显著升高。与根中相似,叶片质膜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在NaCl胁迫后降低,同时根部和叶片质膜流动性均随之下降。总之,高浓度NaCl(150 mmol/L)处理引起构树质膜脂肪酸组成变化,表现为脂肪酸饱和度增加和质膜流动性下降。质膜膜脂对盐胁迫环境的响应研究,可为质膜参与植物耐盐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钙对苹果果实质膜脂肪酸组成及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了幼果喷钙对苹果果实质膜脂肪酸组成及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钙能显著增加棕榈酸百分比和降低亚油酸百分比,显著降低果实质膜透性、增加SOD活性和减少MDA含量,从而降低贮藏期间果实脂肪酸不饱和度和质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延缓果实后熟衰老.配施NAA可增强喷钙效果.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杨梅果实细胞膜组成及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8℃、3 h的热空气处理对采后杨梅果实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及其与果实生理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显著抑制杨梅果实贮藏期间细胞膜氧化相关酶磷脂酶C(PLC)和磷脂酶D(PLD)活性的上升,同时廷缓果实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下降以及饱和脂肪酸棕搁酸和硬脂酸含量的上升,从而维持了细胞膜不饱和度和流动性,抑制了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降低了腐烂率.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通过调控杨梅果实细胞膜氧化酶活性以及维持果实细胞膜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来廷缓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衰老进程,减少腐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低温处理下秋菊叶片的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和半致死温度(LT50),对9个秋菊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确定合适的抗寒性评价方法。【方法】以早花品种‘檀香狮子’、‘日出东方’、‘铜雀春深’、‘早粉盘’、‘金锋铃’和晚花品种‘关东新侠’、‘云龙凤舞’、‘星光灿烂’、‘墨宝’等9个秋菊品种为试材,进行16和5℃温度处理,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其叶片脂肪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在低温恒温槽中进行低温(0,-4,-8,-12,-16,-20℃)处理,测定其脚芽叶片电导率,确定LT50。【结果】秋菊叶片饱和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是棕榈酸(C16∶0),16℃时其相对含量为11.06%~16.20%,5℃时相对含量为9.88%~11.28%;不饱和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是亚麻酸(C18∶3),16和5℃下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1.79%~64.63%和59.99%~64.31%。叶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而上升,其中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明显高于亚麻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墨宝’、‘星光灿烂’、‘铜雀春深’3个品种的LT50在-9℃以下,‘日出东方’LT50为-6.91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个秋菊品种中抗寒性较强的包括‘墨宝’、‘星光灿烂’和‘檀香狮子’;抗寒性中等的包括‘金锋铃’和‘早粉盘’;抗寒性较弱的包括‘铜雀春深’、‘云龙凤舞’、‘日出东方’和‘关东新侠’。【结论】菊花叶片中的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可作为鉴定秋菊品种抗寒性的有效指标,‘墨宝’、‘星光灿烂’2个品种的抗寒性较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LT502种指标的有机结合,为菊花抗寒品种的快速筛选及抗寒性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干旱条件下山楂线粒体膜脂中棕榈酸和油酸含量减少,亚麻酸含量增多,从总脂肪酸看,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多。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增大。叶绿体膜脂肪酸中,棕榈酸在干旱时的变化规律与线粒体膜棕榈酸的变化相同,随干旱而减少,油酸含量在轻度干旱时减少,严重干旱时增多,亚麻酸含量变化不大,干旱时叶绿体膜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番茄类囊体膜脂脂肪酸的组成与其抗旱性的关系,以野生型(WT)和转正义LeFAD7基因株系T(+)-12为试材,测定了番茄叶片类囊体膜脂脂肪酸组成,干旱胁迫后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转正义基因番茄植株类囊体膜脂中亚麻酸(18∶3)含量升高,亚油酸(18∶2)含量下降,导致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升高。与WT相比,干旱胁迫下转正义基因番茄植株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速率(Pn)下降程度较小,并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的增加提高了番茄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