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阐明烤烟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在重庆万州山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互作效应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留叶前,种植密度的增加可降低烟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其影响随生育期进程而增加;打顶留叶后(移栽后90 d),随着种植密度与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各农艺性状指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以18 000株/hm2处理的农艺性状较优。种植密度和留叶数显著影响烤烟经济性状,在高种植密度下,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反而降低,在同一留叶数下,产量、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留叶数20片、种植密度18 000株/hm2处理的烤烟产值和产量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应陇县烟草种植的适宜密度,优化陇县烤烟品种布局并提高烟草产量与质量,通过小区对比试验,对烤烟品种秦烟99适宜栽植密度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秦烟99大田生育期延长,株高、腰叶减小,发病率增加,经济效益变差,烤烟产量与栽植密度成正相关关系。陇县烟区秦烟99的栽植密度以1.50万株/hm2较为适宜,在该栽培密度条件下,烟叶产量达1 806.0 kg/hm2,产值达到50 433.0元/hm2。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87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3个不同种植密度即1.65万、1.80万、1.95万株/hm~2对其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和产量、产值、化学成分等指标的影响,得出六盘水盘县烟区优质适产的栽培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95万株/hm~2的烟株大田生育期比1.80万株/hm~2有所延长,植株农艺性状有所减小,自然发病率稍重,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单叶重等经济指标也有小幅度的下降,但种植密度增高移栽的烟株增多,收获的产量高,产值也随之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比种植密度低的烟株效益高,为六盘水盘县烟区烤烟适合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对旱地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旱地烤烟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指导其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安仁县为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5 0001、6 5001、8 0001、9 500株/hm2)对烟株的生育期和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烟株生育期的影响不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系数和株高增加,烟株茎围变小,节距变长。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当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时,烟株留叶数和烟叶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48 660叶/hm22、397.3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及均价均逐渐减少。烟叶产值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18 000株/hm2时最高(达26 801.85元/hm2)。[结论]在安仁县特定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旱地植烟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气候条件对烟叶浓香型风格特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在南雄烟区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及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结果]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发育较快,大田生育期缩短,烟株农艺性状指标均有所增加;烟叶经济性状指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烟叶单叶重、叶质量和叶片厚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烟叶含梗率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呈上升趋势,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烟叶香气质量、浓度、劲头均有所下降,烟叶浓香型风格特征有所减弱.[结论]在南雄烟区生态条件下,适当提早移栽期可以延长大田生育期,有利于彰显烟叶浓香型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植烟密度形成不同的烤烟群体结构,分析测定烤烟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光合作用和产量、产值、化学成分等指标,得出优质适产的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烟株的农艺性状、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光合作用,烟株的个体发育较好,但其产量、产值、烟叶化学协调性则低于种植密度较高的处理。种植密度为18 510株/hm2处理的产值、产量、烟叶化学协调性最好,适宜于兴仁县当前的烤烟生产。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K32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种植密度(13 500、15 000、16 500和18 000株/hm2)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烟株株高增加,最大叶长宽和平均叶重显著降低;烤烟产量、产值和均价呈先升后降趋势;当种植密度为16 500株/hm2时,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综合分析认为,试验条件下K326的种植密度为13 500株/hm2对达到烤烟优质适产目标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提高烟叶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进入团棵时间越早,生育期也随之延长;烟株垄距越宽、施肥量越高、种植密度越小,烤烟农艺性状表现越突出;在相同施氮量下,烤烟的均价、上等烟比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经济性状指标变化幅度不大.综合生育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品质、单叶重、经济性状和天气情况等指标,在赣州信丰烟区按照行距110 cm、种植密度17250株/hm2、施氮量142.5 kg/hm2处理培育出的烤烟产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植烟密度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烤烟最适宜的移栽密度,提高植烟经济效益。[方法]以云烟85为试材,设3个密度1.5×104、1.8×104、2.1×104株/hm2,观察记载烤烟的株高、叶片数、茎围、腰叶和顶叶的长、宽等农艺性状,并计算各处理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桔黄烟比例等。[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的有效叶数、茎围、腰叶长、宽呈递减趋势。平甫点1.8×104株/hm2处理产值、产量等经济性状最优。甘洞点,以2.1×104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以1.8×104株/hm2处理的产值最高。[结论]烤烟在高肥力土壤中的最适种植密度为1.5×104~1.8×104株/hm2。在肥力中等偏下土壤中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104~2.1×104株/hm2。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烤烟新品系HN2146在黔江烟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通过设置高施氮量(96.375 kg/hm2)、中施氮量(88.875 kg/hm2)和低施氮量(81.375 kg/hm2)3个施肥水平的处理,开展对烟株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产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烤烟新品系HN2146的大田生育期,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延长的趋势;在高施氮量处理下烤烟新品系HN2146的农艺性状,在叶长、叶宽以及最大叶面积等关键经济指标更具有优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后烟叶的烟碱含量、中上等烟比例、产量和产值等均具有增加的趋势。从品质、产量及其所构成的性价比角度考虑,烤烟新品系HN2146在黔江烟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为96.375 kg/hm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烤烟新品种“川烟200”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质量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增加铵态氮施用比例对烟株的生长影响为团棵期以前抑制、团棵期到打顶期促进;随铵态氮用量增加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等级结构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铵态氮施用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从而增加烟叶种植效益,而硝态氮施用比例增加则有利于改善烟叶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50%硝态氮+50%铵态氮处理烟叶产量、产值和感观评吸得分均最高。施用氮肥对根区土壤脲酶活性影响程度大于非根区;随生育期延长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表现为波动变化,非根区则呈下降趋势。四川广元烟区烤烟新品种“川烟200”推荐以50%硝态氮+50%铵态氮进行氮肥施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光照强度对烟叶浓香型风格特色形成的作用机理.[方法]在南雄特定生态区,在大田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成熟期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处理,研究光照强度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光照强度减弱,烟叶落黄成熟推迟,大田生育期延长,烟株株高、节距增加,茎围、叶片宽度减少;烟叶产量、产值随着光照强度减弱呈下降的趋势,而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光照强度减弱烟叶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有下降的趋势,而烟叶烟碱、氯离子和钾离子含量则有上升的趋势;随着光照强度减弱,烟叶香气质量有下降的趋势,遮光处理达到自然光强80%以下,杂气、刺激性增加,遮光处理达到自然光强40%以下,浓香型显示度降低,烟叶风格特色有从浓香型向中间香型转变的趋势.[结论]成熟期光照强度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对烟叶风格特色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确保烤烟大田生育期、提高田间烟叶成熟度,成为优质烤烟生产的关键之一。其它地区很多不同苗龄移栽试验绝大多数采用的是膜下移栽方法,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苗龄膜上深栽,防止低温影响、避开后期高温的同时延长烤烟大田生育期,提高田间烟叶成熟度,实现烟叶质量的目标。研究表明,适当缩短苗龄,延长大田生育期,烟株的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和叶面积都增高、增多、增大,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都明显提高,特别是55天苗龄,上述数据都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14.
确保烤烟大田生育期、提高田间烟叶成熟度,成为优质烤烟生产的关键之一。其它地区很多不同苗龄移栽试验绝大多数采用的是膜下移栽方法,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苗龄膜上深栽,防止低温影响、避开后期高温的同时延长烤烟大田生育期,提高田间烟叶成熟度,实现烟叶质量的目标。研究表明,适当缩短苗龄,延长大田生育期,烟株的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和叶面积都增高、增多、增大,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都明显提高,特别是55天苗龄,上述数据都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15.
以云烟85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密度与氮素互作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种植密度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施肥量的增加会促使叶片长度增长;同等施肥水平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烤烟产量、产值有较大影响。综合经济性状、烤后烟结构比例、外观质量等指标,得出在凉山烟区按照1.20 m×0.55 m的株行距及施用纯氮90~105 kg/hm~2种植烤烟处理的烟叶质量较好,较接近"中棵烟"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产量与产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至淑 《农技服务》2010,27(5):601-601,62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烤烟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株高、有效叶片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增幅较小;茎粗、最大叶长、叶宽和单株叶面积均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各处理上中等烟率、产量、产值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再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提高豫南温暖湿润区烤烟的产量和质量。[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5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试验处理进行烤烟专用微生物有机肥大田肥效对照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烟株植物学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烤烟专用微生物有机肥的施用量与大田不同时期烟株的各项植物学性状呈正比。营养生长期,大田烟株个体营养趋于协调,田间整齐度明显提高,叶片油润度增加。成熟期,烟叶表现集中成熟,部位间分层落黄好,鲜烟叶成熟度提高,烘烤特性改善。该试验条件下,微生物有机肥较常规施肥处理的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可增加11.17%和16.80%,增产、增值作用明显。[结论]烤烟专用微生物有机肥与无机复合肥配合施用,能够满足烤烟大田生育期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初花打顶后下部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下部烟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在烤烟初花打顶后,进行底部烟叶的不同时间采收试验。结果表明:初花打顶后,随采收时间推迟,上部叶成熟期相应推迟,烤后烟叶外观较好,产量、产值等经济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推迟采收的烟叶总氮、总糖、还原糖、两糖比和糖碱比下降,烟碱增加,内在质量和感官质量下降,对上部叶影响显著。综合经济效益及品质因素,南平烟区以初花打顶后0~5d采收下部叶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种植管理措施对皖南烟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种植配套组合.设置不同烤烟种植密度、留叶数和采收次数配套处理并与"打叶方式"(上下双打或仅打上部)进行耦合试验,对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综合考量.结果表明:50cm×130cm株行距种植密度可以促进单株烤烟的生长发育,但不利于提升烟叶整体的产量和产值;35cm×120cm的株行距作为皖南烤烟的栽培密度,配合双打的打叶方式,可以有效增加烟叶的产量,而配合打顶弃采的打叶方式,可以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配比的适宜性;27cm×120cm株行距虽然不利于烤烟养分的吸收,但通过控制留叶数,使烟叶的养分供应得到保证,确保中部烤烟感官品质和产量的稳定.针对皖南烟区,采用35cm×120cm的株行距、留叶数控制在10片、两次采收(4-6)、双打的"打叶方式"的组合最适宜烤烟产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群体产量构成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高密度低留叶数处理,烤烟能够较快的进入顶叶成熟期,大田生育期可比对照缩短6 d以上。高密度低留叶数设计降低了烟株本身的株高,改善了烟株受光环境,使叶面积系数更加适宜。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的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群体产量构成方式对上等烟比例、均价的影响要大于施氮量。【结论】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同时减少氮肥用量可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提高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