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生活史观察和成虫动态监测发现,苹果蠹蛾在新疆库尔勒市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或树干翘皮、裂缝和树洞中越冬。越冬代老熟幼虫在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上、中旬为1代幼虫蛀果为害期,7月上旬为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出现第3代幼虫。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一直能够诱到苹果蠹蛾成虫。在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成虫之间没有间断期。说明其世代重叠现象较明显。根据当地苹果蠹蛾的发生消长动态,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我国列为2类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原发于北美洲,1979年首次在我国丹东发现。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呈现蔓延扩散趋势,极大地威胁着农、林业生产安全。1发生为害情况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和产卵期,幼虫5月上旬开始为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7月为第1代成虫期。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经常发生整株树叶被吃光的现象。8月中旬第2代成虫开始出现,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为…  相似文献   

3.
香梨优斑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梨优斑螟是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的翘皮、裂缝、树洞中结灰白色长形薄茧越冬,也有在为害蛀食处或苹果、梨的果实内越冬。越冬代幼虫于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同时成虫开始羽化,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第一代和第二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10月幼虫逐渐进入越冬状态,世代重叠严重。防治应以监测、预防为基础,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措施为主,在害虫发生高峰期,适当辅以化学防治,将其为害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消长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昭旭  罗进仓  陈明 《植物保护》2008,34(4):111-114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在甘肃张掖地区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粗皮裂缝、翘皮下、树洞中、主干分枝及主枝分叉处的缝隙中结茧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陆续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中下旬1代幼虫蛀果为害,7月中下旬为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出现不完整第3代幼虫。在甘肃张掖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成虫之间有一段明显的间断期,说明第1代苹果蠹蛾发生的趋势相对较为独立,世代重叠现象发生不重。  相似文献   

5.
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消长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在甘肃张掖地区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粗皮裂缝、翘皮下、树洞中、主干分枝及主枝分叉处的缝隙中结茧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陆续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中下旬1代幼虫蛀果为害,7月中下旬为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出现不完整第3代幼虫。在甘肃张掖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成虫之间有一段明显的间断期,说明第1代苹果蠹蛾发生的趋势相对较为独立,世代重叠现象发生不重。  相似文献   

6.
黄杨金星尺蠖Calospilos suspecta(Wawen)严重为害大叶黄杨,过去研究甚少。本文根据作者自1983年以来的观察研究记述该虫的发生与为害情况,包括试用7种农药对其防治的初步结果。证实该虫在武汉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三代蛹越冬,第二代蛹越夏。越冬代成虫出现在4月中旬到5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发生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成虫出现在6月上旬至下旬。第二代幼虫发生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成虫出现在8月下旬到9月下旬。第三代幼虫发生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为害最重的是第二代。化学防治以选用乐果或敌百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桃象虫在福建闽侯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2月间开始出土活动;以幼虫越冬者,其成虫出土约迟两个月左右;4月份为成虫出现的高峰期。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产卵,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旬为产卵终期。成虫也在6月上旬绝迹。4月上旬果中幼虫始见,6月上旬发生最多。2月至6月是桃象虫一年中主要的为害时期。成虫为害花、叶及果实,以蛀害果实为主,因此引致相当数量的幼果脱落。4月上旬幼果期,成虫盛发之后落果最甚,虫害落果数占总落果数80%。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连续喷药2—3次除治成虫,对于保果有很大作用。6月上旬为幼虫脱果始期,老熟幼虫从树上蛀果或地面落果中脱出而入土。8月下旬以前大都潜居土下3寸之内,此后逐渐钻入土层深处,部分幼虫当年化蛹并羽化为成虫越冬。故5月下旬检拾落果和摘毁树上虫蛀果,以及在8月中、下旬结合桃树中耕除草,都是消灭幼虫的有效方法。0.1%敌百虫液剂,25?T 乳剂200—400倍液,可湿性6%γ666200—300倍液,或25?T 乳剂、可湿性6%γ666 1∶1∶400—600倍液,喷射防治成虫,药效达92.7—100%。  相似文献   

8.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是园林中多种黄杨Buxus spp.的食叶害虫,暴发时可吃光叶片,甚至造成大量植株死亡。此虫体色有黑白和全黑二型。一年发生4代(局部个体一年发生1~3代),以幼虫缀合叶片成果越冬,次年春暖后恢复取食,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第1、2、3代成虫分别于6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6~8龄,有兼性滞育现象,1~3代均有部分个体滞育。与4代幼虫一起越冬。此虫各虫态有多种天敌:幼虫期育出甲腹茧蜂Chelonus sp.、绢野螟长绒茧蜂Dolichogenidea stantoni(Ashmead),蛹期育出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Walker),并采到捕食卵粒的纹蓟马Aeolothrips sp.和多种捕食幼虫和成虫的游猎性蜘蛛(种属待查)。保护天敌对控制黄杨绢野螟的为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锦乾 《植物保护》2007,33(4):106-108
粗绿彩丽金龟[Mimela holosericea(Fabricius)]在甘肃省白龙江林区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每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上升为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蛹期平均18 d,7月上、中旬为成虫盛发期,6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卵期15 d。1龄幼虫期16~27 d,2龄幼虫期28~41 d,3龄幼虫期265~290 d。雌雄性比接近1∶1,成虫具趋光性,雌虫的趋光性最强。本文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柑桔爆皮虫(Agrilus auriventris Saunders)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柑桔爆皮虫为我国主要柑桔产区的重要害虫,发生已久。在浙江衢县是柑桔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对柑桔生产的影响很大。本文系1958—1960年在浙江衢县桔区結果此虫生活习性和防治的研究。 1.此虫在衢县对衢桔为害最重,广柑、香枹(柚之一种)次之,福桔和有柑为害最輕。一年发生一代,主要以第2—4龄幼虫在树干不同部位越冬,尤以木质部內的第4龄幼虫越冬为主。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化蛹盛期,同时成虫开始羽化,5月上旬羽化盛期,5月中旬成虫出洞,5月下旬为出洞盛期,以后一直延續到10月间陆續有成虫羽化出洞,但为数不多。 2.成虫产卵有选择性,在已受害的桔树上产卵多,并都在这些桔树树皮的小裂縫內产卵,在地衣、苔蘚內較少。 3.爆皮虫为害桔树主要在幼虫时期,其为害的发展趋势:一是在虫株上从下向上发展,这是主要的;二是横的发展,在同株內从虫干向邻近健干扩散或从被害株向邻近健株扩散,同园内不同桔株是从园边扩散到中間。 4.幼虫有4个龄期,第1—3龄幼虫在韌皮部与形成层内为害,第4龄幼虫在形成层及木质部內为害。 5.用10%二二三乳剂涂刷被害桔树,封閉成虫出洞的效果极好,同时它的残效长,对桔树无药害,是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