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湖曾是美丽的。 这个地处江苏省淮河下游的县城,在宝应湖、高邮湖以西。因境内有古称“津湖”的汜光湖,遂得名“金湖”,象征资源丰富,物产丰饶。金湖拥有水面420平方公里,滩涂44平方公里。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面环抱,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东贯穿腹地,河网密布,自古以来素有“鱼米之乡”、“淮上明珠”等美誉。  相似文献   

2.
江苏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头顶洪泽湖,怀抱宝应湖,背靠白马湖,脚踩高邮湖,是一个三面环湖的“水乡泽国”。拥有宜林滩涂地12万亩。滩涂资源十分丰富,60年代末,由于兴修淮河入江水道,使全县的水系彻底改变,原先的芦苇滩地逐步退化,不但收益甚微,而且每年汛期杂草腐烂,污染水质,殃及鱼类,亦给人畜饮  相似文献   

3.
唐炳山 《中国林业》2011,(24):40-40
高邮湖、宝应湖(简称高宝湖)湿地位于江苏省中西部地区,总面积957平方公里,库容13.85亿立方米,是我国重要湿地之一。高宝湖湿地具有渔业生产、工农业用水、航运、防汛、旅游等多种功能,也是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调节功能,而且可以产生重要的环境调节和生态效益功能。为此,对高宝湖湿地资源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已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资料、遥感影像及野外实验获取的数据,采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制的《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从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功能和价值三方面,对江苏省高邮湖湿地生态系统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高邮湖湿地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为5.53,健康等级为"中";综合功能指数为6.70,功能等级为"中";湿地生态系统总价值达51.97亿元,每公顷湿地价值为7.17万元。究其原因,高邮湖湿地依然存在水环境恶化、管理困难、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侵蚀着高邮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从而制约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功能。因此,我们提出今后应加强宣传、提高居民保护意识、理顺管理体制,协调高邮湖旅游开发与保护、加强监督管理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天长市以水闻名,通往高邮湖、金牛湖、洋湖、上泊湖、北塔河以及境内9大水库的每条道路郜是以绿址长,绿树繁茂分外迷人。  相似文献   

6.
孙卫红  韩龙喜 《绿色科技》2019,(6):75-77,80
指出了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地跨江苏、安徽两省。近大汕退水闸断面是高邮湖重点控制断面,水质考核目标为Ⅲ类,TN、TP不能稳定达标。通过高邮湖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高邮湖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水量水质模型模拟出影响控制断面TN、TP的污染源贡献比值,从而计算得到了高邮湖水环境容量。根据现状污染物入湖量计算了削减率,模拟了高邮湖控制断面水质改善情况,为高邮湖区域制定环境规划或区域综合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中部,界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北依灌溉总渠,南至通扬运河,东止通榆运河,西靠丘陵边缘,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碟形洼地。全区包括扬州、盐城、淮阴及南通4个市的兴化、高邮、宝应、江都、泰县、盐城市郊区、建湖、阜宁、东台、海安、金湖、淮安、洪泽等13个县(市、区)的全部或部分,共334个乡(镇、场)。面积2181万亩,其中耕地1058万亩,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14%和15%。全区总人口约8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8.3万人,人均耕地1.37亩,高于本省苏南和沿海地区。 里下河地区地处北纬32°27′~33°56′之间,是江苏光能资源高值区之一。年日照2130~2360小时左右,高于太湖地区,常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121kcal/cm~2之间,热量资源好于徐淮。年降雨量894~1042mm,  相似文献   

8.
太湖(P30)洪泽湖(P38)高邮湖:一幅幅秀丽的湿地画“不闻高邮人,先知高邮鸭”,高邮麻鸭是我国三大名鸭之一,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尤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与高邮鸭相伴的,是高邮湖——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中国第六大淡水湖。  相似文献   

9.
红枫湖地处贵州高原中部,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被誉为"贵州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红枫湖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修建电站截流形成的,是贵州境内最大的人工湖。湖面面积57.2平方公里,库容量6.02立方米。因在低山丘陵地带成湖,使湖中分布着大大小小170多个岛屿,因而红枫湖又有"高原岛国"美誉。岛上多有溶洞,且多成群分布,有溶洞与湖相通,形成地下龙宫般的洞中湖,呈现出"山里有湖湖里有岛,岛中藏洞洞中湖"的奇妙景致。红枫湖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为一体,湖面辽阔而清澈,湖湾曲折而秀丽,岛屿藏洞而奇特,林木繁茂而多花。湖中的喀斯特峰林,天然地将红枫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后湖4个湖区或烟波浩淼、或远水平山、或山重水复、或群峰环绕,构成了山外青山湖外湖的多层次湖光山色。  相似文献   

10.
<正>背靠巍巍昆仑,古老的叶尔羌河奔流而过,胡杨碧波、绿洲、戈壁交相辉映,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塞外水乡胡杨的独特画卷。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疆喀什泽普县西南40公里处的亚斯顿林场境内。这里的胡杨婀娜多姿,分外秀美,拥有"水乡胡杨"、"贵族胡杨"的美誉。泽  相似文献   

11.
高邮湖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邮湖湿地是江苏省第三、全国第六大湖泊,水域面积780km^2,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旅游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高邮湖区湿地面积和生物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湿地生态功能亦受到影响。通过对高邮湖区湿地资源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高邮湖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安庆市宜秀区总面积410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5333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3.1%。境内湖泊众多,如菜子湖、石门湖、石塘湖、破罡湖、长风港等,形成了独特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全市生物多样性、蓄水防旱、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降解环境污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森林与人类》2022,(Z1):112-115
<正>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其中,长江、淮河位居全国七大水系之列。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湿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生境独特。巢湖为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分布于淮北、淮南、亳州等地的煤矿塌陷湿地在全国极具特色,安庆沿江大型湖泊集中成片,构筑了长江中下游区域享有盛名的华阳河湖群。  相似文献   

14.
正里岔镇隶属青岛市胶州市,位于胶州市、黄岛区、诸城市和高密市四市交界处,辖区内有三条省道穿过,青兰高速(G22)在境内设有出入口,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里岔镇拥有"一林三山三水"的自然生态资源。"一林"为山洲万亩生态林场;"三山"为镇东的圣山,镇中的尧王山,镇西的石马山;"三水"为山洲湖、龙湖、红旗湖,全镇林木覆盖率49.6%,是胶州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天然氧吧。全镇围绕现代农业和生态休闲游的产业定位,全力打造了60平方公里的南部生态旅游休  相似文献   

15.
扬州里下河地区土地总面积1038万亩,占扬州市总土地面积1810万亩的57.3%,包括兴化、高邮、宝应三县全部及江都、泰县、泰州的部分地区.本区地势低平,土层肥沃,湖荡众多,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沟、河、渠纵横交错,加之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上,并兼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影响,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综合条件较好,极有利于林业生产的发展.本区林业生产,按照自然地理,行政经济,并结合林业发展特点,可划分为六个分区:(1)沿运平原防护林用材林区;(2)运西湖滩用材林区;(3)里下河湖荡用材林区;  相似文献   

16.
万绿湖位于广东省东湖县境内,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新丰江水库。新丰江水库湖面面积370平方公里,库容量139亿立方米,因四季皆绿、处处是绿而取名万绿湖。万绿湖与浙江千岛湖同于公元1958年开工建设,有"华南新丰江、华东新安江"之说。万绿湖被誉为"华南第一湖",水好是万绿湖的魅力所在,集水域壮美、水质纯美、水色秀美、水性恬美于一身。  相似文献   

17.
唐秀萍 《中国林业》2014,(22):40-43
卢塞恩是瑞士的一个小镇,人口只有8.4万人,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比较著名的山包括瑞吉山、皮拉图斯山,水自然就是指卢塞恩湖了。卢塞恩湖又称四森林州湖,湖面有114平方公里,是瑞士的第四大湖,也是完全位于瑞士境内第一大湖。很多湖岸线是海拔1500米的峭壁和山峰,蜿蜒曲折,将卢塞恩城和周边的山峰连接起来,由此成为一大胜景。  相似文献   

18.
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加拿大,境内湖泊成群,素以“千湖之国”著称于世,与美国接壤的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执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等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苏必利尔湖面积达八万二千四百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湖中有山,山中有湖,浑然一体,蔚为壮观,勤  相似文献   

19.
李梅娟 《江苏林业科技》1994,21(2):19-22,32
金湖县堤防林带树木生长及防蚀功能的调查李梅娟(金湖县堤防管理所,金湖211600)1调查地概况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入江水道贯穿腹部。河道全长31.2km,宽4km。两岸堤防总长115km,占地1400hm3。其中,有林地近666.7hm2,树木5...  相似文献   

20.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生长快、树干通直圆满、材质较轻软、细致,纹理直,不翘不裂,是重要的商品木材。 我场处于杉木分布区的北缘,水、热等气候条件均次于中心产区,尤以土壤因子差异大,曾被视为杉木生长的“禁区”。为了探讨扩大杉木的生长范围,我们从1971—1983年进行了杉木育苗,造林的引种试验。经十多年的引种栽培,年平均每亩材积已达1立方米,接近或达到了杉木中心产区的水平。 一、引种地概况和方法 引种地地处金湖境内的宝应湖畔。土壤系冲积土,砂质到壤质,一般真高6.5—8米,地下水位在1—1.5米以下,pH7—8,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