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泽泻蕨的系统位置一直存有争议。该文根据叶绿体基因rbcL序列,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它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① 4种美洲典型的泽泻蕨属成员聚为一个很强支持的支,并与泽泻蕨形成姊妹群的关系,说明将泽泻蕨从泽泻蕨属中独立出来,放入拟泽泻蕨属更为合适。② 泽泻蕨被聚在碎米蕨群分支,得到强烈支持。它与银粉背蕨和黑心蕨的关系比与拟金毛裸蕨属的关系更为近缘,不支持秦仁昌将泽泻蕨置于裸子蕨科的分类处理。③ 同意Panigrahi的观点,泽泻蕨的正确名称应为Parahemionitis cordata(Hooker Greville) Fraser-Jenkins。   相似文献   

2.
泽泻蕨的系统位置一直存有争议。该文根据叶绿体基因rbcL序列,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它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①4种美洲典型的泽泻蕨属成员聚为一个很强支持的支,并与泽泻蕨形成姊妹群的关系,说明将泽泻蕨从泽泻蕨属中独立出来,放入拟泽泻蕨属更为合适。②泽泻蕨被聚在碎米蕨群分支,得到强烈支持。它与银粉背蕨和黑心蕨的关系比与拟金毛裸蕨属的关系更为近缘,不支持秦仁昌将泽泻蕨置于裸子蕨科的分类处理。③同意Panigrahi的观点,泽泻蕨的正确名称应为Parahemionitis cordata (Hooker&Greville) Fraser-Jenkins。  相似文献   

3.
傅氏凤尾蕨复合群(Pteris fauriei complex)包括傅氏凤尾蕨Pteris fauriei、百越凤尾蕨P.fauriei var.chinensis、线裂凤尾蕨P.angustipinnula、硕大凤尾蕨P.majestica、隆林凤尾蕨P.splendida等,此复合群种间界限模糊,难以准确分类,为此笔者利用扫描电镜对此复合群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观察,为理清成员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佐证。观察发现,脊类纹饰是此复合群孢子的重要特征,根据脊类纹饰的有无和分布情况,该复合群可划分为4个类群。此外,孢子形态可作为此凤尾蕨复合群区分种的特征,但傅氏凤尾蕨和百越凤尾蕨的孢子形态较相近,难以区别。本研究还首次发现隆林凤尾蕨具有"连体孢子"。  相似文献   

4.
蕨菜,又名龙头菜、龙爪菜、吉祥菜、长寿菜、猫爪子菜、蕨儿菜、狼箕、山风尾等,拉丁语学名为Pteridophyte Fresh & Dried,亦称“乌糯”,属蕨科,蕨属(或凤尾蕨科、蕨属)。蕨是一种适应性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湿润及凉爽的气候条件,广泛分布在温带地区。可食用的蕨科植物主要有凤尾蕨科、球子蕨科、蹄盖蕨科和紫萁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猛洞河风景区河谷实地调查,研究了河谷内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特点、与其他区系的关系等.结果表明:该地共有蕨类植物21科37属71种,以鳞毛蕨科、蹄盖蕨科、凤尾蕨科、金星蕨科、水龙骨科为优势科,以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卷柏属、毛蕨属为优势属,各科、属内的种数贫乏,寡种和单种科较多,一般生境下的大科在此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小贯仲。蜈蚣草株形优美,可作为观叶植物及插花素材;全草亦可入药,性温,味淡,有解毒、祛风除湿、止血、止泻的功效;它一般生长在含钙质较高的土  相似文献   

7.
凤尾蕨属(Pteris L.)隶属于凤尾蕨科(Pteridaceae)。由于自然杂交和多倍化的频繁发生,凤尾蕨属拥有多个复合群,属内种间界限模糊,部分类群孢子体形态极为相似。该属的分类学研究主要经历了经典分类学、微观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系统学4个阶段。由于叶脉联结的不稳定性,经典分类学阶段主要以叶脉联结的情况作为该属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微观形态学阶段发现,孢子表面纹饰有助于揭示该属的种间关系,而气孔器类型则是该属区分于其他属的有效依据;细胞学阶段揭示,该属主要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而且该属存在多个复合群;分子系统学阶段进一步揭示该属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目前正逐步对该属复合群展开研究,主要集中在条纹凤尾蕨复合群(P.cadieri complex)和傅氏凤尾蕨复合群(P.fauriei complex)上,其研究范围尚有待扩大。理清复合群的起源问题和成员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解决该属的分类学问题,还有助于推动该属物种起源与分化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石围天坑群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仕林  张婷婷  马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58-18560
[目的]掌握大石围天坑群区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现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标本鉴定,对大石围天坑群区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地理分布及其药用价值进行了介绍。[结果]大石围天坑群区具有药用价值的鳞毛蕨科蕨类植物共有4属,分别为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 Blume)、贯众属(Cyrtomium Presl)、鳞毛蕨属(Dryopteris Adanson)和耳蕨属(Polystichum Roth);共15种,其中,复叶耳蕨属有1种,为西南复叶耳蕨[Arachiodes assamica(Kuhn)Ohwi];贯众属共有5种,分别为贯众(C.fortunei J.Sm)、尖羽贯众[C.hookerianum(Presl)C.Chr]、尖耳贯众[C.caryotideum(Wall.exHook.et Grev.)Presl]、镰羽贯众[C.balansae(Chrit)C.Chr.]和山地贯众(C.forunei J.Sm);鳞毛蕨属共有5种,分别为黑色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 C.Chr)、奇数鳞毛蕨[D.sieboldii(van Houtte)O.Ktze.]、变异鳞毛蕨[D.ryopteris varia(L.)O.Ktze]、狭鳞鳞毛蕨[D.dickinsii(Baker)C.Chr.]和齿头鳞毛蕨[D.labordei(Christ)Ching];耳蕨属共有4种,分别为黑鳞大耳蕨[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革叶耳蕨(P.neolobatum Nakai)、乌鳞耳蕨(P.piceo-paleaceum Tagawa)和对马耳蕨[P.m tsus-simense(Hook.)J.Sm]。大石围天坑群区蕨类植物根据药物功效可以归为清热止痛类、平喘化痰类、解毒利尿类、止血收敛类、驱寄生虫类、治骨伤类、抗病毒和抗肿瘤类及镇惊、平肝、降压、安神类。[结论]大石围天坑群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蕨类植物的生长繁衍,蕨类植物资源分布数量与繁殖程度上较为丰富,是桂西重要的植物资源,且该地蕨类植物中的植物活性成分相对较高,保护这一重要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及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鳞毛蕨科植物的药用及开发利用价值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铁角蕨科铁角蕨属4种植物(长叶铁角蕨、石生铁角蕨、岭南铁脚蕨、细裂铁角蕨)与巢蕨属4种植物(细叶鸟巢蕨、圆叶鸟巢蕨、鹿角鸟巢蕨、皱叶鸟巢蕨)的叶表皮结构、叶脉特征、气孔类型、根和叶柄的维管束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探讨两属8种植物的形态和亲缘关系,为区别两属的系统分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铁角蕨科两属8种植物的上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器类型、叶柄横切面形态均无属间差异;4种铁角蕨属植物的气孔大小显著大于巢蕨属植物的;4种巢蕨属植物的叶脉序具有属的特征,明显区别于铁角蕨属植物。通过对8种植物形态解剖学的比较,为铁角蕨属和巢蕨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补充了基础数据,并为两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把8种蕨类植物分为不同科属是符合分类学的分类结果。说明以上特征是蕨类植物科属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溪边凤尾蕨的栽培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边凤尾蕨[Pteris exselsa Gaud]为凤尾蕨科[Pteridaceae]凤尾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在我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台湾等地及朝鲜均有分布.溪边凤尾蕨为羽状复叶,叶色翠绿,植株形态各异,造型优美,千姿百态,适合园林栽培,更适宜美化家居,也是插花不可少的衬托叶.  相似文献   

11.
槭叶铁线莲是分布于北京附近低山峭壁之上的特有濒危植物,其分布区域狭窄。在传统分类处理中将槭叶铁线莲置于绣球藤组中,但是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生长环境与组中其他种类有较大差异。本文根据核核糖体DNA中的ITS序列片段和3个叶绿体DNA序列片段(atpB-rbcL间隔区、psbA-trnQ间隔区和rpoB-trnC间隔区)...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北塔山禾本科植物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的采集和鉴定,对新疆北塔山禾本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禾本科植物有28属,46种,4亚种,2变种,分别占新疆禾本科植物属、种总数的39.44%、14.60%;早熟禾属Poa(6种1亚种)为该地区禾本科植物第一大属;单种属共19属19种,为该地区禾本科植物属的主要组成部分;属的分化强烈,种的丰富度较低。区系特点是以北温带成分为主的温带性质。优良牧草共47种(含亚种和变种),占总种数(含亚种和变种共52种)的90.38%,是该地区野生动物和放牧牲畜的重要食物来源。适合用作草坪草的植物资源有6属6种。  相似文献   

13.
福建茫荡山保护区野生蕨类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北部.统计分析表明:区内野生蕨类有134种,隶属于35科65属.其基本特点是:含种类最多的科是水龙骨科,含种类最多的属是凤尾蕨属;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属数有50属、占绝对多数,温带分布属贫乏、仅有6属,热带分布类型中泛热带分布属最多,热带亚洲分布属次之;生态类型多样;具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资源就有29科48属103种;采用美景度评估法,筛选出具较高观赏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蕨类25种,并提出了观赏蕨类的园林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4.
黄秀珍  邹秀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80-12584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泉州区域菊科药用野菜种类进行归纳与分析,探讨泉州区域内菊科药用野菜的种类及其药用和食甩价值。调查发现,泉州区域有菊科植物74属146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5属124种;在药用植物中野菜种类有36属65种,分别占该区域菊科药用植物总属数的55.38%,总种数的52.42%;这些菊科药用野菜均为1、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位以嫩茎叶为主,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解表、活血止痛和祛风除湿等功效,表明泉州区域菊科药用野菜种类丰富,可利用的药用价值高,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了解梯级电站开发后泾洋河水质状况,于2009年8月对泾洋河段干支流浮游生物进行采样和鉴定。结果监测到浮游植物5门21种(属),隶属于硅藻门13种(属)、绿藻门4种(属)、蓝藻门2种(属)、金藻门和黄藻门各1种(属);浮游动物2门10种(属),隶属于原生动物门8种(属)和轮虫类2种(属)。综合分析泾洋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段水质状况良好,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状况;浮游动物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较单一,丰富度与均匀度值均较低,易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甘肃天祝地区蝶类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雄  马怀义  马正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26-13928
2008~2010年每年7~9月,用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甘肃省天祝地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鉴定到的蝶类共有8科54属78种,并且在该地区发现甘肃蝶类1个新记录属和10个新记录种。其中粉蝶科9属22种、蛱蝶科17属17种、眼蝶科13属14种、绢蝶科1属9种、灰蝶科9属9种、弄蝶科3属3种、凤蝶科1属2种、蚬蝶科1属2种,粉蝶科种数占总种数的28%,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2016年3月30日—4月3日在三沙湾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2属38种,其中硅藻门19属34种,占总种数的89.47%,是调查海域的主要类群;甲藻门2属3种;金藻门1属1种。春季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1.63×105 cells/L,数量高值区出现在三沙湾西北方向的交溪、白马港区和卢门港区及附近海域。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出现频度达100%,主要分布在河口区附近。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溶解氧、盐度、水温和活性磷酸盐。  相似文献   

18.
管涔山汾源鳞翅目昆虫考察报告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汾河源头采集的部分鳞翅目昆虫,包括木蠹蛾科Cossidae1属1种,尖蛾科Cosmopterygidae 1属1种,鞘蛾科Coleophoridae 1属1种,菜蛾科Plutellidae 1属1种,羽蛾科Pterophoridae 1属1种,卷蛾科Tortricidae 7属12种,螟蛾科Pyralidae 17属20种,刺蛾科Limacodidae1属1种,钩蛾科Drepanidae 5属5种,瘤蛾科Nolidae 1属1种。其中,6个属、11个种是山西省内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于2017—2019年采用野外路线调查和重点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滇池湖滨17个已建湿地公园进行4轮调查,并对其园林物植物物种组成、多样性、地理区系、外来种和有入侵史记录的物种应用现况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各公园园林植物物种进行了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湖滨园林植物共计338个种,含13个变种、4个变型、3个杂交种、11个栽培变种、4个栽培型,生活型以乔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科级含5种以上的优势科共20科;属级含1~5种的属有222属,表明滇池湿地具有丰富的园林植物科属多样性。园林种子植物科级地理分布型有11个类型及9个变型,除去世界广布型,热带分布区成分比重较大,科级R/T值为1.92,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属级地理分布型有14个类型以及15个变型,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各占46.40%和47.30%,属级R/T值为0.98,属级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但热带地理成分也占较大比重。外来园林植物和有入侵史园林植物数量较大,分别为43个科、99个属、132个种和28个科、45个属、51个种,其大多原产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公园外来园林植物应用率为30%~50%,表明外来园林植物在滇池湖滨湿地公园的应用具有普遍性,且部分公园的外来种数量与本地种数量基本持平。滇池湖滨各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相似系数大多处于0.30~0.57之间,其中相似度大于50%的湿地公园9个,表明在大量使用外来园林植物的情况下,滇池湖滨湿地公园间的园林植物仍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外来园林植物对整体景观的异质性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