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山州岩溶极其发育,岩溶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3.06%,石漠化土地面积占岩溶土地面积的47.84%,州辖8个县(市)均已纳入石漠化土地监测,2009—2016年全州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104 773 hm^2,在多年的石漠化防治过程中总结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科技支撑、思路引领、分类施策、整合资源、制度保障等石漠化治理经验。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森林植被恢复模式、草地植被恢复与合理利用模式、经济利用类工程防治模式、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生态移民治理模式等7个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规划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山州岩溶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3.4%,需要治理的石漠化面积133.33万hm^2,占岩溶面积的79.4%。分析了石漠化治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治理规模、规划意见、治理措施,并进行了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石漠化问题就是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六盘水市位于石漠化地区,而且深受石漠化问题的困扰。六盘水市石漠化占全市喀斯特总面积的56.22%,即石漠化面积已经超过喀斯特区域的一半,这意味着六盘水市石漠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六盘水市石漠化的成功治理模式,值得推广,如种植"红心猕猴桃模式"、"杨梅模式"、"茶叶模式"等,这些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石漠化的治理。为了进一步推进石漠化的治理,提出了在治理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针对性与综合性,综合所有治理措施,落实每一个治理区域,以避免普遍性、盲目性和单一性。  相似文献   

4.
文山州石漠化状况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山州石漠化面积10 017.3 km2,占全州岩溶面积的59.65%,占国土面积的31.07%.目前石漠化已经成为制约文山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危害是:土地退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地生态功能下降;加剧区域农民贫困.文山州石漠化的形成是由于岩溶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下,一些地区植被退化乃至消亡,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最终形成了连片分布的裸露石漠.  相似文献   

5.
文山州石漠化面积10017.3km^2,占全州岩溶面积的59.65%,占国土面积的31.07%.目前石漠化已经成为制约文山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危害是:土地退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地生态功能下降;加剧区域农民贫困.文山州石漠化的形成是由于岩溶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下,一些地区植被退化乃至消亡,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最终形成了连片分布的裸露石漠.  相似文献   

6.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喀斯特石漠化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生产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威胁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对石漠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石漠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危害、驱动因子和时空演化等方面,对石漠化治理的具体措施和治理效果研究较少。列举了常用的生态治理模式:苔藓侵蚀成土、牧草保土、植被根系固土、植物群落抑制。提出政策体系不断改善、注重标本兼治等石漠化治理保障,并针对今后治理与防治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新邵县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危害,提出石漠化土地生物治理技术思路及原则,针对石漠化土地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治理模式,从生物治理技术上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威宁县石漠化现状和分布特点,提出威宁县石漠化治理防治措施、治理对策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广东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涉及韶关、清远等6个地级市21个县(市、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达59 446.66 hm2,石漠化已成为广东岩溶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是制约岩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研究以乐昌、乳源、英德、阳山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和重点县为对象,总结了6个成功的石漠化治理工程典型模式。在广东岩溶地区,因各地地形地貌、石漠化程度、石漠成因、土壤、气候、土地利用状况、人口密度、交通条件、种植习惯等具有差异性,需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占全省岩溶面积的25.99%,占总土地面积的7.31%,文山州、曲靖市、昭通市为云南省石漠化最为严重地区。全省石漠化分布主要以中度石漠化为主,其次为轻度石漠化,中轻度石漠化所占比例为78.22%。文中针对云南省石漠化的现状、成因机理及危害特点,提出了石漠化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