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春植蔗间种大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开展不同行距间种不同行数大豆对甘蔗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行距1.0 m,间种2行大豆,经济效益最佳,达到32 823.0元/hm2,该模式是生产中适宜推广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7.
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的产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春季在广西武鸣县两江镇进行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个春大豆品种中,以桂816的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单产达1267.5kg/hm^2,比对照增产378.0kg/hm^2,增产42.5%,增产达显著水平;其次是桂春1号和桂春2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20.5、120.0kg/hm^2,这3个春大豆品种均适合与甘蔗进行间种。  相似文献   

8.
沙棘果是一种小型类浆果,由于富含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增强人类体质的作用和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较高.近几年,北方地区兴起了种植沙棘的热潮.通过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沙棘地里间种大豆,既能防除杂草,又能提高沙棘果的产量,同时还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甘蔗间种大豆栽培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杂交高粱间种冬大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青年农民务工多,留守农村务农的青壮年较少,农业主要劳动力相对较弱,农民迫切需要省工高效的种植模式。江安县农业局经过多年旱地种植模  相似文献   

11.
浅议甘蔗地套种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美先 《广西农学报》2009,24(3):27-28,31
甘蔗、西瓜的生长期各不同。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利用甘蔗、西瓜两种作物成熟的时间差,在甘蔗生长前期套种一茬西瓜,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能大幅提高甘蔗的产量。据试验,每公顷西瓜、甘蔗的收入均万元以上,收入净增2万元。  相似文献   

12.
早熟区大豆玉米套种栽培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品种延配9号,延农11号和玉米品种延敦玉1号,延单19号进行大田推广试验.大豆、玉米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在3个试验点中有2个点套种玉米大豆比对照减产,但可多产玉米3200 kg/hm2以上,相抵大豆减产损失后相对产值增加168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产量和糖分的影响,在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弄陇村,用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宽窄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宽窄行种植能明显增加甘蔗有效茎数而提高甘蔗产量,但对蔗糖分影响不大。建议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甘蔗/大豆间作对甘蔗和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甘蔗/大豆间作对甘蔗和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生物量和产量总和分别大于单作模式,甘蔗/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在生长期,间作甘蔗与单作相比总生物量干重增加35.44%,差异显著;间作大豆总生物量干重减少16.12%,但甘蔗间作大豆总生物量增加21.5%.间作甘蔗叶绿素含量和间作大豆根瘤固氮活性分别提高39.7%和57.4%.在成熟期,甘蔗鲜重和干重产量分别提高20.99%和30.57%;大豆百粒重降低9.53%;间种甘蔗、大豆籽粒糖分含量分别提高0.8%和27.23%;间作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提高0.81%和1.73%.因此,甘蔗/大豆间作是一种增产、优质和生态友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桂春9号系用桂338为母本、桂豆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旱耐瘠、高产优质、高蛋白、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播种期为2月20日~3月20日,适宜栽培密度为25万株/ha,适宜肥料配比为N75kg/ha、K2O75kg/ha、P2O5 112.5kg/ha。在适宜播种期内,春播生育期94d,夏播85d,适合在广西各地纯种或间套种。200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育抗逆性好、适应性广、高产、优质、适合广西间套种种植的春大豆新品种,为广西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用桂春1号为母本、桂早一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逐年参加品比、区试及生产试验,并进行性状观察、品质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育成的大豆新品种桂春豆104,表现早熟、高产、优质、适合间套种栽培,区试平均产量为2685.0kg/h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78.8kg/ha,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3.3%和5.7%;粗蛋白平均含量39.25%,粗脂肪平均含量21.23%;抗病性和耐旱性强,适应性广。2012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春豆104可在广西作春大豆种植,适合间套种。  相似文献   

17.
菜用大豆新品种桂鲜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鲜豆1号是以乌皮青仁为母本、桂早一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秋季菜用大豆品种,具有单株结荚多、青荚绿色饱满、鲜荚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虫和抗倒伏能力较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作春、秋季菜用大豆种植。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合理密度、科学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适应生产上大豆种植模式的变化,以高产、适合间套种为主要目标,选育大豆新品种.[方法]以高蛋白优良春大豆品种桂豆3号为母本,外引材料巴西大豆高产种质MG/BR-5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株高适中、产量潜力大、抗性强、品质好、适应性广,既适合清种,也适合间套种的大豆新品种.[结果]经多代系谱选育,品系命名为桂807.桂807 3年3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85.25 kg/ha,比对照桂春1号增产1.7%,居9个参试种第2位,产量幅度1725.00~3199.95 kg/ha.3年3造参试17点次中有9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52.9%.在间种条件下也有良好表现,平均产量1569.86 kg/ha,比对照增产20.91%,增产效果显著.201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桂春12号.[结论]桂春12号具有产量潜力大、抗性强、品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既适合清种,也适合与甘蔗、木薯间套种,适宜在桂南、桂中等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大豆多肽苦味机理及脱苦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多肽具有多种优良的生理活性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其在酶解过程中产生苦味,影响其加工和应用。本文综述了大豆多肽苦味的形成受多肽疏水度、氨基酸序列及空间结构的影响和脱苦技术的理化、酶法及微生物脱苦法等。  相似文献   

20.
大豆氮素积累及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峰值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后60d叶片、茎秆、荚皮的氮素百分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大豆营养器官氮素积累峰值、氮素运转量及运转效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叶片>茎秆>荚皮。高蛋白品种东农42氮素积累峰值高、出现早、持续时间长于另外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