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发病罗非鱼中分离获得2株呈B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为海豚链球菌,结合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进一步确定该分离菌株为海豚链球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致病菌株,能引起罗非鱼发生海豚链球菌病;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新霉素、氟苯尼考、菌必治、林可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但对氟哌酸、庆大霉素、痢特灵、链霉素、四环素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腐皮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对中草药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罗非鱼腐皮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等鉴定方法,从患腐皮病的罗非鱼体内分离到1株温和气单胞菌,并进行致病性试验和中草药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细菌对罗非鱼有较强的致病作用。中草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五倍子、乌梅、沙棘、苏木4种单味中草药对分离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石榴皮次之,陈皮、石菖蒲、鱼腥草、马齿苋、穿心莲、桉树叶、薄荷等无抑菌作用,且五倍子+乌梅的组方抑菌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3.
从发病罗非鱼中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依据细菌形态、培养、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结合PCR检测、克隆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进一步确定该分离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具有较高的致病性,能引起罗非鱼发病、死亡,其病理变化与荧光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类赤皮病完全相似。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氟哌酸、氧氟沙星、新霉素高度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广东佛山某罗非鱼鱼场暴发疑似链球菌病的病原情况,应用脑心浸液培养基、胰蛋白大豆琼脂 培养基对患病罗非鱼的肝、胆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对获得的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应用16S rDNA 引物进行基因序列鉴 定,并对被确定的链球菌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同时进行阿奇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等10 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 表明,分离获得革兰氏阳性链球菌1 株,经16S rDNA 基因扩增鉴定为海豚链球菌;基因进化分析显示,该菌与海豚 链球菌和禽的副乳链球菌亲缘关系最近;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阿奇霉素和头孢噻肟中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 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正> 肉雏由于感染奇异变形杆菌,引起81.4%发病率和56.51%死亡率的事例,在养鸡业上是前所未有的,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将本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9年4月洛阳市某鸡场饲养的三批宝星肉鸡,共11243只。24日龄分群,均在转群前2~4天开始发病,转群后3~4天大量发病死亡,半月左右发病鸡达9153只,发病率高达81.4%,先后死亡6353只,死亡率为56.51%,日死亡数最多达600余只。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春季广东、海南的养殖罗非鱼苗种出现较大范围的死亡现象,在广东珠海某罗非鱼养殖场的发病罗非鱼体上分离到一株病原菌ZH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毒力,该病原菌经ATB 32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克洛、氧氟沙星和壮观霉素等19种试验药物敏感。本研究病原的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罗非鱼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绿海龟腐皮病病原体的Biolog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省海口、文昌、琼海、陵水、三亚等市县的绿海龟养殖场所开展调查,发现腐皮病为常发病之一;分离纯化得到的2个菌株,经过Biolog鉴定为Pseudomonas medocina和Pseudomonas viridilivida;对6只绿海龟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发现分离到的Pseudomonas medocina和Pseudomonas vitidilivida对其具有致病力;药敏试验发现Pseudomonas medocina对头孢他啶、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对新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等不敏感;Pseudomonas viridilivida对妥布霉素、诺氟沙星、氯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头孢他啶、氧氟沙星等药物不敏感。为绿海龟腐皮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表现胶冻样或水样腹泻的病死兔中分离出大肠杆菌。经生化检验、兔肠管结扎试验、小白鼠感染试验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鞭毛抗原形为K99。药敏试验结果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草鱼肠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患病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临床症状,解剖分析,初步判断为草鱼肠炎病.为确诊该病,从患病草鱼采集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查,分离得到病原菌CQWL001,按常规方法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主要生化及动物试验,确定该病的病原菌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茵.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福建闽北地区鸡源肠炎沙门菌(SE)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从该地区肉鸡规模化养殖场鸡群采集疑似病例,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征检测和PCR鉴定进行SE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和动物感染致病性研究。分离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显示,经分离鉴定得到的11株鸡源SE,对氨基糖胺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比较普遍,且多重耐药菌株占比高达81.81%;致病性检测结果显示,攻毒组鸡只在感染后24 h开始出现死亡现象,3~6 d为死亡高峰期;剖检结果显示,攻毒组鸡只肝脏淤血肿大,肠道组织充血、出血,肠壁变薄;病理切片观察显示,攻毒组鸡只肝脏和肠道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坏死的情况;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SE感染诱导鸡只肝脏和肠道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IFN-γ、TNF-α的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升高,而盲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下降。表明本地区鸡群感染的沙门菌血清型以SE为主,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分离株对氨基糖胺类和β-内酰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湛江市某水产养殖场患病罗非鱼病原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方法]从10尾患病罗非鱼心脏、肠道、脾、肝脏等器官分离细菌,提取分离纯化细菌的总DNA,PCR扩增16S rDNA基因后经过基因测序鉴定细菌,并利用PCR技术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结果]从罗非鱼内脏中分离的细菌为华纳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在毒力基因检测中发现华纳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基因gap,大肠杆菌携带毒力基因pap、afa,粪肠球菌携带毒力基因efaA、cylM、cylB。[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湛江地区罗非鱼细菌性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319+321
对蚌埠某鸡场一批1日龄雏鸡因MD疫苗接种引发的绿脓杆菌病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病料,对其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观察其病变。结果表明,这次雏鸡发病主要是由于MD疫苗接种过程中消毒不严所致,而不是因为使用冻干MD疫苗而造成的雏鸡大批死亡。提出该病的治疗措施,并对鸡场后续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安徽省合肥郊县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雏鸡体内,分离到4株病毒。经血清学、人工感染、鸡胚接种、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人工感染易感鸡试验表明,4株中有2株具有超强毒株的致病特点。将其接种36日龄鸡后第2天精神沉郁,拉白色或绿色稀粪,发病率为100%。第3~4天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达80%。剖检可见全身性出血素质,法氏囊呈“紫葡萄”样外观。接种鸡胚后72~96 h引起鸡胚全部死亡。另外2株接种易感鸡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出现亚临床传染性法氏囊病,剖检病理变化不明显,表明此2株毒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以疑似巴氏杆菌病死亡鹿的肝、脾及心血经改良马丁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后,进行染色、镜检、多种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及硫化氢试验、小白鼠接种、间接血球凝集荚膜分型试验,确定该病的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株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醇、半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麦芽糖、菊糖、甜醇、山梨醇、肌醇、棉子糖、产生吲哚,还原硝酸盐,甲基红及V.P.试验阴性,不产生硫化氢,荚膜型为B型。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州增城中新镇发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到4 株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特异基因cfb 扩增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4 株无乳链球菌均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吁、先锋霉素遇、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孟多等敏感。选用其中的ZX1 分离株分别对罗非鱼、小鼠、乳鼠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用活菌数为109个/mL 的菌液腹腔注射罗非鱼,可使受感染鱼100%死亡;用活菌数为108个/mL 的菌液腹腔注射小鼠和皮下注射乳鼠,在72 h内的死亡率为分别为66.7%和100%;表明分离株ZX1 对罗非鱼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多重PCR 检测分离株分子血清分型,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玉a 型。  相似文献   

16.
鸡溃疡性肠炎的研究--鹑梭状芽胞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泰安、东阿等地送检的疑似溃疡性肠炎的病鸡肝脏、脾脏等分离出鹑梭状芽胞杆菌,并对该菌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药敏试验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湖北省某鸡场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鸡法氏囊内分离到一株病毒,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动物回归、血清学检测及病毒核酸提取和部分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证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并且该病毒具有超强毒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兰花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绍兴等地发生了较严重的兰花茎腐病,按照Koch法则对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菌株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兰花茎腐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sp.)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广西南宁市郊三塘镇某养殖场患病罗非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找出罗非鱼的发病原因,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罗非鱼脑部分离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用API20 Strep生化鉴定系统和16S rRNA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获得的4株革兰氏阳性球菌(GXN01、GXN02、GXN03和GXN04)对健康罗非鱼均有很强的致病性,是导致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经API20 Strep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无乳链球菌JQ039365、JQ039376、JQ990156、JQ039366、JF423948、HQ645984、GU217535菌株高度同源,同源性达99.2%~99.7%,4株分离菌株间也高度同源(99.9%)。药敏试验结果发现,4株无乳链球菌对先锋霉素VI、氧氟沙星、先锋必、盐酸沙拉沙星敏感,但对庆大霉素、氟哌酸、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等具有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南宁市三塘某养殖场罗非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可选用先锋霉素VI、氧氟沙星、先锋必、盐酸沙拉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白术根茎腐烂病病原分离鉴定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共分离得到58个病原菌菌株,其中丝核菌属Rhizoctonia菌株25个,小菌核属Sclerotium菌株19个,镰刀菌属Fusarium菌株11个,腐霉菌属Pythium菌株10个。在丝核菌中有22个菌株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小菌核属的19个菌株全部是罗氏小菌核Sclerotium rolfsii,镰刀菌中有10个菌株是尖孢镰Fusarium oxysporum Schecht,3个腐霉菌株则全部是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用绿亨一号、井冈霉素和甲霜灵3种药剂单独防治时都有效果,但显著低于绿井混合或绿甲混合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