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促使结果,对大王枣的幼树进行了不同时期的环剥处理,环剥的位置在主干距地面约20 cm处,环剥切口的宽度约0.5 cm。测定了氨基酸的含量、发枝数与座果情况、可溶性固形物、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环剥处理增加了枣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13种氨基酸和氨的含量,环剥树均高于未环剥树,天冬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氨的含量环剥树显著地高于未环剥树。增加了环剥口下的侧枝发生数,发枝数以7月中旬的环剥处理为最多。增加了座果率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成熟较未环剥树早。环剥时期以6月上旬对枣果的座果提高效果较好,环剥处理降低了叶片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座果率呈负相关。环剥树的产量最高, 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环剥树果实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叶片低。  相似文献   

2.
环剥对枣树叶片中淀粉积累及激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剥是目前促进枣树坐果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试验研究了花期环剥和非花期环剥对枣树叶片营养物质及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环剥对光合产物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造成的阻碍作用并不能显著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但是能够起到积累光合产物的作用,其积累形式主要是淀粉;这些积累的光合产物在花期会被花、幼果等库器官消耗;枣树花期环剥影响叶片内源激素的水平,可显著提高叶片内赤霉素浓度,对生长素及脱落酸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塑料大棚葡萄环剥和绞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2年对塑料大棚栽培进行了环剥和绞缢试验。结果表明:盛花期后30 d进行结果枝或主干环剥,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早成熟,促进着色;主干环剥能促进葡萄结果母枝的花芽分化,且对枝条的成熟度无显著影响;结果枝绞缢者,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预测了生长季修剪和环剥对藤稔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和环剥促进了果实的生长发育,果肉细胞体积、果实纵横径、干鲜重均显著增加;糖酸含量的变化速率也明显加快。环剥对果实发育前期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生长季修剪对叶片的光合作用有良好影响,不仅增加了叶绿素的含量,还提高了光合速率、气导度;而环剥的影响恰与之相反。通过分析还发现,环剥和对照植株叶片光合中午降低时发生了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5.
京亚葡萄环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亚葡萄为试材 ,进行了不同环剥处理试验 ,结果表明 :环剥能提早果实上色和成熟 ,减少落粒和大小粒现象 ,但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也不会改变果实的生长动态。  相似文献   

6.
环剥是目前果树生产中早果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环剥,就是剥去果树枝干上的一圈树皮,阻碍了叶片光合产物的下流,提高了枝条中糖分与淀粉含量,而水分、氮素和灰分元素含量比例下降,碳氮比有所增加,因而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对提高座果率也有明显的效果。但是,桃、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环剥后,伤口处会分泌出大量透明、柔软的树胶,树胶与空气接触后,逐渐变为褐或黄等不同颜色的硬质块。树胶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由于环剥的伤口较大,流胶量多,营养损失严重,加上硬质块的影响,就会使树叶褪绿,树势衰弱,不利  相似文献   

7.
环剥对麦香桃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熟桃麦香品种进行了不同时期的主干环剥处理,结果表明,麦香桃盛花期和花后15d环剥增产效果显著,株产分别较对照高27.66%和13.51%,并增大了果个,提高了座果率。环剥能显著抑制新梢和副梢的生长,环剥后降低了叶和果肉的含Ca量。对麦香桃环剥的后期效应研究表明,盛花期和花后30d的环剥显著改变了枝类组成,短果枝和花束枝比例增加,徒长性果枝明显减少,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内膛枯枝率和冬剪量.两个时期的环剥处理使花芽饱满,也提高了第2年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 环剥能增大桃、樱桃等果实的果个,提高产量,提早成熟7~15天,控制旺长。但是这类果树有流胶问题,处理不好流胶会阻碍剥口的愈合,严重削弱树势,甚至死树,影响生产,因此,对桃、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环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环剥对象:处理对象是生长旺盛的植株主枝或枝组,以处理主枝、枝组为主,尽可能不处理主干,同株树应保留部分不环剥的主枝以使部分光合产物下运供根系生长,避免根系长期处于饥饿  相似文献   

9.
环剥技术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火焰无核葡萄环剥的最佳时间及环剥量,本试验对火焰无核葡萄不同环剥时间、不同环剥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火焰无核葡萄花前环剥,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刺激,促进未受精花朵坐果,有效地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花后12 d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大果粒,同时应配合疏花疏果,避免果穗偏大而降低品质。果实开始着色时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加花青素含量,提前着色,提高糖度和硬度,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结果枝环剥宽度为3 mm效果较好,成熟期提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柑桔果实品质,通过对早蜜椪柑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实施环剥试验,测定比较果实大小、着色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结果表明:不同环剥处理对果实大小影响不显著,能促进着色,提早成熟,提高TSS含量,但不同处理对提高TSS差异显著,同时期不同位置环剥处理,主干环剥效果优于主枝环剥;同位置不同时期环剥处理,以7月实施最佳,二者之间无交互效应;着色度与TSS变化呈正相关。综合考虑,以7月主干环剥对提高椪柑果实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环剥及外源激素对柑桔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枳砧温州蜜柑为试材,应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环剥及外源激素对柑桔叶片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和环切均能防止环剥口上方叶片的光合产物向环剥口下方的运输对1a生柑桔主干环剥1mm宽,环剥伤口大约在20d接通;主干环切2圈后,环切口愈合接通则需要10-20d时间。但刚接通的伤口对光合产物的运输效率交不高,要完全恢复其运输功能,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以10年生枳砧温州蜜柑(宫川)为试材,在谢花前后采用抹春梢、环剥后包膜与不包膜、环割,环缢等方法保果。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均有保果效应,以抹春梢、环剥后包膜的保果效应最显着;环肃后包膜可促进愈合组织的形成,既促进了着果,又不削弱树势;各处理的树体内总糖含量与着果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不环剥为对照,跟踪研究冬季环剥荔枝叶片和花穗中矿质营养、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探讨环剥对果实产量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剥不同程度降低荔枝叶片在开花前不同时间内的N、P、Ca、Mg、B含量,对K含量没有影响,明显提高叶片Mo含量。环剥荔枝花穗硝态氮、铵态氮和K含量显著提高,但Ca、Mg、Mo含量显著降低,N、P、B含量变化不大。叶片和花穗中多种养分含量的下降,是环剥导致荔枝开花期花量明显减少的重要原因。同时,环剥明显提高叶片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明显降低花穗ABA、IAA含量,但提高花穗GA3和ZR含量,有利于减少落果,从而使果实增产57.9%,产值提高260.3%。环剥对果实品质和风味影响不大,但对香气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主干一次和二次环剥对葡萄树体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以“玫瑰蜜”葡萄为试材,通过对主干进行一次和二次环剥后分析对剥痕上部的叶片、枝条和剥痕下部根系的碳氮营养、矿质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环剥可显著提高剥痕上部的枝叶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使碳氮比显著提高,其中一次环剥后叶的碳氮比峰值为9.04,二次环剥为5.35,而同一时期对照仅为4.89。环剥不仅显著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还显著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碳氮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一次环剥后其碳氮比的最低值仅为1.16,二次环剥为3.06,而同一时期对照为3.15。对碳氮营养的影响,一次环剥显著大于二次环剥。环剥还显著降低了叶片、枝条和根系中的磷、钾、铁、铜的含量。其中二次环剥对枝条、叶片中铁、铜元素的影响较大,且第一次采样的含量差异显著,叶片中的铁含量为75.05μg/g DW,而对照为85.29μg/g DW;枝条中的铁含量为76.45μg/g DW,铜含量为7.82μg/g DW,而对照分别为95.96μg/g DW 和10.74μg/g DW。[结论]该研究为树体营养调节和保障环剥技术在“玫瑰蜜”葡萄生产中安全有效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主干一次和二次环剥对葡萄树体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 ]以"玫瑰蜜"葡萄为试材,通过对主干进行一次和二次环剥后分析对剥痕上部的叶片、枝条和剥痕下部根系的碳氮营养、矿质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环剥可显著提高剥痕上部的枝叶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使碳氮比显著提高,其中一次环剥后叶的碳氮比峰值为9.04,二次环剥为5.35,而同一时期对照仅为4.89。环剥不仅显著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还显著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碳氮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一次环剥后其碳氮比的最低值仅为1.16,二次环剥为3.06,而同一时期对照为3.15。对碳氮营养的影响,一次环剥显著大于二次环剥。环剥还显著降低了叶片、枝条和根系中的磷、钾、铁、铜的含量。其中二次环剥对枝条、叶片中铁、铜元素的影响较大,且第一次采样的含量差异显著,叶片中的铁含量为75.05μg/g DW,而对照为85.29μg/g DW;枝条中的铁含量为76.45μg/g DW,铜含量为7.82μg/g DW,而对照分别为95.96μg/g DW和10.74μg/g DW。[结论]该研究为树体营养调节和保障环剥技术在"玫瑰蜜"葡萄生产中安全有效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桃树环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4种环剥方法的试验效果,表现出不同的方法对桃树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增大果个等的不同效果,以及不同环剥方法剥口的愈合情况.结果证明以剥 0. 5 cm宽度层后用塑料布包扎保护的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东贡柑自然着果率低及滥用生长调节剂保果等问题进行谢花后不同保果处理研究的结果显示,喷施GA31次 保果素1次的座果率显著高于连续喷施GA32次;喷施保果药剂 环割处理的座果率显著高于未环割处理,其中以喷施GA31次 保果素1次 环割处理的座果率和产量最高。同时指出,各种保果措施均能提高贡柑春梢叶片的氮、钾营养含量,但对贡柑的果实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环扎、环剥、赤霉素对大果甜杨桃开花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温条件下,于盛花期和幼果期喷施50ppm赤霉素,能极显著提高大果甜杨桃的坐果率,增加坐果数量;在6-7月,对长势过盛的植株,采取扎铁线、环剥和拉枝等措施,能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处理后1个月即可开花结果。经扎铁线、环剥和拉枝处理的,单株坐果数显著高于对照的单株坐果数。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花蕾期提早施用稳果肥对冰糖橙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常规管理方式中花后10 d施肥为对照(CK),露白后开花前的花蕾期施肥替代稳果肥为处理,分析比较了春梢长度、春梢粗度、叶片形态、叶片叶绿素SPAD值、叶片色泽、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花蕾期施肥后,春梢长度和粗度显著高于CK,叶长、叶宽相较CK显著提升14.5%~27.2%和18.6%~331.7%,叶绿素SPAD值显著增加7.1%~15.2%,叶片转绿老熟更快。花蕾期施肥促进了柑橘细胞的分裂和果实增大,5月中旬至6月上旬幼果横径为13.91~21.67 mm,单果重为1.83~5.95 g,显著高于CK;膨大期果实横径和单果重显著增加了7.2%和26.7%,可滴定酸含量比CK高0.39个百分点;进入果实转色期,果实横径和单果重显著比CK高5.8%和17.7%,可滴定酸含量比CK高0.39个百分点;果实达到成熟期时,果实横径和单果重仍比CK高3.4%和13.1%,且成熟果实着色更饱满,果面光亮,果皮橙黄,但果实内在品质并无显著差异。因此,花蕾期提早施用稳果肥更有利于加速春梢发育和增进果实膨大。  相似文献   

20.
以月季为试材,研究了环剥对月季扦插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剥能显著降低月季扦插时黑腐病的发生率,提高成活率并促进生根,且于花下第4节位进行环剥处理20d后促进生根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