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澧水下游水系保河堤镇的黄颡鱼体内寄生蠕虫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膀胱和消化道内寄生有3种蠕虫,分别是巴氏叶形吸虫、少睾恒河绦虫和黄颡旋驼形线虫。这3种蠕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5.0%、34.9%和74.7%;感染强度分别为4.12、1.72和14.8。叶形吸虫和旋驼形线虫的感染率有随体长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有所波动;恒河绦虫的感染率在鱼体长18cm以下基本一致,鱼体长18cm以上则明显下降。恒河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在3、4月份比较高,5月份则下降;旋驼形线虫相反,4、5月份很高,3月份较低;叶形吸虫在5月份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1,(7)
为了解伊犁河谷牧区哈萨克羊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实验通过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尼勒克县乌拉斯台镇、察布查尔县孙扎齐镇、新源县那拉提镇,萨尔布拉克镇、巩留县吉尔尕郎镇、察布查尔县坎乡、四师61团等地的成、幼年羊共209只,进行了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上述7个地点羊均存在线虫、吸虫和球虫的感染情况。209份样品中,阳性样品209份,总感寄生虫染率为100%;其中尼勒克县乌拉斯台镇、察布查尔县孙扎齐镇、新源县那拉提镇,萨尔布拉克镇、巩留县吉尔尕郎镇、察布查尔县坎乡、四师61团的哈萨克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3.7%、40.4%、40.7%,35.4%、35.4%、48.3%、39.1%。检测出的线虫主要包括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毛首线虫、毛圆线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仰口线虫。结果说明伊犁河谷牧区哈萨克羊感染线虫病的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鱼类蠕虫病是由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及环节动物等寄生引起的鱼病总称。我国常见的鱼类蠕虫病有: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7)
在察布查尔县坎乡对绵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状况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检绵羊消化道内共检出4科、7属、10种线虫,此次调查的绵羊消化道线虫以细颈线虫和马歇尔线虫为主要虫种。分别以马歇尔线虫和细颈线虫为检测指标,成虫和虫卵检测的符合率马歇尔线虫检测符合率为44.68%。细颈线虫成检测符合率43.57%,利用粪便虫卵检测结果只能大致了解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状况。羊线虫病是最为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感染强度大感染率高可引起绵羊营养不良,增重减缓毛肉产量降低造成较大的生产损失影响养羊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在现行防疫制度下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状况从2015年2月—2016年1月历时1年在察布查尔县逐月连续进行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毅  葛虹 《水利渔业》2004,24(4):76-78
水生动物病害威胁着人类食品安全,对出口贸易也会造成严重影响。水生动物和人共患病原体有副溶血性弧菌、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链球菌、异尖线虫、华支睾吸虫、头槽绦虫等,介绍了这些病原体对水生动物和人类的危害,提出了水生动物检疫机构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1,(6)
为了解伊犁河谷牧区哈萨克羊吸虫病的感染情况,实验通过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尼勒克县乌拉斯台镇、察布查尔县孙扎齐乡、新源县那拉提,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巩留县吉尔尕郎乡5个地点的散养哈萨克羊138只,进行了吸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上述5个地点羊均存在3种吸虫的感染情况。138份样品中,阳性样品138份,总感染率为100%;其中尼勒克县乌拉斯台镇、察布查尔县孙扎齐乡、新源县那拉提,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巩留县吉尔尕郎乡的哈萨克羊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0.5%、21.5%、30.1%、31.1%、22.1%。检测出的寄生虫主要包括前后盘吸虫、岐腔吸虫、肝片吸虫。结果说明,伊犁河谷牧区哈萨克羊感染寄生虫病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奶牛寄生虫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对本院某实验奶牛场199头奶牛进行寄生虫病病原学调查。共检出体内寄生虫7种,属5纲,6目,7科,7属。其中,吸虫占总检出率的9.71%,绦虫占5.33%,线虫占21.33%,原虫占64.00%。牛焦虫是本场感染最严重的寄生虫病,证实了该牛场寄生虫感染率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8.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是中国唯一的原鮡属鱼类, 在中国仅分布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在 2019 年 5—8 月对 383 尾黑斑原鮡消化道寄生蠕虫种类调查鉴定的基础上, 对其感染数量的频率分布进行了统计, 并分别用方差均值比和 X2 检验、共感染频率统计等方法对各寄生蠕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及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判定。结果显示, 深槽绦虫未定种(Bathybothrium sp.)、原头绦虫未定种(Proteocephalus sp.)和杆咽线虫未定种(Rhabdochona sp.)的分布模式为均匀分布; 异肉吸虫未定种(Allocreadium sp.)、新棘吻虫未定种 (Neoechinorhynchus sp.)、裸鲤棘头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和 Contracaecum eudyptulae 呈聚集分布。异肉吸虫未定种与裸鲤棘头虫、新棘吻虫未定种与深槽绦虫未定种、新棘吻虫未定种与原头绦虫未定种、新棘吻虫未定种与异肉吸虫未定种, 以及新棘吻虫未定种与杆咽线虫未定种间均为正关联; 裸鲤棘头虫与异肉吸虫未定种间为负关联; 其他寄生蠕虫物种两两之间不存在相互关联。共感染频率分布显示被感染的宿主多数只感染 1 种寄生虫, 同时感染 2 种以上寄生虫的宿主约占被感染宿主群体的 1/3, 其中, 共感染的最大物种数为 4 种, 但频率只为 1, 以 2 种物种共同感染的情况居多。  相似文献   

9.
赵桂荣 《畜禽业》2001,(6):58-58
寄生于猪体内的寄生虫种类很多,有的寄生虫感染能引起严重疾病,导致猪只死亡,有些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故应极大地关注猪寄生虫感染,建立适当的驱虫程序来防治猪寄生虫病. 1.猪的主要寄生虫 1.1.线虫:如猪蛔虫、猪胃虫、猪肾虫、猪肺虫、猪旋毛虫等. 1.2.绦虫:如猪囊尾蚴、细颈尾坳、辣球蚴、猪绦虫等. 1.3.原虫:如弓形虫、猪肉孢子虫、猪小袋纤毛虫等. 1.4.吸虫:猪姜片吸虫、血吸虫等 1.5.体外寄生虫:如猪疥螨、猪蠕形螨、猪虱等.  相似文献   

10.
养殖欧鳗寄生虫病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欧鳗寄生虫病有隐鞭虫、多子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粘孢子虫、伪指环虫、复殖吸虫囊蚴、血居吸虫、九江头槽绦虫、鳗居线虫、寡毛类环节动物和锚头鳋等20多种。其中小瓜虫、粘孢子、伪指环虫危害严重。寡毛类环节动物,体内寄生纤毛虫,鳗居线虫形成局部流行,危害日趋严重,本文着重描述小瓜虫、粘孢子虫,伪指环虫病流行危害的原因和防治现状,建议从改善养殖模式、杜绝病原和科学管理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李英 《畜禽业》2005,(7):59-59
2004年6月对青海省某实验动物房实验动物绵羊进行了寄生虫学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动物绵羊主要以线虫感染为主,其中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和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强度分别为:157(110~228)、87(83~91)。  相似文献   

12.
扁弯口吸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前口目,弯口科,弯口吸虫属。吸虫种类繁多,对渔业生产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双穴吸虫病、日本侧殖吸虫病、血居吸虫病等。而关于扁弯口吸虫对鲫鱼危害的研究不多、报道较少,笔者对扁弯口吸虫的形态、寄生鱼体时引起的症状、流行情况及预防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力求为诊断、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权可艳 《内陆水产》2005,30(8):26-27
扁弯口吸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前口目。弯口科,弯口吸虫属。吸虫种类繁多。对渔业生产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双穴吸虫病、日本侧殖吸虫病、血居吸虫病等。而关于扁弯口吸虫对鲫鱼危害的研究不多、报道较少,笔者对扁弯口吸虫的形态、寄生鱼体时引起的症状、流行情况及预防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力求为诊断、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南四湖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属浅水富营养型湖泊,物产丰富,所产大鳞副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看好,销路好,售价高,还是出口的水产品之一。南四湖大鳞副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一、常见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病害种类按照致病原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5种:由寄生虫侵袭引起的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指环虫、扁弯口吸虫、毛细线虫等寄生虫病;由  相似文献   

15.
1994年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孟津县、济源市、孟县、巩义市一带,发生白鲢暴发病,因误诊或不确诊而造成大面积死亡,仅孟津县的466.67公顷,死鱼20多万公斤,损失近百万元。经检验发现鲢、鳙鱼体内有复口吸虫幼虫。 复口吸虫隶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亚纲。吸虫的生活史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6.
刘小玲 《水利渔业》1999,19(3):41-42
广东拟马生吸虫和拟柏他东肌吸虫表皮均呈现凹凸不平状,广东拟马生吸虫的口吸盘周围有2圈口棘,围口棘具有伸缩性。2种复殖吸虫的体表均具有体棘,广东拟马生吸虫的体棘锥状,略扁平,拟柏他东肌吸虫的体棘为扁平的三角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西藏哲古措土著鱼类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于2018年9月(秋季)和12月(冬季)、2019年3月(春季)和6月(夏季)对哲古措进行了4个季节的采样调查。共采集到2种土著鱼类,分别为高原裸鲤(Gymnocypris waddellii)和异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wartii),与原来的记录不同。在高原裸鲤的消化道中采集到了5种寄生蠕虫,分别为聂氏拟短结绦虫(Parabreviscolex niepini)、新棘吻虫未定种(Neoechinorhynchus sp.)、异肉吸虫未定种(Allocreadium sp.)、对盲囊线虫未定种线虫(Contracaecum sp.)和束首线虫未定种(Streptocara sp.),并对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本研究发现,哲古措土著鱼类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物种组成具有一定地域性,大部分为广布性寄生虫,鸟类在其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分析,高原裸鲤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70~1.27,显示了较高的群落多样性,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为0.38~0.76,优势群为线虫。线虫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消长规律:秋季为周年最高,冬季下降,春季上升,夏季降至最低,推测与水温、中间宿主的种群数量、线虫的生命周期和鱼类宿主繁殖期的行为等有关。复殖吸虫、绦虫和棘头虫四季的感染率均在10%以内浮动,平均丰度也较低。异尾高原鳅的消化道中未发现任何寄生蠕虫,推测与宿主肠道空间大小、摄食量和分布空间的差异有关。本研究通过对西藏湖泊土著鱼类寄生蠕虫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深入了解西藏寄生虫的组成特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对寄生虫与鱼类宿主协同进化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扁弯口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吸虫亚纲,前口目,弯口科,弯口吸虫属。常见的形态是其后囊蚴,此阶段体形大,肉眼可见,黄色外表,在捕捉、剖洗、食用过程中易见。近年来,重庆、四川、湖南、广东等水产养殖区扁弯口吸虫高发,尤其周边环境有白鹭、灰鹭等水鸟、养鸭等水禽的水体、螺类较多的水体高发。扁弯口吸虫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导致鱼吃料不长肉、消瘦,容易缺氧,影响鱼类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惠东拟囊腔吸虫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鲻体内的惠东拟囊腔吸虫(Saccocoedioides huidongensis Lue,1993)随着宿主体长的生长,其感染强度,平均密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感染率则呈不规划的波动;其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在不同月份亦呈不稳定变化;吸虫在宿主体内的频率分布表明,大量的吸虫寄生于少数宿主中,而多数宿主感染少量的吸虫;吸虫在不同体长组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刘小玲 《水利渔业》1999,19(5):44-45
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寄生于鲶肠道内的范氏道佛吸虫和多卵黄外睾吸虫成虫的体表超微结构。范氏道佛吸虫头器呈塞状,边缘具3 圈交错排列的圆锥状齿,体棘具伸缩性,完全伸展的体棘呈掌状,顶端纵裂成一排指突,生殖孔位于虫体后部腹面。多卵黄外睾吸虫的腹吸盘在形状和结构上都具有独特性,除口腹吸盘外,身体的其它地方被鱼鳞状排列的体棘覆盖,未观察到多卵黄外睾吸虫的生殖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