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1992年5月30日至6月4日,世界著名茶艺专家、台湾中华茶文化协会理事长、新当选的中国茶叶协会理事范增平先生对江西省南昌、景德镇、婺源茶叶生产和茶文化进行了考察,并作了以“弘扬茶文化,振兴茶叶经济”为题的演讲和台湾功夫茶艺示范表演。范先生以提倡“国饮”而闻名于世。他此次在南昌讲学并在景德镇茶厂考察之后,又专程  相似文献   

2.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  相似文献   

3.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但我们…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农业考古》编辑部、香港茶人联合会和敦煌茶文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于 2 0 0 1年 4月 1日至 3日在广东南海举行的“中华茶艺面向世界研讨会”是新世纪海内外茶文化界的第一次盛会。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大陆 10多个省市的著名茶文化专家、茶艺表演家和茶艺馆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广东省南海市委书记邓耀华出席了开幕式。本次研讨会为期 3天 ,其中心议题是 ,总结中国茶文化和茶艺一千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近 2 0多年来当代茶艺的成功经验 ,着重探讨茶艺内涵的提升 ,茶艺馆业的规范和创新 ,茶艺人员水准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还举行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研讨会和“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大纲”审定会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3月 2 7日至 2 9日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秘书长范增平先生 ,应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的邀请 ,来校讲学并进行交流。 3月 2 7日下午 ,范增平先生欣然来到安农大“茗缘阁”茶艺室 ,观看了大学生表演的茶艺 ,并谈了自己的观感。之后 ,范增平先生与茶艺表演队的队员、指导教师、顾问就茶艺及茶文化问题进行交流座谈 ,并向安农大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赠送了 10册新著《中华茶艺学》。3月 2 8日下午 ,在茶业教学大楼阶梯教室 ,范增平先生作了题为《中华茶艺源远流长》的学术报告 ,并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 ,受…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3月 2 2日— 2 4日 ,由国际茶文化交流会 (筹 )、世界茶文化交流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台湾茶商联合会、南靖县茶叶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隆重召开。这是自 1 988年以来 ,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史上的辉煌篇章 ,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叙一腔中国茶情的盛典。1 5年前 ,台湾大学教授、台湾茶艺协会理事长吴振铎先生一行率先访问祖国大陆 ,从而推开了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那扇沉寂多年的大门。 1 5年后的今天 ,在两岸茶文化界有识之士与许多热心人士大力推…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将茶艺列为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的重点课程,经常邀请著名的茶文化专家来校讲学,普及茶文化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茶艺的浓厚兴趣。目前全校已有600多位学生报名学习茶艺,近一两年来先后输送100多名学生到各大城市的茶艺馆和茶叶公司从事有关茶文化和茶艺表演工作,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茶艺培训基地。该校茶艺队成立于1994年,因得到香港著名茶艺专家叶惠民先生的亲自培训和资助,故取名为“惠民茶艺队”。经常应邀赴外地演出,甚受好评。目前在校的茶艺队员已是第四代,均为大专班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三月二十七日晚,参加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来自日本、台湾和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五个茶道茶艺表演团汇集湖南常德市桃林宾馆的歌舞厅,表演了东方独特的综合性传统文化——茶艺茶道茶礼。那扶桑之国和祖国宝岛台湾茶文化的魅力,使满厅观摩者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9.
来到位于北京西单教育部街的北京外事职业高中,即刻拥有一份闹中取静的恬适,古色古香、整洁爽目的院落,使人感到记忆中积淀着深厚文化意蕴的古都北京又清晰亲切起来,而这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地方,当属茶艺礼仪专业的培训基地──中华茶艺园。在职业高中开设中华茶艺专业,北京外事职业高中成为全国的“首创”,而促使这一先河开通的,便是著名台湾茶艺专家、台湾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先生。以茶会友茗芳情长范增平先生从事茶艺研究和茶文化传播已20多年,他长期担任“中华茶艺协会”秘书长和“台湾茶文化学会理事长”。写了大…  相似文献   

10.
王梦石 《农业考古》2006,(5):315-316
在2006年的盛夏之际,天津的茶艺文化活动又掀起新的热潮。7月9日下午,在天津体育宾馆隆重召开了“天津市范增平茶艺文化发展中心”成立大会。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天津市委会主委陆锡蕾,市政府参事、民革中央文教科卫委员会副主任雷世钧,中华诗词协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华诗词学会会长、著名书画艺术家陈云君。天津中华文化学院院长陈蔚,市台湾研究会秘书长孙岳,市黄埔同学会秘书长张清林,市茶业协会副会长兼茶艺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国庆,天津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韦建发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津京沪等地茶艺文化爱好者共50余人应邀参加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1.
舒曼 《农业考古》2005,(4):229-230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艺”一词由台湾传入大陆后,弘扬、普及和宣传中华茶文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几年,“茶为国饮”的呼声此起彼伏,茶艺的雅韵和清香,弥漫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此也拉开了中华茶艺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帷幕。河北省虽不产茶,但却是茶文化资源的大省,也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源地,河北省一年一度的金秋茶会响誉海内外。为探源“茶艺文化学”的发祥地,推动两岸中华茶文化交流,促进冀台两地茶文化活动的开展,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组织的河北省茶界代表团一行28人于2005年11月21日经泰国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这也是迄今为止,河北省第一支由民间组团赴台湾进行茶文化交流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20世纪七十年代,古老的中化茶道,以富有现代色彩的“茶艺”在台湾兴起,伴随着海峡两岸人员、文化等各项交流的进行,两岸间茶文化研究和茶艺交流也得到了热络发展。今年春天,北京先后举办“海峡两岸茶艺论坛”、“海峡两岸茶人雅集”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上海和江西也先后举办规模盛大的国际茶文化节。天津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民革天津市委、天津社会主义学院、市台湾研究会,于5月5日-7日,在市政协俱乐部礼堂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茶艺论坛”。共有来自台、港、澳、北京、上海及本市的茶文…  相似文献   

13.
古为农 《农业考古》2012,(2):346-347
(本报讯)由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和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江西办事处主办的"2011年江西茶文化论坛"于2011年12月10日在南昌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江苏、四川、浙江、江西及宝岛台湾的茶文化专家及茶艺爱好者、江西大、中专学校茶艺专业师生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3月 2 2日— 2 4日 ,由国际茶艺交流研究会 (筹 )、世界茶文化交流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台湾茶商联合会、南靖县茶叶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在海峡茶都茶文化博览馆举行。这次活动得到了厦门海峡茶都、福建闽星集团汇全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厦门天成兴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厦门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厦门茶叶茶具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历届茶王邀请赛 (筹 )等单位和部门的通力合作。两岸茶文化界、茶学界、商贸界约一百多位人士前来参加此次盛会 ,其中有陈文华、余悦、程光茜、陈香…  相似文献   

15.
关于《禅茶》表演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1,(4):285-293
自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中国大陆兴起茶文化热潮之后 ,不少热衷于茶艺事业的人士纷纷将各地的饮茶习俗整理、加工、提炼为具有表演性质的茶艺节目 ,在各种大小不等的茶文化活动中演出 ,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丰富茶文化活动内容和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众多的茶艺节目中 ,《禅茶》的整理、编创及其演出都是比较成功的 ,对同行也颇有启迪意义。一、《禅茶》编创、演出及其影响《禅茶》的编导者是江西画报社的陈晓先生 ,当时他正主持“江西茶艺馆”业务 ,对茶艺事业相当关注。早在 1 991年 ,他就帮助过婺源县茶道团…  相似文献   

16.
七代居台在拙作“名人与茶”专题中,曾介绍过被誉为“千古一范”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和他的咏茶名篇——《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令笔者感到惊喜的是,在一九九0年十月下旬举办的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碰到了这位古代先贤的二十九世孙台湾茶艺界著名人士范增平。他是以台湾茶文化学会理事长、中华茶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前来参加大会的。  相似文献   

17.
山长青水长流——与韩国茶人金裕信先生友谊记温州雁茗阁林晓丹我能认识韩国“韩中茶文化研究所”所长金裕信先生,感到十分的荣幸。那是1994年4月间,上海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时,学术研讨会在外滩上海茶叶学会会议大厅举行,当时我应邀将自己创作二十余幅以茶为主...  相似文献   

18.
应邀来沪参加 2 0 0 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活动的香港著名老茶人、香港福华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嘉年贸易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荣誉理事、上海市茶叶学会的老朋友郑良讠永先生于 4月 30日突发心脏病 ,经长征医院大力抢救 ,医治无效 ,不幸于 5月 2日中午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图书馆协会文献加工与检索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农学会科技情报分科学会情报理论与教育学组于1989年9月22~25日在吉林农业大学联合举办了农业情报用户培训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云南、贵州、四川、河北、河南、山东、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北京15个省、市、区16所高等农业院校和7个省、市农科院的论文作者及特邀代表共31人,吉林省高校图工委副秘书长吴争、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李玉参加了  相似文献   

20.
10月14日-1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江西南昌女职学生表演的茶艺荣获茶艺大赛最佳表演奖.这个被誉为"中国茶艺师摇篮"的学校,校长是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的夫人程光茜.陈文华,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考古专家、茶文化专家,他致力于研究茶文化,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创办了第一本研究茶文化的学术刊物《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开辟了"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在全国开设了第一个茶艺专业.他因在茶文化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为爱茶人士所景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