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年的7月初期,饶河东北黑蜂保护区进入椴树流蜜期。为了夺取丰收,要在这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在这一时期加强管理。一、椴树流蜜期前的准备1.培育蜂王,组织双王繁殖进入5月上、中旬,着手培育蜂王,此时蜜粉源充足,正值色木槭、山桃稠李、山桃相继盛开,外界温度高,蜂群群势强,培育的蜂王个体健壮,交尾早,受精充足,表现出优良性状。将组织好的交尾群放在本群同一个蜂箱内,组成双王繁殖。如果是继箱群,上继箱后,用加纱网的隔王  相似文献   

2.
大流蜜期加空脾贮蜜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中蜂喜欢把蜜与子混合贮存。大流蜜期进蜜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巢脾贮蜜,势必影响产蜜量,方法是:油菜大流蜜时把空巢脾加到蜂巢的半部,让蜜蜂贮蜜。群势强大一次可加两张空巢脾。将原巢内的蜜脾调到隔蜂板内侧。这时期蜂王喜欢在新巢脾上产卵,由于加的是旧巢脾,所以,蜜蜂把它用来贮蜜。空巢脾的来源是头年造的巢牌。作者在八四年的油菜花期,用此法一群蜂十一天取蜜19.7斤。比不加空脾的群提高产蜜量一倍多。但要注意:当加入的空脾贮满蜜后要立即摇动,然后再还给原群。这不但可以  相似文献   

3.
宁化县中蜂饲养均为家庭副业,实行定地饲养,规模较小,加强春季饲养管理是蜂群恢复和壮大的关键,本人认为中蜂的春季管理要以繁殖为中心,适当采蜜。管理要点是:检查调整蜂群、加强群内保温、奖励饲喂、壮大蜂群、适当控制分蜂。现分述如下:1 检查调整蜂群 在1月下旬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气温在10℃以上)对越冬蜂群作1次全面检查,查明群势强弱、蜂王产卵、巢内贮蜜等情况,结合检查(并打扫)箱内卫生。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调整好蜂群:发现群内无王蜂,应及时合并;群势弱,要就近组织双王群同箱饲养;空脾多,要抽掉老脾,做到蜂多于脾;巢内缺蜜,要补给…  相似文献   

4.
活框活格养蜂法的特点是根据蜜蜂群势、蜜源季节条件而确定蜂群巢脾数量由少增多。随着蜜源季节结束、蜜蜂群势下降,所采集花蜜成熟,蜜脾被抽出生产、加工蜂蜜,蜂群巢脾数量再由多变少。始终保持蜂脾相称,为下一个蜜源或秋繁培育越冬适龄蜂创造良好条件。7月中旬,我地荆条流蜜期基本结束。笔者将蜂群继箱所有巢蜜脾提出,每群巢脾均调整为4~6张,即巢箱4张子脾,继箱2张蜜脾。2012年我地荆条流蜜特好,7月下旬荆条仍流蜜良好,供应蜜蜂当天食用有余,但花粉供应不足,于7月15日将全场蜂王全部关起来,休整治螨。进入8月份,采用活框活格养蜂法生产蜂蜜,整个荆条花期巢箱留4张供蜂王产子的脾,根据群势、蜂王年龄,部分蜂群在蜜源期间加1~2张巢脾增至5-6张子脾,继箱是巢蜜脾6-8张,整个荆条花期没有摇取一次蜜,只是在7月中旬一次性生产成熟蜂巢蜜,全场平均群产25kg。“立秋”之后,蜂群治螨放王时,蜂群群势均在4-6框蜂。采用生产成熟蜜而不取蜜的方法,蜜蜂长期处于自然积累蜂蜜的状态,群内饲料充足,幼虫成长发育良好。加之7月中旬后适时补喂花粉,其结果荆条花期结束时群势下降缓慢,仍能保持5-7框蜂。  相似文献   

5.
<正>一、继箱强群夏季,柿树、枣树、刺槐等陆续盛开,蜂群往往因劳累过度,群势会有些下降,此时保持强群是夺取丰收的基础。要保证每群不少于15框足蜂。二、人工合并如果箱中群势低弱,达不到上继标准,应采取人工合并方法。在选好副群后,将副群蜂王连同1张正在出房的老子脾和1张幼虫脾,再将1张有存蜜的巢脾,放  相似文献   

6.
1如何做到换王不断子,控制“分蜂热” 众所周知,中蜂喜欢新王、新脾。一般中蜂群势发展到6~7脾,如遇大流蜜期,群内又是产卵力下降的老蜂王,容易起“分蜂热”。一旦分蜂,就会削弱群势,降低产蜜量。解决这个问题,广西来宾黄善明师傅的做法是:在大流蜜期到来前,要提前培育好人工王台。  相似文献   

7.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0,40(10):6-6
秋繁前期:蜜蜂在“立秋”后最后一次取蜜时,子脾上的边角蜜不取,只取无子脾上的蜜,为抽出多余空脾做准备,以确保蜂群秋繁的群数和群势。更换老弱残蜂王,如果是处女王,应在8月底前产卵,平均群势,单王群要保证8~10框的足蜂,双王群保证每王5~6框足蜂,蜂脾相称,用作秋繁的群保证子脾4~5张,过多蜂和子脾应补足弱群或利用产卵王联合分蜂。每周1次对蜂螨进行防治,连续治疗2周。  相似文献   

8.
一、培育适龄越冬蜂 蜂群中适龄越冬蜂多,则越冬安全,饲料消耗少,来年群势发展快;反之,则越冬困难,工蜂提前死亡,春季繁殖也缓慢。培育适龄越冬蜂要在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的初期进行。可用新王替换产卵差的老千、大流蜜期采脾上的贮蜜、选用适合产卵的新脾等办法,尽量扩大产卵区。流蜜结束后,抽出多余的蜜脾,适当补给空脾,保持蜂睥相称。加强巢内保温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产卵。  相似文献   

9.
王鹏 《中国蜂业》2014,(1):26-26
<正>蜂种是养好蜂的关键,笔者通过近几年观察和实践发现,适合寒冷地区蜂种有松丹一号、高加索蜂、美意、原意。这些品种我都用过,好的表现是产蜜量高,越冬死亡率低,省饲料,群势大繁殖快。培育好蜂王需注意以下几点:1.育王时间出窖4框蜂的中等蜂群放3张脾,1张蜜脾,1张粉脾,1张半蜜脾,四周有封盖蜜中间有空房,利于蜂王  相似文献   

10.
1月小寒冰雪夭窖温保持O一2“C湿度要保持85“箱内清洁掏死蜂窖内必须要黑暗窖温降至。一3oC蜂窖管理要当先冷刷热呼微声安空气必须要新鲜核查要用红光袋切忌响声和鼠患巢阴缩小气孔关选好种群加蜜喂育王分蜂能提前2月立春天还寒此时蜂王将产卵稠后防热不防冷发现糖粒蜜结晶失王恐慌蜂团散鼠盔蜜蜂空胸部蜂窖管理别放松核查翎巢是时简常换空气纪心简蜂群拉稀有屎斑蛾死蜜蜂舌外边确靛开箱来翎换6月芒种忆缝地培养采蜜壮年蜂适时补喂多增殖要分就分别限制孩弱群势卵蛹换分蜂造脾两不换补助蜜源将断去产脾灌蜜加产区熟台粗成交尾群早多分群…  相似文献   

11.
秋季是螨害最严重的时候,也是蜂群走向衰败的季节。我地秋季蜜源短缺,盗蜂严重;蜂王特别是老蜂王,到了秋季会早停产、少产卵。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笔者多年来的实践认为:秋繁前后两次控产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把损失降至最低。1 秋繁前的蜂王控产我地一般在8月中旬以后就无蜜可采,此时如果蜜蜂满箱,群势强,外界有少量蜜、粉进巢,则可在最后一次取蜜时留下一半封盖蜜脾用作饲料补充,以避免引起盗蜂。秋繁前控产有2种方法:a. 组织交尾群,换新王秋繁这种方法虽然麻烦,但效果较好。一个强群分为2~3个交尾群,从提脾到子脾出尽,时间刚好同新王交…  相似文献   

12.
更换蜂王、壮大群势,是每个蜂农一年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单纯长期自繁一个品种,会导致蜂王纯度提高,产卵力下降,卵死亡率增强,这对生产十分不利。尤其是蜂群交尾,一般采用标准箱分区设置、分散摆放与蜂群分区放置的办法等来提高蜂王交尾率,但是要携带大量蜂箱,浪费许多蜂。采用继箱小群交尾的办法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具体方法是:在王台成熟前2 d,打开继箱后巢门,让蜜蜂自由出入,2 d后采用塑料布、棉布等轻质材料在继箱巢门一侧分割能放置2张脾的小区,提取本箱带蜂子脾1张,外加蜜脾1张,即成交尾群。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都知道,GN箱加隔王板隔离蜂王在巢箱后,继箱无王区爱造王台。这一点对于要养强群不想分蜂的蜂友来说,需经常查台除台很麻烦,一大意可能就出现了处女王。我于2018年5月在一6脾群中用GN箱加隔王板取板栗蜜,因为群势不强,没往造台方面想,提的子脾中下部有卵和小幼虫也没注意,板栗蜜少粉多,只取了1次蜜,取蜜时也忘了查王台。结果十多天后拆隔王板时发现继箱中竟然有1只  相似文献   

14.
我场试验组紫云英蜜期期初的生产基本情况是蜂47群,计265脾平均群势为5.5框蜂,蜂王75匹(内包括28个双王群)。(一)生产成果①本期共产蜜3,339斤,以基本群计算平均每群产蜜71.1斤,完成规划(2,000斤)的167%。②造脾850张以基本群计算平均每群造脾18张,完成规划(600张)的141%。  相似文献   

15.
葛平 《蜜蜂杂志》1989,(2):15-16
新疆黑蜂具有采集力强的特点,抓好流蜜期的技术管理,是把蜂群尽快养成强群,投入生产的重要环节。现将新疆黑蜂流蜜期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培养采集蜂伊犁地区繁殖期100天左右,一个流蜜期40~45天,此时必须做好蜂群的繁殖工作。(一)采用双箱体饲养,依靠本群的力量,培养采集蜂。一般当外界气温基本稳定,离主要流蜜期40天左右的六月上中旬,箱内达6~8张子脾,有8框以上的蜂势时,将封盖子脾3~4张,提入继箱内,两侧放入蜜粉脾。虫卵脾放在巢箱里,再加一二张产卵空脾供蜂王产卵。巢箱和继箱空间放入保温物,防止“倒春寒”冻伤幼虫。当继箱和巢箱满箱时,再加第二继箱,巢箱上加隔王板,卵虫脾留在巢箱内,蜂王限制在  相似文献   

16.
孙群 《中国蜂业》2014,(6):40-40
我地有位蜂友,养了几十群中蜂,去年秋末,有十多群蜂相继逃亡。他是用土法饲养,随便打开蜂箱一看,几乎脾上贮满了蜜,蜜脾大小平均约30厘米宽,30厘米长,共有9张,从这种迹象看,应该是群强蜜足,且无病。我又看了几群,都是蜜脾多,应该是蜂多群强,然而蜂却不多,实为弱群。上午看的蜂,下午1点多看到这几群蜂相继出逃。这是因为春、夏的群势强贮蜜多,后来因干旱,蜂王老化或有其他原因使蜂群渐弱。  相似文献   

17.
(一)秋季流蜜期的管理1.要及时采收蜜,结合选留好越冬脾,把孵化过二代蜂子、没有雄蜂房的蜜脾,放在继箱或采蜜群的两边,把蜜脾之间的蜂路放大到12毫米,让蜜蜂多贮蜜,封盖后作为越冬饲料。2.在繁殖越冬适龄蜂前,把老、劣蜂王全部换成优良的新蜂王。3.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彻底治螨3~4次。4.培育适龄越冬蜂。凡在越冬前没有参加过采蜜、酿蜜、哺育幼虫,又能在越冬前进行排泄飞翔的蜜蜂,都是越冬适龄蜂。培育方法:第一,在优王、壮蜂和蜂王有产卵地位的基础上,进行奖励饲养,以刺激工蜂积极工作,蜂王大量产卵;第二,及时补喂。幼虫脾上的蜜尽量少摇…  相似文献   

18.
叶振庭 《蜜蜂杂志》1999,(11):26-27
1972年9月,笔者为加强养蜂的科学管理,选场在我校农场管庄村。时值荞麦花期,气候适宜,空气清新,蜜源丰富。此时,我校蜂群群产蜜量普遍增加(每群蜂产蜜量约50kg),其中一群实验群在20天内产蜜145kg,并造脾12张,此群的产蜜量实属罕见。现将其情况介绍于下:一、蜜蜂品种意大利蜜蜂经过“南育北交法”的选种,蜂王是当年5月产,棕黄色,体格中型,产卵力强,能维持14框以上卵子。蜜蜂体格健壮,寿命长,不起分蜂热,能长期维持大群,采集力强(只1个蜂王的卵)。二、蜂群的管理在荞麦花期20余天前,有玉米和…  相似文献   

19.
1 .抓紧繁蜂 ,保持强群 南瓜花期伴随着其他植物开花 ,蜜粉丰富 ,蜂群工作积极 ,因此要抓住有利时机造新脾供蜂王产卵。注意把蜂王压在巢箱产卵 ,定期调蛹脾上继箱 ,巢箱补加巢础 ,争取每加一张巢础都变成子脾 ,使之达到 8上 8下的布置。如有特强的群势 ,要提蛹脾补给新分群 ,总之不怕群强而要全力繁蜂 ,为把强群送入向日葵花期打下良好基础。2 .遮荫通风 为了防止分蜂热的发生 ,可把蜂群放在树阴或简易凉棚下。3.生产蜂王浆 ,适时取蜜。4 .培育蜂王 南瓜花期较长 ,给蜂群培育优质蜂王创造了有利条件 ,所以应注意培育新王 ,力争把不好的…  相似文献   

20.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