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插早稻不同播种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杂交稻株两优819和常规稻中早39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处理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苗数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株两优819播种量以75 g/盘为宜,中早39以播种量以140 g/盘为宜。  相似文献   

2.
针对余姚市近年来不断扩大的机插水稻状况,从播种期和秧龄角度研究了机插早稻增产潜力,结果发现,播种期为4月4日、秧龄20d处理的机插稻表现最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杂交稻H优518、盛泰优9712、准两优60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处理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作为双季机栽晚稻,H优518、盛泰优9712以6月27日播种为宜;准两优608以6月15日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H优518和陆两优99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秧龄处理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秧龄对机插双季晚稻的秧苗素质、生育期及产量等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H优518和陆两优996作双季晚稻机插栽培时,秧龄以17 d为最适宜,产量分别为577.3和541.7 kg/667m2。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机插栽培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庐江地区双季早稻水稻机插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设置5个不同的机插取秧量,选取早熟常规籼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对其不同机插取秧量条件下的机插质量、生长特性、产量形成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取秧档位为4和1时(对应的穴取样量分别为2株/穴和4~5株/穴),2个处理产量最佳,分别为9474.0kg/hm~2和9448.5kg/hm~2。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庐江县区域及相近生态区域的合适机插双季早稻品种,以常用的井关播种流水线和井关毯状插秧机栽插12个早籼稻新品种(系),以浙辐203作为对照,重点研究了毯状机插条件下各品种在产量构成、生育期、茎蘖动态、抗纹枯病性等差异.结果表明,早籼320、早籼310、中嘉早17、中早33、中早39、浙辐203等6个品种适宜在庐江县区域及相近生态区作双季早稻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7.
以早稻金早09为研究材料,利用智能温室育秧机插,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温室秧4月8日播种,4月21日机插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可达到592.2 kg.  相似文献   

8.
早稻机插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早稻机插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机插栽培中,甬籼69表现苗期耐寒性好、成秧率高、高产、生育期适中、耐肥性较好、分蘖能力较强、株高适中、穗大粒多、抗倒性较好等特点,可作为今后早稻机插栽培的主要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早稻机插秧高产栽培的最适秧龄.[方法]以高产早稻品种中早15为试验材料,设置20、24、28、32 d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机插双季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秧龄在28 d以内,随着秧龄的延长秧苗素质提高,秧块状态良好,群体颖花量显著增加,最终使得产量显著增加.当秧龄超过28 d时,秧苗单株白根数显著减少,根冠比降低,秧苗素质下降;株高整齐度降低,成苗率下降,秧块状态变差,最终导致减产.[结论]安徽沿江地区机插双季早稻秧龄在24 ~28 d较适宜,以28 d最优.  相似文献   

10.
早稻机插栽培与抛秧、手插栽培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机插栽培秧苗素质明显差于抛秧、手插,生育进程推迟,但667 m2产量仍达到554 kg,与抛秧、手插产量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1.
对机插早稻进行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机插早稻成熟期影响不大,随着播种期推迟,早稻的各个发育阶段相应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机插早稻有效分蘖期随播种期推迟而呈缩短趋势,有效分蘖数降低,造成有效穗数不足;总粒数、实粒数随播种期推迟呈增加趋势, 结实率、千粒重不同处理间差别不大;产量以4月1日播种的最高,在苍南机插早稻的适宜播种期以3月中旬下至4月上旬初为宜。  相似文献   

12.
早稻宽窄行机插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早稻试验结果表明,以一宽一窄行间距为特点的宽窄行机插方式与传统的等行距机插相比,可达增穗、增粒、增产目的,增产幅度为10.1%。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早稻品种适宜的机插密度,用两种插秧机对3个早稻品种进行了不同行株距栽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籼69最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5 cm×11 cm,温814、中早39最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5 cm×14 cm。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技术改进对余姚机插早稻的增产作用并分析其增产原因,对现行机插技术与原机插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现行技术使秧苗素质和其他各项经济性状得到显著提升,每667m2产量达449.8kg,比原技术增产15.57%,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庐江县是安徽省双季稻的主要生产区之一,近年来因为栽培技术不够稳定导致早稻生产波动性较大,早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是当地农技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近些年庐江县双季早稻生产实践,对广泛推广的旱育机插栽培配套集成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供试材料,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为供试插秧机械;试验设定25cm固定行距,株距设置为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试图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配置不影响生育期表现;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11cm、12cm株距处理的有效穗数较14cm、17cm株距处理提高13%以上;株距为11cm、12cm的小株距处理所构建的大群体并未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著降低;11cm、12cm株距设计具有更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同时表现出更优的实际产量结果。综合来看,25cm×11cm和25cm×12cm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最佳的株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17.
试验表明,早稻直播栽培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对产量影响较大,宁波地区早稻在4月13日前后直播最为适宜,播种量以4.5kg/667m2(种子发芽率为100%)为佳。  相似文献   

18.
以甬籼69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对机插早稻生育期、苗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区机插早稻的氮肥施用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3.5∶3.5∶3产量最高,但从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整体分析,还是以基肥∶分蘖肥∶穗肥3.5∶4.5∶2为宜。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产地基质在机插早稻中早39育秧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临安基质处理的667 m2早稻产量最高,为400.68 kg,比沟泥、江苏基质覆盖沟泥、江苏基质处理的产量分别增产1.6%,2.3%和4.9%。  相似文献   

20.
提前早稻的播种和移栽期,可能导致早稻减产,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早收获期,从而增加连晚全生育期天数,为晚稻和全年高产创造条件,因此,特进行了相同秧龄条件下机插早稻促早栽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播种期和移栽期的提前,有效穗数逐渐减少,穗型逐步变大,产量逐渐减产,按照播种、移栽时间的先后,3个处理的产量分别为481.4、495.0、518.0kg/667m2,播种、移栽时间越提前,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