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3种冠环线虫体表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冠状冠环线虫(Coronocyclus coronatus)、大唇片冠环线虫(C.labiatus)和小唇片冠环线虫(C.labratus)的体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线虫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冠状冠环线虫外叶冠由22个小叶组成;4个亚中乳突起自口领基部,向口领顶部延伸呈隆起状;雄虫生殖锥背唇上有1对卵圆形结构的附属物,中部相融合,上面分布着许多刚毛状突起;雌虫尾部直。大唇片冠环线虫外叶冠小叶19个;口领内上缘在背腹面和侧面向内延伸形成4个大的唇形结构,每个唇片的基部中央伸出1个亚中乳突;雄虫生殖锥背唇上约分布着10个大小不等的圆锥形附属物;雌虫尾部稍弯向背侧。小唇片冠环线虫外叶冠小叶18个;口领内上缘在背腹面和侧面向内延伸形成4个小的唇形结构,每个唇片的基部中央伸出1个亚中乳突;雄虫生殖锥背唇上有1个两端呈卵圆的月牙形附属物;雌虫尾部直。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贝壳杉中一种伞滑刃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在对1批出境的船舶铺垫材料检测时,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测量,以及分子鉴定.该线虫属松材线虫组,交合刺较大,长约35~43 μm,明显大于松材线虫B. xylophilus、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锥尾伞滑刃线虫B. conicaudatus、伪伞滑刃线虫B. fraudulentus和B. luxuriosae等近似种的交合刺, 与豆伞滑刃线虫B. doui交合刺34~43 μm接近,但该线虫雌虫腹面末端有缺刻,而豆伞滑刃线虫的雌虫靠腹面末端有2~4 μm的尾尖突.该线虫ITS-RFLP图谱与新加坡伞滑刃线虫一致,但交合刺比新加坡伞滑刃线虫交合刺41~48 μm略小,且其雌虫和雄虫的尾均略长,雌虫尾末端多数有缺刻,而新加坡伞滑刃线虫尾末端钝圆,有短尾尖突.该批铺垫材料来自马来西亚,这是马来西亚除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外发现的第二种伞滑刃线虫.  相似文献   

3.
比利时橡木中伪伞滑刃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在1份来自比利时的橡木原木中截获一种伞滑刃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PCR-RFLP方法确认,鉴定为伪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fraudulentus Rühm)。该线虫属松材线虫组,在比利时和我国尚无记载。该线虫的主要鉴定特征是雌虫尾圆锥形,渐尖,尾长约肛门处体宽的3倍;端生尾尖突多数弯向腹面,长约2μm;雄虫交合刺长约27μm,交合伞呈平铲形或圆铲形。  相似文献   

4.
从福建省福州市龙台山芒果根际采集到一批针线虫样本,经形态学观察和测量,鉴定为布科文针线虫(Paratylenchus bukowinensis Micoletzky,1922)。该虫的主要鉴别特征如下:头部圆锥形,头环明显;口针长24-28μm;成熟雌虫阴门处不膨胀;尾部圆锥圆,末端圆。芒果为布科文针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5.
2012年8月~2013年7月,对新疆伊宁地区大豆根际植物线虫的种类进行调查,鉴定出短体属中国新纪录种2个,即山口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yamagutii)和苏丹短体线虫(P.sudanensis)。山口短体线虫的主要特征是:雌虫头部具有2条唇环,侧区具有4条侧线;口针基球呈圆形,食道腺从腹面覆盖肠的前端;阴门处于虫体后部81%处,受精囊圆形至卵圆形,充满精子;尾部较细,圆锥形,末端呈圆形、无纹。苏丹短体线虫的主要特征是:雌虫具有3条唇环,侧区具有4条侧线;阴门位于虫体后部74%处,受精囊较长,充满精子;尾呈亚圆柱形,尾端平截。  相似文献   

6.
中国伞滑刃线虫1新种记述(线虫门:滑刃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在马尾松枯死木质部中发现的伞滑刃线虫属1新种-东莞伞滑刃线虫。线虫标本采自广东省东莞市。两性虫体均细长,a值64-134;尾部短,c值48-102;雌虫无阴门罩,阴门体后位,V值达86-92;雌雄虫尾部圆锥形具锐尖的末端,雄虫尾端直,有短的端抱片,交接刺具尖的喙突。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红掌穿孔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漏斗分离法,从海南省海口市花卉基地的红掌上分离到穿孔线虫群体,经光学显微观察和测计发现:该线虫的雌虫虫体头部骨质化明显,唇区半圆形,连续或稍缢缩,3~4个体环;中食道球发育好,瓣膜清晰,食道腺从背面覆盖肠;阴门明显,偶尔轻微突起,位于虫体的中后部;双生殖管平衡发育;角质膜具有细而明显的环纹,侧区刻线4条,在尾中部合并成3条。雄虫唇区高,半球形,明显缢缩,头架骨化程度低,食道退化,交合刺发育良好,引带和交合刺的前端伸出泄殖腔,交合伞包裹尾部的2/3,尾末端钝圆或尖,具有较长的透明区。该线虫被鉴定为相似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Cobb)Thorne。  相似文献   

8.
拟松材线虫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素珍  史延梅  陈凤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66-20667
对拟松材线虫的形态以及致病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拟松材线虫在形态上与松材线虫十分相似。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拟松材线虫的尾部形态为圆锥形,而松材线虫的尾部为指形。形态鉴定上支持将尾尖突短于1μm的定性为松材线虫,长于3.5μm的定为拟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和松材线虫交合伞都有多种变化,不宜作为分类特征。关于拟松材线虫对松树的致病性,主要存在3种观点:①无致病性;②有微弱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③具有致病性分化,有的株系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根结线虫种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肃省临洮县胡萝卜上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并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该群体雌虫虫体梨形或柠檬形,乳白色,口针粗壮,中食道球近圆形。雌虫会阴花纹呈卵圆形,背弓较平缓,肛门处有刻点。雄虫虫体细长,尾部钝圆,交合刺针状,成对。2龄幼虫虫体细长,呈蠕虫形,唇区无明显缢缩,口针发达,口针基部球小而圆,尾部透明区明显,尾尖钝圆。利用特异性引物Mh-R/Mh-F扩增得到大小为462 bp的特异性片段,与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一致。基于根结线虫属rDNA ITS和28S-rDNA D2D3区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该群体均与北方根结线虫序列聚为一支。将该线虫接种胡萝卜,其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一致,35 d后分离线虫,其形态特征与北方根结线虫相符。综上,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该病原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M.hapla),这是甘肃省首次报道北方根结线虫危害胡萝卜类蔬菜作物。  相似文献   

10.
形态特征:松材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它原产北美洲,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而引发危害的。  相似文献   

11.
郑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94-21095
[目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方法]对采自浙江长兴的双角螺旋线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对光镜下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确认。[结果]采用戊二醛-锇酸双固定及临界点干燥制备的线虫样本,虫体不皱缩,不变形,形态结构清晰,能够很好地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论]为研究和防治双角螺旋线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观察中华微蛾的触角感器。[方法]从河北省昌黎县碣石山上采集若干只未羽化成虫的虫瘿,采用扫描电镜对培养羽化后的中华微蛾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观察。[结果]中华微蛾触角38节,与体等长,丝状,密披刚毛。触角感器共有8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锥形乳头状感器、芽形感器、指形感器、鳞形感器和镰刀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具有3种类型;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指形感器有2种类型;锥形乳头状感器、芽形感器、鳞形感器和镰刀形感器各具1种感器类型。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基本相同,仅在数量上有些差异。不同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长度和分布各有不同。[结论]该研究为探索控制中华微蛾的新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的似锥低颈吸虫(Hypoderaeutnconoideum)和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miyagawei)的成虫体被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前者头领呈半圆形,头棘埋于体被皱襞中,依稀可见。体棘自头领分布至腹吸盘处,棘呈鳞片状,瓦片状重叠排列。后者头领发达,头棘37枝清晰可见。体棘自头领后分布至虫体后1/3处,前1/3部体棘分布最密,腹吸盘后逐渐分布稀疏,棘呈扁长形和鳞片状。似锥低颈吸虫皮层明显厚于宫川棘口吸虫。两虫皮层含杆状和圆形分泌小体,但似锥低颈吸虫皮层中部还有较多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14.
烟青虫老熟幼虫气门特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烟青虫老熟幼虫气门特征。[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烟青虫5龄老熟幼虫气门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烟青虫的气门类型属于内闭式气门,腹部第8节的1对气门明显较大。气门腔口呈新月形或椭圆形,气门腔口周围具有围气门片。气门筛二唇形,中部略下陷,中央边缘部分的分枝明显较长。唇瓣外缘的过滤结构呈丛生状。气门筛外面观簇生,刺猬状,分枝发达,内面观呈规则平行排列的篱笆状,顶端分枝密生,下部渐少,基部也有单生的过滤结构,分枝不及外面观发达。[结论]该研究为烟青虫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和研制与害虫呼吸系统有关的新型农药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4种不同品种石榴的叶表皮特征电镜扫描观察(英文)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assification of pomegranate cultivars and studies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pomegranate cultivars.[Method]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scanning was used to comparatively observe leaf epidermal structures of 4 pomegranate cultivars.[Result] The upper epidermal structures of 4 pomegranate cultivars were similar and showed reticular structure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existed in lower epidermis,such as cell shape,cell size and arrangement mode of cell as well as stomatal density,while the structures of leaf vein in lower epidermis of 4 pomegranate cultivars were similar.[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morphological references for studying heterosis of pomegranate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16.
李荣林  王会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54-16155
[目的]观察双荚决明(Cassia bicapsularis Linn.)花粉的超微结构,并首次对双荚决明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描述。[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双荚决明正常的花粉形态为椭球形,极面观为钝的凸三角形,赤道面观为钝的截形菱形。花粉大小为21~23μm(极面),13~16μm(赤道面),极轴与赤道轴的比值为1.44~1.54。花粉的萌发器官是其萌发孔,正常的花粉粒有3条萌发沟,属3沟孔的萌发孔类型,萌发沟在极面端不汇合,在赤道面处隆起,是花粉破裂花粉管萌发的位置。花粉具有穿孔状雕纹。[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双荚决明花粉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其春  林梅香  洪燕萍  陈锦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84-5885,5917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进行观察;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结果]银杏叶超微粉在电镜下观察难以看到完整的细胞结构,绝大多数细胞破壁;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比细粉高(P<0.05);在超声波提取或简化提取(开水冲搅)下,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分别比细粉提高了10.0%和11.8%(P<0.05)。[结论]超微粉碎可提高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  相似文献   

18.
4个石榴品种叶表皮特征电镜扫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石榴品种的分类及亲缘关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扫描电镜对4个石榴品种叶片表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所观察的4种石榴叶片上表皮结构相似,呈波纹网状结构;下表皮存在较显著的差别,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以及气孔的密度不甚相同;叶脉结构极为相似。[结论]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石榴的杂种优势提供了形态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378-3379
[目的]探寻观察葛仙米表层结构的新方法。[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野生葛仙米与室内培育葛仙米表皮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野生与室内培育葛仙米表皮都呈网状交错排列的纤丝胶质混合结构特征,不同的是室内规模培育葛仙米群体表皮外层有藻丝分布,而野生葛仙米表皮外层未见藻丝分布。10μm以下的葛仙米群体表皮质感厚实,呈现出很多皱纹,扭曲。[结论]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是研究葛仙米群体发育的有效工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食线虫性真菌弯孢节丛孢菌的分离及捕食线虫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牛羊相关联的基质中分离食线虫性真菌弯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musiformis并进一步观察该分离株对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 3期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捕食过程。【方法】用诱饵平板技术分离弯孢节丛孢,然后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弯孢节丛孢对捻转血矛线虫3期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作用的动态过程。将该菌分离株NPS045接种在表面铺有纤维素膜的20 g·L-1水琼脂平皿中培养4 d后并加入试验线虫,于2种线虫捕捉后不同时间段取样观察。【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加入试验线虫后5 h该菌产生捕食结构并开始捕捉2种线虫;弯孢节丛孢对捻转血矛线虫3期幼虫于捕捉后22 h刺入角质层,56 h虫体有侵入性菌丝长出,68 h消化完全;秀丽隐杆线虫于捕捉后14 h刺入并明显皱缩,19 h虫体严重皱缩,24 h消化完全。【结论】从1 502份与牛羊相关的样品中分离出17株弯孢节丛孢菌,其在总样品中的检出率为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