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彩萍 《茶业通报》2004,26(3):136-137
宿松县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山区五个乡,全县现有茶园993.3hm2,其中可采茶园613.3hm2,年产优质茶可达110t茶叶总产值555万元。近年来,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茶叶约占16%,茶叶是山区乡镇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物。宿松县茶叶生产虽然面积只有1000hm2,但分布广泛,有一定规模的茶场只有5家,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面积的34%,绝大部分的茶园仍分散在千千万万的茶农手中,茶叶生产仍处在茶农分户制作,提篮叫卖的水平,茶农的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农户家庭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凸现,农民增收慢、山区致富难和山区贫困人口多等…  相似文献   

2.
李华超 《茶业通报》2001,23(1):30-30
1 以林养茶是祖国光荣历史传统黔北山区以林养茶历史悠久 ,除大树茶 ,还有乌龙茶、苔子茶、丛茶 1 0多种 ,还有很多早被农民利用了的老鹰茶、白叶茶、苦丁茶、三枝茶、木花茶、甜叶茶、木瓜茶等 1 0多种野生茶。农民采制各种保健茶和药茶。如利用白叶茶枝叶繁殖虫茶 ,可治疗肠胃病。五十年代 ,大型国营茶场开始引种发展新茶园 ,农村仍坚持以林养茶 ,加工青毛茶、金玉茶和晒青茶 ,产量逐年增长。以林养茶管理简单 ,茶农说 :“冬季挖挖 ,越采越发 ,牛马践踏也不怕”。一百多年前 ,我国茶叶产量和出口量之所以居世界首位 ,并非茶园面积有现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江总书记提出的“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造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方针指引下,我国林业进入大发展时期,绿色风暴正在袭卷全国。西部大开发是千年难逢的机遇,退耕还林、还茶、以林养茶是保护和改造黔北林茶资源环境,治理国土,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兴黔之本,富民之本。1有林就有茶林多茶多茶好茶树自古栽培采摘在森林中,黔北是一个典型的茶树群落体。大树茶分布面广、产量大。50%~70%分布在赤水和习水两县市。桐梓、务川、道真、仁怀等县市林区也有大树茶。1…  相似文献   

4.
正宣城市宣州区辖26个乡镇办事处,地处皖东南,总面积2533Km2,年平均降水量1294mm,年均气温约为15.9℃,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072.5h。土壤类型以黄红壤、棕红壤和红壤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6%~4.0%,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宜茶种植面积可达1.33万hm2。2012年全区茶园面积5287hm2,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4040hm2、绿色食品认证1200hm2、有机茶面积34.9hm2,茶叶总产量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日照市是我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集中分布区,近几年,始终把茶叶列入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来抓,茶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到2009年,茶园面积已达到1万hm2,其中投产茶园面积0.87万hm2,茶叶总产量7200t,总产值5.3亿元。但茶树鲜叶采摘有粗有细,  相似文献   

6.
罗仲兴 《茶业通报》2003,25(3):100-101
茶叶是我省乃至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又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省的产茶历史悠久;生产种类较多,有:红茶、黄大茶、绿茶与芽形、扁形、园形茶;历史名茶就达10个。到2001年我省的茶园总面积111870hm2,采摘茶园面积99280hm2,茶叶生产总量47045t。面对入世,我省茶业有以下特点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只有依靠科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应对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茶业生产现状之浅析1.1茶园单产低到2001年止,我省的茶园在全国总面积排第五,采摘面积排第四,茶叶总产量排第七位。虽然我省不泛有高产茶园,但总体而言,茶叶单产(按采摘面积计算)为473.8…  相似文献   

7.
贵州发现世界上唯一的茶种化石,标志着贵州的茶历史在100万年以上,分布着各类野生及栽培茶树品种资源600余种,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尤其是湄潭苔茶和石阡苔茶两个品种,是中国茶树品种的优良品种。同时,贵州是茶树和茶业经济的故乡,明清以来,茶业是贵州省的一大产业。本文就如何将全国茶叶资源大省和传统产茶大省贵州,发展为茶业大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烟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茶区。经过多年发展,茶树种植面积达1300余hm2。烟台北方茶叶推广中心通过引进优良茶树品种、开展本地良种繁育;加强茶园管理水平、大力推广设施栽培;建全病虫害预警机制、提倡绿色综合防治等方法,实践并总结出一套适合烟台茶叶推广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智仁 《茶业通报》2004,26(3):120-120
为推动我县茶叶机械化生产,提高茶叶采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年初从浙江引进落合、川崎两个厂家生产的修剪机106台、采茶机84台,在走马镇进行了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当地茶农的欢迎,为全县大面积推广茶树机剪机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基本情况1.1机剪机采面积本次试验示范在白果民族茶厂木耳山茶园基地和世为公司红罗沟茶园基地进行,面积共266.7hm2。1.2茶叶产量266.7hm2机采示范茶园的鲜叶总产量为2400t,平均亩产干茶150kg,比非机采茶园对照平均亩产100kg增产33%。增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生产现状据陆羽《茶经》记载,太湖县早在1000多a前的唐代就盛产茶叶。出产的芽茶以其优异的品质列入贡品。其时的“南阳谷尖”享誉皖西南。1990年初,全县已有茶园1333.3余hm2,可采茶园1266.7hm2,年产干茶400 t左右。茶类结构单一。至2005年底,茶叶总面积达到3333.3hm2,其中可采面积3000hm2,干茶产量达1000 t。名优茶300 t,茶叶总产值近2000万元,名优茶产值510万元。茶叶销售市场主要是省内,名茶市场已拓展到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武汉、深圳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无性系良种茶园近66.7hm2,名优茶机制生产发展较快,全县共新建和改造名优…  相似文献   

11.
古茶园与台地茶园鲜叶常量成分及成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比较古茶树与台地茶树芽叶常量成分及大树茶与台地茶品质,为茶树资源古茶树的评价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古茶园鲜叶和台地茶园鲜叶为原料,制成不同茶样,通过感官审评结合品质成分分析展开比较。结果表明:(1)古茶园鲜叶成茶品质的物质基础优于台地茶园鲜叶,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台地茶园鲜叶;(2)从各种成茶品质成分含量来看,大树茶有味物质组成配比更适合于消费者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大树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台地茶,儿茶素含量、酚/氨显著低于台地茶;(3)从各种成茶感官品质来看,大树茶味感优于台地茶,主要表现在滋味协调、味厚、鲜爽回甘,而台地茶味薄、浓带苦涩、欠协调。从冲泡次数来看,大树茶可达5次,多台地茶1次,具有更好的耐泡性。综上,采制于古茶园的大树茶较采制于台地茶园的台地茶消费者接受性高。  相似文献   

12.
王亦财 《茶业通报》2003,25(1):32-32
茶黑毒蛾,又名茶茸毒蛾,除危害茶树外,还危害油茶等常绿木本经济作物。泰顺县地处北纬27,茶黑毒蛾在我县茶区年发生4代,尤以四代为害严重。我县现有茶园面积4300hm2,60%茶园分布在海拔600~700m的山地,曾于1997年严重发生后,2001年因夏秋气候较干旱,茶园管理粗放,再度在我县茶区严重发生面积达600hm2,累计损失茶叶产量125t,产值近100万元。1发生原因分析1.1气候适宜于茶黑毒蛾的发生近年来冬天严寒,春暖干旱的气候特点,为茶黑毒蛾安全越冬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增加了越冬后的有效虫…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自1966年南茶北引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三大茶叶产区,截止2012年,全省现有茶园总面积2.07万hm2,其中投产茶园1.8万hm2,茶叶总产量1.3万t,干毛茶总产值达到20多亿元,已成为江北茶区最北部集中分布区。由于山东种茶历史较南方茶区短,气候条件特殊,病虫害发生的种类相对较少。但在茶树种苗的引进过程中,一些  相似文献   

14.
刘金根 《茶业通报》1998,20(3):42-42
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现有茶园333.3hm2,其中良种茶园288hm2,(无性系174.8hm2)。茶叶生产"四化"建设,不仅自身实力得到长足发展,还提高了茶叶对市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1茶树良种化本场严格履行农业部提出的建场宗旨,明确良种繁殖示范场的"繁殖、示范、推广"的性质,先后从全国各地茶叶生产场及科研机构引进国家级、省级良种60余个,栽植面积174·shin'(其中高效母本园66.67hm勺。在专家指导下,成功地运用薄膜加遮阳网双层覆盖扦插新技术,使扦插成活率达到90%,比常规扦插提高15%~20%。迄今,已累计向社会提供无性系良种茶…  相似文献   

15.
岳西县创建全国标准茶园的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光明 《茶业通报》2011,(3):143-144
2009年底,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的科学选点,在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建立全国标准茶园创建示范片。该村现有茶园面积125hm2,其中示范基地面积90hm2,于2003年冬建园,2004年春栽植。茶树品种全部是无性系良种:乌牛早、石佛翠、石佛香、舒茶早、迎霜等。全村现有茶  相似文献   

16.
《茶业通报》2003,25(2):53-54
我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467hm2,可采茶园面积6000hm2,年产干茶3000t,年产值5400万元,系列产值8000万元。“金寨翠眉”蝉联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齐山牌“六安瓜片”勇夺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茶王”称号。茶树良种工程、科技园建设、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生产机械化、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推进了茶叶产业化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因地制宜,与进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一直是我县的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历届县委…  相似文献   

17.
茶树红锈藻病是致使茶树未老先衰的一种枝干病害,能导致茶树大量落叶、枯枝,造成减产,严重的甚至成片桔死。据调查,全区发病茶园达23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74.2%,发病率一般在80%以上,据桃江县7个区调查,茶园面积5万多亩,发病率100%,该县大力港乡黄龙咀村古家湾茶场,茶园面积130亩,原来是该县的先进高产单位,1975年亩产干茶达200斤以上,1980年后,主要因采摘不合理,培管不善,病害加重,致使产量逐年下降,到1982年亩产干茶只有50斤,比1975年每亩减少150斤,而且树势衰老,叶片稀疏,  相似文献   

18.
正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是皖垦茶业集团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若虫危害茶树新梢,受害后牙叶生长停滞,发芽减少、牙叶枯黄、质地变脆、甚至枯焦,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每年5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危害面积超过1667hm2。由于茶园长期使用菊酯类和有机磷化学农药防治,使得茶小绿叶蝉产生了较强的抗性,为此我们进行了苏云金杆菌防治茶小绿  相似文献   

19.
查六一 《茶业通报》2002,24(4):35-35
安徽省太湖县山区属于大别山茶区,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很重视茶园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80~2000年期间累计投入各类茶园建设扶持资金800多万元,累计建设茶园3200hm2,其中:新建茶园2251hm2,改造茶园100hm2,但是,建设成果却很有限,一是建园多,成园少。2000年茶园面积1688.67hm2,只比1980年增加了648.67hm2,令人困惑的是竟然少于1980年以来的茶园累计建设面积。二是单产仍然很低,1980年采摘面积773.33hm2,茶叶产量265t,每公顷产茶343kg;2000年采摘…  相似文献   

20.
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碧螺春茶园高产优质协同的肥料运筹方式,为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田间试验,以30年茶树龄的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碧螺春茶树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以及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碧螺春百芽重及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处理间百芽重比较,2种种植模式茶园茶树均以450 kg/hm2处理时最高,继续增施氮肥百芽重不再增加,纯茶园不升反降;茶-枇杷间作园在有机:无机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2)茶-枇杷间作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比纯茶园含量高;碧螺春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施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同施氮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游离氨基酸在茶果间作茶园效应大于纯茶园,咖啡碱的含量在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中均以纯菜籽饼肥处理最高,与相同施氮量的无机肥处理比较则分别提高了41.9%和51.7%。茶-枇杷间作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碧螺春茶叶品质;30年树龄茶园适宜的施氮量为450 kg/hm2,因茶园不同种植模式构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