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笔者在对赣州各地果园病虫害的调查发现,柑桔树脂病呈发生上升趋势,如不引起重视及时加以防治,将严重影响赣南柑桔产业的发展。柑桔树脂病土名烂脚病,是柑桔遭受损伤和受冻后最易发生和流行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柑桔的枝条、树干、叶片、果实等部位,且因症状、受害部位和发病时期的  相似文献   

2.
油斑病是一种柑桔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商品性。对福建省德化县72个柑桔园的柑桔油斑病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柑桔品种和砧木品种油斑病发生有明显差异;油斑病的发生与湿度、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树势和营养水平对油斑病的发生影响较大;钙素缺乏是引发油斑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金丝小枣是泊头市枣树的主栽品种之一,烂果病在近几年有蔓延趋势,严重影响了小枣的产量和质量。枣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烂果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枣浆烂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囊孢菌,黑疔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褐皮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毁灭茎点霉菌和细链格孢菌。1症状1.1浆烂型8月下旬枣白熟期开始发病,9月中旬进入发病高峰期。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病斑。有的表面有明显轮纹,少数病斑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点(子实体)。病组织  相似文献   

4.
苹果烂果病综合防治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烂果病包括轮纹病、褐腐病、炭疽病和疫腐病。近几年来,在我市发生面积较大,危害比较严重的是轮纹性烂果病,据1994年10月份调查,一般果园烂果率达30%~50%,严重的果园烂果率达70%~80%,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控制烂果病的危害,确保果农丰产丰收,自1994年以来,我们结合果树管理技术综合服务工作对烂果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葡萄烂果严重,引起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黑痘病和裂果病,那么怎样对以上病害进行综合防治呢?  相似文献   

6.
柑桔脚腐病又称裙腐病,俗称烂蔸巴。是柑桔产区常见的一种病害,受害植株主干基部皮层腐烂,病部皮层褐色湿腐,散发酒糟气味,常流出褐色胶液,并引起主干和根群腐烂;天气干燥时,病部干枯开裂,进而枝叶枯黄,树势衰退,产量与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整株死亡。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生产经验,现将防治措施简介如下:1选用抗病砧木尽量采用枳壳等抗病砧木,育苗时要适当提高嫁接位置,减少发病机会。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改良土壤,注意排水,定植时不可过深,生产时防止损伤主干及嫁接口部位,同时要严防爆皮虫和天牛等树干害虫。3靠接抗病实生苗10年生以下的严重病…  相似文献   

7.
2004~2009年对红枣浆烂果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果越重浆烂果病发生越重;8、9、10月连续阴雨天数越多,红枣浆烂果病发病率越高。在调查的当地主栽的金丝小枣、无核小枣、献王枣、冬枣4个品种中,冬枣为鲜食品种,浆烂果病发病率最低;其它3个品种皆为制干、鲜食兼用品种,其中献王枣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正>枣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烂果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枣浆烂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囊孢菌,黑疔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褐皮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毁灭茎点霉菌和细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9.
<正>1病因1.1病菌侵染引起"烂果病"的病害主要是白腐病、炭疽病,特殊年份还包括黑腐病。主要侵染葡萄的果实、穗轴,造成烂果、烂穗。白腐病、黑腐病病菌还会侵染葡萄枝蔓,形成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枝叶枯死,树势衰弱,影响当年和第2年的产量和品质。1.2不良气候七、八月份雨水集中,占全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10.
1症状 枣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枣浆烂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囊孢壳菌,黑疔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褐皮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毁灭茎点霉菌和细链格孢菌。1)浆烂型烂果病。表现为枣果实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斑点,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以来,万安县高陂镇沔坑村桔树暴发柑桔赤衣病,造成枝枯叶落,果实僵落,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对柑桔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经多年试验,就柑桔赤衣病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浆烂果病是近年来在金丝小枣主产区严重发生并造成巨大损失的病害。研究表明,俗称的浆烂果病存在浆烂、黑疔、褐皮三种类型,且病原菌不同。因此确定了金丝小枣浆烂病、黑疔病和褐皮病三种病害。经研究确证金丝小枣浆烂病的病原菌为仁果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a(Schw.)Cook  相似文献   

13.
由柑桔鳞皮病毒(Citrus psorosis virus,CPsV)引起的柑桔鳞皮病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毁灭性柑桔病害,国内少有报道。随着国内外柑桔繁殖材料交流的加快,柑桔鳞皮病在我国暴发的风险逐渐增加。对柑桔鳞皮病发生分布、类型、传播方式、检测技术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我国对柑桔鳞皮病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果树脱毒(毒素和病毒)种植技术防治树叶黄化病,果实裂果、褐腐及其它烂果有绝招用奇农素、农用链霉素、硫酸铜、硫酸亚铁、石灰、食醋发泡溶化,制成多种混合液,加水喷施和灌根,极难发生病虫。可防治极难治的全部病毒病(柑桔黄龙病、梨苹果花脸病、缩果病、花叶病、痘石病、根腐病,桃根癌病、流胶病、枣疯病、柿疯病、香蕉束顶病、花叶心腐病、荔枝龙眼鬼帚病等),全部细菌性病(柑桔溃疡病等),大部分真菌性病害(炭疽病、炭疽叶枯病、霜霉病、白粉病、褐腐病、灰霉病、核桃黑果病、葡萄霜霉病,香蕉巴拿马病,荔枝龙眼霜疫霉病)。防治裂果和褐腐病及烂果有特效,其中  相似文献   

15.
柑桔砂皮病是柑桔上一种重要病害,通过查阅了近年来与柑桔砂皮病有关的文献,对柑桔砂皮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苹果干腐病又名胴腐病,是苹果枝干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腐病菌侵染引起的烂果病称为苹果干腐烂果病。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干腐病为害的加重,由干腐病菌侵染引起的烂果病在很多地区已经上升为最重要的果实病害。据调查,重病园果实腐烂率达50%~60%,一般果园损失也可达20%~30%。由于其为害症状与轮纹病相似,所以,多数果农误把干腐烂果病当作轮纹烂果病来防治;许多科研及技术推广部门也多在轮纹烂果病的探求上下功夫,而对干腐烂果病未给以足够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干腐烂果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 果树缺钼症的研究,开始年代较晚。1908年付诺德(Floyd)报道了柑桔叶面黄斑病,1952年斯列瓦勒(Stewart)和罗腊德(Leonard)证明柑桔叶面黄斑病由缺钼引起。栗叶黄斑病未曾见过报道。  相似文献   

18.
任秋萍 《落叶果树》2003,35(5):30-30
枣轮纹病、软腐病、红粉病、曲霉病等均可导致果实腐烂,在聊城统称烂果病。1999~2002年调查发现,在聊城地区以轮纹病和软腐病发生较重,大白铃枣和大瓜枣的轮纹病烂果率达18.8%和25.2%;软腐病烂果率高达38.4%和33.6%。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杨树烂皮病发病症状,分析了杨树烂皮病的发生条件、发病规律,提出了杨树烂皮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保持树木生长旺盛是防治的主要途径。防治烂皮病要从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等方面入手,栽植时应选择适宜的土壤,适地适树,多栽植混交林,选用壮苗及加强抚育管理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烂皮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套袋红富士苹果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谢花后到套袋前要喷4次药。第1次药,谢花后7~10d(约5月10~15日),防治斑点落叶病、轮纹烂果病、炭疽病、苦痘病、叶螨;第2次药,上次喷药后10d左右(约5月20~25日),防治轮纹烂果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苦痘病、康氏粉蚧、蚜虫;第3次药,上次药后10d左右(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