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养猪生产中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其最大的优点是减少猪群中所需公猪的总数,增加优良公猪的利用机会,降低养殖成本。笔者于2014年在昔阳县的养猪场内搞人工授精试点,经过几年的努力,给养殖户降低了饲养成本,在生产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措施总结如下。1注重母猪本身因素1.1母猪体况(1)由于母猪哺乳或其他原因导致过肥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养猪产业朝着正规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利用人工授精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猪的产量,还能够减少疾病风险和养殖成本,保证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对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改进与应用,供同行参考。1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主要优点猪人工授精技术就是指通过器械来采集良种公猪的精液,并将其注射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辅助母猪受孕的技术。近年来,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极大地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可防止疫病的传播,减少公猪饲养头数,可充分利用优良种公猪高质量的遗传基因,利用杂交优势,增强抗病力,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仔猪成活数及猪群质量和生猪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繁殖母猪人工授精生产性能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精是利用猪新鲜精液输入宫颈管道的繁育新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易学、操作简单,节省人力、财力。陆良县四季如春,温差变化不大,县供精中心距母猪养殖大镇里程不超过15km,母猪饲养量大,农户又有较强的科技意识,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但在推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可防止疫病的传播,减少公猪饲养头数,可充分利用优良种公猪高质量的遗传基因,利用杂交优势,增强抗病力,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仔猪成活数及猪群质量和生猪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猪的人工授精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养猪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在集约化的养猪场不断推广以及应用的今天,已经越来越显示除了其所具有的优越性,猪的人工授精的不断应用能够从本质上将公猪饲养成本降低,进而减少疾病传播,将母猪繁殖的能力提高,加快猪良种改良的过程。所以,猪的人工授精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喜爱,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普及,其更加有利于对科学养猪进行发展以及推广。所谓的猪的人工授精是指采用人工辅助器械来进行公猪精液的采集工作,通过实验室对公猪精液进行保存、处理以及检查,接着用器械来把公猪精液很好的输入到母猪生殖道里面的配种方式方法。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将种猪培养以及商品猪生产作为根本目标,实施科学养猪,进而实现了生产现代化。本文中,笔者就对如何搞好猪的人工授精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7.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目前国内开展母猪扩繁工作运用最为先进的技术之一,是生猪产业化集约化养殖配套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这项技术的成功推广开展可大大促进生猪产业化发展进程。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人为的方法采得公猪的精液,然后通过一定的手段输入母猪子宫内,使母猪怀孕的一项技术。笔者在农村从事母猪人工授精的技术服务工作多年,实践证明,母猪生产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能大大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和受胎率,提高科技产出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人工授精有利于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及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提高猪群质量,加快猪的改良速度。同时,实行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还有利于控制疫病,减少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风玲  胡波  v 《中国猪业》2010,(2):26-27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通过人为的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处理,把合格的精液利用器械输送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适当部位,使之受孕的一种方法。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种用以代替公母猪自然交配的较为先进的配种方法。在实施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过程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最  相似文献   

10.
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应用大约克夏公猪配当地母猪,当时1头公猪可以配780~1298头母猪,采用统一供精;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一些地区大搞猪人工授精,应用长途汽车送精液;20世纪80年代,北京猪人工授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末90年代初猪人工授精渐显萧条,1997年吴同山、麦月仪、黄敏锐等10人到美国学习猪人工授精技术,再次兴起猪人工授精工作的高潮,这一落一起将近10年。  相似文献   

11.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大部分养殖(场)户中已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效果明显,但也有一些养殖户效果较差。母猪发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比自然交配的低,患子宫炎的比例增多。为什么都是人工授精,但效果却相差甚远呢,笔者对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德国通过对每100头人工授精母猪的产活仔数进行分析后获得了一个仔猪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开发了一项可对猪群人工授精进行监测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人工授精就是指人为的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稀释和保存,利用人工输精器械将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使其妊娠的一种配种方法。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猪场最成熟且常用的技术之一,但是,在实践中公、母猪的饲养管理、精液的品质、母猪发情鉴定、人工授精技术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母猪的受胎率。本文介绍了如何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从而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工授精技术给养猪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越来越明显。因为人工授精不仅充分地发挥了优秀种公猪的配种能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了猪群的总体质量,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本交传播疾病和公母猪体重悬殊造成的配种困难等问题。不可否认,由于对母猪人工输精时机的把握以及技术熟练程度的差别,不同猪场采用人工授精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别。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特将母猪人工输精技术关键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猪人工授精是近几年发展的重要技术,公猪的调教、精液的采集、精液的化验室检验、稀释和保存:发情鉴定、输精、妊娠检查、母猪的饲养管理等这些都是与之相关的重要技术环节,决定着养猪企业的效益。目前,困扰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推广的两个主要因素为精液的稀释保存过程中怎样保证质量;以及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以确定最佳的输精时间。现简要介绍人工授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授精之前使母猪与结扎输精管的公猪接触进行性刺激,可提高人工授精窝产仔的存活率。这一结论通过实验和实际经验得出的。事实证明,这种技术可使人工授精的猪生产成活的窝仔数至少提高一头。这一技术用于人工授精产仔率低于平均水平的母猪群效果最好。 1991年初英国人工授精公司Pig Genetics报道了他们在一商品猪群的试验结果。这一实验中一半的母猪在人工授精之前接受结扎输精管的公猪刺激。也就是说公猪交配时射出精液中没有精子。实验结果证明公猪刺激的母猪比未刺激的母猪人工授精后窝产仔成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在国内广泛推广,使养殖成本明显降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笔者所在县推行生猪良种补贴以来,大量的中小规模户、散养户采取人工授精后,经常出现有母猪出现返情、屡配不孕、第一胎出现产死崽等情况。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加强公猪饲养管理的同时,还应对母猪饲养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使猪人工授精效果明显提高。1公猪饲养管理以往认为公猪的营养需求和怀孕母猪相类似,可实践证明,这样的,公猪的繁殖能力无法充分发挥。睾丸发育大部分在青春期,因此,必须在青春期公猪的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索、氨基酸以及矿物质等,以保证其睾丸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8.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养猪生产中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是种猪培育和商品猪生产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人工授精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明显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增加优良公猪的利用机会,从而提高猪群的整体质量。1后备公猪的调教1.1调教要求一是后备公猪达7~8月龄,体重120 kg以上,健康无病、营养良好、精力充沛,并已经有过与母猪接触训练者,方可开始采精调教。调教宜在早上喂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猪常温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迅速在我乡推广应用,从95年下半年开始,杨圩、沟口两站在原黄牛冷配基础上率先开展了猪常温精液人工授精工作。到目前止,累计授精母猪8450窝(次),受胎率达95%以上。实践证明,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母猪受胎率,应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猪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繁殖技术的逐渐进步,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因其具有诸多优势而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交的配种方式,无法共享优良种源,还导致公猪普遍超负荷使用,致使公猪精液品质下降,母猪受胎率降低。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将分散的各养殖点在技术方面有效整合,达到产品规格一致,提高品质质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降低养猪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又由于人工授精在防止种群疫病传播、降低成本、提高母猪受胎率、克服良种猪和土杂猪体形大小悬殊问题等方面的优势,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场正逐渐被推广应用。1猪的人工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