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猪生育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在养猪生育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 1 提高仔猪初生重 初生体重大的仔猪成活率高,初生体重小的仔猪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患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及冻死。所以,仔猪初生7d内应以保温、防压为主。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患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及冻死。所以,仔猪初生7d内应以保温、防压为主。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出生后最初几天,因饥饿导致体内贮备的糖原耗尽而引起血糖显著降低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亦称乳猪病或憔悴病。临床上以明显的神经症状为特征。其发生主要是由于母猪妊娠后期饲养管理不当,泌乳质量降低、少乳或无乳,或者仔猪在胚胎时没有从母体得到足够的营养及其他因素,致使仔猪生后吮乳不足、机体饥饿,产生消化障碍而引发本病。1临床症状本病仅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且多于生后最初3d发病,同窝仔猪常30%~50%发病或全窝发生,病死率较高,可占仔猪总数的25%,有时整窝仔猪全部死亡。仔猪最初见有精神不活泼,软弱无力,不愿…  相似文献   

6.
<正>在养猪生育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加强初生仔猪7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1关键时期。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  相似文献   

7.
仔猪出生后的死亡,大多发生在30d以内,尤其是第一周死亡的常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左右。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可见,搞好仔猪出生后第1周的饲养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是出生,7d内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加强初生仔猪7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一关键时期。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为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9.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血糖低于正常水平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障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仔猪会迅速死亡,且死亡率极高。1病因仔猪出生1周龄内,自身缺乏糖原异生能力,不能将体内的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原,这段时间血糖主要来源于母乳和胚胎期贮存肝糖原的分解。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情况   2006年1月,台儿庄区某养猪场的仔猪生后3 d相继发病,突然不食,四肢绵软无力,卧地不起,有的迅速死亡.本次疫情共发病21头,死亡13头,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以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和出现脑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新生仔猪疾病。在妊娠母猪饲养条件不良和气候寒冷等情况下,往往一窝仔猪部分或全部发病且迅速死亡。在生产中,畜主往往以为寒冷等其他原因引起死亡,很少治疗,造成较大损失。笔者1998、1999年冬季在白泥镇满溪片区对7窝仔猪61头,发病43头进行治疗,11头重症者死亡,治愈32头,治疗效果良好,望同行在畜牧业生产中引起重视。主要症状:本病多发生于生后第2~3天的仔猪,在一窝仔猪内部分或全部发病。表现为突然不食,毛色发暗,四肢绵软无力,卧地不起,叫声低弱,有的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2.
今年开春,我市某养猪大户的8窝新生仔猪72头,在生后12-15d有6窝52头得病,死亡4头,母猪无死亡。 1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相似文献   

13.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出生后,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原来通过胎盘进行的物质交换获取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换成了出生后的自主呼吸、采食和排泄,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可能引起仔猪死亡。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也越高,尤其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  相似文献   

14.
在养猪业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加强初生仔猪7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一关键时期.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这是第二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仔猪腹泻是仔猪的常见病、高发病,一旦发生腹泻后躯体迅速脱水、消瘦,最后导致衰竭死亡。据笔者临床统计,腹泻造成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占55%以上,给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腹腔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粮库2008年饲养的母猪体质良好,新产的仔猪强壮,12窝分娩母猪同在一栋猪舍内饲养,于6月17日有1窝仔猪在生后5d发病4头,陆续在20d内又在相邻的4窝仔猪发病,患病达21头,占5窝仔猪数36头的58%,发病日龄从出生到21d,经抗生素和对症治疗无效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7.
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新生仔猪,是初生仔猪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新母猪所产的仔猪。临床上以拉黄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1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春、秋、温暖季节发病少。1日龄内的仔猪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d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d。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经产母猪所产仔猪较轻,这是由于母猪长期感染大肠杆菌而逐渐产生了对该菌的免疫力。同样新猪场比老猪场严重。猪场卫生条件不好,新生仔猪初乳吃的不够或母乳汁不足以及产房温度不足,仔猪受凉,都会加剧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障碍的一种非传染性营养代谢性疾病,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猪病。本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通常是一窝或几窝的部分或全部仔猪发病,且多发生于7d内的仔猪,特别是2~3日龄仔猪发病率最高,可达到30%~70%,甚至100%。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50%~100%,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仔猪出生后7d内,体内缺少使糖产生异生作  相似文献   

19.
在养猪生育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日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加强初生仔猪7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一关键时期.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这是第二关键时期.仔猪一个月后,死亡较少,食量增加,是仔猪由吃乳为主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这是第三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腹泻从立冬到立春前后反复发生,发病率高,病程为5~10 d。病猪耳冷鼻凉,腹胀肠鸣,畏寒惧冷蜷卧,食欲减少或废绝,轻度发热,水样腹泻,呈现进行性消瘦,腹泻1d后迅速脱水而掉膘。病猪因治疗不及时或继发感染而死亡,仔猪死亡率在15%以上,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