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我省楠竹生产中,采伐年龄和采伐量的确定,除了沿袭“存三去四不留七”的经验外,还依据密度决定:每亩130株以下,停止采伐;每亩130~150株,适当采伐;每亩160株以上的,每年采伐十株左右.由于我省楠竹林,一般每亩每度生长新竹30株左右,如只留Ⅱ度以下竹,密度过低;如按每亩200株左右经营,则需保留V度以上老竹.在长宁县万岭林区调查证明,每亩160~200株的林分,V岭以上老竹占30~40%.因此,目前对采伐年龄与密度的关  相似文献   

2.
楠竹有机高效专用肥能促进楠竹质量与产量的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施用后,楠竹在立竹数、胸径、材积等方面均有明显增长。每年每亩增加产值2743元,投产比达146。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楠竹林探讨一种可行的经营措施,黄丰桥国有林场在2005年开始实施楠竹低改试验.试验实施二年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楠竹林进行低产改造后,每亩新生竹产量和质量均有明显增长,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桃源县楠竹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45万亩。所产竹材杆高、节长、节匀、肉厚。韧性强,材质好,易加工,利用前景广,市场销路宽。长期以来,由于掠夺式经营,竹林长势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有20万亩处于低产状态,平均每亩立竹仅87株,每亩年增新竹仅20株左右。1992年,县委、县政府调整部署,打响了一场“增资源、增效益”的相竹低产林改造战役。近3年,累计低改相竹15万亩,新造竹林12万亩,平均每亩立竹株数增至1力株,单位面积每年新增立竹株数提高2-3倍,每亩最高新增立竹达152株。基本实现了以捕竹资源为基础,林工贸配套发展…  相似文献   

5.
楠竹在城步苗族自治县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两个年产值超千万元,利税超百万元的罐头厂、造纸厂和新建出口竹筷生产线,都是以楠竹为主要原料,每年需耗用大量竹材、新竹和竹笋,其它工程建设、群众生产生活也需要大量楠竹,特别是竹笋还只能成应罐头厂20%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在楠竹经营上则停留在原始状态,只索取,不投入,或是很少投入,以致砍伐过量,挖笋过度,立竹老化、变小(一般眉围只有6~7寸),每亩平均立竹由六十年代120根下降到不足80根。有些乡的群众只顾眼前利益,已发  相似文献   

6.
在诗人的眼中,竹是绿色的诗行;在画家的笔下,竹是绿色的画卷;在农夫的心里,竹是绿色的财富。中国竹文化节融文化、博览、学术、经贸、旅游等多项活动于一体,是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的盛会。竹文化节的前三届分别在湖南省益阳市、浙江省安吉市、四川省宜宾市举办。以“弘扬竹文化,发展竹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2003年10月11日至13日在湖北省咸宁市举办。咸宁是闻名遐迩的楠竹之乡。竹资源十分丰富,竹文化源远流长,竹经济方兴未艾,全市拥有万亩以上楠竹基地26个,竹林总面积153万亩,立竹2.2亿支,楠竹面积、蓄竹量、…  相似文献   

7.
楠竹是我县主要用材林种,面积大,分布广。但由于长期经营粗放,单产低,质量差。近几年通过低产林改造示范,采用封山、清理林地、全面刀抚、垦复、钩梢、留笋养竹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经四年观测出笋率比对照每亩提高235.6%,成分率比对照提高13%~18%,每亩立竹230根,比低改前每亩增加146根,每亩年收入达517.5元,比低改前增加了3.83倍,得到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8.
桃江县低产竹林改造何正安(湖南省桃江县林业局,桃江,413100)从1985年开始,对低产竹林改造进行试验研究。全县改造2万亩低产竹林,通过3个当班,立竹密度由每亩127株,提高到238株。楠竹年产量,由每亩325kg提高到610kg,平均胸径由7....  相似文献   

9.
桃源县委、县政府把楠竹生产与开发利用作为林区乡镇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来抓,制定了“一根楠竹奔小康,一年四季抓楠竹”的竹产业发展思路,走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培植龙头促发展的产业发展之路。经过近10年的努力,全县楠竹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93万公顷、立竹蓄积量3200万根上升到现在的面积3.7万公顷、立竹蓄积量达8000万根,年竹产业总产值近1.8亿元,为林农致富奔小康、县级财政增收作出了很大的成绩。一是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在优先列入开发项目,优先投入开发资金,优先安排科技力量,优先提供办证服务等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各楠竹主产…  相似文献   

10.
卵园蝽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园蝽[Hippotiscus dorsalis(stal)]属半翘目蝽科、蝽亚科,是宜宾地区楠竹林区继竹蝗、刚竹毒蛾之后出现的又一严重害虫.据文献资料记载,在印度和国内的浙江、福建、江西等省有分布.近年来,在我区的长宁、、兴文等县的楠竹林区大量发生,面积达两万余亩.害虫在离地面2~3m左右的竹节附近吸食楠竹的汁液,楠竹遭为害后,轻者当年落叶、枯梢,重者整株干枯死亡.据长宁县楠竹经营所统计,万岭林区每年遭卵园蝽为害枯死的楠竹在1000株以上.为了弄清卵园蝽在宜宾的发生世代和生物学特性,从1982~1985年,  相似文献   

11.
假毛竹又名假楠竹,是刚竹属的一新种。其适生环境与毛竹基本相同,对土壤要求不严。较好的林分每亩立竹平均800株,多的超过1000株,平均胸径6.9厘米,最大10.8厘米,平均高14.5米,最高17米。(76年调查本县大将公社保安大队竹林)  相似文献   

12.
日前,桃源县采取超常措施,大力防治竹类害虫,初战告捷。桃源县是湖南省的重点竹区县,也是全国"中国竹子之乡"之一。全县拥有楠竹面积55万亩,立竹8033万株。为保护好这一丰富的楠竹资源,防止黄脊竹蝗、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桃江县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 ,有楠竹面积4万ha ,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38 %。但由于经营粗放 ,砍伐不合理 ,每ha平均立竹仅为1650株 ,平均眉径为7 7cm ,且每ha平均立竹1500株以下的竹林占1 3万ha。从1995年至1998年 ,全县连续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楠竹低产林改造 ,主要措施是对2 5万ha低产竹林进行松土垦复 ,对4667ha竹林施用楠竹有机高效专用肥(每ha施肥375kg) ,合理调整竹林结构 ,使全县竹林每ha平均立竹达到了2205株 ,平均眉径达到了8 35cm(1999年60个…  相似文献   

14.
新宁县是一个楠竹资源丰富的县,竹林总面积达1.85万公顷,占全县林业用地的14%,资源总蓄积达2417.5万根。但在楠竹生产和加工上存在着立竹度低、竹材利用率低、竹产效益低的问题,同时也具有低改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币场广阔的条件和前景。为此,我县形成了“加速楠竹低改,发展高效竹业”的共识,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96年起用5年时间完成楠竹低改1.27万公顷,实现立竹度增加、竹于胸径增大、单位面积竹材、竹笋增值的“三增”和全竹利用、全面增值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着重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深化认识,抓领导力度到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本县的实生毛竹林资源,从1982——1985年我们进行了实生毛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挖取母竹数量关系的试验,现已取得了初步结果。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溧水县林场茅山分场无风凹山脚,坡向东至东北,土壤为质地较粘重的黄棕壤。深50厘米以上,含石砾较少。 供试林分为1971春用广西融安县2年生实生苗营造的竹林。至试验前(1982年),立竹覆盖度一般在80%以上,平均高达4.6—5.9米,枝下高1.2—1.9米,平均胸径2厘米左右,每亩立竹418—832株。抚育管理措施一般。 二、试验方法 试验竹林每亩保留400、600、800株三种密度。每种密度每年每亩分别挖取胸径3厘米,枝下高2米左右的竹母25、50、75、100株,并设对照(不挖母竹,只进行间伐),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咸宁市是全国主要竹产区之一.素有“鄂南竹乡”的美称。全市森林面积61,660万亩。现有竹类12属、150余种.面积173万亩.其中楠竹160万亩,雷竹5万亩,慈竹1万亩,其他竹类7万亩。全市楠竹总立竹量2.2亿株,年产竹2200万根.面积、立竹量、产量均占全省80%以上。“十五”期间.咸宁市每年新建楠竹基地10万亩以上,比“九五”期末增加57万亩:年商品竹产量净增500万根。目前。竹产业已成为成宁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桃江县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 ,有楠竹面积 4万hm2 ,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 38% ,但由于经营粗放 ,砍伐不合理 ,平均立竹仅为 1 1 0株 / 6 6 7m2 ,平均眉径为 7 7cm ,且平均立竹 1 0 0株 / 6 6 7m2 以下的竹林占 1 3万hm2 。从 1 995年至1 998年 ,桃江县连续 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楠竹低产林改造 ,主要措施是对 2 5万hm2 低产竹林进行松土垦覆 ,对 0 4 7万hm2竹林施用楠竹有机高效专用肥 (每 6 6 7m2 施肥 2 5kg) ,结合合理调整竹林结构 ,使桃江县竹林平均立竹达到了 1 4 7株 / 6 6 7m2 ,平均眉径达到了 8 3…  相似文献   

18.
绥宁县是楠竹中心产区,竹产业是绥宁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楠竹产业化的发展,楠竹已成为支撑绥宁县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之一。通过对绥宁现有低产楠竹林进行丰产培育,改善了现有竹林的结构,大幅增加了立竹株数,提高了效益,为实现兴工强林、富民强县、创绥宁特色经济提供了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9.
会同县是全国重点楠竹基地县之一,现有楠竹面积2.07万公顷,立竹蓄积3682多万株。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榜竹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把楠竹产业化开发作为深化山地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县捕竹开发公司为依托,实行系列开发,综合利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楠竹及制品的年产值超过15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强。确立楠竹开发的主导产业地位1992年消灭荒山后,如何在绿起来的基础上活起来、富起来,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为开发销竹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一是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全…  相似文献   

20.
材用毛竹林的采伐,应采育兼顾,一般应遵循“存三(度)去四(度)莫留七(度)”的原则。宜在出笋大年的立冬后至小年立春前伐竹,尤以11月份最好。采伐强度应根据公顷立竹量的不同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