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金梁 《科学养鱼》1994,(10):21-21
三角鲂与团头鲂养殖对比试验总结三角鲂和团头鲂是鲤科鳊亚科鲂属中的二种经济鱼类。团头鲂原产地是湖北省的梁子湖,1960年开始池塘养殖,1964年始在国内推广。三角鲂分布钱塘江中下游水系,以杭州、富阳、兰溪等地为多。三角纺池塘驯养工作在我省目前刚起步.为...  相似文献   

2.
水库网箱养殖三角鲂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角鲂不同规格不同密度进行养殖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下,密度与生长速度呈反比,适合密度是12cm体长三角鲂每立方15-20尾,三角鲂在网箱养殖中体重20g的生长较慢,25g以上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3.
三角鲂(Magalobrama tarminalis)隶属于鲤科、鲂属。是一种野生的较大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为了探索三角鲂在水库的有效养殖方式,我们于1999~2000年在广东西牛潭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三角鲂的试验。  相似文献   

4.
王金梁 《淡水渔业》1994,24(5):20-21
三角鲂与团头鲸养殖对比试验王金梁(浙江省富阳市鱼种场)团头鲂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湖泊中特有的野生种类,1960年开始池塘驯养,1964年在国内推广饲养。三角鲂分布在钱塘江中、下游水系,以杭州、富阳、兰溪等地为多,其池塘驯养工作目前在我省刚起步。为...  相似文献   

5.
梁开学  李明波 《水利渔业》1994,(6):37-38,41
三角鲂历来属天然繁衍生长,其资源量有限,产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湖北省红安县金沙河水库,及水利部、中科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有关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1988年进行了鲂鱼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并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完成了水利部下达的课题研究任务。几年来,红安县水利局在推广这一名优水产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鲂的成鱼养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并从我省走向全国部分省、市,形成了水利  相似文献   

6.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我国著名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而以产自钱塘江的最为著名。三角鲂体型美观,头小背高,略呈三角形。现将其养殖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膨化饲料饲养三角鲂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 (Richard son) ,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鲂属 ,是一种野生的较大型经济鱼类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体大肉厚 ,肌间刺少 ,肉质嫩滑且有香味 ,是我国名贵淡水鱼类之一。钱塘江所产三角鲂最负盛名 ,因三角鲂在杭州六和塔附近江段为最多 ,故又名塔鳊。三角鲂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疾病少、适应性强等特点 ,加之三角鲂肉质好 ,经济价值高 ,因此市场前景好 ,近年来 ,我国江浙、广东等地兴起了三角鲂的规模养殖。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 2 8日至 1 0…  相似文献   

8.
三角鲂(图见彩中插2)是钱塘江流域较名贵的土著经济鱼类之一,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等特点,该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三角鲂的养殖正在杭州地区逐步兴起,养殖方式有网箱与池塘专养、套养等。本试验对池塘专养三角鲂的健康高效养殖模式进行探讨。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角鲂属鲤形目、鲤科、鲂属,是一种较大型杂食性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三角鲂为中下层生活的淡水鱼类,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有沉水植物的静水,江河或湖泊都能生长繁殖,适温范围大,不耐低氧,要求较清瘦的水质。三角鲂具有体形美观,食性杂、生长快、体大肉厚、肉质嫩滑、营养丰  相似文献   

10.
对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用RT—PCR的方法从三角鲂肝脏克隆了三角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cDNA序列。三角鲂传统的形态学数据与团头鲂相似。序列分析表明,三角鲂ICE-Ⅰ cDNA由486个核苷酸构成,编码161个氨基酸,包含整个信号肽、B、C、A、D和E区,与鲂属团头鲂比较,三角鲂与团头鲂IGF-Ⅰ cDNA序列同源性为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4%。由此可见三角鲂的遗传学特征与团头鲂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1.
对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用RT-PCR的方法从三角鲂肝脏克隆了三角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cDNA序列。三角鲂传统的形态学数据与团头鲂相似。序列分析表明,三角鲂IGF-ⅠcDNA由486个核苷酸构成,编码161个氨基酸,包含整个信号肽、B、C、A、D和E区,与鲂属团头鲂比较,三角鲂与团头鲂IGF-ⅠcDNA序列同源性为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4%。由此可见三角鲂的遗传学特征与团头鲂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三角鲂研究进展及示范推广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三角鲂养殖概况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属底栖鱼类,成鱼多在各水系的中下游,产卵期为5-6月,产粘性卵,繁殖时有短程洄游现象,产卵场分布中上游地区。食性杂,除摄食苦草、轮叶黑藻、植物碎屑、丝状绿藻等植物性食物外,还摄食淡水壳菜、虾、  相似文献   

13.
三角鲂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三角鲂的人工催情、孵化技术及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三角鲂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97-2001年三角鲂大批量生产结果,总结了三角鲂人工繁殖和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技术要点,关键环节,并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内陆水产》1979,(2):31-32
鲂鱼(包括团头鲂和三角鲂,俗称鳊鱼),近年来许多地方试养,证明是一种很好的养殖品种,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磊 《河北渔业》2010,(3):15-16,40
厚颌鲂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特有鱼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目前,在厚颌鲂的成鱼单养及人工繁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厚颌鲂的养殖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几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三角鲂鱼种的急性毒性作用,探讨安全的用药途径和使用剂量,采用静态试验方法,开展了铜铁合剂、敌百虫、亚甲基蓝和聚维酮碘对三角鲂夏花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铜铁合剂对三角鲂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91、1.88、1.81 mg/L,安全浓度(SC)为0.24 mg/L;敌百虫对三角鲂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24、15.93、15.47 mg/L,安全浓度为2.69mg/L;亚甲基蓝对三角鲂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0. 22、11. 90、8. 89 mg/L,安全浓度为1. 24mg/L;聚维酮碘对三角鲂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6.47、128.47、125.91 mg/L,安全浓度为34.16mg/L。结果表明:铜铁合剂应慎用于三角鲂的夏花鱼种;亚甲基蓝在保证使用剂量的情况下仍可安全使用;敌百虫和聚维酮碘可按常规浓度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三角鲂,又叫三角鳊,鸟鳊。头背面及背部呈灰黑色,侧面为灰色,腰部银灰色、各鳍条呈专灰色,鱼体高而侧扁,头矮小,口裂斜,头背部隆起,整个体形成菱形。  相似文献   

19.
三角鲂与团头鲂鱼体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角鲂与团头鲂鱼体常规养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角鲂肥满度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去内脏比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比肝与肠脂比两指标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三角鲂肌肉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团头鲂(P<0.05);三角鲂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团头鲂肌肉中含量,但两者之间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三角鲂肌肉含高不饱和脂肪酸量较多,其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比值明显高于团头鲂;三角鲂肌肉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与团头鲂肌肉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三角鲂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8年6月-1991年7月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并根据苗种阶段性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苗种培育时应注意的技术环节,试验中,鱼苗培育采用3种不同的放养密度:12.5万尾/亩、10.9万尾/亩、11.1万/亩,经24-29天的饲养,分获夏花鱼种6.25万尾/亩、4.72万尾/亩、8.89万尾/亩,基成活率分别为50%、43.3%、80%;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0.5万尾/亩,经94天饲养,获三角鲂215kg/亩,鱼种平均全长15.8cm,尾均重44.8g,成活率90%。饵系数:精饲料1.74、青饲料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