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试验以青玉米秸秆为原料,开展切碎和揉丝两种处理对其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处理的玉米秸秆青贮p H均低于4.2,揉丝处理组(p H3.51)低于切碎处理组(p H3.89);两个处理组乳酸含量占总酸的比例均在80%以上,揉丝处理组乳酸含量达9.42%,比切碎处理组高出31.56%;干物质含量比切碎组高13.51%;粗蛋白含量比切碎组高4.98%;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分别比切碎组低20.50%和17.13%。综合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考虑,在西昌地区开展青玉米秸秆青贮采用切碎和揉丝处理都可以,经揉丝处理的玉米秸秆青贮品质更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羊草、无芒雀麦、黄花草木樨和沙打旺为青贮原料,按照长短两种切碎长度处理后分别青贮,研究牧草种类和切碎长度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种类对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含量及乳酸、乙酸和丁酸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无芒雀麦的发酵品质不如另外3种牧草;切短处理能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丁酸含量(P0.01),同时显著提高乙酸含量(P0.05),对pH值也有显著影响(P0.05);牧草种类和切碎长度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及乳酸和丁酸含量有交互作用(P0.01)。综上所述,青贮原料切短处理可以提高牧草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玉米植株3种调制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品种和调制方法对玉米(Zea mays L.)植株品质的影响,选用中原单32、农大86、农大95、农大108、农大高油115为研究对象,于蜡熟期取样进行全株青贮、去穗秸秆青贮、秸秆干燥堆放处理。经贮存45d后,取样分析表明,各品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pH显著低于去穗玉米秸秆青贮饲料(P<0.05),而相应乳酸含量则显著较高(除品种农大86以外)(P<0.05),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CP含量显著高于去穗玉米秸秆青贮饲料(P<0.05),NDF和ADF含量则相应较低,表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优于去穗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干燥堆放玉米秸秆的CP含量因品种而有差异,其NDF和ADF含量都高于相应青贮饲料,表明干燥堆放秸秆的营养价值较低。中原单32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并且含有适度的NDF和ADF。总体而言,玉米植株以全株青贮为宜,而且全株青贮时,中原单32品质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乳酸菌和绿汁发酵液对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在水稻秸青贮中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2 L/t)和青玉米汁发酵液(2 L/t),以不使用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60 d后对水稻秸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青贮饲料中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可显著提高饲料的CP及乳酸含量,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NDF及ADF的含量(P<0.05);各处理组间乙酸与丁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比较,添加乳酸菌制剂和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均优于对照组,而且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更好。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在两种不同加工处理方式下,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与价值。结果表明:经过揉丝处理的青贮玉米饲料的pH值明显低于普通青贮玉米(P<0.05);普通青贮玉米的水分含量高于揉丝青贮玉米10.09个百分点;揉丝青贮玉米与普通青贮玉米的粗灰分、钙、磷、粗脂肪以及粗纤维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粗蛋白含量差异明显(P<0.05);揉丝青贮玉米的无氮浸出物高于普通青贮玉米6.32个百分点。玉米青贮饲料经过揉丝加工处理后的营养效果优于普通的青贮处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添加玉米秸秆对两种三叶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白三叶和红三叶草等做为主要原料,玉米秸秆为添加料进行混合青贮,经密闭发酵贮藏60d后,分析混合处理对三叶草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草能单独青贮,但不能调制出发酵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可显著降低三叶草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NH<,3>-N/TN)比值(P<0.05);与玉米秸秆混合处理后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留存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可以明显改善三叶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青贮饲料饲喂奶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玉米秸秆带穗青贮饲料与不带穗青贮饲料饲喂奶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带穗青贮饲料饲喂奶牛后,其产奶量明显高于饲喂不带穗青贮料的奶牛,且差异显著(P<0.05),其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最理想的玉米秸秆的调制方法是全株青贮,它不但可以增加饲草的适口性,也可提供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沙芦草为原料,尝试其调制青贮饲料的可行性,探讨沙芦草作为青贮饲料利用的饲料品质。通过对青贮前后的发酵品质和营养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沙芦草通过调制青贮饲料,可以保存青贮饲料营养成分;沙芦草两种青贮处理pH值均较高,分别为5.87和5.55,但直接青贮可作为饲料使用。添加剂青贮乳酸含量和总酸含量显著高于直接青贮,并且氨态氮占总氮比例显著低于直接青贮(P<0.05),可以改善沙芦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剂青贮饲料的WSC、ADF含量与直接青贮差异不显著(P>0.05);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显著高于直接青贮(P<0.05),NDF含量显著低于直接青贮(P<0.05),可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凯氏定氮法和离子色谱法分别测定黄贮玉米、青贮玉米、混贮玉米和混贮苜蓿的粗蛋白质(CP)和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分析不同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黄贮玉米中CP含量、乳酸及有益酸的总量都是最低(P<0.05),混贮苜蓿中的CP含量最高(P<0.05),但乳酸、乙酸、有益酸的总量在混贮苜蓿、混贮玉米、青贮玉米间差异不显著(P>0.05),丁酸在4种青贮饲料中均未检出;在4种青贮饲料中,乳酸占有机酸的比例都很高(P>0.05)。从CP含量及有益酸的总量来看,玉米秸应及时与新鲜苜蓿混合青贮,才能为反刍动物提供营养价值更高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0.
青贮发酵对玉米秸秆品质及菌群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贮发酵对玉米秸秆感官指标、发酵品质、营养成分以及门、纲、目、科和属5个水平细菌群落构成及丰度的影响。将去穗后仍青绿的蜡熟期玉米秸秆切短揉搓至1~2 cm,将水分调节至65%~70%后,取青贮前样品(3个重复)和青贮后样品(3个重复)使用聚乙烯袋真空包装,室温贮藏45 d后开启取样,运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及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青贮前后玉米秸秆品质及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青贮发酵45 d后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呈黄绿色,质地较好,呈酸香味。青贮发酵作用能够使玉米秸秆p H迅速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2)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发酵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菌群数量显著降低(P0.05);青贮发酵能够显著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片球菌属(Pediococcu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菌群数量(P0.05)。综上,青贮发酵改善玉米秸秆感官指标、发酵品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细菌的数量,增加有益菌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致病菌对家畜健康存在的潜在风险。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及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能够在分析青贮品质的同时,提供青贮前后整个菌落构成及丰度变化的信息,进而为发酵过程的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探讨用不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型日粮化学成分、pH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常用的肉牛全混合日粮分成16份,每份1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4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进行普通发酵,处理1组添加20 g/kg糖蜜,处理2组添加3 g/kg丙酸,处理3组为联合发酵组(20 g/kg糖蜜+3 g/kg丙酸),青贮6周后,收集样品进行后续分析。结果:糖蜜青贮组干物质、乳酸和乳酸菌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1.94%、19.82%和23.20%(P<0.05),但处理组丁酸、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全株玉米型日粮青贮7和14 d后pH显著降低(P<0.05)。青贮1 d和14 d,糖蜜组乳酸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9.93%和71.77%(P<0.05),而青贮7 d,丙酸组乳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7.42%(P<0.05)。青贮1、7和14 d,糖蜜组和丙酸组全株玉米型日粮氨氮与总氮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青贮1和7 d后糖蜜组全株玉米型日粮中乳酸菌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14 d后,处理组乳酸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了10.75%、16.05%和17.17%(P<0.05)。结论:在全株玉米型日粮中添加20 g/kg糖蜜可以提高青贮产物乳酸含量,同时改善发酵好氧稳定性,添加3 g/kg丙酸发酵虽然降低了青贮过程中乳酸产量,但提高了发酵产物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查青贮饲料中1,2-丙二醇含量情况,试验使用全株玉米进行室内袋式青贮以及室外窖式青贮,袋式青贮分别贮藏3,7,14,28,56,120 d,开封后分析发酵产物;室外窖式青贮为3个500 t级别地上式青贮窖,在贮藏120天时检测发酵产物。每个青贮窖选择8个采样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室袋式青贮发酵产物中没有检测到1,2-丙二醇,发酵产物以乳酸为主,随着贮藏时间延长,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其含量不到乳酸含量的三分之一;3个青贮窖均检测到了1,2-丙二醇以及少量1-丙醇;发酵产物中主产物为乳酸,乙酸含量稍低于乳酸。不同青贮窖以及青贮窖不同位置发酵产物呈现不均一性;除1,2-丙二醇、乳酸菌以及酵母菌外,青贮窖顶部与底部之间发酵产物差异不显著(P0.05);青贮窖内侧与外侧间乳酸、乙酸、1,2-丙二醇、乳酸菌以及酵母菌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个青贮窖间除p H值以及乙酸外各产物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实验室内部袋式青贮发酵产物相对单一,检测不到1,2-丙二醇;而室外青贮环境复杂,可以检测到1,2-丙二醇,青贮窖中存在产生1,2-丙二醇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开发香蕉秸秆饲料资源为目的,探讨了香蕉秸秆与黑籽雀稗按一定比例混合青贮的效果,研究了混合青贮对青贮原料的发酵品质和其营养成分的影响。将收割后的黑籽雀稗和香蕉秸秆进行一定程度风干萎蔫,切碎成1~3 cm小段,分别按照100%黑籽雀稗、100%香蕉秸秆、75%香蕉秸秆+25%黑籽雀稗、50%黑籽雀稗+50%香蕉秸秆的比例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经过35 d青贮发酵处理后,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及试验室检测。结果表明:黑籽雀稗单独青贮感官评定最优,混合青贮处理稍次之,香蕉秸秆单青贮处理较低,但各处理青贮饲料感官鉴定均为优级。随着黑籽雀稗比例增加混合青贮饲料的p H值升高但乳酸菌菌落数降低(P0.05),各组乳酸和乙酸含量均低于香蕉秸秆单独处理(P0.05)。各处理组均检测出丁酸,但含量极低,对青贮品质影响不大;香蕉秸秆单独青贮初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黑籽雀稗单独青贮(P0.05),随着黑籽雀稗比例增加初水含量降低;各处理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干物质、粗纤维、NDF、ADF等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感官评定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可知,黑籽雀稗与香蕉秸秆混合可以降低香蕉秸秆水分含量,减少营养成分流失,有效提高香蕉秸秆青贮品质,黑籽雀稗混合青贮比例达到50%时青贮效果最好。香蕉秸秆单独青贮时最好经过萎蔫失水或与水分含量低的原料混合青贮,以提高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以无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甲酸以及两种乳酸菌类青贮添加剂(Sila-Max,Sila-Mix)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黑麦和黑麦青贮饲料的调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的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最优;Sila-Max和Sila-Mix处理组的DMD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和NH_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对照组,其中Sila-Max用量最少,发酵品质最优;青贮原料间小黑麦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黑麦,更适于调制青贮饲料。综上,小黑麦添加甲酸调制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优,小黑麦添加Sila-Max处理调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以无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甲酸以及两种乳酸菌类青贮添加剂(Sila-Max,Sila-Mix)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黑麦和黑麦青贮饲料的调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的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最优;Sila-Max和Sila-Mix处理组的DMD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和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对照组,其中Sila-Max用量最少,发酵品质最优;青贮原料间小黑麦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黑麦,更适于调制青贮饲料。综上,小黑麦添加甲酸调制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优,小黑麦添加Sila-Max处理调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2种发酵增效剂(分别简称MAX、MIX)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质量、营养品质和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全株玉米作为青贮原料。试验共分3组,MAX组:青贮时将MAX粉末以2.5 mg/kg均匀加入;MIX组:青贮时将MIX的颗粒以1000 mg/kg均匀加入;空白组(CK组):青贮时不添加任何发酵增效剂,每组3个重复,青贮60 d后开桶取样,测定青贮样品感官质量、营养品质及开桶后有氧暴露0、24、48、72 h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MAX和MIX组感官评定与CK组无显著差异(P>0.05),等级均为一级。2)MAX和MIX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乳酸(L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K组(P<0.01),淀粉(Sta)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pH及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乙酸(AA)、氨态氮(NH3-N)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组(P<0.01)。3)玉米青贮饲料开桶后随有氧暴露时间的增加,MAX、MIX和CK组LA含量均呈降低趋势,4个时间段MAX和MIX组LA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MAX、MIX和CK组青贮样品pH均呈升高趋势,4个时间段MAX和MIX组pH均显著低于CK组(P<0.05);有氧暴露24 h前,MAX和MIX组AA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有氧暴露24 h后,MAX和MIX组AA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有氧暴露72 h前,MAX和MIX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MAX、MIX和CK组有氧稳定性时长分别为112.36、112.97和110.37 h。由此可见,全株玉米青贮时添加MAX和MIX对青贮饲料的感官质量无显著影响;添加MAX和MIX可减少青贮过程中DM、CP、Sta的损耗,降低玉米青贮饲料中ADF、NDF、NH3-N的含量,从而提高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添加MAX和MIX对延长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时间效果不明显;MAX、MIX之间对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2种苦荬菜青贮的影响,以结实期苦荬菜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甲酸或蔗糖都能显著改善苦荬菜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甲酸可以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P<0.01),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添加蔗糖可以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添加甲酸苦荬菜青贮饲料的WSC(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和蔗糖处理(P<0.01)。与原料相比,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谷稗青贮的影响,以结实期谷稗为原料,分别设置对照、添加甲酸(6 mL/kg)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青贮饲料的pH、乙酸和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干物质保存率因添加甲酸而显著升高(P<0.05)。添加蔗糖能够极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1),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氨态氮含量(P<0.01)。添加剂处理对谷稗青贮饲料其他常规养分的影响不明显,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说明添加甲酸或蔗糖都能显著改善谷稗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籽粒苋青贮的影响,以结实期籽粒苋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蔗糖或甲酸都能显著改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甲酸可以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添加蔗糖可以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P<0.05),极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乙酸和氨态氮的含量(P<0.01)。添加甲酸籽粒苋青贮饲料的WS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与原料相比,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具有优良抑菌活性的乳酸菌对全株玉米青贮过程不同时期营养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并筛选出可提高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乳酸菌接种剂,将实验室前期从甘肃各地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筛选获得的5株产酸快、多,且具有抑菌活性的优良乳酸菌分别添加到全株玉米秸秆中进行青贮,共设置6个试验组,分别在青贮第3、7、15、30天测定产物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氨态氮(NH3-N)含量及第30 天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结果显示,发酵30 d后,5个处理组的DM、CP、ADF和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H3-N和WS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3-1组ND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B3-1和B5-2组A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DM、CP、WSC含量均随发酵时间延长而降低,而ADF、NDF和NH3-N含量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B3-1组在玉米秸秆全株青贮发酵各期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最优。以上结果表明5株乳酸菌均能显著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其中植物乳杆菌B3-1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