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开展鳗鲡繁育技术攻关。2008年下半年,科技人员通过采用生态模拟、人工强化营养等技术措施,促使高盐度海水(盐度30‰)中亲鳗摄食人工饵料,首次取得亲鳗驯化摄饵成功。在自然界中,鳗鲡产卵洄游从淡水进入海水后即停止摄食;长期以来国内外科学家从事鳗鲡人工繁育时的亲鳗一旦进入海水后也即停止摄食。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情报》1976,(11):56-56
苏联试验人工孵化鳗鲡获得成功。据说,实验养殖场完全模拟大西洋某海区的环境,使实验池的海水水文条件、水的理化性质,均与鳗鲡产卵场的自然生态相一致。经过五个月的饲养试验,亲鳗产卵,孵化成功,获得了鳗鲡幼体。  相似文献   

3.
国内海水培育亲鳗摄饵取得成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开展鳗鲡繁育技术攻关。2008年下半年,科技人员通过采用生态模拟、人工强化营养等技术措施,促使高盐度海水(盐度30‰)  相似文献   

4.
为证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生活史最后一步一产后鳗的命运,本研究模拟产后的日本鳗鲡继续在海水中养殖,观察其存活率及繁育情况.结果表明,产后鳗在海水中停食约18 d后,体能得到恢复,部分亲鱼开始出现摄食,1个月左右全部恢复摄食,经244 d养殖,雌、雄鳗体质量增加,存活率达94.6%.随后,给产后鳗注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匀浆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激发其退化的性腺(卵巢和精巢)重新发育(与当年银鳗作对照).通过性腺组织切片观察产后鳗和对照鳗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及其差异,发现产后鳗起初性腺发育比当年银鳗差,但经多次注射激素后,产后鳗性腺成熟与当年银鳗同步,证明产后鳗生殖细胞对激素的敏感件高.应用17α,20β-双羟孕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3)使催熟的产后鳗和对照鳗均产卵和排精,并孵化出仔鱼,从而有力地证明,鳗鲡产后虽体质弱,但待体能恢复后能够继续生存和繁殖.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产后鳗作为今后鳗鲡人工繁殖亲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自然界中还是人工繁育的鳗鲡进入海水后都立即停止摄食,3~4个月时间的诱导产卵,造成亲鳗体力消耗过大而死亡。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广东大亚湾水产实验中心联合开展鳗鲡人工繁育技术攻关,通过大量的食物筛选、营养强化及细心驯化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花鳗鲡种类鉴别与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脊椎骨数及量度性状,用形态学分析方法鉴别了菲律宾花鳗鲡鳗苗的种类,并应用方差、主成分和判别等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引进鳗苗种类间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引进的菲律宾花鳗鲡鳗苗实为2种鳗鲡,即花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其中花鳗鲡数量绝多,个体较小;太平洋双色鳗数量少,但个体显著大于花鳗鲡。花鳗鲡总脊椎骨数、臀鳍起点前和起点后脊椎骨数均显著小于太平洋双色鳗。花鳗鲡与太平洋双色鳗的多个形态性状差异显著,包括体型、头部、口裂及鳍,散布全身。建议在鳗苗培育后期分级选别时,可根据花鳗鲡与太平洋双色鳗体型的差异和鳍型不同将其分开。花鳗鲡体型较小,背鳍前端和臀鳍前端距离较远;太平洋双色鳗体型较大,背鳍前端和臀鳍前端几乎平齐。  相似文献   

7.
日本鳗鲡是一种河口性洄游鱼类,在淡水里生长,到海水中繁殖,是世界性的优质养殖鱼类,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江苏省东台沿海是鳗鱼苗的主产区,是全国最大的黑仔鳗交易集散地,年培育黑仔鳗4 000万尾。东台市开展了土池养殖成鳗试验,取得成功,充分发挥了当地得天独厚的鳗苗资源优势,扩大了鳗鱼养殖的规模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笔者通过东台市闽东养鳗场承担的"日本鳗鲡规模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示  相似文献   

8.
<正>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俗名:鲈鳗、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由于工业有毒污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和捕捞过度,以及毒、电渔法对鱼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拦河建坝修水库及水电站等阻断了花鳗鲡的正常洄游通道等原因,致使花鳗鲡的资源量急剧下降。为增加我国花鳗鲡资源总量,拯救濒临灭绝的花鳗鲡种群,近年来,福  相似文献   

9.
“鳗康素”是新一代防治鳗鲡细菌性病害的特效药物,对治疗鳗鲡肝肾病、赤鳍病等疗效较佳。本试验用药浴法和灌胃法做“鳗康素”对鳗鲡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鳗康素药浴鳗鲡LD50为1633微克/毫升,安全浓度为163.3微克/毫升;鳗康素灌胃鳗鲡LD^50大于4000毫克/公斤,安全浓度大小400毫克/公斤;证明鳗康素用于口服和药浴均是比较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花鳗鲡(Anguill marmorata)俗称麻鱼、鲈鳗、花鳗、雪鳗、鳝王、溪鳗等,隶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在世界上的分布相当广泛。花鳗鲡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必需氨基酸,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名贵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市场价格是其它食用鳗鲡的3~6倍。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域环境恶化、修建水利设施阻断了花鳗鲡的正常洄游路线等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福州是我国重要的鳗鲡养殖及烤鳗出口基地,烤鳗产品出口额占全国一半以上。近年来,随着福州市鳗鲡养殖及加工企业越发注重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烤鳗产品在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的市场比重不断增大。长乐聚泉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州市最大的鳗鲡加工企业。在烤鳗加工生产线上,鳗鲡经过宰杀、去骨后进行烘烤、调味等步骤,最后包装冷藏。"公司的这条烤鳗生产线长100 m,一天可生产烤鳗20 t。鳗鲡进行加工前需在暂养池中养殖一  相似文献   

12.
陈锤 《海鲜世界》2005,(1):54-54
花鳗鲡,学名Anguilla Marmorata,隶属鳗鲡目、鳗鲡科,俗称鳝王、芦鳗、鲈鳗、花鳗、雪鳗、乌耳鳗、溪鳗.属热带、亚热带江海洄游鱼类,分布范围广,东达太平洋中部诸岛,西达非洲东部,南达澳大利亚南部,北达朝鲜、日本南部,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其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九龙江,以及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省的各大江河.  相似文献   

13.
欧洲鳗的生物学特点及养殖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欧洲鳗的生物学特点1.1分类地位欧洲鳗鲡Anguillaanguilla(Linnaeus,1758)隶属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鳗鲡属。1.2形态在不同发育阶段,其形态不同。幼体阶段:柳叶状,生活于海中.在Sargasso海域,从卵径为1.2毫米的鱼卵,孵出幼体长约3毫米,幼体离开欧洲大陆架,经一年到两年半海洋洞游后体长达70毫米左右。玻璃鳗阶段:幼体经变态离开大陆架后,进入玻璃鳗阶段,无色素,全身透明,体型基本定型。以后躯体各部分出现色素,使鱼体变黑,成为小鳗。黄鳗阶段档色素沉积充分发展时,即进入黄鳗或绿鳗阶段。银鳗阶段:体侧出现…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技情报》1973,(9):23-25
鳗鲡是降海洄游性鱼类。它们在海里产卵,主要生长期和生活都是在内陆水域。其习性已摸清楚,故无需详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雌鳗在内陆水域的生长要比雄鳗快。世界上分布着各种鳗鲡,其中有三种经济价值比较高,即: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和日本鳗鲕。这三种鳗鲡的形态、生长和习性均相似。欧洲鳗鲡幼体时在海中生活2~3年,而其它两种鳗鲡仅一年。雄的日本鳗鲡可长到重250克,长60厘米。  相似文献   

15.
<正>鳗弧菌是隶属弧菌科、弧菌属的革兰氏阴性菌。该病原最早分离自欧洲鳗鲡,可导致多种海水养殖鱼类的出血性败血症。鳗弧菌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流行范围广,会让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多克隆抗体具有制备简单、耗时短、免疫学研究用途广等优点。因此,本研究制备鳗弧菌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以期为鳗弧菌免疫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打下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养殖的鳗鱼种类及鉴别方法据记载,全世界共有19种鳗鲡鱼,目前,世界上养殖的主要鳗鲡类群有:以法国、意大利产为主的欧洲鳗,其年产成鳗15万吨左右;以美国、加拿大产为主的美洲鳗,年产成鳗5千吨左右,以中国、日本等地产为主的亚洲鳗鲡(即日本鳗)年产成鳗...  相似文献   

17.
鳗鱼的种类及主要鳗苗的区别广东福建等地读者来函询问鳗鱼的种类及主要养殖鳗鳗苗的区别,现根据《鳗鱼养殖加工和检验》一书中的有关资料,回答如下:一、种类馒鱼属于鳗鲡亚目,鳗鲡科,鳗鲡属鱼类,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的经济鱼类之一。鳗鲡属(AnguillaS...  相似文献   

18.
日本鳗鲡人工繁育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日本鳗鲡亲本的选择、人工催熟催产技术、仔鳗的饵料开发、仔鳗的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在日本鳗鲡繁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日本鳗鲡的人工繁殖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东澳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s(英文名Australian Longfin Eel),隶属鳗鲡科,鳗鲡属。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洛德豪岛、新喀里多尼亚。因其形体大,俗称长鳍鳗、龙鳗。该品种生长速度快,性情温和,易于饲养,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鳗,具有良好的养殖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鳗鲡“三类苗”也称鳗精、落脚苗或鳗尾,主要是指一些生长缓慢或个体瘦小而难以长成的鳗鱼,一般体重只有几克重左右。鳗鱼养殖过程中,“三类苗”所占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到鳗鱼的养殖成本、商品率、产量及经济效益,在当前鳗价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有效控制鳗鲡“三类苗”的数量显得尤其重要。一、导致鳗鲡养殖产生“三类苗”的主要原因1.苗种质量差。在鳗鲡养殖过程中,苗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若鳗苗表现为体弱、个体大小不均匀或由于暂养时间过长而体表呈黑色素沉淀,此种鳗苗容易形成“三类苗”。2.鳗鲡作为性情凶猛的鱼类,在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