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章玉平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36-137
探讨9种食用色素对满天星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满天星对日落黄、胭脂红适应性较好,其次为鸡蛋黄、苋菜红,对混合色素C、果绿、亮蓝、混合色素B、混合色素A适应性较差。不同食用色素适宜的染色浓度和染色时间分别为日落黄(9g/L、2h)、胭脂红(9g/L、3h)、鸡蛋黄(12g/L、3h)、苋菜红(12g/L、4h)、混合色素C(15g/L、4h)、果绿(15g/L、6h)、亮蓝(15g/L、6h)、混合色素B(15g/L、6h)、混合色素A(15g/L、8h),适宜的pH值分别为8.0,9.9,8.3,9.2,8.0,7.6,6.6,8.9,8.5。切花开放程度大时染色速度快,花枝去叶与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染色后的满天星瓶插寿命显著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4-5d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6种食用色素与20种化学染料对桔梗切花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桔梗切花对日落黄、苋菜红适应性较好,其次为亮蓝、胭脂红,对鸡蛋黄、果绿适应性较差.不同食用色素适宜的染色浓度和染色时间分别为日落黄(18 g/L、6 h)、苋菜红(15 g/L、7 h)、亮蓝(12 g/L、6 h)、胭脂红(15 g/L、6 h)、鸡蛋黄(18 g/L、8 h)、果绿(18 g/L、8 h);桔梗对化学染料的适应性均较差,在20种供试的化学染色剂中,只有7种能够不同程度的染色,其中溴酚蓝(6 g/L,8 h)、甲基蓝(5 g/L,8 h)染色效果较好.温度高、切花开放程度大时染色速度快,花枝去叶与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染色后的桔梗瓶插寿命显著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4~6天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3.
以靛蓝、亮蓝、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和日落黄6种食用色素对香石竹切花进行染色研究,并在染色切花的基础上探索复合保鲜剂配方。结果表明:香石竹多彩染色的最佳配方为2.50%靛蓝+2.00%苋菜红+2.00%日落黄,经3种色素染色后香石竹切花色彩如同彩虹一样斑斓,观赏价值大大提高;最佳复合保鲜剂配方为0.07%Al_2(SO_4)_3+0.05%MgCl_2+0.01%Ca(NO_3)_2+0.07%KNO_3+5%蔗糖,使用最佳复合保鲜剂,能显著延长多彩香石竹切花寿命(比蒸馏水处理延长8 d)、保持切花水分平衡、减少切花鲜重变化;同时,为切花提供充足的营养,并抑制细菌的生长,保障多彩香石竹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3种食用色素和20种化学染料对菊花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3种食用色素均能对菊花进行染色,菊花对日落黄在适应性较好,其次为鸡蛋黄,对果绿在适应性较差.20种化学染料中只有7种能对菊花染色,分别为溴酚蓝、铬天青S、溴甲酚绿、甲基蓝、苯酚红、曙红B和红墨水,除红墨水外,其他染色效果都不好,达不到商业应用价值.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浓度和时间分别为日落黄12 g/L、5 h,鸡蛋黄12 g/L、5.5 h,果绿10 g/L、6 h.红墨水250 ml/L、4.5 h.切花开放程度大时染色速度快,花枝去叶与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染色后的菊花瓶捕寿命显著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6~8 d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5.
章玉平  郑奕雄  刘武  刘静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0):109-111,136
探讨了3种食用色素和9种化学染料对月季切花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3种食用色素均能对月季进行染色,月季对鸡蛋黄、果绿适应性较好,其次为日落黄。9种化学染料(溴酚蓝、铬天青S、百里香酚蓝、HAEMA TOXYLIN BS、溴甲酚绿、曙红B、甲基蓝、苯酚红和红墨水)能使月季染色,除苯酚红、曙红B和红墨水外,其它染色效果都不好,达不到商业应用价值。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浓度和时间分别为鸡蛋黄(9g/L、3h)、果绿(12g/L、4h)、日落黄(12g/L、3.5h)、苯酚红(6g/L、10h)、曙红B(3g/L、4.5h)和红墨水(250ml几、5.5h)。切花开放程度大时,染色速度快,花枝去叶与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染色后的月季瓶插寿命显著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4~6d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和前处理步骤,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液体食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诱惑红6种人工合成色素,以此提高合成色素的检测效率。[方法]试验优化了前处理方法,液体食品基质比较干净时采用直接水提进样法,基质比较复杂时采用固相萃取净化法;优化了梯度洗脱程序和波长程序等仪器条件。[结果]6种人工合成色素浓度在5~5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柠檬黄、苋菜红、日落黄、胭脂红、诱惑红的检出限为0.031 25 mg/kg,亮蓝的检出限为0.125 00 mg/kg,样品添加标准物质后平均回收率在89.0%~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6%~3.12%。[结论]该研究可为实验室日常的人工合成色素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酸度、光照及温度对饮料绿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色法测吸光度对几种食用合成色素单一或复合调酸成绿色的研究表明,绿色饮料的颜色稳定性易受酸度(pH值)、光照、紫外光照射以及温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不同酸度梯度、不同时间光照、紫外光照射和加热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绿色较为稳定的一组是亮蓝 柠檬黄 果绿 胭脂红,其次是亮蓝 柠檬黄 日落黄;最不稳定的一组是亮蓝 柠檬黄。  相似文献   

8.
菊花鲜切花染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苹果绿、亮蓝和胭脂红3种食用色素对白色菊花切花品种“秀芳白”进行人工染色试验。结果表明:3种色素均可使“秀芳白”染色,但花瓣开始着色和达到最佳观赏效果所需时间以及染色效果有明显差别。亮蓝质量浓度为20mg/L时染色约13h效果最好,染色后切花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亮蓝、柠檬黄、苋菜红、果绿四种食用色素,对"白雪山"品种月季染色,通过对染色时长、染色级数、瓶插寿命的比较,研究适合"七彩玫瑰"的染色条件,以提高月季鲜切花观赏价值,为复色鲜切花染色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几组的瓶插寿命和染色效果上看,处理A(8h)仅瓶插寿命略短于对照,但也能达到4~7d的观赏要求,且染色综合效果较其他处理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找出食品中未知添加物,为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南宁部分地区鸡、鸭肉制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6种合成色素进行检测。[结果]南宁部分地区136个供试样品中有13个样品检测出合成色素,检出率约为10%,其中5个样品中同时添加胭脂红与日落黄;剩下8个样品中,5个添加柠檬黄,2个添加日落黄,1个添加诱惑红。[结论]鸡鸭肉制品中检出多种合成色素,可为进一步修订肉制品调味料等上游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贵军  胥国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25-9727,9787
[目的]研究食品着色剂在黄花菜干制品应用中的着色剂筛选和配方.[方法]利用姜黄素、β-胡萝卜素、柠檬黄及日落黄4种着色剂进行配方对比法设计,对干制黄花菜的着色效果及内外品质进行了试验分析和感官评定.[结果]通过对着色处理后的黄花菜色泽的感官评定、食用安全性及内外品质的筛选,发现以食用酒精为着色介质的姜黄素着色的黄花菜效果最好,优于其他3种着色剂;经感官评定,确定姜黄素为干制黄花菜的最佳添加剂,其配方剂量为姜黄素3.6 ~9.0 mg/kg、Vc 0.1%、柠檬黄0.25%、苋菜红0.15%.[结论]该研究为黄花菜干制后如何提高其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质、商品率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简便有效的生产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8种植物色素对马蹄莲鲜切花进行染色。结果表明,8种植物色素均能对其进行染色,其中以辣椒红素、柠檬黄和茶黄素最适宜,胭脂红、葡萄紫和靛蓝次之,胡萝卜素与南瓜花黄素较差。适宜的浓度、染色时间及pH值分别为辣椒红素(6g/L、4h、8.7)、柠檬黄(10g/L、5h、9.7)、茶黄素(9g/L、5h、10.4)、胭脂红(15g/L、8h、10.7)、葡萄紫(15g/L、9h、9.4)、靛蓝(20g/L、9h、6.6)、胡萝卜素(15g/L、11h、7.5)、南瓜花黄素(12g/L、12h、7.5)。温度高、湿度小时染色速度快,但分布不均匀,多呈斑形;花梗长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瓶插花枝染色较浸泡花朵染色效果好;染色后瓶插寿命均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3.
初红涛  张晖  王军  靳凤龙  苏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63-5365,5630
[目的]探索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人工色素的优化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梯度洗脱,分离、分析谷物中的柠檬黄和日落黄,对前处理温度、超声时间、柱温、梯度洗脱条件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检测条件。[结果]在样品前处理温度40℃下,最佳色谱分析条件为流动相为含pH为6.8的醋酸-醋酸铵(0.02 mol/L)的甲醇/水混合液、柱温35℃,梯度洗脱条件甲醇:20%~35%,3%/min;35%~98%,6%/min;98%继续8 min。采用HPLC优化法测定谷物中柠檬黄和日落黄含量的精密度良好,二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和100.2%,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2、0.03 mg/kg。[结论]该方法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人工色素的分离度。  相似文献   

14.
杨林先  车晶  廉美兰  高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940-5941
[目的]探究抗坏血酸对康乃馨切花抗衰老的影响。[方法]以康乃馨切花为材料,不同浓度VC保鲜液进行瓶插试验,保鲜期间测定切花瓶插寿命、水分平衡、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VC能增强康乃馨吸收保鲜液的能力,增强CAT和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其衰老。[结论]200 mg/L VC对康乃馨切花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华中地区3种常见蔬菜对Zn污染的耐性和累积特性的差异。[方法]在不同浓度Zn的胁迫下,对萝卜、小白菜和苋菜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蔬菜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生物量及Zn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浓度(2000mg/L)的Zn胁迫对小白菜和萝卜的种子发芽没有影响,但对苋菜有显著影响;较高浓度(500和2000mg/L)的Zn胁迫会影响3种蔬菜幼苗的生长;萝卜对过量Zn毒害的耐性强于小白菜和苋菜。各处理中,3种蔬菜的可食部位Zn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在Zn施加浓度为100、500和1000mg/kg土的处理中,萝卜的地上部和地下部Zn含量均低于小白菜和苋菜。[结论]萝卜抗土壤Zn污染的能力最强,比小白菜和苋菜更适合在Zn污染的农田中种植,以减少过量的Zn进入食物链。  相似文献   

16.
胡兰基  杨娜  王洪桂  霍成玉  马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87+6480-6387,6480
[目的]快速、准确地测定鲜黄蘑菇中的硒含量.[方法]采用新鲜黄蘑菇直接打成浆液后经硝酸和高氯酸微波消解,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消解液中硒的含量.[结果]鲜黄蘑菇样品经硝酸和高氯酸微波消解后,所得消解液在6 mol/L盐酸介质中煮沸3 ~5 min使硒(Ⅵ)完全还原成硒(Ⅳ),用Fe3+盐作为抑制剂,氢化物发生器在还原剂为20 g/L的硼氢化钾(5 g/L KOH介质),载流为5% ~ 10% HCl时进行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鲜黄蘑菇中的微量硒,硒的质量浓度在20 μg/L以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k)为0.020 μg/L,其相对标准偏差(n=7)为2.18%.[结论]该测试方法简单、快捷、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测定鲜黄蘑菇中的硒含量.  相似文献   

17.
可可球二孢的培养及其侵染橡胶木表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可可球二孢是导致橡胶木蓝变的主要菌种之一,对蓝变的研究大多以防治为主。本研究利用蓝变颜色的多样性将防治转化为诱导,以提高蓝变现象的利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不同配比的察式培养基对可可球二孢菌落在培养基和橡胶木表面生长速度的影响,优选菌落适宜生长环境,并探究不同时间条件下菌落对橡胶木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可可球二孢菌落的适宜生长环境为酵母膏9 g/L、葡萄糖20 g/L、pH值弱酸性、硫酸镁1.0 g/L、硫酸亚铁0.03 g/L、氯化钾0.2 g/L;随着时间的增加,橡胶木表面的染色面积比逐渐提高,颜色逐渐由红黄到蓝绿色系,整体颜色逐渐变暗,耐光色牢度逐渐提高,静态接触角提高了13.04%,动态接触角显著变大,表面粗糙度和耐磨性能逐渐降低。结论本研究制备出可可球二孢调色橡胶木,并利用不同时间梯度对橡胶木表面纹理和颜色进行调控,证明了生物方式加工木材的可行性,扩大了微生物在木材加工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