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玉米化控试验,验证玉米化控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玉米抗倒效果显著,抗倒能力增强,但在密度6.0万~7.5万株/hm2情况下对产量增加有抑制作用,减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玉米化控试验,验证玉米化控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50%玉米矮丰抗倒效果显著,抗倒能力增强,但在密度67 410株/hm2情况下对产量增加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业科学》2019,(6):130-134
选用玉米新品种诺达1号为试验材料,设每公顷种植6万株、6.9万株、7.5万株、8.25万株、9万株共5个密度,于拔节期叶面喷施化控剂"玉黄金"300 mL/hm~2,研究化控处理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控处理条件下,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每公顷种植8.25万株的密度条件下,化控剂处理后的产量最高,达到11 154 kg/hm~2。化控处理能明显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降低植株倒伏率,延缓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的衰减,增加干物质积累量。适宜种植密度和化控剂可协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情况,探索安徽省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郑单958的种植密度一般水平以6.00~6.75万株/hm2、高产水平以7.50~8.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正>东丰县处吉林省南部,玉米播种面积150万亩,是典型的黄金玉米带,随着玉米耕作制度的不断更新和新技术、新品种的不断应用和推广,耐密品种的丰产性已为广大农户所认识。农户选择的玉米品种普遍以先玉335或者其套牌品种为主,2012和2013两年东丰县发生玉米大面积倒伏,给东丰县粮食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化控产品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玉米倒伏除了与施肥量和肥料种类有关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玉米密度大、植株高,所以一定要进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密度种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6个品种4个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从而探索出6个玉米新品种在博州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DK5111种植密度为65株/亩时,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化控对不同密度夏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化控措施对不同密度夏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控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化控条件下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茎粗增加,产量比相应的清水对照增加0.58%~8.24%;化控条件下,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对夏玉米穗位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化控栽培增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选用郑单958为玉米试验品种,设置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共4个密度,在拔节期叶面喷施玉黄金。结果表明,清水处理随密度的增加玉米穗位叶SPAD值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玉黄金处理较清水处理SPAD值增加,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在8.25万株/hm2共4个密度,在拔节期叶面喷施玉黄金。结果表明,清水处理随密度的增加玉米穗位叶SPAD值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玉黄金处理较清水处理SPAD值增加,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在8.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处理后的产量最高,达到10815.29 kg/h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处理后的产量最高,达到10815.29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对夏玉米穗位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化控栽培增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选用郑单958为玉米试验品种,设置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共4个密度,在拔节期叶面喷施玉黄金。结果表明,清水处理随密度的增加玉米穗位叶SPAD值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玉黄金处理较清水处理SPAD值增加,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在8.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处理后的产量最高,达到10815.29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其在巴彦淖尔地区种植模式下的最佳密度水平,结果表明:适宜密度为60000~63750株,h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百色市高寒山区秋玉米种植最佳密度,在凌云县朝里乡开展秋玉米种植密度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展型玉米品种秋季种植密度为6.00万~6.30万株/hm2比较合适,密度低于5.40万株/hm2和高于6.60万株/hm2都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秋玉米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方式,开展秋玉米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方式试验,初步试验表明:合理的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秋玉米种植密度3500~4250株/667m2,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增加;种植方式影响玉米产量,在种植密度一样的条件下,种植方式以单行单株为好.秋种玉米正大619,以单行单株种植,密度为4250...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置4个化控药剂玉黄金施用浓度,研究玉米产量、抗倒伏性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喷施一定浓度的化控剂能够显著增加玉米穿刺强度、弯折强度和产量。在玉米种植密度为9 万株/hm2时,喷施0.8 mL/L玉黄金可有效降低倒伏率,与对照相比增产28.77%,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世界第3大粮食作物,总产量仅次于水稻排在第2位。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加剧,以美国为代表实施的生物能源开发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拉动了玉米需求的持续增长,但是我国玉米增产缓慢,大量缺口只能依靠进口。根据我国国情,玉米增量不能单纯依靠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才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玉米单产还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郑单958为试验品种,选用康普6号玉米化控剂,在夏直播玉米4~14片展开叶期间,分6个时期喷施化控剂,研究不同施药时期对玉米节间长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在8片展开叶期喷施化控剂,能有效控制基部第4~8节间长度,增强植株抗倒性;在6片展开叶前喷施化控剂,对降低株高、增强植株抗倒性没有作用;在10片...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玉米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开展了6个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出苗期没有差异;吉单66、吉单84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能获得最高产量;而吉单953、吉单508、吉单518、吉单45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能获得最高产量,达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7.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倒伏是限制玉米种植密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以正大999、正大619和宜单629为材料,研究在一系列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这3个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当密度达到66000株/hm2以上时,这3个品种的倒伏现象都比较严重.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植株抗倒伏能力,这些品种推荐种植密度为54000~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8.
玉米化控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玉米雌穗小花分化末期喷施化控剂,结果表明:化控剂能使玉米植株矮健、穗位降低、茎粗增加、重心下降、叶片浓绿、肥厚,从而促使产量增加14.7%-25.5%。  相似文献   

19.
以苏玉29号为材料,研究夏播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与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单产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鲜穗商品性则随着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株高和穗位随着密度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苏玉29号种植密度在6.00万株/hm2时,株高适中,产量较高,鲜穗商品性较好、效益最高,抗倒性较好,是该品种在海门市种植的最适密度。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取小区对比法,研究水稻化控栽培技术。通过将单一的烯效哇、赤霉素等化控药剂进行有机的配合,以发挥其综合效应,达到预期效果。试验表明:水稻进行化控处理后,植株株高变矮,节间长度缩短,多效唑、稻挺和矮壮素3种化控药剂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