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肉仔鸡的生产中,死亡率随着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死亡;饲养后期鸡只的死亡大多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现就肉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肉仔鸡生产实践中,一般而言其死亡率是随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互亡;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这直接影响肉仔鸡饲养场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饲养肉仔鸡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就肉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段绍强 《中国家禽》2001,23(20):21-22
商品肉鸡饲养后期,一般指25~40日龄。其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常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管理不当导致少量鸡只死亡;而饲养后期死亡大多数发生在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据对芒市地区三家养鸡户先后饲养8500多只鸡的调查情况看,死亡率平均在响了饲养户的经济效益。1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1免疫失败或免疫不当肉鸡易患的鸡新城疫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要求在前完成。如果不能严格遵守免疫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的免疫程序不符合鸡实际情况,往往导致免疫失败。此外,由于饲养管理差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肉仔鸡生产实践中,一般而言其死亡率是随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死亡;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这直接影响肉仔鸡饲养场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饲养肉仔鸡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就向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一、肉仔鸡饲养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免疫失败或免疫程序不当向仔鸡新城疫(ND)、甘保罗病(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等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一般在3周龄前完成。如果不能严…  相似文献   

5.
河田鸡原产福建省长汀县,是优良的土鸡品种.邵武市某一鸡场于1999年4月15日从福建长汀县某河田鸡场引进1日龄河田鸡2500只,饲养至60日龄出现大量死亡,饲养至85日龄共死亡1659只,死亡率达69.85%,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经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区有些场、户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而忽视消毒工作.未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鸡只丧亡严重.一些场户处于濒临倒闭地步.笔者通过几年实践,认为消毒是防制传染病发生的重要一环. 一、典型事例 1991年3月商丘市周庄乡孙楼村,孙逸运、黄士群、孙传秀三户同日在市种鸡繁育场分别购买了罗斯商品代鸡450只、400只和350只,孙逸运同志饲养管理粗放,不讲技术,免疫接种马虎,进雏前后又未进行过消毒.30日龄时,发生了法氏囊病死亡350只,死亡率达77.8%,黄士群同志在饲养管理、免疫接种、消毒等方面均未严格要求,70日龄时,死亡360只,死亡率是60%,而孙传芳同志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免  相似文献   

7.
该鸡舍饲养规模为6000只左右,饲养品种均为快大黄羽肉鸡,前后两批鸡发病日龄接近,均在20日龄左右,第一批发病日龄为19日龄,第二批在22日龄,两次发病均出现鸡只流眼泪甚至单眼或双眼盲眼,病鸡表现张口喘气、伸颈等严重的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每天死亡在20只左右,持续了约一周时间,全程死亡率在1%~3%不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家禽养殖量的逐渐增加,养殖环境进一步恶化,混合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多.现就一起柴鸡新城疫与球虫混合感染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3年2月26日,山东省临清市某养殖场饲养的两批柴鸡,第1批1 800只,48日龄;第2批1 200只,41日龄.这两批鸡35日龄前全部为笼上育雏,常规饲养,育雏期间只用过1次新城疫疫苗,1次腔上囊疫苗,鸡群生长良好.35日龄后改为地面散养,第1批饲养到41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遂请当地兽医治疗,曾用过青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土霉素等药物,不见好转,反而死亡增加,7d共死亡1 200多只,剩下的全部为病鸡.第2批鸡在40日龄时也开始发病,并有个别鸡只死亡,随后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化验,诊断为鸡新城疫与球虫混合感染.立即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第1批最终存活了216只,死亡1 584只,死亡率为88%;第2批存活1 104只,死亡96只,死亡率为8%.  相似文献   

9.
陆贾贤 《中国家禽》2002,24(17):15-16
1 流行病学及临诊症状 1.1病例一 乍浦某鸡场3000多只苗鸡,3日龄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倦怠等症状,随即开始死亡,1周左右达到死亡高峰.呈最急性死亡的无明显症状,到后期多数病鸡还出现歪头、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10日龄时死亡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10.
一例雏鸡绿脓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讷河市某养鸡专业户所饲养的6000套海兰白蛋种鸡,1日龄注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3日龄出现死亡,先后死亡1100只,死亡率22%。  相似文献   

11.
鸡卡氏住白虫病在桂林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今年5月,我们在一群13日龄的杂交乌肉鸡中发现严重的住白虫病,并取得良好疗效。某养鸡户饲养的17to只杂交乌肉鸡于7日龄开始发病死亡。从每天死几只发展到每天死几十只,至13日龄已死亡178只,死亡率达10%以上。患鸡发病急,死亡快,  相似文献   

12.
我市某户饲养草鸡1500只,45日龄前舍饲,45日龄后半舍饲圈养在约10亩的桃园,饲养至105日龄时生长发育正常,成活率为96.3%,平均体重达925g。105日龄后发生非正常死亡,至120日龄共死亡266只,死亡率达18.4%,给该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通过临床观察、解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  相似文献   

13.
张保发 《中国家禽》2001,23(9):31-31
河田鸡原产福建省长汀县,是优良的土鸡品种。邵武市某一鸡场于1999年4月15日从福建长汀县某河田鸡场引进1日龄河田鸡2500只,饲养至60日龄出现大量死亡,饲养至85日龄共死亡1659只,死亡率达69.85%,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经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品种鸡59日龄前生长正常,成活率为95.5%。60日龄发现2只鸡行走不稳,1只鸡一腿向前伸一腿后向伸,呈“劈叉”姿势。最后2只鸡均死亡。次日又死亡25只,死亡的鸡中以腿麻痹及一侧或二侧眼睛失明居多。尔后,每日死亡数不断增加,饲养至75日龄,即发病10天内共死亡655只,…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河北省邢台市某种鸡场饲养的6500只种鸡,饲养到65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当日死亡56只,第2d死亡259只,第3、4、5d每天死亡300—400只,5d共死亡1365只,死亡率为21%,病鸡占40%。病鸡精神沉郁、缩头、羽毛松乱、采食  相似文献   

15.
2004年8月,库尔勒市一养殖户饲养的肉杂鸡1600只,因饲喂自配发霉饲料引起曲霉菌病,先后死亡450只。现将发病情况及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户于2004年8月15日购进肉杂雏鸡1600只,开食至6日龄饲喂的是正大料。雏鸡长势良好,7日龄时改喂自己配制的混合粉料(其中玉米在粉碎前已有霉变),喂至9日龄时有些仔鸡出现发呆,气喘,个别鸡出现腹泻,11日龄出现死亡,至14日龄时鸡死亡72只,15日龄时死亡81只,16日龄时死亡116只,17日龄时停喂自配料,改喂正大料,死亡有所减少。至25日龄又陆续死亡181只,累计死亡450只,死亡率为28.1%。生长明显受阻,部分鸡…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我县某鸡场饲养的2 624只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0.2毫升/只肌肉注射免疫,6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用量均为0.05毫升/只,21日龄时鸡群发病,当天死亡21只,23日龄时出现死亡高峰,死鸡423只,随后病死鸡逐渐减少。至30日龄发病2135只,发病率81.4%,共死亡1338只鸡,死亡率51%。  相似文献   

17.
辽阳市太子河区某肉鸡饲养户饲养1200只肉鸡,47日龄时发现病鸡趾部肿大跛行,发病139只,死亡78只,死亡率达6.5%。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河北省临西县某饲养场饲养的2200只"笨"雏鸡,地面散养,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饲养到48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7天共死亡882只,死亡率为40%,病鸡占6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某种禽场饲养的3,000余只A A父母代种鸡,在饲养至35日龄时突然发病,其中以后备公鸡群发病最为严重,400只公鸡全部发病,死亡80余只,死亡率达20%,而母鸡仅为散发,死亡率0.5%。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调查该群鸡为2004年11月1日购入,系该场饲养的第8批肉种鸡,饲养方式为半铺半地面平养,饲养中按本地区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其中包括3日龄的球虫疫苗免疫、14日龄和28日龄的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在此期间未进行任何方式的药物驱虫。2005年2月15日发现有个别鸡只精神不振,羽毛逆立,蹲居一隅。2月17日发现全群鸡大部分打蔫,随即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上旬,黑龙江省克山县克山镇某蛋鸡场共饲养2000只6月龄海兰鸡,3月5日开始发病,3月15日来我站就诊时已发病240只,死亡30只,发病率12%,死亡率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