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畜牧与兽医》2014,(11):109-1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除可感染牛外,还可以感染猪、绵羊、山羊、鹿及野生动物。猪感染BVDV后会出现类似慢性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本文通过对猪场发病猪进行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最终确定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所致,建议加强对该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3.
根据已发表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株的基因序列,分析合成了一对扩增跨幅为190bp左右的引物,对牛病毒性腹泻病基因I型或基因II型的毒株进行RT-PCR扩增,结果是取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RT-PCR产物,而对照样品的扩增全为阴性;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0.10ng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RNA。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人工感染绵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的代表种,病毒基因组为单链正股RNA,长约12.5 kb.该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牛易感,但羊、猪、鹿、驼等其他野生动物也可感染,近年来已有人感染BVDV的报道[1].  相似文献   

5.
本综述重点关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以及宿主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特别讨论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一些免疫逃避策略。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的主要策略,本文讨论了目前可用疫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DBK细胞上增殖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HN-1株,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并与NS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4株能稳定分泌抗BV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3A8、3C7、3C11和3E9。经鉴定,3A8、3C7、3E9株为IgG1亚类,3C11株为IgG2a亚类;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目为99条。3A8、3C7、3E9、3C11与BCV、BRV均无交叉反应,但3A8、3C7、3E9与HCV、BDV存在交叉反应,而3C11与HCV、BDV无交叉反应,3C11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小鼠腹水McAb的ELISA效价分别为1:1000和1:200000,该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20代后仍能稳定分泌抗体。这些McAb的获得为BVDV的研究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单克隆抗体(MAb)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病毒中和(VN)试验及兔疫沉淀试验证明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致细胞病变株87-2552(现地分离)与NADL和Singer(原型株)之间的抗原差异。两个抗BVDV87-2552株的MAb(D11和B7)能强烈中和现地分离株,并对该病毒的48-KDa糖蛋白呈特异性。这两个MAb有不同的亚型,D11为免疫球蛋白G1  相似文献   

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可引起临床感染和某些疾病,包括繁殖障碍、呼吸综合症、先天性缺陷、肠炎、持续感染(PI)和粘膜病(MD)〔1,2〕。本文阐述BVDV的生物学特征、基因组、编码蛋白及MD致病的分子机制。1BVDV生物学特征1.1BVDV分类位...  相似文献   

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在我国发现有20多年,而在世界范珏来讲已有近100年的历史。由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是导劐集约化奶牛场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且牛病毒性腹泻导致的黏膜病致死率几乎1000A,已经严重阻碍养斗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对牛病毒性腹泻还没有好的防控措施。文章对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历史总结,便于石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诊断和预防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一种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病毒类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与猪瘟有很多相似之处,带来的危害巨大,已经引起了全球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包括该病毒病的病原、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要点、防治措施等,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帮助广大养殖户预防和控制该病,尽量避...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动物用疫苗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污染情况,抽取16份市售动物用疫苗,分别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抗原和核酸。结果显示,ELISA检测中有2份(猪瘟疫苗)为阳性,荧光定量RT-PCR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我国兽用疫苗中的BVDV污染水平较低,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为对上海某猪场送检的一份猪瘟疫苗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检测,本研究将猪瘟疫苗样品接种于MDBK细胞,盲传15代后仍无致细胞病变效应,但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接种该疫苗后的MDBK细胞能够被单克隆抗体BZ-53(BVDV-2)识别。采用BVDV-1和BVDV-2的5’-UTR的通用检测引物和针对BVDV E2的引物,对样品RNA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样品能够扩增出约288 bp的BVDV特异性片段;此外,5’-UTR和E2基因片段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属于BVDV-2,并且其E2基因与牛源XJ-04株(BVDV-2)的E2基因同源性最高(92.3%),而与猪源ZM-95株(BVDV-1)的E2基因同源性较低(64.5%)。由此证明,该猪瘟疫苗中的确污染有一株BVDV-2株。  相似文献   

1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代表种,主要感染牛并引发疾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自该病毒发现至今,已有60余年研究历史,随着生物学理论及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反向遗传技术以及蛋白组学在病毒研究领域的应用,人们对该病毒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论文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病毒粒子结构组成及功能、病毒复制周期及蛋白裂解过程、细胞损伤及免疫逃逸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几年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重点讨论了病毒复制周期、多聚蛋白裂解、致细胞病变效应和免疫逃逸机制.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主要侵害牛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黏膜糜烂、溃疡、白细胞减少、持续感染(Persistently Infected,PI)、咳嗽及怀孕母牛流产或产生畸形胎儿等等。羊、猪、鹿和多种野生动物等也能感染和传播。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从世界范围内讲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已存在20多年之久,给各国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BVDV的措施。本文阐述了BVDV的基因组结构、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流行病学、生物型及生物型之间转化机制以及国外BVDV新型疫苗研制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以便人们进一步了解该病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y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在我国发现有20多年,而在世界范围来讲已有近100年的历史.由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是导致集约化奶牛场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且牛病毒性腹泻导致的黏膜病致死率几乎100%,已经严重阻碍养牛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对牛病毒性腹泻还没有好的防控措施.文章对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历史总结,便于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诊断和预防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之一。BVDV感染能够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持续感染与免疫耐受、繁殖障碍、血小板减少与出血综合征等,其相应的致病机理也非常复杂。持续感染是妊娠母畜在怀孕早期通过子宫内感染非致细胞病变(NCP)型BVDV引起的,是BVDV在自然环境中维持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当持续感染动物再次感染抗原性相似或同源的致细胞病变(CP)型病毒时就会发生粘膜病。本文将粘膜病发生过程中CP型病毒的来源机制概括为五点:①外源细胞序列的插入;②病毒基因的重排和拷贝;③外源细胞序列插入同时伴有病毒基因的复制;④缺陷干扰粒子;⑤点突变。BVDV感染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的机制可能有两条:一是造成卵母细胞的质量下降,二是使性腺类固醇激素生成机制受到破坏,导致血浆中雌二醇、黄体酮等激素紊乱。血小板减少和出血性综合征是BVDV感染引起的又一重要临床症状,其致病机理主要有两种:①BVDV进入到外周循环,使外周循环中血小板受损程度增加,病理检查表现为血小板体积平均值较正常有明显增大;②BVDV感染造成骨髓生成血小板的能力下降,病理检查表现为血小板的体积平均值较正常减少。  相似文献   

17.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病毒基因组5'端非翻译区(UTR)的序列比较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分成两组。种系发生分析说明BVDV-1和BVDV-Ⅱ组互有不同,根据5'端非翻译区和编码p^126多肽的基因区,设计了用PCR鉴别BVDV-I和BVDV-Ⅱ。用该试验,140株BVDV毒株中有76株被鉴定为BVDV-Ⅱ,并注意到BVDV-I和BVDV-Ⅱ之间的抗原性和病原性差别,BVDV-I普遍用于疫苗生产、诊断试验和研  相似文献   

18.
牛病毒性腹泻多见于冬末和春季,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其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可达90%以上。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Svanova公司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抗体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采自新疆10个不同地区的875份牛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759份,最高阳性率为100%,最低为55.0%,平均为86.7%.检测结果表明该病已在新疆普遍存在,感染没有明确的地域分布规律.根据ELISA检测结果,从...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根据NCBI GenBank上已公布的BVDV、猪瘟病毒(CSFV)核酸序列进行比对,利用Oligo 6.71软件设计一对引物及一条探针,建立了检测BVDV的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及其敏感性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出BVDV标准毒株Oregon C_(24)V为阳性,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CSFV的检测均为阴性。对BVDV标准毒株最低检测量达到10~(-2.5) TCID_(50)。该方法检测同一样品重复进行8次检测,结果均一致,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较好。应用该方法对6批猪瘟疫苗专用血清进行BVDV检测,阳性率为16.7%;猪瘟弱毒苗中未检出BVDV。建立的BVDV 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生产无BVDV污染的猪瘟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