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炭疽病苗期不同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抗性西瓜品种为材料,进行西瓜炭疽病苗期不同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西瓜炭疽病苗期人工鉴定接种孢子液浓度为1×106个/mL;适宜的接种炭疽病苗龄为二片真叶期;调查和鉴定幼苗抗病性的最适时期为接种后的7-10d。  相似文献   

2.
甜椒品种对炭疽病抗性鉴定及抗源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内采集甜椒炭疽病病样,经分离、纯化、观察,确定Colletotrichum nigrumEll.et.Halst(黑色炭疽病)为主要病原菌,并以此作为接种源,对接种液浓度、接种时期、接种方法、接种后温度、湿度及调查时间、调查标准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最后确定用3×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在成熟红果期采用离体果针刺法接种,接种后温度(27±1)℃,遮光保湿3 d,保持相对湿度(RH)为95%~100%,7 d后调查病情指数,进行品种抗病性评价。用此抗性鉴定方法对21份甜椒材料进行了筛选鉴定,5份材料表现抗病,10份表现耐病,6份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叶表化学物质对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适宜温度范围为10~24℃,最适温度20℃左右。供试的2菌株对温度有不同的依赖性。TH菌株温度适应性范围较宽,GL菌株较窄。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供试的2个菌株呈现相同的萌发动力学模式,萌发最大速率出现在4~12h,温度越高,最大萌发速率出现时间越晚,并随时间的延长,萌发速率逐渐减小。在5、30℃,萌发速率有2~3个峰值,第1峰值最大,第2、第3峰值逐渐减小或消失。26℃下峰值呈现过渡型状态,有1个较小的次高峰。供试的2菌株,TH的萌发速率较GL稍高并在出现时间上略前。最适萌发条件下,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的卜氏杨和毛白杨提取物对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毛白杨所有提取物在接种12h内,均抑制夏孢子的萌发,而卜氏杨乙醚提取物则促进夏孢子萌发,其余则抑制夏孢子萌发。所有水提取物在接种12h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接种12~24h,2种杨树叶片正丁醇萃取物对夏孢子萌发速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菜心炭疽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通过对接种体浓度、保湿时间和苗龄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菜心炭疽病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方法,即在气温为23 ̄32℃范围内,用6×10^6 ̄1×10^7个/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于3 ̄4片叶期接种,保湿24 ̄48h,7d后调查病情,可明显地区分出菜心品种对炭疽病的抗病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豇豆抗锈病性苗期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物浓度、保湿时间和温度对豇豆锈病苗期抗病性表现的影响,筛选出一套方便、可行的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即在20 ̄30℃温度下,用每视野含30个孢子(10×6倍)的夏孢子悬浮液于1 ̄2处复叶的喷雾接种,保湿18 ̄24h,接种后10 ̄14d调查21个供试品种的病指指数,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其中,益农红仁特长豆角表现免疫,金山长豆和成都紫荚白露表现为高抗。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贵州新引进的14个柑橘品种对炭疽病的抗病能力,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其对柑橘炭疽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14个参试柑橘品种在接种4d和5d后,抗病性存在差异。其中,天草在接种4d和5d后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和0.46,佛拉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2.78、79.17,濑户佳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85、2.78,若瓦的病情指数分别为4.63、9.26。2次的调查结果都说明天草的病情指数最小,抗病性最强,表现为免疫或高抗;佛拉的病情指数最大,抗病性最弱,表现为感病;濑户佳、若瓦均表现高抗。  相似文献   

7.
黄瓜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苗期进行不同接种温度、接种浓度等试验,确立了黄瓜灰霉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结果认为,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接种方法,采用第一真叶期喷雾接种法,接种及发病最适温度为20℃左右,接种浓度为105-106孢子/ml,接种后饱和湿度下应保持48h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环境因子对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凹玻片悬滴等方法研究了温度、湿度、光周期、初始pH值、紫外照射、高温胁迫及吐温-80浓度对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6℃左右,适温为23~32℃,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的要求较高,低于85%分生孢子不萌发。黑暗促进孢子萌发,光照抑制孢子萌发,但光暗交替时,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升高。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5~7,用0.05%~1%的吐温-80配制孢子悬浮液。经过48℃高温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的萌发都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因此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条件为温度26℃,相对湿度95%以上,初始pH值为6,全黑暗培养。  相似文献   

9.
罗志文  范鸿雁  何凡  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92-19395
[目的]分离鉴定菠萝炭疽病病原菌,并完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从海南各地采集的菠萝炭疽病病叶上分离、纯化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形态学特征将炭疽病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gloeosp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30℃;最适pH值均为6.0~8.0;完全黑暗最利于菌丝生长,而光暗交替最利于孢子萌发;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的最理想碳源,而除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外其余碳源均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酵母浸粉、蛋白胨和牛肉浸膏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天冬氨酸则仅对孢子萌发有利;相对湿度达90%以上孢子才可萌发,水滴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结论]为菠萝炭疽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的Th053(Th)和Gl051(Gl)菌系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不同琼脂糖浓度及叶片浸出液对夏孢子萌发的影响,分析影响夏孢子萌发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供试温度范围(0~30℃)内,琼脂糖浓度对夏孢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最高温度(32℃)时,高琼脂糖浓度对夏孢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最低萌发温度为5℃,最高萌发温度为32℃,高于32℃几乎不萌发。在最适温度下,Th菌系6~8 h萌发速率最大,24 h累计萌发率达63.40%;Gl菌系4~6 h萌发速率最大,前24 h累计萌发率达60.28%;(3)不同浓度的太白杨叶片浸出液对该锈菌夏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 g.L-1的水浸液对夏孢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水浸液、叶组织粉碎抽取液对夏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