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几种植物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茎泽兰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之一.为探讨贵州本地植物的化感作用与紫茎泽兰种子萌发之间的关系,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10种供体植物的叶片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供体植物的化感物质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均存在化感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化感作用逐步增强,紫茎泽兰种子发芽速度指数比发芽率更为敏感.其中,油茶、板栗、花椒、月月青4中植物的化感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构树、苣荬菜、狗尾草的化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蝴蝶兰生长发育与环境积温之间的关系,运用纸片法、校正系数计算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蝴蝶兰叶面积计算公式进行优化,进而建立蝴蝶兰叶片生长速率曲线,并对曲线进行拟合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营养生长期间叶片总面积S 与积温T 呈二次函数关系,数学模型为S=0.043T2+21.36T+215.60。生长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蝴蝶兰叶片营养生长期内的生长动态变化。运用生长模型对蝴蝶兰叶片生长量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气态挥发物对杉木种子发芽的化感作用,在半透明密闭保鲜盒内分别用25,75,225 g紫茎泽兰新鲜茎叶对杉木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过程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处理质量的增加,首日发芽数量下降,达到发芽高峰的天数延迟,发芽高峰当天发芽数降低,发芽过程曲线图由对照的急升急降逐渐变缓.不同质量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发芽势、发芽率、发芽速率、萌发指数)及幼苗生长(胚根长、胚轴长、鲜重、干重)均有显著的影响.25 g处理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较弱,随着处理质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与处理质量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这些指标随着处理质量的增加呈直线下降.紫茎泽兰在林下及林缘的广泛分布,可通过化感作用影响杉木的天然更新和生长.  相似文献   

4.
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紫茎泽兰叶水提取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率、鲜质量、胚根和胚芽长度及玉米幼苗的苗高、鲜质量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提取液浓度降至0.25%时,抑制作用基本消失。同时,本试验还研究了玉米叶中丙二醛含量与紫茎泽兰提取液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紫茎泽兰叶提取物浓度的升高,玉米叶内丙二醛含量也增加,二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紫茎泽兰对两种牧草发芽的化感克异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钟声  段新慧 《种子》2006,25(6):18-20
研究了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根系及根际土壤不同浓度提取液对白三叶和多花黑麦草发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对白三叶和黑麦草种子萌芽存在化感克异现象,并且随浓度的增加,影响越大;相同条件下,对白三叶的影响强于多花黑麦草;低浓度对白三叶败育的影响较大,但对多花黑麦草几乎没有影响;紫茎泽兰根际土壤对两种牧草种子萌芽无明显的化感克异作用。  相似文献   

6.
紫茎泽兰为桉树林下革本层的优势种,为探讨紫茎泽对蓝桉种子萌发及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用其叶不同浓度水提液(0,0.005,0.01,0.02,0.04 g/mL)对蓝桉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率)、苗生长(地径、高度)及生物量(根重、茎重、叶重、总重)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苗生长、生物量受抑制作用增强;种子萌发、苗生长、生物量与处理浓度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处理60 d比处理30 d对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加大,说明蓝桉幼苗生长受抑制作用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在林下及林缘广泛分布的紫茎泽兰,可通过化感作用影响蓝桉的天然更新和生长.  相似文献   

7.
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的完整鲜样、剪碎鲜样及杀酶烘干样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不同.完整鲜样及低浓度(0.002 5 g/ml)杀酶烘干样水提液发芽高峰出现在第6天,其它处理及对照高峰出现在第7天.就发芽势及发芽速度而言,高浓度时(0.04 g/ml),剪碎鲜样及杀酶烘干样抑制作用较完整鲜样的强,中(0.0l g/ml)低浓度时完整鲜样促进作用大于剪碎鲜样,大部分完整鲜样与杀酶烘干样、剪碎鲜样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而杀酶烘干样与剪碎鲜样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发芽率来说,3种不同处理方法之间差异都不显著.化感作用的作用形式及作用大小往往与样品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在水提实验中,建议用完整鲜样进行浸提.  相似文献   

8.
9.
农业产地环境受到污染势必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农业经济损失,给农业生产带来风险。本文论述了农业产地环境污染中土壤污染、灌溉水污染、大气污染下的农业环境风险评估,并对今后基于农业产地环境的农业风险评估研究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测定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地上部水提液对两种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一些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对独山种子发芽速率、萌发率没有影响,高浓度延迟种子发芽,降低种子发芽速率影响最终萌发率,高浓度抑制幼苗的生长;低浓度对福泉辣椒种子提高发芽速率最终提高萌发率,低浓度时幼苗根和苗生长增加,高浓度抑制根长和苗高的生长,有明显的化感作用特征.两种辣椒幼苗丙二醛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叶绿素a/b值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何伟  夏龙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1):72-77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一种中间服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新兴业态。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生产性服务的定义入手,论述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现代服务等概念之间区别,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并结合都市农业的功能特征,说明了都市农业具备先行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条件,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成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将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动国内农业向纵深发展,中国农业正朝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稳步、快速地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之一,而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优劣则决定了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为了推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笔者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充分阐述了各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最后从政策、法律、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关于中国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分析了制约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了北京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1980-2009年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显示近20年来北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随着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京郊涌现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金融合作扶持模式、院区联动模式、农村乡土能人带动模式、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专业市场带动模式等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模式。为研究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态势,笔者对各种模式的内涵特点、运行方式、重要意义等进行阐释,为北京市及其他省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颖明  王旭  刘扬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5):264-272
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加快农业转型的关键举措,农业生产性服务水平是农地经营规模的重要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为了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经营规模的影响,及其不同服务对当前农地规模的影响差异,对2013—2014年期间开展的10个省份、112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逐步回归的最小二乘法,对农地经营规模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地经营规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前农村生产性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节约劳动成本的传统服务,从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角度看,借贷款服务、农业保险服务、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化农机服务等新型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发展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将为中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范金宝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465-465
重视和发展农业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当前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探寻适合农业快速发展的方式,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种发展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也是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先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并依靠科技培养现代化的新型农民;为加快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必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为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应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持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离不开资金这一关键要素的支持与保障。利用统计年鉴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研究并揭示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支农资金供给体系存在的六大问题,提出构建支农资金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与原则,构建出现代农业建设的支农资金保障体系的逻辑框架,最后提出构建支农资金保障体系可供采用的六条对策思路。试图为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为实践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肖轶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0):271-277
为了探索出适合城乡统筹区域的新农村股份合作社,基于重庆市12个县(市、区)的500户农户和100位基层干部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重庆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的发育动因。结果表明:(1)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是合作社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因;(2)作为农业的最直接生产和经营者的农户,认为通过组建或参与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能够给他们带来较高的并且稳定的收益,因此农户便很容易地自愿组成一个个的初级行动团体,共同追逐更多的外部利润;(3)样本区大多数基层干部认为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是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无论是初级行动团体还是次级行动团体都对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愿,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这种制度创新必将发生。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遭受了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和扩散推广。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灾前概况和灾后损失,提出了恢复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基本思路,重点阐述了“专家+项目+农户”、“专家+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专家服务团”、“专家大院”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国际化、岛内政治生态失衡、政经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台湾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农民收入增幅减少,农业发展滞后,农业问题再次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文章对台湾新一轮农业问题的特征、成因和对策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