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绪言在日本总称为桑花叶病的表现有线状叶、耳突、环斑、黄化等不同类型的症状。据推论是由数种病毒引起的。有的报告认为表现为耳突、环斑症状的桑花叶病是经土壤传染的。但是至今关于桑花叶病病原的性质几乎一无所知。作者为弄清桑花叶病的病原,用桑树的病汁液接种几种草本植物。本文为试验的详细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白芝麻、黑眼豇豆和洋酸浆等3种草本指示植物对从日本引进的8个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进行温州蜜柑萎缩病毒感染情况的生物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系都受到温州蜜柑萎缩病毒的感染,每个品系均可在2种以上的指示植物上表现典型症状。为此,提出引进日本柑橘繁殖材料应先通过热处理和茎尖微芽嫁接等技术脱毒后再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3.
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atsuma dwarf virus,SDV)属于温州蜜柑萎缩病毒属Sadwavirus,其寄主范围广,可侵染几乎所有的柑桔属及其近缘属的植物。感染SDV的柑桔树矮化,叶片为典型的船形或匙形叶,并造成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SDV引起的温州蜜柑萎缩病最初在日本流行,20世纪80年代随引种传入我国,且随着一些优良品种的推广而逐步扩散。目前对温州蜜柑萎缩病尚无有效  相似文献   

4.
 在从摩洛哥引进的脐血橙田间植株的新梢嫩叶上观察到褪绿环斑和污斑,褪绿斑驳,叶背有边缘凹刻的圆形或近圆形环,以及脉明和叶脉环阻等症状。通过向Madam Vinous甜橙、邓肯葡萄柚等柑桔类指示植物的嫁接接种;用钝刀醮取汁液切割指示植物墨西哥来檬和埃特洛香的茎部进行机械传播;以及汁液磨擦接种草本指示植物昆诺藜等方法,鉴定到柑桔环斑病毒(citrus ringspot virus,CRSV)。嫁接接种的柑桔类指示植物上的症状包括新梢休克、新叶脱落,新叶表现褪绿环斑和污斑以及斑驳,脉明和叶脉环阻等;机械接种的柑桔类指示植物表现新叶的褪绿环斑症状;昆诺藜在接种后4~6d于接种叶上产生褪绿至坏死的局部枯斑,但无系统感染的症状出现。取表现症状的柑桔类指示植物和昆诺藜的叶片作接种源,汁液磨擦接种回接至昆诺藜,再现了同样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1987年3月大连动植物检疫所送我所病毒室检验的唐菖蒲 Saxany 品种上,选取症状表现为斑驳的1病株,进行了鉴定,现简报如下。1.寄主范围及鉴别寄主反应:该病毒的寄主范围较广,汁液接种侵染6科10多种植物。在菜豆“Pinto”、家雀蛋、“Moroe”,豇豆“黑种三尺”、“黑眼”上,接种叶表现局部坏死环斑,系统生长点坏死;大豆“猴子毛”、“晋豆84”接种叶表现局部坏死斑,系统顶枯,昆诺阿藜、苋色藜、千日红、矮牵牛、克利夫兰烟接种叶表现为局部坏死斑;普通烟接  相似文献   

6.
 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是危害我国葫芦科作物生产的重要病原。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病毒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利用RT-PCR和血清学方法在表现环斑症状的西葫芦果实上检测到WMV,未检测到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接种WMV侵染性克隆到西葫芦品种绿源冬宝,果实表面产生环斑症状,表明WMV是引起西葫芦果实表面环斑症状的重要病原。利用间接ELISA方法对山东泰安的西瓜、黄瓜、甜瓜、西葫芦和南瓜等46个样品检测发现33个样品表现WMV血清学阳性(检出率71.74%),薛庄采集的带有环斑症状的西葫芦均检测到WMV。对山东省81份葫芦科作物种质资源抗WMV鉴定发现西葫芦品种万盛丰宝、盛丰金珠表现中抗(MR);西瓜品种绿宝新秀和浪潮一号表现中抗(MR);甜瓜品种黄皮面瓜表现抗病(R);黄瓜品种星君贝贝表现中抗(MR);南瓜品种爱维80南瓜表现高抗(HR),蜜本南瓜、传统蜜本南瓜、七叶早南瓜、玲珑二号和绿贝贝迷你南瓜等5个品种表现抗病(R);瓠瓜品种均表现为感病(S)。研究结果对合理布局葫芦科作物品种防控WMV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温州蜜柑矮缩病是1952年Yamada在日本的温州蜜柑上首先发现的柑桔病毒病。该病害几乎在日本所有的柑桔产区都有发生。主要为害温州蜜柑的幼树。其症状是春梢新芽黄化,幼叶皱缩、变小,呈舟形或匙形。被害枝生长停滞,节间缩短,密生小叶,即所谓从枝症。病树生长衰退,虽不枯死,但产量显著减少,果实品质降低,重病树甚至绝收。病害传播主要是通过感病接穗芽条。至今没有发现虫媒,怀疑病原通过土壤传播。鉴定一般可用指示植物和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目  相似文献   

8.
柑桔花叶病是温州蜜柑上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日本大部分桔区有此病发生。我国近年多渠道从日本引入温州蜜柑新品系,该病是否已经传入的问题值得重视。现将该病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甘薯病毒病主要有皱缩花叶型、卷叶型、叶片斑点型(含黄斑型和紫环斑型)等三种症状类型。对三种类型的病株样本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卷叶型、黄斑型和紫环斑型的病株叶片中均有长线形病毒粒子,长度为1 050m~1 650m,形态和大小无明显差异,皱缩花叶型病株叶片中有时也可观察到长线形病毒。用三种症状类型病株与巴西牵牛靠接,巴西牵牛和甘薯植株成活率达90%以上,巴西牵牛染病率可达80%以上。嫁接后的巴西牵牛叶片表现皱缩而且褪绿症状者,电镜检测均有病毒,因此,巴西牵牛可以用作甘薯病毒病诊断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10.
温州蜜柑萎缩病的分布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5-1991年,从9个省(自治区、市)采集84个由日本引进的特早、早、中和晚熟的温州蜜柑品系、杂柑以及脐橙类品种样品,采用草本指示植物白芝麻、黑眼豇豆和美丽菜豆以及用ELISA法对各样品感染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情况进行鉴定。结果表明80年代初四川奉节和浙江黄岩分别从日本引进的特早熟宫本温州蜜柑感染该病,而其余样品均不带SDV。不少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感染有柑桔碎叶病毒(CTLV),尤以从浙江黄岩采集的为甚。1991年秋梢嫩梢期从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采集除温州蜜柑以外的各地主栽品种25个进行ELISA法测定,结果表明均未带SDV。  相似文献   

11.
福建西番莲病毒病的发生及其病原黄瓜花叶病毒亚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5年对福建西番莲病毒的发生为害进行调查,发现在西番莲栽培区病毒病普遍发生,发病率通常在30-40%,严重的达90%以上,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环斑、皱缩、花叶、环斑花叶、死面和果实木质化等。从田间病株采集40份样本,经电镜观察和采用A蛋白夹心ELISA(PAS_ELISA),用西番莲化木质病毒PWV),西番莲黄花叶病毒PFYMV)、紫果西番莲花叶病毒(GMV)、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12.
柑桔碎叶病的分布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指示植物腊斯克枳橙对国内5个省(区)的29个地方品种76个标样和8个从日本引进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进行鉴定,其中广东的蕉柑、雪柑、暗柳橙、新会橙:湖北的黄陵无核橙:四川的夔府红心柚、奎柑以及从日本引进的德森温州蜜柑都感染有碎叶病毒。在腊斯克枳橙上的症状是叶片上出现透明黄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叶缘缺损,叶片畸形,茎上有微凹的褪绿茶斑,茎秆弯曲,严重时,整株矮化。  相似文献   

13.
侵染蚕豆的芜菁花叶病毒的鉴定与提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浙江等地的蚕豆苗上出现的红褐色环斑或白色斑驳症状.经鉴定是芜菁花叶病毒侵害的结果.在病组织中的病毒粒体为弯杆状.长度750-800nm。摩擦接种在苋色藜上,接种叶上出现大块黄色枯斑,直径约3毫米,顶叶系统感染,在克氏烟、芜菁、油菜上为系统花叶.在蚕豆苗上的症状,视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在有限生长的品种上多为红褐色环斑.在启东蚕豆上多为白色斑驳,豆荚上也可出现变色斑。对病毒的提纯方法作了改进,用冻融的20%蔗糖溶液可代替常规的10-40%蔗糖梯度液,精提纯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4.
侵染唐菖蒲的烟草环斑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3月,从荷兰引进的唐菖蒲球茎,在Saxany品种上,选取症状为斑驳的病株,经鉴定是烟草环斑病毒侵害的结果。通过病毒寄主范围的测定、它可侵染豆科、茄科、藜科、葫芦科、番杏科中的17种植物。摩擦接种在菜豆"Pinto"、"家雀旦";豇豆"黑种三尺","黑眼",按种叶出现局部坏死斑,系统生长点坏死。大豆"猴子毛","晋豆84"局部坏死斑,顶枯。在苋色藜及昆诺阿藜上,接种叶局部坏死斑,无系统症状。普通烟White Buriey,接种叶局部退绿环斑,系统退绿环斑和橡叶。
番杏、二青黄瓜接种叶局部退绿斑,系统花叶。
病毒的致死温度为65℃,稀释终点10-4,体外存活期6-7天(室温)。病毒粒体为等轴对称,直径约28nm。琼脂双扩散其沉淀线与标准的TRSV沉淀线完全相接,说明其抗原性相同。病毒外壳蛋白由一种蛋白亚基构成,分子量约580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15.
16.
魏新田 《植物保护》1985,11(1):46-46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ée)又名桃蠹螟、桃斑螟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杂食性害虫。 1984年6月上旬,笔者在湖北宜昌温州蜜柑上发现桃蛀螟为害幼果,10月底在成熟果实上也发现该虫蛀果为害。据调查,蛀果率  相似文献   

17.
 温州蜜柑矮缩病是由一种直径约为26nm的球病毒引起的、为害柑桔的病毒性病害。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各生产柑桔的国家中,除日本、土耳其外,均无报道有SDV的存在和为害。  相似文献   

18.
杀虫双在温州蜜柑上应慎用《湖北植保》1995年第2期(第18~19页)曾介绍用25%杀虫双200~300倍液防治柑桔潜叶蛾。从我多年观察来看,杀虫双在柑桔上要慎用,特别是在温州蜜柑。1985年8月5日,我市五眼泉乡汉阳坪管理区一农民在蜜柑上喷了一次5...  相似文献   

19.
20.
分别于柑桔嫩梢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应用炔螨特、三唑锡和三磷锡3种杀螨剂进行药害试验,并在药后不同时期进行调查,结果证实3种杀螨剂均对春梢嫩叶有不同程度药害,20%三磷锡EC对锦橙叶片的药害最重,600倍液可造成部分叶片脱落。在果实上使用炔螨特浓度过高会造成“花果”现象,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对锦橙和温州蜜柑果实无药害,7月中旬施用三磷锡500倍对果实有药害,1000—2000倍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