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视角,通过抽样调查,描述扬州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现状,通过对比已有的老一代农民工的研究成果,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生活的新需求,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上表现出了对就业环境、工资报酬、职业培训更高的追求;在生活上显示出其自我定位、个人归属、住房要求的新变化。最后就如何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的新需求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江苏省的某些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主要因子对创业决策的影响,进而具体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影响梨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以常州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消费经济理论和消费行为学理论为基础,以苏南的常州为典型,针对中小城市消费群体,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分析影响梨消费需求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希望能给生产部门和销售商提供一些合理建议,并强化消费者对梨的消费观念,努力扩大梨的消费需求,以促进梨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需求问题的研究是当前我国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的实证分析,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安全需求、人际交往需求、实现自身价值需求以及被尊重肯定需求,提出应从保障劳动收入、提高就业技能、提供社会保障与支持、加强心理关怀4个方面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需求问题的研究是当前我国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的实证分析,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安全需求、人际交往需求、实现自身价值需求以及被尊重肯定需求,提出应从保障劳动收入、提高就业技能、提供社会保障与支持、加强心理关怀4个方面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的充分发展既是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是全社会关注农民工生存状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彰显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措施.本文通过关注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状况,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原因,并提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返乡农民工创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创业需要有资金支持。本研究以路径分析法分析了江苏省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性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的借贷数量和借贷时间直接影响借贷途径,创业计划直接和间接影响借贷数量、借贷时间和借贷途径,社会资本、对融资渠道的认知与评价直接影响借贷途径,经济资本直接和间接影响借贷数量,打工经历、人力资本间接影响借贷途径、借贷数量和借贷时间。因此,应加大正规信贷资金供给,推出差异化借贷产品,提高金融扶持的需求针对性,提升农民工的认知水平和其贷款可得性。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6):114-117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工群体就业代际差异逐渐突显出来,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在发生变化。根据淮安、常州两市调查数据,用就业流动率来衡量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基于代际视角,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统计,并对其建立稳健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代际差异明显,升职机会对两代农民工均有显著的影响,同时性别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选择进城务工,随着时间推移,城市中所能提供的岗位无法满足大量农民工的需求,在2020年之后经济下行、家庭因素、产业结构升级、物价水平上涨等因素影响下,出现了农民工回乡就业的又一次热潮。在回流过程中面临就业困难和就业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20年公布的数据和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描述性和SPSS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探究影响农民工回流意愿的因素。以河南省为例为解决农民工回流过程中遇见的各种困难,并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鹏  瞿忠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72-5474,5499
基于对南京、常州、镇江农户的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农户集中居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计算了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对现有关于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及流动效应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农民工流动的因素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农民工的输出输入地、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农民工的流动既有经济效应又有社会效应。对农民工流动的后续研究,应该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一般理论、提高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同时对于目前存在争议的研究议题进行持续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作为我国庞大却弱势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经济社会结构变迁后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平稳有序合理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既有利于解决三农痼疾,又能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分流农民转移就业的现实意义;农民工作为农民非农就业主渠道对现代化的贡献;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原因;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瓶颈因素及对策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正逐步推进。地方政府作为市民化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却表现出政策执行的行动力不足、分担成本的意愿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地方政府应从强化执行力、主动分担市民化成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强化责任,以期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96-22098
界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及其特征,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大意义,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年龄、婚姻状况、技术特长、收入、对政策的感知、对新型城镇化的感受,了解其对回流农民工以“是否继续外出”为表现的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技术特长、收入变化、新型城镇化的因素对回流农民工的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政策因素对就业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亿武  丘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03-9505
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和测算结果3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现有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文献数量较少,相关概念混乱不清,测算结果不尽相同,资金筹集和农民工收入约束问题有待破解等。  相似文献   

17.
胡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29-4931
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合同签署情况以及有无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下江浙沪农民工收入的受影响程度以及变化情况.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得出性别、就业时间对农民工打工收入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等对农民工经济地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测算现阶段农民工土地权利对其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均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的落户意愿。与前人研究相比有下降趋势,且承包地的负向影响大于宅基地。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权利对其城市落户意愿的负向影响要小于老一代。稳健性检验中,控制经济、制度、社会和文化四项城市排斥因素的回归结果和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结果仍支持上述结论。建议在深刻理解土地退出目标的前提下,分地域、分人群灵活设计土地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CHIP2013全国调查数据,引入家庭消费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两个家庭发展能力的中介变量,探讨就业质量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就业质量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具体表现为就业质量每增加1个单位,农民工主观幸福感提升1.1%。另一方面,家庭发展能力在就业质量与农民工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比例达到47.73%。其中,家庭消费能力的中介比例约为40.56%,高于家庭风险应对能力的中介比例,其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间接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郑州市120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留城意愿表现出显著的代际差异,第2代农民工强于第1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与农民工留城意愿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财富积累水平成为农民工留城的重要影响因素;家乡自然经济状况与打工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对农民工的留城形成"推—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