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森林鸟类是怎样避免竞争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素有"鸟类天堂"之称。这里亚热带森林中生活着大约280种鸟类。这么多种鸟聚集在一起,竞争一定很剧烈吧?其实不然,千百年来,鸟类进化出各种策略,巧妙地避免了许多直接或间接竞争。它们更多的是和平共处,同享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2.
对亚热带森林贡献最大的十种鸟黄淦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鸟类是消费者。它们对森林的贡献绝不亚于森林的生产者植物和分解者土壤微生物。鸟类在森林中起着播种者、护理员。清洁工等一系列重要作用,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所不可缺少的。鸟类一年四季都在勤勤恳恳...  相似文献   

3.
欧州人利用鸟类防治森林虫害已有几百年历史了,从十四世纪初欧州人就制定了保护森林中鸟类的法令。苏联在研究和利用森林鸟类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美国和加拿大虽然这方面的工作开展比较迟,但最近也颁布了有关法令和政策,保护鸟类,在森林中创造有利于鸟类繁殖、活动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北部夏季森林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最大山脉,这里原始森林类型比较典型,森林中的鸟类比较丰富,具有我国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森林鸟类的特征,对于利用鸟类资源,阐明鸟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鸟类保护和利用,促使发展林业生产,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于森林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国内曾有报导(钱国桢等1983,高玮1984,1985,相桂权1984  相似文献   

5.
李健  王文 《野生动物》2010,31(1):26-29,48
2001~2002年和2004~2005年分别于5~6月,在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环境因子与鸟类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草地生境中,鸟类多样性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显著,鸟的密度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不显著。(2)在樟子松森林生境中,叶层高度多样性指数(FHD)与鸟类多样性指数(BSD)呈正相关(r=0.814,P〈0.05),回归方程为Y=1.332x+0.103(R^2=0.663)。叶总量(IF)与鸟类多样性指数(BSD)有显著的正相关(r=0.912,P〈0.05),回归方程为y=1.267x+0.428(R^2=0.832)。(3)樟子松林的胸径和森林的郁闭度与鸟类多样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树的高度、密度、森林下草的高度和盖度与鸟类多样性相关性不显著:樟子松森林的郁闭度与鸟类的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即随着樟子松森林郁闭度的增加,鸟类密度增加。树的高度、密度、胸径、森林下草的高度,草的盖度与鸟类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健  蒋国福  刘文萍 《野生动物》2009,30(4):197-200
1999年9-10月,采用样方法对綦江地区森林生境、灌丛生境、农田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调查记录到鸟类79种,分属于9目25科,雀形目鸟类的种数最多,占总数的73.42%。国家Ⅱ级保护鸟类7种,占所观察到鸟类的8.86%。在调查研究的3种生境鸟类多样性从高到低的是农田生境、灌丛生境、森林生境。  相似文献   

7.
去云南看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红 《野生动物》2001,22(2):36-37
云南多山多水,素有十万大山拱卫,九千怒水奔流的赞誉。多山,自然-多半指的是滇西。八个地州近百个县市,70%的面积属于高山和森林。放眼千里,是大片稀疏亦或稠密的绿荫。大片的绿荫,便是一个个因为生活春种类繁多的鸟类而引起世界各地学者瞩目的,鸟儿的乐园。尽管许多普查资料表明,随着森林面积的消失和自然生态的恶化,有许多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正在大量地锐减甚至灭绝。与十九世纪中叶相比较,云南的鸟类在种群上,至少减少了10种以上。但依然值得欣慰的是,云南人的爱鸟护鸟意识已大大增强,各级政府也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  相似文献   

8.
高万鑫 《野生动物》2001,22(3):14-15
从人类文明历史揭晓起,鸟类就同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发现,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绿色植物方面作用很大。譬如,益鸟可以防治虫害。灰喜鹊、伯劳、燕子等都是灭虫能手,啄木鸟是“森林医生”。鼠害是森林的一大祸患,而猫头医恰好是捕鼠健将。鸟类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鸟还可以向人们预报农时季节。杜鹃每年三、四月飞来南方,其叫声“快快一布谷”,似在催促人们抓紧春耕生产。鹧鸪鸣叫,则兆示当地的农事进入割麦插秧季节。人们曾用“鹧鸪始…  相似文献   

9.
我国鸟类资源丰富,其中绝大多数有益于人类,在消灭害虫、害鼠,保护森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森林中昆虫的数量之所以能达到平衡,正是由于鸟类和其他动物抑  相似文献   

10.
鸟类是自然的精灵,是森林的娇子,是人类的挚友,是社会文明的写照。对人类来说,如何处理好与鸟类的关系是一个十分严肃而有趣的问题。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精辟地指出:“有机体的生活不但决定于无机体的自然条件,同时也决定于有机的自然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一直忽视或不重视利用生物物种间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来为生活服务。不会利用自然发展的规律为人类谋福利,各种人为的破坏活动造成的生态恶果已日益明显。如果人类对于自然,对于  相似文献   

11.
云南,这块迷人的地方,那里地形复杂,气候独特、森林繁茂、植物种类繁多,素有“动植物王国”的美称。气候条件的复杂性和森林类型的多样性。给鸟类提供了优越的生息繁殖条件。据统计,全世界共有鸟类九千多种,我国有一千一百多种,而云南就有七百七十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66%以上。因此,云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丰  相似文献   

12.
2011年4月24~5月15日,在黑龙江省岭峰自然保护区对春季兴安落叶松林鸟类群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到鸟类36种,分属6目17科,非雀形目鸟类6科13种,雀形目鸟类11科23种。雀形目鸟类的种类最多,占总数的63.89%,这和我国北方地区鸟类组成相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大兴安岭春季兴安落叶松林中,鸟类垂直分层现象较为明显,林冠层和地面(或水面)鸟类多样性较高,而乔木层和灌木层鸟类丰富度较高;草本层鸟类较少。分析显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仅与鸟类的食物资源分布有关,而且与鸟类的求偶、领域以及防御行为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为鸟类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红胸啄花鸟干的“好事”穿梭于华南森林里的红胸啄花鸟,体长仅8cm,身材娇小,行动敏捷,羽色鲜艳,特别是雄鸟,上体呈辉亮的金属绿色,下体棕黄,胸部有一红色块斑,格外引人注目。它属于那种既美丽又可爱的小型鸟类。千万年的大自然进化过程中,红胸啄花鸟与寄生于...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北坡林间草地灌丛——夏季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间草地灌丛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一个初级阶段,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其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对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及鸟类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对林间草地灌丛鸟类的研究尚少。我们于1979年、1980年和1982年5—7月的鸟类繁殖时期,在长白山北坡对五个林带的林间草地灌丛的繁殖鸟类群落结构作了研究,现报道如下。一、工作方法研究面积:在阔叶林带选择两块样地,  相似文献   

15.
褐马鸡是地栖生活的大型森林鸟类,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易危鸟类之一,被我国列为濒危物种。为了解太原动物园圈养褐马鸡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对太原动物园内24只成年褐马鸡新鲜粪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共检获4种寄生虫,其中蛔虫、线虫、绦虫、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0.8%、20.8%、4.2%、100%。圈养褐马鸡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褐马鸡寄生虫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在生物群落内部,动物是依赖于植物而生活,森林作为动物的栖息环境,取食场所和休养生息、繁衍后代的地方。有草就有虫、有树就有鸟、有林就有兽,相反,破坏森林等于消灭动物,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但是动物存在对于森林的作用,人们并不太理解,动物的生态作用及其经济效益,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众所周知,许多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要依靠动物来完成。某些植物分布区的形成往往有动物一份功劳。某些鸟类如啄木鸟  相似文献   

17.
北方森林动物园鸟类传染性疾病监测和防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是2004年9月迁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鸽子洞地区.新址建于群山环抱之中,与森林紧密结合.搬迁后的北方森林动物园动物种类达200余种,数量5000余只.其中鸟类占1/3,分别于鸟语林、火烈鸟馆、水禽馆、繁育中心、天鹅湖等饲养展出,面积增加了5倍以上,展馆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人为饲养的干预,特别是驯化过程中各种因素造成的应激,使得鸟类机体生理功能极易紊乱,导致体质下降,与野外野生动物相比较,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8.
灰头鹀(Emberiza s.spodocephala)和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 iicehursti)是吉林省极为常见的夏候鸟。它们生活习性很相似,并且在省内分布广泛,数量颇多,繁殖期间主要以林业害虫喂雏,对保护森林起着一定的作用。有关这两种鸟类的生态学研究,国内外均有过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与大多数巢寄生鸟类不同,一些牛鹂(Molothrus spp.)可以广泛寄生于其分布区内的以及同一群落内的多种宿主;也没有证据表明,同一种群内的寄生个体对宿主物种有专一性。对此,进化滞后假说认为,与其他专性寄生的杜鹃和牛鹂相比,泛性寄生牛鹂是新近才进化的一支;而进化平衡假说则认为,由于寄生牛鹂的"黑手党"效应,宿主识别和拒绝牛鹂寄生卵的代价太大。然而,北美的许多宿主鸟类已进化出特定的反寄生防御行为,这些鸟类几乎都栖息在开阔地带,如草地、灌丛和溪流边。我们认为,北美鸟类生境的景观格局,对长期维持牛鹂的泛性寄生非常重要,同时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北美森林宿主鸟类没有进化出反寄生行为。寄生性的牛鹂需要开阔草地觅食,因而很少见于森林。森林作为"源栖息地"产生的许多宿主,仅由于一些个体的扩散才进入寄生率和捕食风险都较高的片段化森林斑块,即"汇栖息地"。如此,宿主的反寄生行为的进化将非常缓慢,因为大部分个体都来自牛鹂寄生率很低的生境。此外,生境片段化、宿主繁殖扩散和集合种群的动态变化也进一步阻止了宿主反寄生行为的进化。只要北美大片的森林景观依然存在,这种状况就能持续,森林鸟类宿主对牛鹂寄生的反寄生行为就无法快速进化,反过来,牛鹂的泛性寄生也就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20.
灰喜鹊     
科教电影《灰喜鹊》荣获1983年全国电影评选的金鸡奖。它在普及鸟类知识宣传保护森林益鸟,保护我国鸟类资源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有力地配合了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爱鸟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