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长期以来,棉花下部烂铃、上部早衰,是生产上实现优质高产的两个主要限制因素。我们设想利用棉花成铃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采取人工和化学去除棉株下部果枝上的早蕾,使棉花在最佳成铃季节多结铃,以达到提高优质棉产量。根据霍坡乡试验基点1985—1986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用化学药剂去早蕾,因技术难度较  相似文献   

2.
代森锰锌防治番茄早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番茄早疫病防治问题,设计8组农药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用代森锰锌处理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青椒疫病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椒疫病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 是由藻菌纲(Phycomycetes),霜霉菌目(Pero-nosporales),疫霉菌属(Phytophthora)的真菌寄生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在我国分布较广,为害较重,给青椒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笔者在辽宁省调查,青椒疫病已在丹东、本溪、沈阳和大连市发生,其中以丹东地区为重。1987年丹东地区青椒发病面积高达90%以上,40%地块绝收,使青椒减产80%以上,造成9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5.
针对番茄早疫病的危害逐年加重问题,设计出几组农药防治,找出最佳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6.
番茄是本地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近几年,由于番茄早疫病病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1984~1989年,因早疫病为害,番茄产量损失20~30%,个别田块达70%。番茄受害后,果实个小、色暗、味差,经济价值随之下降。在防治上,近几年常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农药,效果较差。自国内市场出现代森锰锌农药后,我们就其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棉花铃期遭受各种病害的浸染而造成的烂铃僵瓣,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棉铃病害共有20种左右,常见的主要有炭疽病、红腐病、疫病、茎枯病、黑果病,其次为红粉病、软腐病和曲霉病等。一常见棉铃病害的发病症状(一)炭疽病发病初期为暗红色或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绿褐色或绿黑色,  相似文献   

8.
9.
宁晓平 《农村科技》2007,(12):37-37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侵染所引起的,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据测定:籽棉产量烂铃比健铃损失37.6%,皮棉损失51.1%,衣分损失7.9%.同时,纤维长度和强力分别下降23.4%和40.3%.  相似文献   

10.
棉花进入青铃期后,由于高温多雨往往会发生倒伏,烂铃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棉花产量.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田间管理 防止棉田郁蔽,合理配置株、行距,密度不能太高,以利通风透光,防止或减少烂铃。同时开沟排水,高畦培土,雨后及时中耕,以降低棉田湿度。对盛蕾初花期长势较旺的棉田,可喷施缩节胺,以抑制棉株徒长,减少郁蔽。后期多施磷肥,适时剪空枝、打老叶、抹赘芽、摘苞叶,也可减轻发病。另外,要做好棉铃虫的防治工作,被棉铃虫危害过的棉铃极易引发病菌感染,多形成烂铃。  相似文献   

12.
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此期间如遇阴雨多湿天气,棉田郁蔽,通风透光差,多种病菌会迅速滋生繁殖.常见的棉花烂铃病主要有炭疽病、黑果病、疫病,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等.轻者棉铃不能正常吐絮,絮质下降,重者棉铃不能开裂,壳僵絮烂无收获.严重影响棉花的高产优质.其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灾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少棉花烂铃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以及降低棉农的用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冀优01为试材,比较了在棉花烂铃发病初期喷施9种杀菌剂(20%乙酸铜WP 500倍液、75%百菌清WP 800倍液、20%噻森铜WP 400倍液、12.5%烯唑醇WP 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40%甲硫.30%福美双WP 500倍液、20%松脂酸铜EC 500倍液、25%腈菌唑EC 400倍液、50%多菌灵WP 600倍液)以及在棉花管理中运用5种常用农艺措施(化控、推株并拢、整枝、浅锄松土、去除苞叶)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防治或降低棉花烂铃的杀菌剂种类和农艺措施。结果表明:试验的9种杀菌剂中,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有机铜类杀菌剂也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的5种常用农艺措施中,推株并拢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浅锄松土和去除苞叶对减少烂铃也有一定效果。今后对棉花烂铃防治的研究重点应在高效杀菌剂的开发和筛选,以及抗烂铃棉花品种的选育上。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棉麻科学研究所于一九五九年一年的观察及试验调查结果,初步明确了我省棉花烂铃种类以角斑病、炭疽病、红腐病、铃疫病为主。而导致烂铃病及生发展的原因主要与多雨,棉田施用氮肥过多,棉株密度过大有关,尤其是与棉  相似文献   

15.
杨慧 《新农业》2004,(9):44-44
棉花进入结铃吐絮期常发生烂铃烂桃现象,一般田块烂铃烂桃率10%~15%,严重田块30%以上,常造成棉花减产和降低品质。引起烂铃烂桃的主要原因:一是施肥过量引起棉株生长过旺,荫蔽严重,抗病力下降而造成烂铃烂桃;二是花铃期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排水不畅,造成病菌的滋  相似文献   

16.
一、棉花烂铃的原因 棉花烂铃是由烂铃病菌侵害引起的腐烂现象。烂铃病菌主要有铃疫病菌、红腐病菌、红粉病菌和炭疽病菌等。发生烂铃的外界原因主要是高温多雨,钻蛀性害虫造成伤口,田间管理不当,植株密度过大或后期旺长,以及果枝节位低、结铃过早等。  相似文献   

17.
棉花烂铃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性病害。烂铃可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5%~20%。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 近年,有关单位通过对烂铃病原菌鉴定,明确了烂铃是以苎麻疫霉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综合引起的一种棉铃病害。病菌以卵孢子的形态在土壤中越冬,且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萌发的孢子可侵染棉苗,引起棉苗发病。在棉花蕾铃期,病原菌形成的孢子囊释放的孢子借助于风雨和昆虫等传播侵染棉株,引起棉铃发病。棉花发育期间低温(24~27℃)、多雨(雨日3~5 d)及虫害重则是诱发烂铃发生流行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棉花烂铃的发生与花序  相似文献   

18.
杜友萍 《农村科技》2006,(12):28-28
棉花烂铃与健铃相比衣分降低22.8%,绒长降低23.4%,强度下降49.3%。棉花烂铃造成直接产量损失10%~30%,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烂铃原因1.第3代棉铃虫危害棉铃。2.地膜覆盖使生育期提前,初絮期与8月的阴雨天气相遇,由于宽度偏大、偏施氮肥等原因,导致棉田旺长、田间荫蔽。3.随着8~9月的雨水增多,造成棉花植株生长过旺,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能力降低。二、防治方法1.合理追肥棉株长势旺的要晚施、少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可用磷酸二  相似文献   

19.
<正>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棉株高大,枝叶繁茂,田间小气候正适合各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重点介绍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高产、高效、棉农增收。棉花烂铃是在适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造成的。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烂铃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50%以上。烂铃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以及棉籽发育有严重影响,所以防治烂铃是实现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廖翔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164+166
近几年桃溪镇番茄早疫病为害逐年加重,个别田块受害产量损失达70%左右。50%代森锰锌可溶性粉剂防治番茄早疫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初步认为代森锰锌在桃溪地区是防治番茄早疫病较好药剂,防效高达86.44%,而且对番茄无不良影响,值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