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文首先讨论中国全新世时期农业考古文化区划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我国全新世暖期的农业考古文化总体可以分出四个文化区:1)北方粟黍旱作农业文化区;2)旱作北界以北以西的渔猎采集或游牧文化区;3)南方稻作文化区;4)东南沿海的渔猎文化区。最后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讨论了全新世暖期的农业考古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乔木  陈模 《干旱区研究》1995,12(2):54-57
根据新疆同一地貌区域形态成因,水热及农业发展方向和改造利用条件的相似性或不同地貌区间的差异性原则,建立起构造、新构造运动、外力作用,地貌形态等农业区划樗,以及农业地貌各级区域标志。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土地分区时,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本文在充分分析干旱绿洲区的土地利用条件特殊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干旱绿洲区的土地利用分区原则,依据和方法,并将之实证于吐鲁番市。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韩城市的特色农业——花椒种植为例,依据特色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光、热、地资源,选取年均太阳辐射量、日照时间、多年平均日气温、≥10℃活动积温、坡度、坡向作为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借助韩城及周边共计1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空间插值、地形因子修正、指标量化分级等方法,构建了光热地资源的各区划指标空间分布精细化模型,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通过熵权法建立了县域特色农业精细区划指数模型,提出了韩城花椒种植适宜性区划图并进行了分区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表明:韩城市花椒种植的最佳区域位于地势平坦且光热充足的东部黄河沿岸河谷川塬,但特色农业区划应与城镇规划协调发展;适宜区位于已有较好特色农业基础的西部浅山丘陵,可结合立体种植布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不适宜区分布于光热及地形条件较差的深山高岭,建议在该区发展林业和观光农业以追求资源均衡利用及发挥生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从土地类型数量结构、土地质量结构、土地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入手,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土地结构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类型以梁峁坡地、沟坡地和沟谷底为主,三者占总土地面积的75.16%;土地总体质量不高.宜草地、宜农地、宜林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4.45%、23.47%和18.51%.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层状、镶嵌状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农林牧用地结构为1.5:1:2.农地后备资源不足,出现林地退化,草地沙化等现象,土地结构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应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等措施,以保证土地结构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用耗水系数作为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区划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以耗水系数作为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区划的重要指标。经分析表明,耗水系数与产量,地力和农业技术水平关系密切,趋势一致,用于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区划方法简便,有助于地区间旱作技术的相互借鉴,开发旱区降资源,提高旱区农业生产整体水平,针对耗水系数的特点,建议在应用时须考虑其水资源的生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韩城市的特色农业——花椒种植为例,依据特色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光、热、地资源,选取年均太阳辐射量、日照时间、多年平均日气温、≥10℃活动积温、坡度、坡向作为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借助韩城及周边共计1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空间插值、地形因子修正、指标量化分级等方法,构建了光热地...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艳  赵景玮 《植物保护》2006,32(1):93-95
组建了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应用排除控制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寄生蜂对3龄幼虫的寄生作用是影响种群动态诸多因子中最重要的因子,若排除所有天敌的作用,美洲斑潜蝇种群将比有天敌存在时增长5.1倍。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生物气候分区与该区生态系统的恢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不同的生物气候状况 ,可将黄土高原分成五个生物气候区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森林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森林草原区、中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区、中温带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区以及中温带干旱草原化荒漠区。紧密结合上述生物气候区域特征 ,将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引入到该区的治理与生态恢复中 ,提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新模式 :正确实施生物措施 ,人工模拟天然生态系统。该区的生态恢复应从系统的角度考虑 ,并严格遵守生态学的有关规律在不同的生物气候区构建与该区大环境一致的不同的生态系统 ,改变过去那种在黄土高原全面造林而又成效不佳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1950年~1999年50年的年平均和季平均气温格点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中国气温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结果表明,中国气温分布在空间上存在两个低温集聚区和一个高温集聚区,分别为东北低温集聚区、青藏高原低温集聚区和东南部近海高温集聚区,其余地区为介于高温集聚和低温集聚区之间的过渡区;而在春夏两季,塔里木盆地也形成一个高温集聚区。最后,本文对形成这种气温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期望本研究对气候区划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藏沙漠化程度及其分区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区域沙漠化程度概念出发,本文依据西藏沙漠化普查和荒漠化监测所得的1991年与1997年两期土地沙漠化数据,选择沙漠化土地占地率、重度沙漠化土地占地率、沙漠化土地年增率、沙漠化土地年扩大面积占地率四个指标,采用多指标加权综合指数法,对西藏各个沙漠化县(市、区)的沙漠化现状程度等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兼有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西藏沙漠化程度进行了区域概括与分区。评价结果,西藏65个沙漠化县(市、区)中有16个属于中度沙漠化程度,其余全部属于轻度,全区可划分出9个沙漠化程度区,其中轻度区4个、中度区5个,总体而言西藏土地沙漠化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绿洲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绿洲的形成与地貌、气候、水分、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关,特别是热量条件与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着绿洲生产力的大小.在对绿洲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气候地带的差异性、地貌单元和内陆河流域的完整性为区划原则,以水热条件、地貌单元、河流属性等为指标,进行绿洲区划;将中国绿洲划分为3大区及14个二级区;阐明了在二级区采用"区、类结合" 的划分方法,以地貌形态成因类型为指标进行绿洲类型的划分,可不再进行三级以下的区划.  相似文献   

13.
灾害综合区划研究中,定量方法高级单位跨区现象往往不可避免,而定性区划低级单位界线难以确定。针对这一问题,从灾害系统观点出发,在充分分析灾害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以长时间系列灾害资料为基础,自然致灾因子可反映孕灾环境稳定性信息。通过借鉴多维相似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利用Ward聚类得到山东省114个县级统计单元的聚类图谱。然后,根据自然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设计了各灾种的综合指标,并再次进行聚类分析。经过检验后发现,第一次聚类可以很好地反映灾害系统的中宏观分异,第二次聚类则在微观方面非常理想。因此,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别截取了二者合理的部分,组成了完整的区划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王玲萍 《江西植保》2014,37(3):228-231
根据全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现状、传播规律和枯死松树分布等,按照合理区划、分类施策的原则,将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区域划分为发生除治区、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预防区,并针对各防控类型区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生态经济区划与产业空间重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系统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下,借助27个气象测站的多年观测资料和103个县域2003年的主要经济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学和GIS方法,并结合陕西省生态经济特征,将陕西省初步划分为4个大的生态经济类型区.该分区方案以生态背景和人类综合作用强度作为链接"生态-经济"2大系统的指标体系,显示出各生态经济类型区不同程度的生态脆弱特征和不同强度人类活动的鲜明对比,为其实行相应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在区划方案基础上,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运用生态占用思想和区域开发理论,从全球、国内、省内3个尺度全方位分析了各生态经济类型区间的产业空间耦合关系,提出了各生态经济类型区的产业空间重构战略.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遥感制图方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论述了利用遥感信息和非遥感信息结合 ,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图的方法。介绍了遥感信息增强处理方法 ,自动监督分类与目视纠正结合的景观解译方法 ,地学相关分析的区划信息提取方法 ,遥感信息和非遥感信息迭加复合方法。介绍了生态功能区划图的制图原则、方法 ,以及制图分类系统。文中所介绍的方法 ,对于全国正在开展的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宁夏风沙区盐池县马儿庄村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和月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中层(30~70 cm)与深层(70~100 cm)土壤水分变化态势的相似程度均较高,但相似程度柠条>天然草场>甘草>苜蓿,表层(0~30 cm)与深层(70~100cm)的灰色关联度最小,土壤水分变化态势差异最大;从各月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度来看,甘草8~10月份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度较大,土壤水分变化态势的相似程度较高,7月份的差异明显;柠条在9月份的灰色关联度达到了最小,其他各月相似度逐渐增大;而苜蓿和天然草场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度波动很大,变化趋势为大-小-大-小.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  相似文献   

18.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指标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资料可获取性和指标的适用性以及新疆沙漠化的具体特点,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工作在第三级区划中设计和采用了沙尘天气指数、土地覆被指数、植被盖度指数、大风指数和海拔高程指数作为区划主体指标,同时还采用了自然地理单元、县级行政区划界线、雨养植被界线、耕居地人口密度、人口耕居地比例作为辅助指标。最后,把由主体指标经指数和法合成的沙漠化综合评级指数作为最主要依据,划定三级区划界线。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青南高原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青南高原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及2002年人口、经济等社会人文要素和1949-2000年自然灾害统计数据与相关文献,运用ARCGIS 9.0及ARCVIEW 3.2软件建立青南高原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空间数据库及属性数据库并生成区划基本单元,运用自下而上区域合并的方法得到青南高原自然灾害区划小区,结合自上而下区域划分的方法将青南高原自然灾害划为4个一级灾害区10个二级灾害区,得到青南高原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